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五上《身体的“联络员”》教学设计与反思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上第四单元《健康生活》第5课

《身体的“联络员”》教学设计

——绍兴市上虞区丰惠镇中心小学 戚调菊

【教材简析】

本课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健康生活》单元第5课。它与第4课“脑的知识”相衔接,认识神经系统及工作过程,建立“神经系统”整体认识,形成良好习惯,维护健康。教材以仙人掌刺扎时人体反应现象激趣引出学习主题,通过资料阅读,初步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并通过“扔接乒乓球”游戏这一“体验练习比赛感悟”活动,感受人体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的过程,体会人脑与神经的协调工作,认识到神经能连接中枢神经和身体各个部分,具有接收、传递信息的作用。在“研讨”中,梳理并描述神经系统感受器(感觉器官感受刺激)—传入神经(传递信息)—神经中枢(发出指令)—传出神经(传递信息)——效应器(身体做出反应)的工作过程,进一步认识神经系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脑与神经虽然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两者活动过程很难直接观察到,相比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更具隐性特征。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呼吸系统、运动系统的基础上,对人体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因此依托神经系统活动产生的现象或有趣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自身生理反应的角度来认识神经系统成为突破“隐性”难点的首要方法。通过学习体验,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人体内部的各种信息的上传下达都离不开神经与中枢神经的密切配合。

素养目标】

1.通过多次体验“扔接沙包”游戏能分析其影响因素知道人体感受外部环境刺激并做出反应,是神经系统中的脑、脊髓和神经协同完成的知道有效的学习和训练能够改变神经系统的功能

2.通过分析“缩手反应”和“扔接沙包”的反应过程能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并构建“感受刺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表达模型

3.通过体验与交流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神经系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

难点:理解并描述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并会以此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本主题由 管理员 火柴盒 于 2025/3/25 10:50:11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教学思路】摸榴梿——看闻榴梿——拍手闭眼——投接沙包——保护神经


课前暖场:石头剪刀布,请你战胜我;请你输给我。

一、摸榴梿——初步感受反应过程

1.老师准备了一个盲盒,谁想上来摸一摸?

2.学生摸榴梿。

问:你有什么感觉?做出了什么反应

问:在这个过程中,身体的哪个器官接收到了刺激

3.皮肤也是我们身体的感觉器官之一。这个过程中,身体的哪个器官在指挥我们的手做出缩回来这个反应

4.打开盒子,学生尝试描述反应过程。


手指榴莲——(接受刺激)信号—脑——指令(作出反应)——缩手



二、看榴梿,闻榴梿——深入认识反应过程

1.看到榴梿,闻到榴梿的气味,你感觉到了什么?做出了什么反应?

2.在看榴梿,闻榴梿的过程中,身体的哪些部位发挥了作用,你能完整地描述一下整个反应过程吗?

3.同桌相互说一说自己的反应过程。

三、对眼拍手——对比体验条件反射

1.上面这些感受刺激,做出反应的例子都是由脑指挥的,有没有不受脑指挥的动作呢?

2.体验对眼拍手,注意不要碰到眼睛。

交流: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体验到了什么?

3.这些不受脑控制的反应,是受谁控制的呢?

脊髓位于脊柱之中,脊髓和脑一样都有处理信息、发出指挥的功能,脑和脊髓合称为神经中枢。神经中枢控制着身体的知觉,感觉,思想和运动等。

4.身体感受到的刺激,是通过什么传递到脑和脊髓的?

我们把感受刺激并将信脑和脊髓的神经称为传入神经

脑、脊髓发出的信号传递给器官并指挥其做出反应的神经传出神经。

5.神经在反应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关于神经你还知道些什么?

6.揭题:脑、脊髓以及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了人体的神经系统。神经像电缆线一样,分布于全身,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他们就是身体的“联络员”。

7.再次完整描述摸榴莲反应过程,加上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投接沙包——反复体验神经系统的工作

1.出示投接沙包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

1.两人一组,相距1.5米站立

2.一人扔沙包,一人用杯子接沙包,身份一旦确定,不变换。

3.共扔10次,统计投进数,进行班级汇总。

4.相邻两组相互监督和统计。

2.学生投接沙包。

3.交流:要提高命中率,在不改变材料和规则的前提下,可以怎么做?



在刚才的活动中,身体的哪些器官参与了工作?

这几个器官,在神经系统的协调下,是如何工作的?

4.学生练习3分钟后进行第二次测试

5.交流:观察数据你们有什么发现?

通过训练,我们的神经系统能做出更准确、更灵敏的反应。但是神经系统的工作心情等有关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案例分析——懂得保护神经系统



1.如果神经系统受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

2.日常生活中怎样保护我们的神经系统

TOP
3#

板书呈现:




上虞吉象评价机制:

TOP
4#


教学反思:


教材中是用手指被仙人掌的刺扎到这个情境入手的,我们知道手被刺扎到以后把手缩回来,单单依靠脑是无法完成的。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先缩手再感觉到疼痛。缩手是由脊髓和神经合作完成的,而感觉到疼痛是由脑和神经参与完成的。教材以及教参都没有太多深入,只要学生能理解是神经中枢在指挥就可以了。

通过对教材的理解,我设计了摸榴梿——看闻榴梿——拍手闭眼——投接沙包——保护神经”的教学思路。我用榴梿代替了仙人掌基于3个原因:1.榴梿可以闻,闻了榴梿的气味,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流口水,有的捂鼻子。2.相比于仙人掌的尖刺,榴梿可以让学生摸一摸,比较安全。3.榴梿还可以尝一尝,物尽其用。

第三个活动,拍手闭眼,让学生体会条件反射,自己对着自己拍手,脑可以控制眼睛,别人对着自己拍手,脑却无法控制眼睛,为什么呢?条件反射就是身体的自我保护。

最后一个活动投接沙包,体验神经系统的工作我用沙包代替课本中的乒乓球,制定规则。第一轮10次,用绿色磁贴表示个数。第一轮游戏之后,从“如何提高命中率”,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体会神经系统协调下的身体工作,能够描述身体在神经系统的协调下是如何工作的。练习后,第二轮10次,用红色磁贴表示个数。两轮数据观察发现,有效的学习和训练是能够改善大脑功能的,使感觉越来越灵敏,肢体动作越来越协调


设计亮点:


1. 活动串联课堂。整课设计以摸榴梿——看闻榴梿——拍手闭眼——投接沙包四大体验活动串联学习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人体内部的各种信息的上传下达都离不开神经与中枢神经的密切配合。

2. 有层次思维递进。学生刚伸手想要摸,被我喝住,缩回手,这个反应开始,体会脑在指挥手的动作;看榴莲闻榴莲,明确接受刺激,传递信号给脑,做出反应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完整描述反应过程;接着对眼拍手,了解条件反射,明确神经中枢,神经系统等概念,使学生用上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更准确更完整地描述反应过程。最后,经过投接沙包的练习游戏,再次让学生描述自己的反应过程,并意识到练习的重要性。

3. 健康意识缓缓渗透。三次渗透,第一次是学生摸榴莲时,手缩回,是保护自己的手;第二次是别人对自己的眼睛拍手的时候,眨眼是保护自己;第三次是最后案例分析——懂得保护神经系统。

不足之处:


1. 表达模型不够深入和全面。

2. 科学思维如何更加突显

3. 评价没有贯穿整堂课,如何更加有效的灵活的运用好课堂评价,是值得我进一步反思的。

还除此之外,还有不足的地方,请各位老师专家,不吝赐教,给我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TOP
5#

还有吗?求继续分享
TOP
6#

反思中亮点和不足分析的比较客观。
TOP
7#

师父的板书越来越清晰美观了,接沙包统计表的汇总很清晰一目了然
TOP
8#

板书很清晰,学习了
TOP
9#

教学评一体化,值得学习。
TOP
10#

板书设计很美观,活动记录表很好
TOP
11#

用摸榴莲来替换仙人掌的刺,想法很到位;
拍手闭眼,体会神经系统的反应和保护,简便易行,说明问题;
丢沙包替代乒乓球,道理一样的。
TOP
12#

红绿色磁吸的对比,让结果很明显这种做法真好啊
TOP
13#

反正这一课我就不明白教材的意图。不是很适合探究学习,还不如直接阅读获得知识。
TOP
14#

在体验中获得认知 探究很到位
TOP
15#

红绿磁铁的呈现更像是折线图,对比很明显。
TOP
16#

材料准备非常有特色。
TOP
17#

准备充分,考虑全面,板书设计漂亮。
TOP
18#

红绿磁铁的呈现更像是折线图,对比很明显。
TOP
19#

去年徒弟执教过通课题公开课,板书异曲同工。三个点亮很突出,
TOP
20#

用榴莲来呈现感受刺激,很有心意。
TOP
21#

环节优化后都更合理也更安全了
TOP
22#

回复 13楼周王庙师的帖子

可能,阅读不及动手体验来的更深刻吧!
TOP
23#

用榴莲代替太有想法了,就是成本有点高
TOP
24#

感谢分享,收集至:【一课一帖】4-5《身体的“联络员”》http://lt.zjxxkx.com/showtopic-70216.aspx
TOP
25#

榴莲的改进,会让课堂有更多的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TOP
26#

板书直观清晰,值得学习
TOP
27#

图文结合,重难点突出
TOP
28#

用榴莲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所有的感觉器官,一下子进入课堂,后续通过2个活动加深对神经系统的理解,在不断体验中加深。板书设计、统计表都很精致、便于学生理解。
TOP
29#

板书设计精致,活动记录很直观
TOP
30#

整课设计以“摸榴梿——看闻榴梿——拍手闭眼——投接沙包”四大体验活动串联学习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人体内部的各种信息的上传下达都离不开神经与中枢神经的密切配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