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物体的形状
绿城育华学校 嵇欣怡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和比较活动,知道物体有各种形状,物体的形状对滚动性能和摆放稳定性有影响,认识到形状是物体的重要属性。
科学思维:在观察、比较试验中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是否容易滚动和是否容易稳定摆放方面的异同。
探究实践:通过滚动和叠放活动认识到形状是物体的重要属性。
态度责任:在探究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认识事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滚动和叠放活动,认识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滚动情况和摆放稳定性。
难点:通过实验探索,能概括出哪些形状的物体容易滚动,哪些形状的物体能稳定摆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早上老师吃早饭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大家想不想知道?
(拿出鸡蛋摆在桌面上,鸡蛋四散)发生了什么?
鸡蛋这么容易滚动,与它的什么特征有关呢?
也就是说,是形状导致鸡蛋非常容易滚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物体的形状”。(板书课题:认识物体的形状)
二、探索
(二)叠放实验
1.提问:哪些形状的物体像鸡蛋这样容易滚动,哪些形状不容易滚动呢?
2.老师带来了很多不同形状的物品,认识吗?
(根据实物一起认一认:1号圆柱体木块、2号螺母、3号长方体橡皮、4号乒乓球、5号塑料方块、6号透明胶带)
提问:大家来猜一猜,他们是容易滚动还是不容易滚动呢?
3.到底是不是这样?最好的方法就是亲自测一测。怎样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测试呢?(出示斜面)
检测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播放视频,介绍检测要点)
提示:同时还要注意小组合作,轮流检测,并把检测结果记录下来。
出示记录单:
4.学生实验。
5.交流汇报: 号物体容易滚动,是 形状。
——同一种有物体有没有不同的情况?
——你找找规律吗?
6.小结:原来都和物体的形状形状有关系。弯弯的形状容易滚动,平平的形状不容易滚动。形状非常重要。
(二)叠放实验
1.过渡:拿起几个小方块:这样平平的形状虽然不容易滚动,它有没有其他本领呢?(出示叠放)
2.今天我们也来一个稳定摆放挑战,好不好?(板书:稳定摆放)特别是让这些容易滚动的物体也能稳稳的,看看哪组叠得又高又稳。
3.学生活动。
4.交流汇报: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稳定摆放的?
出示小组的照片,提问:你们小组稳定摆放的秘诀是什么?
5.小结:想办法改变叠放时的形状,这些弯弯的物体也能平稳地叠放。
三、研讨
1.出示一个鸡蛋盒子:这是一个鸡蛋盒子,为什么要把它做成这个形状呢?
(因为鸡蛋的形状不容易摆放,容易摔坏……)
2.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品的设计也适合物体的形状有关,(出示更多此类物品)大家也可以在日后继续观察、研究,发现更多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