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学科学学科如何赋能于课间15分钟呢? [复制链接]

1#
小学课间的时间从10分钟调整为15分钟,小学科学学科如何赋能于课间15分钟呢?看看AI给的建议吧!


小学科学学科可以从实验探究、知识拓展、实践应用等方面对课间 15 分钟进行赋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以下是具体方式:

开展微型科学实验

  • 设置实验角:在教室角落设置专门的科学实验角,放置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实验器材和材料,如放大镜、显微镜、电池、导线、小灯泡、磁铁、各种植物种子等。课间时,学生可以自由前往实验角,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器材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如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切片、连接简单的电路让小灯泡发光、用磁铁探究磁性的特点等。
  • 教师引导小实验: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兴趣点,在课间准备一些耗时较短、趣味性强的小实验进行演示或引导学生一起参与。比如,在学习了物体的沉浮后,教师可以在课间用不同的材料如木块、石块、塑料片等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沉浮现象,并简单讲解其中的原理;或者在学习了热胀冷缩后,用一个带气球的烧瓶和热水、冷水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气球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加深对热胀冷缩原理的理解。

进行科学知识拓展

  • 科学知识分享会:安排学生在课间轮流进行科学知识分享,可以是自己在课外学到的有趣科学知识、科学故事,也可以是对课堂上学到的科学知识的进一步拓展。例如,有的学生可以分享关于太空探索的最新发现,介绍一些新发现的行星或宇宙探测器的任务;有的学生可以讲述科学家的故事,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
  • 科普展板与阅读:在教室墙壁或走廊设置科普展板,定期更新内容,展示与科学学科相关的知识、图片、图表等。比如,在学习动物单元时,展板上可以展示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等内容;在学习地球与宇宙单元时,展示太阳系的行星、星座等知识。同时,在教室里放置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科学杂志、科普书籍等,让学生在课间可以随时阅读,拓宽科学知识面。

组织科学实践活动

  • 自然观察活动:如果学校有花园、植物园或周边有自然环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间进行简单的自然观察活动。比如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花朵的结构、昆虫的行为等。让学生带上观察记录手册,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和发现记录下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 科技小制作:根据科学课程的内容,组织学生在课间进行一些简单的科技小制作活动。如在学习了简单机械后,让学生用硬纸板、吸管、绳子等材料制作简易的滑轮或杠杆;在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后,制作土电话等。通过制作过程,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科学原理,同时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科学游戏互动

  • 科学知识竞赛游戏: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科学知识相关的问题卡片,在课间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竞赛游戏。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抢答或轮流答题的方式进行比赛,答对的小组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这种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科学知识。
  • 科学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课间扮演不同的科学角色,如科学家、动物、植物等,进行情景模拟游戏。例如,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动物,通过模仿动物的行为和特点,来展示对动物习性的了解;或者扮演科学家,模拟科学实验的过程,向其他同学讲解实验目的、步骤和结果,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分享 转发
TOP
2#

不要把这15分钟排得太满
TOP
3#

除非15分钟都还给孩子们,才有意义
TOP
4#

在保障安全前提下孩子们随心所欲的玩耍才是最大的意义
TOP
5#

15分钟不建议再统一安排其他活动,充分还给学生。
TOP
6#

确实,感觉现在学生的每个空隙都被安排的慢慢的,大课间活动,也要按照安排玩
TOP
7#

感谢周老师有意识关注这15分钟的课间。确实15分钟要还给学生,但不是无序地还给学生。学生需要玩,但孩子不能无序的玩。以前,80年底、90年代的孩子怎么玩都可以,因为孩子“磕一磕,大一大”,学生玩的时候出现一些状况,都在学校里合理地得到处理。现在的孩子其实是不怎么会玩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八九十年代的孩子在操场跑,不小心摔一跤,因为摔得多了,人倒下去的时候,自然会有应激反映,会较好地避免受伤;而现在的孩子,这一跤摔下去,就会摔得很严重,甚至磕了牙齿的概率也很高。我做过一段时间的统计,一个学期里,因为向前摔倒,能够应激做出自我保护的孩子,100起里面,只有43人,而这43人,即使用手去撑地,倒致手臂骨折的有12人。其他57人摔倒在地的,牙齿磕掉的就有5个。其他的不是脸擦肿了,就是脑袋起大包。可想而知,后续处理起来确实很多麻烦。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摔倒的孩子呢?因为当时课间十分钟,一到下课,我是经常到教室里去把“老师、孩子们”赶出教室来的,尽量课间教室不留人。这些付出还是值得的,至少学生的近视率没有增长。


除了孩子不知道怎么玩,不会自我保护以外,老师(尤其是刚入职的青年教师)不知道怎么处理状况也是一个问题。一般来说,老教师看到孩子摔破了头,总会第一时间带到医务室去处理,然后和家长打个电话,把情况说清楚,强调一下学校第一时间做了处理,医生看了问题也不大,让家长放心。可是刚入职的老师确实没有经验,遇到过好几次,学生磕地上擦破了皮,都在流血了,让孩子自己单独去医务室,最多叫另外一个孩子陪着去,可是孩子在医务室到底处理得怎么样,问题严不严重老师就没有第一时间掌握。有一位老师看到孩子磕出血了,到是第一时间给家长打了电话,家长在上班没有空,就叫老人来接孩子,你知道老人是有多疼孩子呀,更神奇的是老师以自己在忙为理由,让孩子自己一个人去门口等老人来接。当老人第一时间看到孩子满头满脸流着血,只有一个人等在校门口时,那情绪是有多激动。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


所以,15分钟的课间,要有序的玩,要让孩子逐渐不怕摔,我们要做很多的事。首先,最重要的是明确走廊不能跑、跳、闹,那么怎么让走廊不发生这些事情呢?光强调有用吗?我认为最好地办法是走廊改造,营造走廊的书香氛围、科技氛围,让学生在走廊上受氛围影响,再加上教师强调和要求,这样孩子就逐渐明白要跑要跳要闹应该到操场上去,而且有了15分钟,来回操场的时间也够了。第二,要教孩子怎么防摔,怎么自我保护,这也需要体育老师、科学老师有专门的课教一教,一但真的摔倒了,磕破了,能知道处理的流程,会去医务室,会去了医务室后向老师报告。这里要特别防止一件事情的发生,就是学生发生事故了,不是第一时间跟老师说,而是用电话手表或其他方式先给家长打电话,这么一打,家校矛盾有时候又来了。第三,学校可以组织红领巾文明岗,可以给孩子分配点管理工作,做好老师的小助手。我建议,课间15分钟是最好的劳动教育时间,每个课间先让孩子管好自己的”一平方米“,让班级里不要出现乱糟糟的角落。等等等等,


课间15分钟了,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确实有很多很多,现在做好这些事情,就是为了几年后的15分钟再也不需要做这些事了。
TOP
8#

此外,有了课间的15分钟,我认为对科学老师最大的意义在于有了更充分的分组实验准备时间。可以有更充足的时间在课间培养每个班的小助手,可以很好地培养每个班级的实验后整理习惯等等。做这些事,和把15分钟充分还给学生都不矛盾。甚至,我认为,有了课间15分钟,我偶尔抽出3分钟,课前或课后奖励学生听一个科学家小故事也是可以的。
TOP
9#

很好的建议。
TOP
10#

大家都在适应调整当中,效果如何还是要以时间验证
TOP
11#

感觉课间15分钟还是要还给学生的,其实老师也需要这15分钟调整,换材料也好,上洗手间也好,或者只是脑袋放空缓冲下,也是很有必要的
TOP
12#

有序活动和自由活动要相互结合,我觉得孩子们需要有不在老师管理下的自由活动时间,不要想着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凡事过犹不及
TOP
13#

出去玩才是硬道理!哪怕他们就是去操场上躺着晒太阳
TOP
14#

感谢周老师有意识关注这15分钟的课间。确实15分钟要还给学生,但不是无序地还给学生。学生需要玩,但孩子不能无序的玩。以前,80年底、90年代的孩子怎么玩都可以,因为孩子“磕一磕,大一大”,学生玩的时候出现一些状况,都在学校里合理地得到处理。现在的孩子其实是不怎么会玩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八九十年代的孩子在操场跑,不小心摔一跤,因为摔得多了,人倒下去的时候,自然会有应激反映,会较好
翁昌舟 发表于 2025/3/4 10:48:01
时间还给学生; 但不是老师 如上医疗相关 老师需要引导的很多很多 更不能因噎废食。
TOP
15#

在保障安全前提下孩子们随心所欲的玩耍才是最大的意义
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发表于 2025/3/4 10:04:30

非常有道理!
TOP
16#

最近塔台模型的改进工作就充实了孩子们的课间活动,很多小组自愿在课间开展着优化模型的活动~
TOP
17#

课间15分钟。还是还给学生更好。我们科学教室距离教室远,课堂中能保障高效的40分钟已经不错。
TOP
18#

把时间真正还给学生才是政策制定的目的,让学生自主安排,想看书的可以看书,想出去玩的可以玩,想做作业的做作业,这才体现以人为本!学校可以提供各种条件,但不能把学生框死
TOP
19#

15分钟还是让他们自由的玩吧
TOP
20#

课件15分钟,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玩耍也挺好,现在时间排的太满
TOP
21#

课间让学生玩起来,让学校里热闹起来也挺好的
TOP
22#

做到不拖堂,让学生在外面走走
TOP
23#

这15分钟还是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让学生多去活动活动更好。
TOP
24#

我觉得15分钟对科学老师也挺友好的,每次换班收拾材料要很久
TOP
25#

我就想着改作业时间又长了,哈哈
TOP
26#

设置实验角:在教室角落设置专门的科学实验角,放置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实验器材和材料,如放大镜、显微镜、电池、导线、小灯泡、磁铁、各种植物种子等。课间时,学生可以自由前往实验角,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器材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如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切片、连接简单的电路让小灯泡发光、用磁铁探究磁性的特点等。
&&&&&&&&&
我们是建议各校器材漂流+实验角
扔块砖头,换点玉
TOP
27#

另外对于AI,如果不启用新对话,则其回复多有重复
扔块砖头,换点玉
TOP
28#

课间不能被安排,把课件还给孩子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