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虞实践:解码生态“方程式”
科学课上我们学过“能量守恒定律”,上虞的实践正是这条定律的“生态版”。
覆卮山的蝶变不是孤例。曹娥江畔,曾经的工业码头变身“江上运动走廊”,全国摩托艇公开赛在此举办多次,赛事经济带动周边餐饮等消费增长300%,正是“生态能量”转化为“经济能量”的直观体现。
丁宅乡万亩樱桃林通过“碳汇交易”为村集体增收,村民们笑着说:“我们呼吸的空气都能赚钱!”空气能赚钱,这背后正是科学课讲的“物质循环”原理。
就像生态瓶需要定期维护,绿水青山也需要“科学守护”——不是简单的“禁止开发”,而是像工程师一样计算“生态承载力”,像设计师一样规划“可持续路径”。这些生动实践背后,是一个关于发展的“生态公式”:保护不是限制,而是升级;生态不是成本,而是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