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弹簧测力计》一课设想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昨天听了长兴县图影小学包卫英老师的《弹簧测力计》一课,感觉包老师努力在调动学生如何制作弹簧测力计,提升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她从比较两个暗盒物质的重力大小,用掂、挂在牛皮筋上的方法感受暗盒B比暗盒A重力大,然后通过钩码让学生思考:能不能通过钩码知道暗盒B比暗盒A重多少。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后很快得出大约重2个钩码。教师追问:你是怎么得出的,并让学生通过演示的方法。
  

                              
          思考:到这里其实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在思考,比较、推理等思维方式不断运用,也离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的知晓不远了,教师顺势而为就可以了。
        
        包老师这时候并没有急于得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而是追问这个准确吗?是不是一定是两个钩码的力呢?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了不少时间。


         思考:个人觉得这里的研究有没有这个必要,是不是一定要精确,我感到质疑。


        包老师后面通过五个钩码的等长性等方式,学生思考出了弹簧测力计的原因。随后的教学就是围绕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展开……

最后编辑付出永远美丽 最后编辑于 2024-11-30 09:29:07
分享 转发
TOP
2#

  我当时在想:如果我来来上这堂课我会怎么设计。因为这堂课从知识性上是比较简单的,弹簧测力计的了解和使用学生会很快掌握,而这也仅仅只是一种工具的知晓和使用方法的掌握,并没有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也谈不上科学探究。我非常赞同包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教学,有助于学生探索和科学思维的提高。

  我借鉴包老师的课堂,结合自己的想法,初步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1. 出示两个暗盒,比较两个暗盒的重力大小。(掂和皮筋两种)

  2. 初步感知后,追问:你有什么办法知道两者之间重力相差多少?

  (设想:学生会用秤或者其他方法)

  3. 教师出示电子秤工具,让学生直接用电子秤的方式得出两者相差质量的多少?

  4. 教师继续追问:工具真好使,我们马上得出两者质量相差不少。但老师问的是重力相差多少?重力的单位是牛,顺势介绍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不过,他们之间可以换算,1N约等于100g。

  5. 你通过换算以后能不能知道他们相差多少牛?你觉得这样换算方便吗?假如我们要测拉力、推力呢,还能使用电子秤吗?

  6. 所以我们要发明一个测力工具,使测力变得方便。接下来让我们都成为小小发明家,用老师提供的皮筋和钩码、纸板等材料发明测力计,我们暂时称它为皮筋测力计。

  接下来,可以结合测力计的几大要素进行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皮筋测力计,然后用自己的测力计测身边的物体。

  最后引出弹簧测力计,并教学它各部分名称,使用方法等

              ……

  这只是在借鉴包老师的教学后我的初步想法,我发现教学总是在不断学习后才会有所思考。感谢那些为我们分享优秀课例和理论的老师们。

TOP
3#

第5点提问很巧妙,可以让学生知道测力计的必要性,大大增加了学生对测力计的研究欲望
TOP
4#

学习工具使用的课,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值得思考!
TOP
5#

设置暗盒的方式很巧妙
TOP
6#

赞同在工具使用的课上注重思维发展
TOP
7#

暗盒居然还可以在这课用
TOP
8#

利用暗盒环节设计的非常巧妙
TOP
9#

这一节步步引导,让孩子们搭建自己的弹簧测力计,在开始的暗箱比重引入弹簧长度受力的影响会有变化,到后来借助钩码比差值,环节设计很巧妙
TOP
10#

暗盒的使用,确实很微妙
TOP
11#

既有学习,又有自己的思考,这就是听课最大的意义。学习了
TOP
12#

设置暗盒的方式很巧妙
TOP
13#

同在现场,你思考的很深入
TOP
14#

本课的设计是很好的,引导学生通过用橡皮筋和钩码测量暗盒的重力,来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重原理。
在引导的过程中如果能更有效些,课堂效果会更好。
TOP
15#

教学设计不同,呈现出来的效果不同
TOP
16#

经历自制测力计的过程,加深对弹簧测力计结构和原理的理解和使用
TOP
17#

勤于思考,善于借鉴。
TOP
18#

暗盒用的很巧妙
TOP
19#

注重学生思维的进阶,向包老师学习
TOP
20#

我觉得包老师这个追问还是挺有必要的,就是可能时间没把控好吧
TOP
21#

这节课设计很有巧思,学习了!
TOP
22#

将质量与重力区分开,我觉得很有必要,老师这一点的想法赞同。
TOP
2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楼主学习了优秀课例,反思自己的课堂进行改进,赞。
TOP
24#

思考的好有深度
TOP
25#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胡克定律,不是四年级的学生探究的重点。
TOP
26#

1牛约等于100克力,新教材里面没有提到,作业本也没涉及,但是生活中还是会遇到
TOP
27#

弹簧的特性真的很适合做一做,课外做也可以
TOP
28#

我也赞成包老师的追问是否这个准确,追问了学生就能想到手掂一掂不准确需要有专用的测量工具。知识时间上的把握还需要再斟酌一下。
TOP
29#

指向弹簧测力计的发明过程,还用到了暗盒。
TOP
30#

设计巧妙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