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们的生态瓶——半个月后它怎么样了?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上完第一单元的时候布置给孩子们去做生态瓶,为了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我还特地给第一单元的测验卷多增设了一个实验分加分项,鼓励他们积极动手去参与生态瓶的制作,没想到孩子们热情高涨,在上课的时候就叽叽喳喳讨论开了,目前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月了,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一些所思所想,并分享一些有趣美观的生态瓶,也聊聊学生们做的时候普遍会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生态瓶的半个月发生了什么?










分享 转发
TOP
2#

续上贴,生态瓶的半个月发生的变化





TOP
3#

在学生们的描述中,看到的最多的就是食物关系在悄然发生,小虾、小蝌蚪等被大型的动物吃掉,这更加让他们理解了生物的生存也需要依赖其他生物;还看到了学生们提到螺蛳繁殖出了下一代,恰巧今年气温暖和的也早,问了豆包螺蛳的繁殖规律——“螺蛳通常**一年受精一次,分批产卵**。螺蛳为卵胎生,其繁殖受环境影响,各地繁殖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当水温在18℃以上时,螺蛳可常年繁殖。每年的4-5月、9-10月是螺蛳的繁殖旺季,夏季也是小旺季。螺蛳在产出仔螺的同时,雌、雄亲螺交配受精,又可在母体内孕育次年要生产的仔螺。一只母螺一年中可产150个以上的仔螺,一般每胎可产仔螺20-30个,多者可达40-60个。”确实也是正常现象。还有不少学生提到水质在没有换水的情况下变得浑浊,这正是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动物的呼吸作用以及一些其他排泄行为无法完全新陈代谢后的结果,毕竟是死水不是活水,看到这个现象反而是好的,说明真的能够理解生态系统长期稳定维持下去是没这么简单的。
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很发散,放了一些课上没有讲过的动植物,比如这里学生提到的天使鱼、花龟、孔雀鱼等等




TOP
4#

二、分享一些生态瓶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觉得最明显的就是外界鱼食、氧气泵的加入,让这个生态系统变得不纯粹靠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作用来运转了,虽然将这节课的时候问过学生这样的做法对不对,孩子们也都说过不能有外界的干扰,但估计现实做起来为了让鱼儿存活的更久,这个操作还是有的。


TOP
5#

还有就是学生放置的环境空间与生物的体型不合理的问题,有些鱼儿太大了,或者是数量太多了,都会影响其生存



最后编辑周涵潇 最后编辑于 2025-03-20 20:38:27
TOP
6#

关于生态瓶制作好以后,我是采取了双线的展示方式,愿意带来课上展示的同学我们来点评一下,并给一些建议,如果生态瓶实在太大的同学不方便携带的,线上打卡持续记录,互相点评。大多数学生给出的建议还是鱼太大了、水草太多了,点评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



最后编辑周涵潇 最后编辑于 2025-03-20 20:26:35
TOP
7#

分享一些做得好的生态瓶,兼具美观性和考虑到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联系的是三颗星的评价标准!






TOP
8#





TOP
9#





TOP
10#

学生一定很喜欢这种真实的探究过程,自己养殖的也会特别珍惜
TOP
11#

制作生态瓶,鱼要小、少,才能更好地维持平衡。
TOP
12#

生态瓶的制作和长期的观察记录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责任意识。
TOP
13#

生态瓶的关键在于平衡,有一年我的生态瓶整整度过了半个学期,后来天气热了,才死掉了。
TOP
14#

记录分析的非常详细,像你学习。
TOP
15#

记录分析的非常详细,像你学习。
TOP
16#

生态瓶能长时间维持下去是很不容易的,需要经常观察,及时调整改进。
TOP
17#

老师的评价反馈激励学生持续探究,向你学习
TOP
18#

水中的溶解氧较少,所以水里的鱼类等一定要少
TOP
19#

生态瓶的后续,这个拓展的活动不错,推荐学生也可以这样去观察记录。
TOP
20#

我们班同学制作的生态瓶还很好,里面的鱼虾都存活,水也很清。
TOP
21#

这个观察很有意义记录也是必不可少
TOP
22#

跟踪观察和不断改进生态瓶,有发现有思考
TOP
23#

生态箱这个实验开始都是热热闹闹的,学生积极性也很高,但后面学生好像没时间再去照顾而不了了之
TOP
24#

这个实验后续追踪真的重要,是检测生态系统是否独立的关键
TOP
25#

生态瓶的持续观察,孩子能从中学习,真棒。
TOP
26#

自己制作,观察,很好的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TOP
27#

注重学生学习反馈,向你学习
TOP
28#

坚持观察很重要
TOP
29#

好棒呀,我的鱼都死了
TOP
30#

生态瓶既记录科学,又需要我们的爱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