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陈建秋: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计划 [复制链接]

1#

陈建秋: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计划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计划


莲都区大洋路学校  陈建秋


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而且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与提高,也可弥补知识的缺陷,使基本技能进一步熟练。临近期末,为了有效地进行复习,特制定本计划。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4个班的科学课全部我任教。根据刚结束的科学知识竞赛情况进行分析,402班和403班的学习情况比较理想,401班的成绩相对比较落后。根据上课表现,四个班中的大多数学生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特别喜欢科学探究活动,作业完成及时正确率较高。存在的问题是大部分学生乐于表达但不善于书写和归纳,还有个别学生学习态度很不端正,对科学学习很不重视,科学综合表现很差,需要采用恰当方法强化辅导。 


二、复习目标


1、巩固知识、强化记忆。通过复习,把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理解课本上的科学知识。


2、温故知新、拓宽加深。在复习过程中要通过知识的内在联系,把零散的、片断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达到横向拓宽知识,纵向深化知识的目的。


3、发展能力、综合提高。在复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和启发,使学生的概括和整理知识的能力、记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科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都有较大提高,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能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三、复习内容





























单元


科学概念


科学实验


问题探究


天气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风和气温。天气是不断变化着的,天气变化时可以观测和预测的。


温度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一天中清晨温度最低,下午的温度最高。


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风有力量。风力等级表中把风分为13个等级。见《科学》书第52页。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降雨)多少的装置,“雨量等级表”见《科学》书第55页。


不同的云预示着即将来临的不同天气,云量的多少是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标准。云分为积云、层云、卷云。


1、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2、小组制作一份天气日历,以后进行一个月的天气观测并作记录。


1、能用网状图表示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会用不同图标表示的天气。见《作业本》第20页。


3、用箭头标出风的方向。见《科学》书第32页。


4、会统计天气信息,并能够分析数据。见《科学作业本》书第25页。


溶解


溶解的特征:溶解是指物质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通过搅拌、切碎、加热等方法可以加快溶解。


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一定的,并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


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溶解现象发生在液体与固体之间,还发生在液体与液体以及液体与气体之间。如水里的动植物就呼吸溶解在水里的空气。


1、过滤实验


要点:需要材料: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


2、怎样加快溶解?


要点:对比实验。记清楚哪些条件相同,哪些不同。


3、液体与气体的溶解。要点:研究计划。


4、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见《作业本》第6


5、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见《科学》书第15页。


1、面粉溶解了吗?(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所以没有溶解。)


2、海水怎么变成盐?见《科学》书第18


声音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有大小、高低的不同。可以借助其他物体的变化观察到物体的振动。人靠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是可以被控制的,在许多场合和环境,我们应当控制自己发出的声音。


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利用这一原理我们可以自己制造小乐器。


声音以波的形成传播的,它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人的耳朵有一个膜,当声音碰到它时它会振动;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转换成声音的感觉。


1、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的实验


2、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


3、控制发声罐的声音。变响的方法。变轻的方法。


 


1、土电话和听诊器分别是利用什么来传播声音的?棉线、胶管。


2、人们控制噪声的方法?


我们



身体


人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在进行生命活动时,保个部分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人体外观可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会涉及不同的骨骼、关节和肌肉。


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着气体的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知道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


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心跳也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经常运动,心脏会变得强壮,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更充足的氧气。


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被吸收。


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8个)、犬齿(4个)、臼齿(20个)


用简单的文字和图示描述人体器官的协同关系。


 


1、为什么我们运动后每分钟呼吸次数会增加?


2、为什么我们运动后每分钟心跳次数会增加?


3、写出运动对我们身体的一些好处。


4、举例说明人体各器官之间存在的联系。


四、保障措施


1、加强复习的计划性。我先根据要复习的内容和复习课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详细地写出复习课教案,并注意复习内容的系统性,把已学的知识系统进行归类。


2、注意复习课的针对性。我把复习重点放在学生的难点,弱点上以及常易出错或失误的内容方面上,努力做到有的放矢。把一般复习和重点复习结合起来。通过一般复习重复已学的内容,帮助学生记忆。而重点复习则针对学生容易混淆或感到困难的项目进行重点讲解并着重进行复习性练习。


3、课堂上坚持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努力使“重复”变为生动积极的“再现”,寓能力培养于整个复习过程之中,切忌教师“垄断”复习课堂。


五、复习安排


1、知识回顾:分单元内容进行复习(已做好各单元复习ppt


2、专题训练:(1)基础知识训练:侧重一些概念,试验及其结论。(2)解决问题训练。


3、测验讲评:出一些综合类试卷,检测学生的复习情况。


4、针对练习:查漏补缺,针对学生暴露的一些问题,再一次补充复习。

分享 转发
TOP
2#

收藏了
TOP
3#

这个学期时间还真是充足,给了大家这么多时间复习。


东东收藏了

呼吸,每个时刻都不同。
TOP
4#

 


好材料!


 


学习!


 


收藏啦!


 


 

科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行走泰顺---小学科学老师张一平: http://blog.163.com/zyp19830103@126/!
TOP
5#

想求复习PPT
TOP
6#

兔字的资料总是实用性那么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