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五下4.1《温度与水的变化》教学设计与反思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2025年4月10日,我有幸在小越街道中心小学参加了新教师基本功比武活动。本次赛课题目为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温度与水的变化》。在此特别感谢上德科学团队师父们和老师们的全力帮助。正是因为有了团队的力量,才让这节课能够完整新颖地呈现,也让我得到了飞速的成长。
感谢朱老师给我这次机会,让我得以在未来城小学送教活动中亮相,展现这节课。
下面是我的教学设计和反思,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最后编辑陈浩天 最后编辑于 2025-04-18 15:39:39
本主题由 管理员 金亚军 于 2025/4/18 20:53:38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一、教材难点分析:

作为单元起始课,需要了解学生对热现象的原有认知。学生通过观察找出自然界中水以什么形态存在,明确不同形态的水可以相互转化以及变化的相关因素。通过观察给水持续加热、停止加热和继续加热过程中,学习定量描述温度,发现水的温度和形态变化。并通过分析水的温度、形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建构“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物态变化取决于温度”这一科学概念。

器材是实验的基础,而本课的实验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了课堂的呈现效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实验有以下几个常见问题:(1)用石棉网和酒精灯加热敞口的烧杯时,水不容易烧沸腾,实验时间太长,有时甚至要一整节课;(2)若将烧杯加盖或改用小容器加盖,沸腾之后继续加热,水温不会保持在100℃,而是会有不同程度的继续上升。曾经的家常课我采用的是爱牛教具箱里的小试管加盖,在盖上打孔固定温度计的方式,结果小试管内气压过高,温度计损坏了好几根,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改进实验器材成了设计之初首要考虑的因素。

讨论环节中如何将所得到的实验数据与热量这个词联系在一起,也是本次研讨过程中的难点。需要合理的分析,引导,让学生的思维从温度的变化、形态的变化与热量变化联系在一起。需要组织主题明确、结构严谨、体验深刻的研讨。

TOP
3#

二、实验教学改进:

(1)实验设计创新呈现

在实验设计环节,因为本实验需要加热、冷却、再加热,又有两个3分钟的计时点,直接以微课或讲述的方式,学生难以内化吸收。因此我们创新采用板书呈现实验过程,以箭头表示温度的升降,并将学生的猜想也融入其中,让整个实验过程通过板书一一呈现。学生在实验开始前能整理感知实验过程和要点,在实验中也能依次经历,在研讨时更能直观讨论。


TOP
4#

(2)实验器材迭代更新

教材的实验装置存在两个问题:不加盖难以烧沸腾,太费时;加盖可以较快烧沸腾,但加热时间一长,沸腾温度会随加盖装置内的气压变大而不断上升至102℃甚至更高,超出温度计量程,还有安全隐患。

查看浏览论坛,发现同行在几年前有使用三颈烧瓶改进的案例:中间插入温度计,一头用橡胶塞密封,一头套上塑料袋。水能较快沸腾,还能通过塑料袋收集到水蒸气,让形态变化更显著。抱着尝试的心态,我们第一时间跑到仪器店,定制了专门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三颈烧瓶替换原烧杯作为实验器材。在下水实验的过程中,发现这套器材虽然能让水较快沸腾,但密封导致气压升高,沸点升高的问题依旧突出,且塑料袋会胀得很大,容易因高温而变形,存在安全隐患。

测试后,进行以下迭代。


自我迭代一:仍旧使用三颈烧瓶,中间插入温度计,一头密封,一头开放,舍弃塑料袋,从瓶口的水雾观察现象。但沸点升高问题还是有待改善。


自我迭代二:仍旧使用三颈烧瓶,中间插入温度计,两头均开放,水能较快沸腾,继续加热,因为敞开两口,气压平衡,水温基本维持在100℃不再上升。还能从打开的瓶口观察水雾冒出,器材改进成功。


TOP
5#

三、评价促进研讨:

为了让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贴合主题,我们创造了“水精灵”这一卡通人物串联整节课堂,将评价与水精灵结合:通过发放“水精灵”的贴纸,兑换神秘礼物的方式作为特色评价手段;将环节也与水精灵相扣:通过水精灵发问的方式串联起各个环节,并在研讨过程中将评价语言与其结合起来。



最后编辑陈浩天 最后编辑于 2025-04-18 17:56:01
TOP
6#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水形态的变化与温度的关系,知道水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态存在,认识到形态变化取决于温度。

2.在水的加热实验中,记录和综合分析水沸腾后的温度变化和形态变化,用证据来检验自己的假设,能理解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能推理出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

3.在进行水的加热实验中,能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能与同学深入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论。树立用证据说话的意识,能坚持自己的观点。

4.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的有关现象,增进喜爱观察物态变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给水持续加热、停止加热和继续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和形态发生的变化。

难点: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水的温度、形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通过实验,发现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温保持在100℃。

【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铁架台、固定夹、三颈烧瓶、酒精灯、火柴、温度计、废物缸、计时器、水、湿布、记录表。

教师材料:学生材料1套,课件、翻页笔、板贴。

TOP
7#

感谢分享
TOP
8#

板书很漂亮,是不是可以准备高量程的温度计就不怕炸了
TOP
9#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大约5分钟)准备:课件

1. 欢迎大家来到科学课堂,我是你们今天的科学老师陈老师。我们每一组都有组长吗?请起立,等会要请你们到老师这儿领取实验材料,听到音乐,实验完成后要让器材放在桌子上,注意安全。陈老师说清楚了吗?

2.课前小游戏。(学会使用秒表计时)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吧。(PPT出示)这个秒表大家观察一下,怎么使用?

我请每组派一个同学来计时,看看谁计时记得准。老师喊开始和停,看哪组和老师的时间最接近。

3.火柴的使用。

老师还带来一个工具。(拿出火柴)认识吗?请一生示范使用方法强调。

同学们很会使用工具,等会我们课堂上也要继续保持哦!!今天的课堂老师还请来了水精灵,表现好的同学能获得水精灵的贴纸,收集三个贴纸的同学能收获神秘礼物哦。准备好上课了吗?

一、聚焦(约5分钟)

上课,同学们好!

师:让我们请出水精灵,和它一起走进水的世界。板贴:水

1. 出示课件图片。

水精灵:大家好,我是水。我广泛存在于地球上。你知道图中,水以哪些形式存在吗?

(预设:湖里的水、雪山上的冰雪)评价:湖水是水的什么形态?(液态)雪山上的冰雪呢?(固态)还有其他形态吗?(天空中云朵是气态。)气态的水是怎么样的?(水蒸气)大家同意吗?(云朵是空中的小冰晶。)出示云朵内部图。大家认为这是水蒸气吗?(不是,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水精灵:
同学们刚才说得都很好,我们发现水在自然界中有液态、固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那么水的这些形态会发生变化吗?PPT出示)

2.师:能具体说说吗?你看到过吗?(水烧开会变成水蒸气、水结冰……)还有吗?板贴:水蒸气、冰

3.这些水的形态变化在生活中很是常见。(PPT图示)这是水的沸腾和凝结成冰的现象。你知道水沸腾的温度和水结冰的温度吗?(100℃、0℃)能说完整吗?板贴:100℃、0100℃时,水是什么形态?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0℃时呢?水变成冰的凝固点是0℃。

那么水的形态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预设:温度有关)能说完整吗?(我认为水的形态变化和温度有关。)大家同意吗?(板贴:温度)今天我们就来学:温度与水的变化(板贴)


TOP
10#

二、探索(约30分钟)

1.探索活动:整理水的形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师:(取出一杯液态的水) 这是一杯液态的水。今天我就用它来研究温度与水的变化。要让它从液态水变成气态水蒸气(板贴:箭头),要怎么做?(生:加热)用什么加热?(酒精灯)教师拿出酒精灯不点燃,问:这样吗?学生说要点燃酒精灯。(板贴:燃烧酒精灯)

那一加热就会变成水蒸气吗?什么时候才能?(沸腾)板贴:沸腾沸腾时可能有什么变化?(冒气泡等)

如果水沸腾后停止加热(板贴:撤走酒精灯、→)温度会发生什么变化?

再次继续加热又会发生是什么变化?(板贴:酒精灯、→)

(预设:水再次加热加热,温度上升,水重新沸腾。)(板贴:再次沸腾、100℃)如果持续加热(板贴:持续加热)你认为温度会发生变化吗?(生1:会继续上升)根据学生回答画向上→。其他同学呢?(生2:会保持在100℃不变)根据回答画→。

小结: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有了这样两种猜测,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画?)我们需要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进行实验,(手点板书)看看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TOP
11#

2.探索活动:观察水加热过程中的变化现象

1)提问: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得开展实验,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这些材料。这个三颈烧瓶可以让实验效果更明显。(出示实验材料图)

你知道该怎样做这个实验吗?学生介绍实验步骤。

还有要注意的地方吗?还有提醒吗?湿毛巾有什么作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记录表怎么记录。

水精灵:这个实验能让我们观察到温度与水的形态变化。大家要仔细观看哦!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具体的操作吧!(视频操作)实验过程中别忘了及时记录你的发现哦!

师:出示记录表PPT,大家看清楚怎样操作记录了吗?听到音乐,整理好材料,注意安全哦!开始!

2)学生实验。(预设:教师巡回指导,并提示先完成实验的小组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稍后跟其他组交流。)







最后编辑陈浩天 最后编辑于 2025-04-18 17:44:49
TOP
12#

(3)研讨

水精灵:大家的实验都做得非常认真,谁来和大家说说你的发现呢?

(根据情况评价,发贴纸)

1.请一组上来,记录纸实物投影。学生介绍,教师倾听。(下发倾听好的贴纸)

介绍完,师:其他小组有补充吗?(有补充请学生说)

记录纸不拿走,学生请回座位。师:我们重点来关注水沸腾后,停止加热时的温度。这一小组是温度下降,大家都一样吗?(一样)如果时间更长一些,还会怎样变化?

再次继续加热至沸腾,水的温度这一小组是这样,其他小组呢?

如果持续加热时间更长,你们觉得会怎么样?(还是100℃)

2.小结:我们来整理一下,(点板书)水加热后,(板贴:温度上升)温度上升到100℃时,水沸腾,水变成水蒸气,撤走酒精灯,温度下降(板贴:温度下降);再次加热至沸腾,温度再次上升(板贴:温度上升),水再次沸腾,这时持续加热,我们发现,水的温度基本持平在100℃。(板贴:温度持平)

3.提问:回顾整个过程中,水的变化跟温度有关。那么这个温度因为什么,在发生变化?(加热)加热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能量。(热量)(板贴:热量)

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板贴:变化)

我们从热量的角度来考虑一下,当我们撤走酒精灯时,温度还是100℃,为什么水的沸腾停止了呢?(热量没有了)分析得很到位,马上学以致用了。

给水持续加热沸腾的过程中,水基本持平在100℃,这时水的形态一直发生变化,这又是为什么?(预设:水变成水蒸气,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所以温度不变。)持续提供的热量,让水不断变成了水蒸气。所以温度基本不变。

总结: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板贴:形态,摆好三者位置,重点指示)

TOP
13#

三、总结与拓展(约5分钟):

提问:怎样能得到一块冰?谁先来说说水结冰过程的热量变化来说?(预设:水结冰的过程中,热量减少。)是的,水结冰的过程是释放热量的过程。那么冰融化呢?(需要吸收热量。)

总结:同学们,今天通过探究温度变化和水的形态变化,了解了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的概念,课后我们还可以继续开展探究。今天的神秘礼物就是“冰”。得到三个贴纸的同学课后来领取。

下课,同学们再见!

TOP
14#

从教学设计,材料准备,板书设计看出老师很用心,团队很智慧!
TOP
15#

心路历程:

本次磨课历程,让我充分认识到了实验器材和下水实验的重要性,也领悟到了优化实验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改进器材。本节课的器材改进也是借鉴了前人的思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从前人的改进中发现了问题,形成了自己的感悟。

我对所有12组器材都进行了测试,在此过程中发现某几组存在误差,有几个酒精灯火焰不旺等,并做了一一调整,将器材的影响降到最低,并在此过程中碰到了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如不到100℃就沸腾、沸腾后任轻微上升等,并都做了预设。因为下水实验中出过种种状况,因此到了最终的课堂呈现,我对学生出现的异常状况能够淡定从容地解释解决,甚至能让其成为研讨的亮点,这一切都离不开前期大量的下水实验。

在实验前指导的方式上我们也做了创新,通过形象的板贴,用箭头模拟出温度的变化,用计时器标出需要计时的地方,让整个实验过程一目了然地呈现在黑板上,并把研讨也加入之中,让整堂课的结构更加清晰。

总之,这一次的比武机会让我收获很多,在此感谢教研员朱老师给了我锻炼的机会,感谢我的师父和上德科学团队给了我无私的帮助,感谢小越和未来城的孩子们给了我课堂真挚的反馈。



孩子的眼里有光!
TOP
16#

回复 0楼俞英南的帖子

板书的创新能让学生更好地明白理解实验的过程和本质,学习了!
TOP
17#

回复 16楼俞英南的帖子

因为这个实验的过程很复杂,又要加热又要冷却还要计时,讲一遍孩子们完全没头绪,因此想到了箭头板书来呈现
TOP
18#

感谢分享,一起学习
TOP
19#

器材设计和板书设计,很有新意劲道,本贴加精!
TOP
20#

器材很有新意,板书也很精致
TOP
21#

从器材和板书就能看出来很用心
TOP
22#

三颈烧瓶经过自我迭代二次,客服实验难点,最终获取成功,点赞!!!!
TOP
23#

三颈烧杯的使用很有新意,整个板贴也把思路演绎的非常清晰。
TOP
24#

器材很有新意。
TOP
25#

磨课的过程,是成长特别快的过程。
TOP
26#

恭喜恭喜,上的很好
TOP
27#

现场听课后,感觉本课设计和材料准备非常用心,上得也非常流畅。
TOP
28#

有反思才有进步,感谢老师分享
TOP
29#

无论是情境还是实验材料,都很值得我学习
TOP
30#

板书很生动,材料很用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