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在观察蜗牛一课后,学习给蜗牛造个“家”,教材这样的安排很合理,体现在两点:
1是学生对蜗牛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
2观察蜗牛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一节课远远不能满足学生
基于以上,后面的《给蜗牛造个“家”》一课,就有了前一课的基础,在设计房子时,学生会从蜗牛的生存环境去考虑,指向生物与环境,使房屋设计具有科学性;同时能够延续前一课的观察活动,保证学生在校外有充足的时间深入观察,从而对蜗牛有更多的了解和发现。
这一课的性质是工程实践课,所以要提前给出评价的要求,对于一年级而言,评价要求不能太多太复杂,我给出了三条标准:
①利用废旧容器做窝,如纸盒、塑料盒,奶茶咖啡杯,意在环保、不攀比
②“装修”蜗牛的生存环境,意在学生理解蜗牛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③一定的外观美化,意在传达学生的审美
经过两个星期的搜集、制作,学生上交的作品,真的非常棒,每个人都出乎我的意料,给我的孩子们点赞!
一位同学,在观察一天后,发现蜗牛产下了卵!箭头指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