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课标实践】跨学科融合筑基石,深探究实践启思维 ——以“萝卜...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2025年7月10日,在CCtalk平台跟大家分享我的课标实践:跨学科融合筑基石,深探究实践启思维——以“萝卜为什么拔不动” 跨学科项目为例》,浅析“跨学科学习”和“深度探究”导向的课标实践路径
分享 转发
TOP
2#

  各位同仁,新课标的核心突破在于两点:一是打破学科孤岛,强化跨学科整合;二是推动浅层验证向深度探究跃迁。也就是“跨学科”和“深探究”。

我将从课标原文出发,提炼其中“跨学科”与“深探究”相关核心论述,解读这两大导向的顶层设计与实施路径。

TOP
3#

一、课标解读:科学课标中的“跨学科”与“深探究”导向
  “跨学科”即跨学科学习,课标从理念到实施均有论述。课标给“跨学科学习”的课程定位是综合性实践载体,核心素养提出“跨学科学习”培养的是STEM整合能力,并在内容设置上设置了10%的跨学科主题。
  “深探究”即深度探究,课标从操作到思维均有论述。课标提出以开放性实验进阶设置探究层级,提出了中长期项目的实践要求,并以培养高阶认知能力发展科学思维。


最后编辑专属 最后编辑于 2025-07-19 11:33:03
TOP
4#

(一)跨学科学习

  跨学科学习是从“加法”到“熔合”的教学方式。

  课程性质明确了跨学科的定位,“科学课程需注重与数学、技术、工程等学科的关联,强化综合性、实践性。”这意味着“跨学科学习”不是简单叠加,而是以科学问题为熔炉,重构知识联结。  

  素养培育指向融合能力,“探究实践素养要求学生理解STEM相互关系,应用多学科方法解决问题。”“跨学科学习”的内核是培养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系统性思考,像工程师一样跨界解题。

  课时保障设立了刚性要求,“设立跨学科主题模块(如‘生物与环境’),占比不少于10%课时。”是从制度层面保障跨学科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最后编辑专属 最后编辑于 2025-07-19 11:34:51
TOP
5#

(二)深度探究

  深度探究是从“动手做”到“动脑创”的必由之路。

  对探究层级进阶设计,低段(1-2年级):观察现象→描述特征;中高段(3-6年级):设计实验→多因素分析→建模解释。深度探究的本质是思维复杂度螺旋上升。  

  实践周期需持续深化,“开展持续1个月以上的种植、观测类活动,培养系统思维。”中长期项目让学生亲历生命完整周期,理解科学研究的坚持价值。  

  工程思维需迭代赋能,“经历‘问题-设计-测试-优化’闭环,体会方案迭代的工程逻辑。”这是将科学发现转化为技术应用的关键桥梁

最后编辑专属 最后编辑于 2025-07-19 11:35:05
TOP
6#

(三)课标实践路径

  根据课标解读,基于“跨学科学习”实现“深度探究”的目标建构了课标实践路径,包括三重抓手。

  以真实问题为起点“创设需跨学科知识解决的复杂情境,如环境保护、健康生活等。”真实问题天然打破学科边界,激发深度探究内驱力。  

  以实践链为骨架“通过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实现概念建构与能力发展同步。”从操作到创造,实践链是深度探究的实体化路径。  

  以过程性评价为标尺“关注方案迭代次数、数据追踪完整性等过程证据。”评价焦点从结论正确转向思维发展轨迹。  

最后编辑专属 最后编辑于 2025-07-19 11:35:49
TOP
7#

二、课标实践:“萝卜为什么拔不动” 跨学科项目设计与实施

  新课标下的科学课堂,应是跨学科的熔炉,而非单一学科的试管;应是深度探究的田野,而非验证性实验的流水线。课标实践就需要我们把这样的理念落地。接下来,我将以一年级“萝卜为什么拔不动”项目为例,呈现课标从文本到行动的转化路径。  

最后编辑专属 最后编辑于 2025-07-19 11:36:57
TOP
8#

向优秀的老师学习
TOP
9#

学习学习
TOP
10#

(一)项目缘起
  联系一上语文教材《拔萝卜》一课——“拔呀拔,嗨哟嗨哟,拔不动”,同时一上科学教材《周围的植物》单元有“种一种植物”“观察植物在土壤里怎么生长”两个活动,于是创设真实情境,提出驱动性问题“萝卜为什么拔不动”。


最后编辑专属 最后编辑于 2025-07-19 11:38:02
TOP
11#

(二)项目任务
  以“跨学科学习”和“深度探究”为导向的“萝卜为什么拔不动”跨学科项目,将“植物结构与功能”这一抽象概念转化为拔萝卜的真实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萝卜的奥秘。通过猜萝卜、观萝卜、种萝卜、拔萝卜、议萝卜、用萝卜,了解萝卜的生长过程、可食用部位为根以及萝卜的妙用,以提升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意识、探究兴趣以及语言表达、劳动实践、审美创造等能力。
  在一系列活动过后,学生会发现萝卜是植物的根,根能够固定土壤。这一发现不仅解答了项目初始“萝卜为什么拔不动”的疑问,还让学生深入认识了植物根的特性与作用,为后续学习更多植物知识筑牢根基。

最后编辑专属 最后编辑于 2025-07-19 11:39:11
TOP
12#

任务一:启思猜谜——猜萝卜

  科学阅读课《拔萝卜》,了解萝卜采摘的过程。

  查阅资料,探究文本,猜测萝卜为什么拔不动的原因。

最后编辑专属 最后编辑于 2025-07-19 10:39:59
TOP
13#

任务二:精探观察——观萝卜

  走访土地,考察萝卜的生长环境,分析种植所需条件。

  了解了萝卜种植需要“埋在土里”,还发现萝卜的种类主要有三种:胡萝卜、大白萝卜、圆白萝卜,通过对各类萝卜进行测量,结合萝卜的长度、宽度等相关数据,推荐种植圆白萝卜的小组最多。大家认为,从大小来看,大白萝卜太大,而胡萝卜虽细,但太长,圆白萝卜大小所需的综合盆栽空间最小。

  选定圆白萝卜之后,为了保证萝卜的生长空间,学生进行了测量计算,最后确定了种植盆栽类型以及萝卜周围的填土厚度。

最后编辑专属 最后编辑于 2025-07-19 10:42:35
TOP
14#

任务躬耕实践——种萝卜

1.备土

  在盆栽的基础上,同学们选择了更加便利的压缩营养土作为土壤的材料,在教室以5倍的水量帮助土壤进行疏松和膨胀,并且按照计划的土壤厚度在盆底和盆壁进行土壤铺层。

2.

  参考萝卜实地考察的发现,将萝卜放置于正中间,并进行最后的填土,使萝卜被完整埋在土里,只露出茎叶。

3.完成萝卜种植设计评价表

  为了移植的萝卜能在有限的盆栽空间内存活、生长,同学们讨论设计了萝卜种植评价表,对萝卜进行追踪观测,使各组在后续萝卜种植过程中能够有清晰的观测依据,并对萝卜的种植措施进行及时的调整。在各组进行了讨论、汇报、交流后,最终萝卜种植设计评价表如下:

表1  萝卜种植设计评价表


评选标准

☆☆☆

☆☆


枝叶挺拔程度



很好





不错



枝叶葱绿程度



很好





不错



枝叶生长数目



很多





一般



根须生长数量



很多





一般



根须生长长度



很长





一般



4.介绍自己设计的萝卜种植盆栽

  在种植一周后,有些小组萝卜有明显变化,有些小组没有,于是交流经验,各小组介绍展示自己的萝卜种植盆栽。

  第三小组同学强调备土的时候需要注意把营养土搅拌均匀,让每一处都能有充足养分,种植时深度要严格参照之前考察的数据,这样种植中能观察到叶子数量变多;第五小组同学分享设计盆栽时,考虑教室通风和光照情况,应该把它放在靠窗位置,每天按时浇水,发现萝卜长高了50毫米。

  各小组在汇报交流过程中不断优化种植条件和养护措施,为后续萝卜茁壮成长奠定基础,持续观察并记录生长变化。

最后编辑专属 最后编辑于 2025-07-19 10:48:19
TOP
15#

任务收获求证——拔萝卜

  各小组的萝卜都长高长大不少,小小的盆栽已经不够再种下去,第三小组和第四小组的萝卜已经明显冒头露出土壤了,需要移植到“百草园”劳动基地去了,于是将萝卜们拔出。各小组齐力进行拔萝卜现场比赛,同学们重现当时“嗨哟嗨哟”的拔萝卜场景,边拔边描述感受。“感觉萝卜和土都黏在一起了,使出全身力气也只能晃动一点点。”“我双手握住萝卜缨,可它底下像是被大地紧紧抱住,根本动弹不得。”生动的情景再现,跟课文中描述的一样。

  同学们纷纷表示有一股阻力让萝卜“不舍得”离开土壤

  拔出来的时候,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呼,“哇,这些白白的须是什么?”,拔出的萝卜们都长势良好,最好的第三小组长高了5厘米,每个小组的萝卜从种下去时光秃秃的样子到现在竟然都长出不少须根。



最后编辑专属 最后编辑于 2025-07-19 10:54:02
TOP
16#

任务汇智研讨——议萝卜

1.研讨“阻力”根源

  在拔萝卜的过程中,同学们已经把目光聚焦到须根上,发出“哇”的惊呼,知道须根是“拔不出”的原因,只是不知道长出来的须根跟拔不出究竟有什么关系。

通过搜集资料发现,萝卜作为根,它的须根向四周蔓延,主根深深扎进土壤,和土壤颗粒紧紧缠绕,这就产生了巨大摩擦力,同时,根还起着固定植株作用,所以很难拔。教师结合拔出来的实物模型与之前种下去的光秃秃的萝卜进行对比,让学生讨论萝卜扎根特性与拔不出之间的关系

2.复盘萝卜种植过程中的问题

  “我们组发现种子埋得太深,发芽就慢。”“浇水不规律,萝卜容易裂根。”同学们复盘经验,找出种植痛点。发放“萝卜种植问题记录表”,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从种萝卜到拔萝卜过程中遭遇的诸如浇水过多萝卜烂根、种子发芽慢等问题逐一写下。大家交流讨论,共同探寻解决之道,避免下次种植重蹈覆辙。大部分小组在照顾萝卜的时候能考虑到泥土的湿润度,注意浇水,但内部的土壤有些压得过紧,导致呼吸不足以及部分学生,忘记浇水。

3.绘制萝卜小报

  复盘萝卜种植经验绘制萝卜小报,并思考萝卜拔出来后的用途。

最后编辑专属 最后编辑于 2025-07-19 11:01:21
TOP
17#

任务巧创活用——用萝卜

  萝卜雕刻萝卜菜肴腌萝卜炒萝卜)、作为学具搭萝卜高塔)。

  通过对拔出的萝卜进行多种形式的利用,在思考与劳动中提升了科学核心素养。

最后编辑专属 最后编辑于 2025-07-19 11:04:37
TOP
18#

一个小萝卜下,引发的科学探究,赞
TOP
19#

因为认真,所以专业
TOP
20#

凝练跨学科学习成果
TOP
21#

善于反思已成功一半。
TOP
22#

(三)项目设计紧扣课标核心理念

1.“科学观念”的建构:理解“植物结构与功能”(如根固定植株、吸收养分)。

  学生通过种植、拔萝卜活动,发现根系的固定作用(须根与土壤的摩擦力),形成“萝卜是植物的根”的核心概念。对比种植前后萝卜的变化(如须根生长),理解根的生长与功能(课标“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2.“探究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得出结论”。  

  学生通过种植、拔萝卜活动,发现根系的固定作用(须根与土壤的摩擦力),形成“萝卜是植物的根”的核心概念。对比种植前后萝卜的变化(如须根生长),理解根的生长与功能(课标“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3.“科学思维”的发展:通过观察、比较、推理分析现象。  

  测量不同萝卜尺寸、绘制生长对比图(数据思维);研讨“拔不动的阻力来源”(因果推理);优化种植方案(迭代思维)。

4.“态度责任”的渗透:培养合作意识、热爱自然的态度。  

  小组协作完成种植计划、问题研讨(如“问题发现挑战赛”);通过劳动实践(种/拔萝卜),建立珍惜植物、保护自然的意识。

最后编辑专属 最后编辑于 2025-07-19 11:14:18
TOP
23#

(四)项目设计凸显跨学科整合
  以科学学科探究为主线,还融合了语文、数学、劳动、艺术等学科。
TOP
24#

启发了我的思路,从其他学科当中找角度。
TOP
25#

跨学科学习,学科融合是大势所趋,学习了
TOP
26#

(五)项目实施遵循课标实践路径
  本案例以课标核心素养为锚点,将“植物结构与功能”这一抽象概念转化为“拔萝卜”的真实问题。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链:从语文课文启思,到数学测量验证,再到劳动种植实践,最终用科学原理解释现象,学生不仅理解了根的功能,更在跨学科任务中发展了课标要求的“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的能力。
  项目实施遵循了课标实施路径,在跨学科学习中实现了深度探究。
  1.真实问题驱动:“拔萝卜”源于学生生活(课文情境),符合课标“从生活切入科学”的理念。  
  2.长效探究设计:6课时以上的大项目,覆盖“观察→实践→反思”全周期,呼应课标“持续探究”要求。  
  3.多元评价嵌入:使用“星级评价表”(如枝叶挺拔度、根系生长量),量化科学素养发展,贴合课标“过程性评价”建议。


TOP
27#

真正综合性素养培养
TOP
28#

跨学科,综合性学习。学习了
TOP
29#

(三)课标实践路径    根据课标解读,基于“跨学科学习”实现“深度探究”的目标建构了课标实践路径,包括三重抓手。  
专属 发表于 2025/7/18 23:52:04

实践链是骨架,脱离实践的纸上谈兵无法达成深度学习。
TOP
30#

感谢老师的分享,又有了新的收获,可以尝试着开展起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