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同材料勺子的传热实验改进 [复制链接]

31#

之前评优课也有老师是类似这样处理的,用的是传感器,测温很明显,可以形得到按时间统计出的数据。如果可以一键成统计图就非常惊艳了,只是统计出数据还是建议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不如感温油墨画上线段简洁方便,又很直观。
TOP
32#

回复 30楼行者的帖子

虽然还不能肯定的说水蒸气没有影响。但从结果看,至少这个影响可以不考虑。因为不同小组做出来的实验,虽然数据不同,但是规律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在固定小棒和温度计时内层先用了好几层布料,再用电绝缘胶封住,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蒸汽对温度的影响。
TOP
33#

三个温度计初始温度不一样,是不是原来都是一样的,然后绑上三种材料后有些不一样了?这里的初始温度,金属棒26.2,塑料棒26.6,木棒26.7,其实已经有些说明问题了
翁昌舟 发表于 2025/5/28 10:44:31 [url=http://lt.zjxxkx.com/showtopic.aspx?topicid
林杰 发表于 2025/5/28 12:27:03
温度计有误差的,此刻难辩。
TOP
34#

五年级下册《热》单元中《哪个传热快》一课,有个木勺、塑料勺、金属勺的“传热比赛”。教材中建议用蜡或者感温油墨作为“指示工具”。虽然用这些材料传热的过程直观明显,但在记录时如何有区分的描述,对五年级的孩子来说难度较大。同时,为了强调实验的严谨性,三种材质的勺子理应在长度,大小,厚度,宽度等方便保持一致。这对于材料的准备也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245648[/attachim
心法自然 发表于 2025/5/28 10:24:35
这包裹的方式应该一致,包裹有偏差,结果也有偏差的。
TOP
35#

这个改进看起来很不错
TOP
36#

也是一种改进的策略
TOP
37#

这个是真的好
TOP
38#

这个配合感温油墨,效果更好
TOP
39#

三个温度计初始温度不一样,是不是原来都是一样的,然后绑上三种材料后有些不一样了?这里的初始温度,金属棒26.2,塑料棒26.6,木棒26.7,其实已经有些说明问题了
翁昌舟 发表于 2025/5/28 10:44:31
初始问题可能是因为温度计的精度问题
TOP
40#

这个适合看视频做拓展吧,全班实验感觉很麻烦,而且还是感温油墨容易理解
TOP
41#

用数据说话,更加有说服力。
TOP
42#

这个改进不错。
TOP
43#

我做的时候,学生发现了感温油墨一会变色一会恢复,这是不是水蒸气的影响
TOP
44#

通过采用对温度更敏感的数显温度计改进实验,让实验数据更精确,实验操作更方便,实验现象更明显。
TOP
45#

用感温油墨可以看到热传递的过程,电子温度计可以看到热传递的具体温度,两者相辅相成。
TOP
46#

我对这个实验还是有疑惑的,记得原来这个实验是模糊操作的,因为凭触觉是可以感觉出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的差异的。现在的教材这个实验是需要精确测量的,个人感觉反而失去趣味性,而且意义不大。从编排看,前面这个实验是精确定性的,后面比较不同金属的传热快慢反而又是模糊实验了,真是奇怪。
TOP
47#

数据很直观
TOP
48#

感温油墨跟感温粉末对于学生来肉眼观看说区别不大,利用测温仪能够更快地看到温度变化。
TOP
49#

感觉感温油墨操作起来方便一些
TOP
50#

三个温度计初始温度不一样,是不是原来都是一样的,然后绑上三种材料后有些不一样了?这里的初始温度,金属棒26.2,塑料棒26.6,木棒26.7,其实已经有些说明问题了
翁昌舟 发表于 2025/5/28 10:44:31
数字温度计过于灵敏,这些误差估计很难消除的。
TOP
51#

这种温度计略微有些误差,但是效果也是挺好的。如果用感温油墨,感觉记录的方法最好是画图
TOP
52#

这个实验的温度读数容易收到比热的干扰,很难准确比较出来
TOP
53#

通过这样操作获得数据,可以更加直观。
TOP
54#

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TOP
55#

这个实验的改进还是很不错的
TOP
56#

温度的变化有效反映了各材质的传热快慢
TOP
57#

这批数字温度计工具箱可以配一些。
TOP
58#

效果真明显,下次上课也借鉴一下
TOP
59#

实验直观,数据化,更加科学严谨。
TOP
60#

传感温度计,很灵敏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