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复盘《影子的秘密》的教研历程 [复制链接]

1#

第一次修改后试教自评

一、课堂结构详略处理问题。

关注建构,就缺少创作时间

我个人觉得余老师前面部分,结论出来太容易,缺少学生互动感和建构过程。最后,手影部分也不能很好地呈现学生的理解。

所以自己上的时候前面部分,一开始黑板上不出示学生的猜测,然后汇报时让下面的学生来说上面的学生做了什么,这样就把前面部分的时间给拖延了,后面的剪纸拓展就剩下一点点时间了。

想来余老师那样处理也是万不得已。

二、低段学生的关注点

三年级学生心智还不成熟,比较幼稚。注意力容易分散。

1.汇报环节投屏,学生嬉笑

投屏以后,汇报展示的同学也被投上去了,然后下面的孩子就开始发笑,注意点转移。

2.剪纸皮影创玩,注意力在剪纸上

虽然没时间表演了,但是在玩的时候,学生的关注点在剪纸上,并不是在影子上。因为剪纸比较好看好玩。

所以,我觉得要用剪纸的话,前面探究活动就要用剪纸,后面创玩就在前面的基础上进行。

三、剧本与课文的联系性不强

社团课,我请高段的学生也试过,先给他们走了一遍教案,然后让他们也来创玩。很多动物的动作与课文联系性不强,如:螃蟹钻出头,探头探脑,逃走等,学生不能联系前面学习的变化规律来演绎。

所以,剧本也需要修改,改得与前面探究部分的内容相似有联系。动作变为变大变长变形等词汇,学生就理解了。

上虞余沁老师《影子的秘密》

《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剪纸版).docx (, 下载次数:29)

最后编辑陈芳芳 最后编辑于 2024-05-07 15:28:26
本主题由 进化管理员 湖州熊二 于 2024/5/8 9:08:51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第二次修改

第二次修改


1.皮影前置
   让学生对皮影有一个初步感知,因为好玩,所以自己也要学着玩一次。于是开始了任务驱动式学习。学生一开始就接触了皮影,关注点就在任务上了。
2.剧本与课文内容产生联系


问题1:汇报时间不充分

设置了三个剧本,每个剧本里有两个“影子的秘密”,让学生选择。但是,时间过于紧张,有些剧本有点难表现,汇报就不充分了。

问题2:记录需要另给时间

另外,这个记录表,原本是为了学生有话说,能够说得出自己的设计原理,但是学生前面在黑暗中玩,没有记录条件也没有记录心情,所以需要活动以后要给学生留一点时间来进行记录。

最后编辑陈芳芳 最后编辑于 2024-05-07 15:30:30
TOP
3#

第三次修改

第三次修改

1. 前置皮影修改成影子明显地发生变化,让学生更加明确探究任务

导入皮影:孙悟空通过影子变大,强迫铁扇公主借芭蕉扇




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为了学着玩玩去探究影子

1. 剧本单一化,并且与开头的皮影衔接呼应。

演绎剧本:把芭蕉扇越变越大,晃悠晃悠地扇着火焰山,怎料火焰山的火焰越来越旺(将山变大体现旺)。 孙悟空直喊:“气死俺老孙也!”飞到天上,去找神仙帮忙去。

并且与课文产生联系

芭蕉扇越变越大,改变光源与遮挡物的距离

晃悠晃悠地扇着,改变遮挡物的摆放方式

飞到天上,改变照射角度

问题是1.虽然剧本与主要内容相联系了,但是学生表演展示不明显。2.精简前面的活动省时,那么用怎样的记录更适合低段学生。(由于三年级学过了,需要改用二年级)

TOP
4#

第四次修改

1.用大光圈手电筒进行展示表演,让下面学生看得更清晰

2.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发挥记录。





3.为了学生有更多人手进行合作表演,屏改用kt版,直接加上三脚支脚进行竖立。


以下是终稿:

《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定稿).docx (, 下载次数:13)

最后编辑陈芳芳 最后编辑于 2024-05-19 21:28:36
TOP
5#

故事引入更吸引人,这一课结合《西游记》非常好,一方面家喻户晓,学生对西游记故事也很喜欢,另一方面西游记中的千变万化适合影子的变化。
TOP
6#

反思-改进很有必要!
TOP
7#

在不断反思中提升自己的科学教学能力。
TOP
8#

好课是不断改出来的
TOP
9#

反思-改进。收获肯定很大。自身成长了许多
TOP
10#

一堂好课确实是不断地“磨”出来的。越磨越有感觉,而且这种感觉会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深化,一方面是对一堂课的整体把握会进步,包括整个课堂环节,包括对教学目标的整理定位和理解,另一方面会对教学细节更敏感,课堂上更容易把控一些细节,包括学生课堂组织的细节,语言表述的细节等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