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谁的影响更大? [复制链接]

1#
    中国作为印刷术的发明鼻祖,在世界印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提及印刷术,多数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便是活字印刷术,毕竟这是教科书里着重讲述的内容。然而,真正在古代中国发挥巨大实用价值,并且对世界文明传播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当属雕版印刷术。它诞生于唐朝,甚至早在隋朝时期就已初现雏形,比活字印刷术更早地承载起知识传承、文化传播的重任。    雕版印刷,是将文稿反转过来摊在平整的大木板上,固定好后,让工匠在木板上雕刻绘上,然后再在木板上刷上墨,经纸张压在雕版上,形成印刷品,一套雕版一般可以印几百张,这样书籍就能批量生产了。

   中国的雕版印刷是迄今为止使用时间最长的印刷术。不过,雕版印刷的木版不耐用,在印刷使用过程中很快就损坏了,需要不断更换,这就限制了大量印刷的可能性。同时,由于雕版的刻制比较困难,刻错一个字,整板就要重新刻制,因此成本很高。大部分时候,刻制都需要由有经验的工匠来完成,只有使用比较便宜的木头或雕刻不太重要的部分时,工作才交给经验较少的工匠。我们知道,最终取代雕版印刷术的是活字印刷术,对此我们都不陌生,因为它被列入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但是中国的活字印刷并没有普及,因此也就没有产生什么大的影响。

    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北宋时期的工匠毕昇。中国在历史上能够留下姓名的发明家并不多,但是毕昇却是个例外,这要感谢北宋文人沈括所写的《梦溪笔谈》,里面记载了毕昇的事迹。毕昇所发明的胶泥活字印刷术从理念上讲是相当先进的,甚至有些超越时代。遗憾的是,他的活字印刷术本身有很多技术问题没有解决,更没有发展起相应的配套技术,因此在中国从来没有成为主流,而且几乎没有被应用过。
    为什么活字印刷术没有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力呢?具体来说,由于活字印刷所用的胶泥活字,经过烧制后,其实大小是有细微差别的,难以排得整整齐齐,印出来的书就不如雕版印刷印制的好看。烧制出的类似陶器的活字,受到压力后容易损毁,排一次版印不了多少张就会有损毁的活字需要替换,真的这样大量印刷,效率也不是很高。毕昇使用的活字是用手工雕刻,并非批量生产,因此除非需要印刷很多种不同的书,否则活字术对印刷效率的提升有限。这些问题毕昇都没有能够解决,后世也没有人帮他解决。



最后编辑湖州熊二 最后编辑于 2024-11-26 10:34:08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1楼湖州熊二的帖子

   另一方面是受汉字的影响,我们的汉字常用字就有数千个,为满足排版需求,需制作大量活字,这意味着需储备海量活字,制作成本高昂。与之相较,雕版印刷针对固定文本雕刻一版即可反复印制,更为简便直接。活字排版时需从众多活字中精准拣字、排版,之后还得归位,工序繁琐,稍有差池便影响印制效果,对工匠技艺、耐心要求极高,远不如雕版工人按图镌刻来得熟练高效。古代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主,民间对书籍消费需求多集中于蒙学读物、农桑医典等有限范畴,雕版印刷术基本能满足需求,且其在技术和成本上更具优势,所以对活字印刷术的需求和推动不足。
TOP
3#

   真正让活字印刷术变成实用技术,并且改变了历史的,是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因为他发明(或者说再发明)了一种实用的、采用活字低成本大量印刷高质量图书的方法。具体来说,古腾堡最大的贡献不仅仅是发明活字本身,更重要的是一整套印刷设备,以及可以迅速大量印刷图书的生产工艺流程。其次,古腾堡发明了一种大量铸造一模一样铅锡合金活字的技术,这不仅使得排版非常整洁美观,也比毕昇手工雕刻胶泥活字的做法的效率高了很多。   除此之外,古腾堡作为一个师傅带出了一大批徒弟,他们作为印书商将印刷术推广到了全欧洲,这不仅仅是让图书的数量迅速增加,而且开启了欧洲重新走向文明的道路,并最终摧毁了一个在文化上封闭、技术上停滞不前的旧世界。
TOP
4#

又是收获的一天。
TOP
5#

如此说来 就中国来说 活字印刷如何比得上雕版印刷呢?能用、能普及才是硬科技!
TOP
6#

活字印刷更加灵活
TOP
7#

学习了,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细节
TOP
8#

那确实没想到,原来活字印刷在国内基本上没咋应用啊,一听到活字印刷是四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不是,还以为活字印刷的影响力会更广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