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是搜集气体,还是研究性质?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六下《产生气体的变化》一课中的第二个环节——收集产生的气体,学生按照教材的方法收集气体后,要不要继续研究气体的性质?无色透明这个特点可以观察到,那么要不要继续研究其他的性质?


最后编辑不愿长大 最后编辑于 2025-04-05 22:02:40
本主题由 管理员 酸牛奶 于 2025/4/6 23:18:57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如果要研究该气体不支持燃烧,是可以的。只要点燃一根长火柴棒,一个同学敞开袋口,另一个同学把点燃的长火柴棒伸进去,火焰马上熄灭,这个现象还是很明显的。但是要证明比空气重的特点,有点勉强。


最后编辑不愿长大 最后编辑于 2025-04-05 22:07:30
TOP
3#

对比老教材,非常清楚,需要验证该气体的性质。但是阅读新教材,似乎只是聚焦于如何收集,观察现象,教参中也没有对要不要研究性质说明强调,抑或需要教师自己发挥?


最后编辑不愿长大 最后编辑于 2025-04-06 09:25:03
TOP
4#

看了一些关于这节课的公开课、录像课,大多数教师都是收集气体后,利用一根导管,向烧杯排气,依次熄灭长短蜡烛,但是这些方法材料准备比较复杂,对常态课不太友好。




最后编辑不愿长大 最后编辑于 2025-04-06 09:58:22
TOP
5#

又看了课标内容,发现该部分内容是属于初中的教学范畴,那么我们的教学是不是又超前了???


TOP
6#

初中可能是完整版的教学,我们小学做到初有涉猎就好了。估计真的要自由发挥了
TOP
7#

考试的时候不要有这部分内容就不会纠结了
TOP
8#

自由发挥空间大很多,小孩子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作为了解也不错
TOP
9#

教材与课标不同步了,估计新教材是放到初中部分了。按照当前的教材收集,研究性质确实不大方便
TOP
10#

光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不能完全证明是二氧化碳,所以小学阶段只是初探
TOP
11#

小学的要求比较低一点
TOP
12#

简单的性质可以加以研究,孩子们还是很感兴趣的,而且这部分知识很多孩子已经在课外获得了
TOP
13#

2022年课标之后,新的教材在送审,原教材继续用原来的,所以就会出现要求不一的情况
扔块砖头,换点玉
TOP
14#

知道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的性质是不是有点了解就可以。
TOP
15#

主要是要知道要有气体产生
TOP
16#

小学阶段是初探,更深层次的应该在初中学
TOP
17#

可能新的教材还没发布,主要是题目对性质有涉猎
TOP
18#

新教材感觉更注重初探气体的性质~
TOP
19#

如果不能实证是新气体,那就难以鉴定化学变化了,必要的验证不可少,尤其是简单有效的鉴定方法。
TOP
20#

比空气中这个实验经常失败
TOP
21#

感觉有点超前了,但是不组织探究,不讲解又担心考试会有。
TOP
22#

这部分内容有点难处理
TOP
23#

为了证明是产生气体的变化,可以加入对比实验进行说明。
TOP
24#

为了证明产生的气体和空气不一样,是新的气体吧?
TOP
25#

有兴趣就好了
TOP
26#

初探气体性质,这样的涉及让孩子初步了解不一定马上就判断什么气体,这是很不错的装置
TOP
27#

气体的性质在题目中又会有所涉及
TOP
28#

从孩子们的兴趣和课外知识角度,可以验证一下
TOP
29#

个人觉得重点还是放在收集气体上,气体性质简单介绍科普一下即可。
TOP
30#

从一般的认知来看,看到产生了气体,就猜测可能是什么气体,然后再根据猜测有针对性的研究是不是具有某些性质
动手动脑,快乐探究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