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耍龙灯的龙尾为何总是“洋相百出” [复制链接]

1#
      新年期间,有许多地方都有舞龙灯的传统,为新年增添浓浓的年味。舞龙需要找体力好、力气大有经验的人来干安全性才更高一些。但是舞龙过程中还是难免会出意外,无论是轻软的绸缎龙还是笨重的板凳龙,龙尾的地方总是容易翻车。网上的翻车视频,有许多都是龙尾跟不上龙头的速度造成的。有幸现场看过龙灯,我发现龙头稍微动一下,龙尾就得多走好几步。也有俗语说“龙头晃一晃,龙尾抖三抖”。所以看着轻巧的龙尾并不比高大的龙头容易驾驭。       通过网络搜索资料,我觉的龙尾难驾驭的原因可能与武术中的“甩鞭效应”类似,一根鞭子,轻轻一甩,鞭尾的速度就会很快。具体什么原因还是不确定,有了解的老师可以一起来讨论一下。
分享 转发
TOP
2#

惯性作用吧。龙身有一定长度和质量,舞龙过程中产生惯性。龙头改变运动方向或速度时,龙尾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运动状态,难以及时响应龙头变化,就像鞭子甩动时,鞭尾因惯性会快速摆动,出现类似“甩鞭效应”。
TOP
3#

龙头部分可能因为有装饰等较重,龙尾相对较轻,但轻的龙尾在惯性的作用下,反而更难控制它快速跟上龙头的节奏?
TOP
4#

好像最近有刷到这个视频,确实挺好奇的。
TOP
5#

猜个,观察也没头方便吧,龙尾动作幅度大
TOP
6#

龙尾振动幅度逐渐变大,抬龙尾的人数又较少,难以把控。
TOP
7#

幅度大,速度大,方向难控制。生活中的现象最有意思
TOP
8#

是板凳龙吧!他的架构本来就不是很灵活。
TOP
9#

就像坐在公交车上,坐最后 一排左右转弯时有最明显的体感,而坐在靠前的座位就好多了
TOP
10#

舞板龙需要力量和耐力,一节龙往往需要2-3个成年的男子才能坚持下来,龙尾惯性大,需要更大的力量和耐力,一般人承受不住
TOP
11#

就像开车,跟车的感觉总是被动的。
TOP
12#

幅度大,速度大,要跟上龙头和龙身的节奏,很费力
TOP
13#

最后的部位反应慢一点?
TOP
14#

回复 8楼吴王不凡的帖子

不光板凳龙,绸缎的那种也是,甚至更夸张
TOP
15#

感觉还是由于惯性原因吧,龙尾较长较轻,人少,控制难度提高。
TOP
16#

主要是惯性的作用,使得难以把握方向。
TOP
17#

回复 2楼专属的帖子

看了网上的解释,是从动量守恒的角度来解释的,鞭尾质量小,为了保证动量不变,速度就提上去了。
TOP
18#

到后面摆动的幅度大,就比较难控制方向。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后面的小鸡经常不是被老鹰抓住的,是被甩出去的。
TOP
19#

对的,就是坐公交车原理,建议都要坐前排的。
TOP
20#

回复 18楼好原初语的帖子

对的,很像,竹竿接力跑也是这样,越外侧的人掉头时越累
TOP
21#

龙尾是不是最难控制的
TOP
22#

回复 21楼乖乖兔的帖子

我自己看到过的舞龙感觉是这样的,听一些舞过龙尾的人也是这么说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