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上《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一课时,学生在模拟食道实验时,对于进入食道的食物前后有没有发生变化一问总是会说有;
在课堂上我给学生用爱牛的透明软管做的实验,用的是食堂的花卷,揪了一小节下来塞进去,慢慢挤压(顺带说一句吗,油还是得多放一些,且可以两头软管捏住然后中间来回晃荡一下,可以润滑更多区域)
(图为上课实验仪器,图1)
(图2,细节图)
刚开始,我问学生,你觉得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全班同学都赞同发生了变化
学生说我觉得更变得更小了,(我想是不是由于我在挤压的过程中碰到了花卷,导致捏扁了,其实并不是,我在想是不是学生认为花卷块通过狭小的管道就是觉得会变小的,他们默认的空间概念就是这样呢?于是我给学生看视频,图3为模拟实验视频截图,学生也还是认为变化了,且变小了)
(图3 b站找到的模拟实验视频截图,我估计可能是拍摄高度的问题,看起来小,实则应该是“近大远小”的缘故)
于是我又想到,此变化非我想要他们观察的彼变化(毕竟变小是物理变化,和我想要学生观察的消化这种化学变化不一样),是不是我没有对学生发出明确的指令要求他们观察“食物进入食道以后有没有发生类似食物在口腔中被牙齿咀嚼?被唾液初步消化?”
所以我在下一个班细化了我的指令,于是我看到此时的占比为37:6,只有六个学生说没有发生变化,还是有37个学生认为食物进入食道发生了变化?
我继续问他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认为食物进入食道还会有类似在口腔中的变化?
学生告诉我,他们觉得食道中会有一部分唾液进入,那么食物在食道里就会被消化。
据我所知,唾液是会有一部分进入食道的,但是唾液淀粉酶的消化(最适合ph为6.5)应该在口腔以及小肠(胰腺分泌的胰液中有)里,食道包括后续的胃(ph=1.2,在里面一段时间后也失活了,胃里的消化主要依靠胃蛋白酶)并不是主阵地。
我搜寻了医学百科,发现能够支持我的观点:
(但以上思考已经超出学生能够理解的范畴了,为了防止有些学生钻牛角尖)于是我想了个巧妙地比喻,我将食物进入食道的过程比喻成了夏天去水上公园玩的滑滑梯
食物进入食道就好比我们在滑滑梯端口做准备活动,一部分唾液就是滑梯上的水流。这样的场景学生一思考就发笑了,学生能够明白原来就算唾液被我们咽下去了,也只是起到润滑的效果,并不会在里面把“自己”分解掉,滑梯管道里也没有牙齿“咀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