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四下3.1《岩石与土壤的故事》教学设计及反思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参加了工作经历中的第一个新教师比武,有收获有感悟,此贴记录自己的成长

【教材简析】

本课对应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地球系统”核心概念,学习内容为10.3岩石和土壤,学业要求为“对岩石和土壤等事物具有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具有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本课作为单元起始课,首先要让学生理解研究岩石和土壤的意义,即为什么人们一直在对岩石和土壤进行研究。因此,用“了解岩石和土壤背后故事”这一活动贯穿本课的学习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岩石和土壤的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了解它们的故事,认识到岩石、土壤记录了地球形成和演化的历史,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为后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在科学观念层面:四年级的学生对岩石和土壤并不陌生,山坡上,溪沟里、小路边到处都可以找到它们学生也知道岩石中会有动植物的痕迹,以及化石的存在。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岩石和土壤在形成过程中记录下地球形成演化的历史。

在科学思维层面:四年级处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思维方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探究实践层面:学生在四年级阶段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本课的内容探究稀有的化石对他们而言十分具有吸引力。

在态度责任层面: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渴望探索的阶段。

素养目标】

活动1.通过观察实物,记录岩石和土壤的特征,知道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物质,是地球的重要资源。

活动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和视频资源,了解岩石和土壤背后的故事,认识到它们的形成过程记录了地球形成与演化的历史

活动3:展示交流中,对岩石和土壤产生好奇心和探究热情,意识到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分享 转发
TOP
2#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岩石和土壤背后的故事。

活动难点:根据视频、图文资料了解背后的故事,分析推理出它们记录下地球形成与演变的历史。

活动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翻页笔、板贴

学生:标本浮石12、金矿石4、土壤4、菊石化石4、蕨类植物化石4观察工具(手电筒12、放大镜12)、记录工具(便利贴12、记号笔36)、记录单12、作业本、课本。

活动思路

盲盒激趣“引经验分享“知基础”共同观察“学方法”小组观察“探故事”小组互评“展交流”拓展家乡“联实际”

TOP
3#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观看吉象视频+了解吉象评价

这是专注吉象,现在我们每一位同学都非常认真,奖励大家一颗专注吉象,在今天的课堂中期待大家能够收获满满。

一、聚焦:盲盒激趣揭示课题3min)

1.盲盒出示,陈述猜测理由

2.揭示遮布,聚焦岩石与土壤

3.别看他们平平无奇,岩石和土壤里面其实蕴含了不少的故事。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岩石与土壤的故事》

(设计意图:利用盲盒的神秘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通过亲手触摸和猜测,学生能够初步感受岩石和土壤,为后续观察奠定基础。)

二、探索:合作交流,了解岩土

(一)基于经验,分享岩土(3min)

1.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岩石和土壤?它们有什么用途?

小结:岩石和土壤分布地球的各个角落,不仅能够在陆地上看到它们,在海洋里也有它们的身影,它们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

(二)共同观察,掌握方法(3min)

1.要想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我们首先可以怎么做?

预设:观察、图文资料、视频

2.以浮石为例进行感官观察,根据学生回答板贴记录,学习记录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共同观察的方式,渗透观察和记录的方法,便于小组后续独立观察记录。)

(三)小组观察,探寻故事

1.小组领取岩石土壤盲盒,进行观察并记录15min)

2.音乐响起,小组将完成的记录单放置在画架上。

3.小组游园式观赏,利用吉象互评。3min)

4.选取小组评价高的记录单进行分享10min)(倾听小组奖励专注吉象)

(特点是...背后的故事是...我还想知道...)

分享1:金矿石(形成漫长且复杂,地球各种运动形成)

分享2:菊石化石(记录地球演变)

分享3:蕨类植物化石(大自然的痕迹)

追问:化石年龄,延伸至魔鬼塔视频

岩石背后的故事这么精彩,用途这么丰富,那么看起来如此平凡的土壤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分享4:土壤(形成过程漫长)

通过同学们的分享,我们了解了这四种标本背后的故事,虽然我们不能亲眼看见地球上过去发生过的事情,但岩石和土壤却参与、见证并记录了地球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这也就是地质学家一直研究岩石和土壤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图文视频资料的方式,提升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小组分享的形式,培养学生表达能力。通过标本推测背后的故事,培养学生推理论证的科学思维。在交流之前进行游园式观赏,展开小组互评。)

三、拓展:结合实际,感悟自然(3min)

说一说我们身边有哪些故事精彩的岩石和土壤吗?以覆卮山万年石浪和制作上浦青瓷的特殊土壤为例。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岩石和土壤,激发他们对家乡自然环境的兴趣和探究欲。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意识到,科学研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实验室,身边的大自然同样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故事。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最后编辑王燕飞 最后编辑于 2025-04-13 16:11:28
TOP
4#





TOP
5#

小组领取到的岩石土壤盲盒只包含其中一种材料吗?能否像游园的活动形式让小组观察每一种材料
TOP
6#

回复 5楼西湖刘露依的帖子

一开始拿到的每组一种,然后后面游园的时候可以观察到其他小组的不同材料
TOP
7#

游园观察很有新意
TOP
8#

对于学生的我还想知道内容是怎么处理呢?
TOP
9#

期待看到学生内容部分的分享
TOP
10#

回复 5楼西湖刘露依的帖子

好主意,观察多样
TOP
11#

如果用这些写背后的故事,相当于开展了跨学科学习。
TOP
12#

选择的样本都很有代表性,适合研究背后的故事~
TOP
13#

便利贴运用可以让每个孩子书写自己的观点。
TOP
14#

记录的非常细致。分类清晰
TOP
15#

便利贴用于上课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
TOP
16#

这些材料很有代表性
TOP
17#

及时记录的习惯非常好
TOP
18#

总感觉这一课非常难上,这些故事来自书本,总是讲不生动,无法引起学生兴趣。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很有兴趣的引起学生的兴趣。
TOP
19#

记录单设计的很有创意诶,让学生的观察记录更加生动形象,不同结果对比也很清楚。
TOP
20#

小组互评的方式很赞
TOP
21#

真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TOP
22#

很好的分享,让我对这一课有了新的认识
TOP
23#

便利贴的形式既方便有快捷
TOP
24#

这样处理很有新意
TOP
25#

还没上,学习一下
TOP
26#

记录的很详细,看到了老师的用心
TOP
27#

记录设计很有意义,老师很用心
TOP
28#

很喜欢这么清晰的记录方式
TOP
29#

小组互评的方式很值得学习借鉴,感谢分享
TOP
30#

这堂课还是蛮难上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