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触摸历史的温度——北京一些文物的故事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北京之行,像一把钥匙猝不及防地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 那些曾在课本里显得刻板枯燥的历史片段,忽然在红墙黄瓦的光影里、在胡同巷陌的肌理中活了过来。太和殿的琉璃瓦映着天光,仿佛能听见百官朝贺的回响;什刹海的水波晃着树影,恍惚间似有旧时文人在此吟哦。原来文字里的铅印字迹,真的会在踏足这片土地时,化作可触可感的温度与呼吸。



分享 转发
TOP
2#

下面是我感受最深的一些文物故事

储秀宫——后宫最华丽的宫殿

这里就是慈禧在紫禁城居住的储秀宫,是西六宫之一。正中这间是慈禧的宝座,后面还有长扇,宝座上还有柄玉如意,慈禧就是在这里接受嫔妃或者皇帝的请安。

西暖阁是慈禧的卧室,最里面的就是凤床,长2米,宽1米,又长又窄,就是“寿”。床前还有小凳,是宫女值夜班时用的,每晚宫女都要记录慈禧的状况,咳嗽几次等等。


西侧是黄金打造的梳张台,坑桌上还有慈禧喝奶的玉壶和玉碗。


东暖阁就是慈禧的佛堂,东墙的翘头案上是整个象牙镂空浮雕的九层宝塔,每层都有一尊佛像,工艺极其复杂、精湛。窗户边的两盆花,叶子是玉的,枝干是黄金的,是真正的“金枝玉叶”。



最后编辑李尔敏 最后编辑于 2025-08-20 14:46:13
TOP
3#

珍妃井——充满哀怨与凄凉故事的地方
看似像巴掌大的井口其实不是原来的井口,是压井石,真正的井口在压井石的下面。据记载,珍妃曾因生活奢靡、私下卖官鬻爵,被慈禧多次降罪,甚至施以杖刑,打入冷宫,而且珍妃支持光绪帝的维新变法,与慈禧的保守立场相悖。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北京城危在旦夕。慈禧太后决定携光绪帝等皇室成员西逃。临行前,她以 “珍妃年轻貌美,恐遭洋人侮辱,有辱皇家体面” 为由,下令将囚禁在冷宫(景祺阁北小院)的珍妃处置。据相关记载,慈禧命太监崔玉贵等人将珍妃带到贞顺门内的井边。珍妃据理力争,不愿赴死,甚至恳求让光绪帝留京主持大局。但在慈禧的严令下,崔玉贵等人强行将珍妃推入井中,年仅 24 岁的珍妃就这样溺亡。这口井也因此被称为 “珍妃井”。
最后编辑李尔敏 最后编辑于 2025-08-20 14:49:04
TOP
4#

四羊方尊——碎片凝聚的魅力

无数代中国人用命去守护他们珍视的东西

三兄弟意外发现——日军轰炸成碎片——蔡季襄舍命寻找——张欣如超绝修复——湖博转移至国博

四羊方尊是商代晚期的青铜礼器,祭祀用品,被誉为 “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意外出土

1938 年春天,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山村的农民姜景舒兄弟三人在山腰挖地时,无意中挖到了四羊方尊。随后,黄材镇万利商货铺老板以400大洋的价格将其买下,并秘密联系长沙市怡丰详皮货商号店主赵佑湘。赵佑湘又找来三个古董商人,四人花费一万大洋合伙买下,将四羊方尊偷运到长沙县靖港镇某商号内寄存。

辗转流离

因古董商内部矛盾,赵佑湘等人被举报,四羊方尊被长沙县政府查抄,后上交到国民党湖南省政府,最终由湖南省银行保管。1938 年,日军入侵长沙,四羊方尊被日机炸成 20 余块碎片。

重见天日

一位文物收藏家——蔡季襄先生不顾危险冲进银行的废墟里,戴着手套就在灰堆烂砖里一遍遍翻呀,摸呀,找呀,终于找打到碎片。

修复入藏

1954 年,文物修复专家张欣如调至湖南省文管会,负责修复四羊方尊。张欣如先生,是在既无图纸也无历史照片可供借鉴的条件下,在这种近乎“盲修”的困境中,凭借数十年的宝贵经验和卓越的智慧,反复进行推演复原,最终经过两个月的努力,让四羊方尊浴火重生。1956 年,四羊方尊被移交给湖南省博物馆收藏。1959 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四羊方尊被调到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之一。


最后编辑李尔敏 最后编辑于 2025-08-20 14:56:49
TOP
5#

九龙九凤冠——明代孝端皇后的凤冠
出土情况:1957 年 10 月 20 日出土于北京明定陵地宫,是孝端皇后的随葬品。定陵地宫共出土了四件凤冠,考古工作者根据原物修复成三龙两凤、十二龙九凤、九龙九凤和六龙三凤的凤冠各一件,其中九龙九凤冠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形制造型:

通高 48.5 厘米、冠高 27 厘米、径 23.7 厘米,重 2320 克。冠上饰金累丝行龙九、点翠凤九,正面上层有九龙,中层为八凤,下层饰大珠花九树,冠背面上部立翠凤一只。龙凤皆口衔珠宝结,冠上部有翠云四十四片,冠顶以宝石和串珠组成一组花卉,冠背面下部亦有宝石与串珠组成的珠花以及翠花、翠叶等,左右各有金银龙吞口一个,口衔博鬓三扇,冠底缘饰金口圈。
制作工艺:

采用了花丝、点翠、镶嵌、穿系等工艺。花丝工艺是将金拔成细丝,用堆、垒、编、织等方法成型后烧焊成龙形;点翠工艺是用金、银片制成花形底托,用金丝沿图案边缘焊槽,涂胶水后镶嵌翠鸟羽毛;镶嵌工艺是用金片裁成条状做托,焊爪抱住宝石;穿系工艺是将珍珠穿孔后按特定顺序穿系。
文化寓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鳞虫之长,凤为百鸟之尊,九龙九凤图案代表天子与皇后的崇高地位,以及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同时,“九” 是极数,象征着权力的最大化和生活的圆满。

最后编辑李尔敏 最后编辑于 2025-08-20 15:03:15
TOP
6#

点翠——消失的艺术与重生的梦想
  点翠,这个源自中国传统的金银首饰装饰技艺,真的是一种让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它的“翠”字,源于翠鸟的羽毛,那种独特的蓝色光泽,随着光线的变化,仿佛梦幻般地闪烁着。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点翠艺术达到了巅峰,即使在晚清到民国时期,它依然流行。然而,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这种艺术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近代以来,由于翠鸟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国内已经无法再用翠鸟羽毛进行点翠制作,只有极少数的越南翠鸟羽毛能够使用,但光泽度与真正的点翠相比,差距甚远。当然,也有 一些所谓的“后现代点翠”,利用鹅毛和丝带来模仿,但这已经不能被称为点翠,只能说是仿品。
  我国点
翠艺术在清朝乾隆时期达到了鼎盛,之后便逐渐走向衰败。因此,我收藏的很多点翠首饰都是清朝时期的,当然也有一些是民国初年的。整件点翠首饰并不多见,毕竟渠道有限,价格也相当高。相比之下,点翠花片更适合新手入门,因为性价比高。
  点翠花片其实有很强的可利用性,可以二次设计成各种饰物,如胸针、吊坠、耳环等。搭配的材质也有多种选择,比如18k金、银鎏金、老银做旧,甚至点缀翡翠、碧玺、珍珠、
玛瑙。
TOP
7#

珍妃井——充满哀怨与凄凉故事的地方
看似像巴掌大的井口其实不是原来的井口,是压井石,真正的井口在压井石的下面。据记载,珍妃曾因生活奢靡、私下卖官鬻爵,被慈禧多次降罪,甚至施以杖刑,打入冷宫,而且珍妃支持光绪帝的维新变法,与慈禧的保守立场相悖。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北京城危在旦夕。慈禧太后决定携光绪帝等皇室成员西逃。临行前,她以 “珍妃年轻貌美,恐
李尔敏 发表于 2025/8/20 14:47:03
愚昧+专制,不思进取的政府。
TOP
8#

跟着课本去旅行
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在探究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TOP
9#

四羊方尊——碎片凝聚的魅力无数代中国人用命去守护他们珍视的东西([
李尔敏 发表于 2025/8/20 14:48:12
幸好还有文物修复专家,让我们一睹文物的模样!
TOP
10#

一件文物就是一个历史片段
TOP
11#

一件文物就是一个历史片段
周王庙师 发表于 2025/8/20 16:14:49
赞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