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版一年级的作业本在课堂上如何很好地完成 [复制链接]

31#

明年也要教一年级了,学习老师们的经验
TOP
32#

对于一年级一年级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本的问题,确实需要巧妙规划课堂时间。您可以试试以下办法:
优化教学环节:在备课阶段,将探究交流环节与作业完成环节进行更合理的衔接和整合。比如在探究活动结束后,及时引导学生将探究结果和发现记录到作业本上,这样既能保证探究交流的时间,又能让作业完成更顺畅。



晨露 发表于 2025/7/13 16:04:32

非常赞同这些方法,一年级的孩子刚进入小学阶段,我觉得作业本需要在课堂完成,老师要优化教学,让课堂更加高效。
TOP
33#

尽量留在课堂没完成,课外可以布置实践性作业,作为探究,主要是培养孩子们的兴趣
TOP
34#

利用课堂时间完成作业本
快乐科学
TOP
35#

在课堂留出时间,做完直接讲解
TOP
36#

能当堂完成最后,实在不行,个别课一节课可以分两个课时来上。
TOP
37#

规划好上课时间,留点空白给孩子做作业。
TOP
38#

一年级开始就要养成认真听课和写作业的习惯,循序渐进
TOP
39#

不止一年级,其他年级的作业本如果带回家去,也总会有“不见”的。课上完成的话,又总是很急促,真的很难平衡。
TOP
40#

回复 21楼酸牛奶的帖子

这个方法好。
TOP
41#

一年的课堂作业,肯定在课堂中完成。
活动记录,在学生活动时当做记录单完成;
课堂练习数量很少,留出3-5分钟,学生基本能完成。
喻伯军 发表于 2025/7/13 19:07:10
下学期打算把作业本的内容放进教学设计中,以往为了给更多的孩子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往往没能很好的在课堂上完成作业本,特别是动作慢的孩子。争取留出时间做题,这样师生都轻松,带回家的作业本总会少交几本,
TOP
42#

优化教学环节,尽可能课堂上完成。
TOP
43#

确实动作太慢了,预留作业的时间要多一点,十分钟
TOP
44#

做题需要老师充分指导,反复强调页码,题号,帮助读题,有必要投影
TOP
45#

尽量留出几分钟吧,不断精简自己的话
TOP
46#

简化让学生写字的时间,一年级的孩子写字很慢,所以记录就用画图代替。
TOP
47#

还是课堂上留出5分钟时间来进行当堂作业
TOP
48#

培养上科学课的习惯更重要
TOP
49#

利用上课的时间来完成,让一年级孩子在上课时间切片化完成相应的作业。
TOP
50#

是个很大的挑战,我之前给二年级的学生上课都很难保证每个学生做好
TOP
51#

在备课的时候把作业本的题目备进去,在上课的过程中一起讲解,一起完成作业。
TOP
52#

一年级的课堂更加需要做好引导
TOP
53#

当堂完成是最好的
TOP
54#

一二年级的知识点不多,所以要避免教师讲太多。
TOP
55#

当堂完成有效果!
TOP
56#

再努力挤几分钟给作业本呢
TOP
57#

一年级培养好习惯太重要了,有时候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乱哄哄很影响进度。
TOP
58#

课堂进度是要拉长
TOP
59#

一年级培养良好的习惯,老师应该在实验与观察时有明确的指令,将XX记录在作业本中
TOP
60#

给楼主的实操建议:一年级科学作业本,这样平衡“探究”与“完成”

楼主提到的“想让孩子探究交流,又怕没时间完成作业本”,是一年级科学教学超典型的矛盾!分享几个亲测有效的“微调整”,帮课堂既留探究味,又能顺手写作业~

一、“碎片时间”前置+穿插,别等最后写

• 课前2分钟“预热写”:比如上“观察植物”课,课前让孩子快速画1种见过的植物(不用复杂),既是预习,也算作业本“观察记录”的小片段,课堂探究时再补充细节。

• 探究中“停一停,记一句”:做“水的流动”实验时,别等实验结束才写结论。可以在“水从高到低流”的瞬间,喊“快把‘水会往低处流’这句话记在作业本!” 边玩边记,孩子记得牢,还省时间。

二、作业本“简化表达”,适配一年级能力

• 用“画+符号”代替长篇文字:比如“描述植物根的作用”,让孩子画“根吸水→茎→叶”的箭头图,再贴个“💧”(水)符号,比写句子轻松,还能体现科学逻辑。

• 设计“二选一”任务:作业本里的讨论题,给两个简单选项(如“土壤里有啥?①小石子 ②小虫子 → 选①或②,再画个你看到的!” ),降低思考难度,孩子能快速动笔。

三、把“探究交流”变成“作业素材”

• 发言=作业内容:让孩子“把刚才说的‘树叶像小船’,写到作业本‘植物的形状’那里!” 把课堂交流直接转化为作业,既巩固表达,又省了“重新想内容”的时间。

• 小组分工“作业接力”:做“材料沉浮”实验,小组里1人记录“哪些沉”,1人记录“哪些浮”,最后合起来贴成“沉浮表”,既完成作业,又练了合作(老师要提前教“怎么分工不吵架” )。

四、“家庭科学”少布置,课堂解决核心任务

一年级孩子回家难专注科学作业,尽量把作业本的“观察、记录”放在课堂。比如“找家里的磁铁”这类作业,改成“课堂用磁铁找教室里的铁制品”,现场完成记录,避免回家丢任务。

举个完整小案例:
教“认识感官”时,流程可以是:

1. 课前1分钟:画“自己的眼睛/耳朵”(预热作业)→

2. 课堂探究:用眼睛找颜色、用耳朵听声音(边玩边喊“快记‘我用眼睛看到红色’!” )→

3. 作业接力:小组分享“感官发现”,直接写到作业本对应格子→

4. 收尾检查:快速画“最喜欢的感官游戏”(简化表达)

这样下来,探究没缩水,作业也同步推进,孩子还觉得“科学课一直在玩,也一直在‘画画写字’,超有趣”~

一年级科学要“慢探究”,但作业可以“快节奏”适配。核心是把作业融进探究的每个环节,别让它变成课后的负担~ 楼主可以试试这些小方法,欢迎交流调整细节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