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的选择》一课意外发现
今天上《蚯蚓的选择》一课,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探究光与水分对蚯蚓的生活环境的影响,结果在探究的时候,有学生说,自己的蚯蚓生“小宝宝”了,引起学生的围观,大家看到一条小小的、淡黄色、有点透明的大约3厘米左右的小蚯蚓,都非常惊奇。
我问:你看到哪条大蚯蚓生下了“小宝宝”?
发现的学生说:不知道,没看到。我只是看到了小蚯蚓,觉得是大蚯蚓生下来的?
“那条小蚯蚓真的是大蚯蚓生下来的吗?”
生1:我感觉是的,蚯蚓也要生宝宝的呀。
生2:有没有可能是本来就在的,不是生下来的?
生3:蚯蚓是直接生小蚯蚓的?从哪里生出来的呀?
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对蚯蚓的繁殖与繁殖器官非常感兴趣。因此,后面我们一起科普了蚯蚓的繁殖。
1.温度
蚯蚓的活动温度一般在5-30℃左右,0-5℃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就会死亡,最适宜的温度为是0-27℃左右,也是蚓茧卵的最适温度,32℃以上时停比生长,40℃以上死亡。
2.湿度
蚯蚓是利用皮肤来进行呼吸的,所以蚯蚓的身体必须要保持湿润,蚯蚓体内的水分占其体重的75%以上,防止水分流失是蚯蚓生存的关键。
3.繁殖方式
蚯蚓的交配方式大多为异体交配,个别种进行孤雌生殖。在一般条件下,除了寒冬或干旱的地方,全国均可繁殖。交配时,两条蚯蚓以头部迎面相互接近,在环带前部的腹面充分接触。
头端相互交错,精液由雄性生殖孔排出后通过对方受精孔而进入对方受精囊里贮存起来,相互交换精液完成交配后,两条蚯蚓才分开。交配过程可进行几个小时,甚至在受到惊扰时都不会分开。
然后生殖带的微小细胞分泌乳白色的黏液于卵茧内,由环带形成的黏渣管逐渐向头部运动,当黏液管移至雌孔时,成熟的卵即由输卵管产入茧内的蛋白质中,精液由受精囊孔射人茧内。
最后茧膜由头部脱落下来,两头自行封闭,变成椭圆形的卵茧,并迅速在空气中氧化变硬,颜色变深呈棕褐色或红褐色。卵茧形成过程需要50秒至5分。
胜蚓的卵茧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约2周后开始孵化。一个卵茧能孵出3-4条小蚯蚓。刚孵出来的小蚯蚓呈乳白色,2-3天后即变成桃红色,长到1厘米左右时可变为红色。
4.注意事项
蚯蚓是靠大气扩散到土壤里的氧气来进行呼吸的,所以土壤的通气性越好,蚯蚓新陈代谢就越旺盛,不仅产卵会多,而且成熟期也会缩短。
以上就是蚯蚓繁殖的方法,其实蚯蚓断了也并不是百分之百能够再生,是否能成功再生,与许多因素都有关系,比如蚯蚓的种类、断掉的位置、有没有其他的伤势、周边环境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