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小学生各学科学业评价实施方案(初稿)
-小学科学课程
一、评价原则和思路
评价原则:
●评价时机的全程化: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侧重于过程性评价;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教师评价为主,结合学生的自评和他评(包括家长);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除书面测试,还包括平时观察、课外作业、作品制作、表现记录等形式;
●评价要素的全面化:除测评科学知识的掌握外,更注重科学探究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
●评价结果的模糊化:采用等级制评定,但评定结果有依可循。
评价思路: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和“余姚市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单”确定大致评价思路如下:
●小学科学学业评价的内容为“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学习态度”、“交流与合作能力”、“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五个部分。
●“科学探究”和“科学知识”的评价采用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四级等第制,“学习态度”、“交流与合作能力”、“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采用好(强)、较好(较强)、需努力三级等第制。
●评价采取教师平时观察和期末书面测试、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探究的评定以平时教师观察记录为主(70%),以期末书面测试为辅(30%);科学知识的评定以期末书面测试为主(70%),以平时成绩为辅(30%)。学习态度、合作与交流能力、发现、提出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评定以师评、自评和他评相结合(比例建议为2:1:1)。
●“合作与交流能力”等多个要素的评价要以小组为单位,建立以小组为单位(相当稳定的人员)学生成长档案袋,把小组的实验观察记录表等资料都放入成长袋中,以备学业评定时查阅。
二、评价策略
小学生科学课程学业成绩评价分五个部分,这些部分是一个整体,既相关联系又相对独立,因此在操作方法既有相同又有不同,具体见下表:
表一:小学科学学业评价的策略
评价要素 |
评价项目及标准 |
评价的策略 |
科学探究 |
见《教参》中各年级的“科学探究”应达到的目标。 |
通过查阅小组成长记录袋、教师平时观察和科学学习活动手册(70%)及期末测试卷中的“科学探究”成绩(30%)来评定。 |
科学知识 |
见《教参》中各年级的“科学知识”应达到的目标。 |
通过期末测试卷中的“科学知识”成绩(70%)和平时作业情况(30%)来评定。 |
学习态度 |
1.课堂活动的参与程度。
2.科学活动记录的完成质量。
3.课外准备材料的数量和质量。
4.课外探究活动的参与度和完成质量。
5.家长参与活动的程度。
6.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
通过教师评价(查阅小组成长记录袋、课堂情况记录表、作业情况等)、学生评价(小组内评)和自评相结合的方法来评定,建议比例为2:1:1。 |
合作与交流能力 |
1.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3.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4.愿意与同伴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5.小组内分工明确,合作好。 |
通过查看小组成长记录袋中的记录表和课堂情况记录表、小组内评定等相结合的方法。这项中教师的评价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的所有成员一般为同一个等第。 |
发现与提出问题能力 |
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3.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 |
通过查看小组成长记录袋中的记录表和课堂情况记录表、小组内评定等相结合的方法。 |
在以上的评定策略中要多次查阅“小组成长记录档案袋”和“课堂情况记录表”。小组成长记录袋应存放以下这些资料:观察(实验)记录表、科学小论文、制作作品、组员取得的成绩等。根据评定的要求设计“课堂情况记录表”如下,一般情况下一个班级一张表。
表二:余姚市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情况记录表
班级: 任课教师: 学年第 学期
上课时间 |
学生表现 |
学习态度 |
合作与交流能力 |
发现与提出
问题能力 |
课堂纪律 |
材料准备使用 |
学会倾听 |
善于汇报 |
|
好的学生 |
|
|
|
|
|
不好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好的学生 |
|
|
|
|
|
不好的 |
|
|
|
|
|
注:以上表中只记录学生的学号,以加快速度。此表每堂后教师都要及时记录。记录表中只要记录两头的学生,没有记录的为一般的学生。
在评价学生的成绩时,还要采用小组内评定的方式。根据小学科学学业评价的策略,小组评定要包括:学习态度、合作交流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具体表现如下:
表三:余姚市小学科学小组内成员学习情况评价表
班级: 第 小组 学生姓名: 日期:
学生姓名 |
评价内容和等级 |
学习态度 |
合作交流情况 |
发现和解决问题 |
好 |
较好 |
需努力 |
强 |
较强 |
需努力 |
强 |
较强 |
需努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1.评价者在相应的栏目下打“√”;此表中也包括学生自评。
三、操作细则
1.“科学知识”的评定细则
评价要素 |
总评等第 |
期末测试 |
平时成绩 |
科学知识 |
优 |
优 |
优或良 |
良 |
优 |
合格或不合格 |
良 |
优、良或合格 |
合格 |
良 |
不合格 |
合格 |
优、良、合格或不合格 |
不合格 |
不合格 |
不合格 |
2.“科学探究”的评定细则
评价要素 |
总评等第 |
期末测试 |
平时成绩 |
科学探究 |
优 |
优或良 |
优 |
良 |
合格或不合格 |
优 |
优、良或合格 |
良 |
合格 |
不合格 |
良 |
优、良、合格或不合格 |
合格 |
不合格 |
不合格 |
不合格 |
平时成绩的评定:通过查阅小组成长记录袋、教师平时观察和科学学习活动手册来评定
3.“学习态度”“合作与交流能力” “发现与提出问题能力”的评定细则
评价要素 |
总评等第 |
教师评价 |
学生评价(包括自评) |
“学习态度”或
“合作交流能力”
“发现与提出问题能力” |
好(强) |
好(强) |
好(强)或较好(强) |
较好(强) |
好(强) |
需努力 |
较好(强) |
好(强)或较好(强)或需努力 |
需努力 |
需努力 |
需努力 |
注:此表适用这3项评价要素。
以上3项要素的教师评定通过查阅小组成长记录袋、课堂情况记录表、作业情况等来进行;一般的标准如下:
●好(强):各项记录为“好”的次数占总记录次数的80%以上;
●较好(强):各项记录为“好”的次数占总记录次数的50%以上;
●需努力:各项记录为“好”的次数占总记录次数的5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