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空气的质量的疑问 [复制链接]

1#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有质量吗》一课中选用皮球和绿豆作质量的比较,在课前准备材料先做了下水实验。遇到了一下困难:1.爱牛配套的本单元“天平”的灵敏度不高,于是换了六年级杠杆教学内容的杠杆,也是灵敏度不高,可以在多个位置上保持平衡,严重影响实验结果。

分享 转发
TOP
2#

2.选择灵敏度高一些的天平和精确到0.01g的电子称,因为20筒空气很轻,无法称出空气的质量。加上皮球充满20筒空气后开始漏气,无法继续增加空气的质量,从而无法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TOP
3#

3.在很多资料上说20筒空气约3~5颗绿豆,至少不止1颗。但是在自己测量时却有很大的出路。因为皮球无法充入更多的空气,杠杆都不灵敏,于是利用旧教材中的老方法,自制“天平”,测试20、40、60筒空气是否有质量。效果比之前的好很多,可以看出装入空气的气球更重。


后尝试在瘪气球中放入绿豆,一颗绿豆就改变了平衡,也就是说60筒空气比1颗绿豆还要轻。于是又用电子称进行测试60筒空气和一颗绿豆的质量,确实是60筒空气比1颗绿豆要轻。
TOP
4#

一顿操作下来,我们能让孩子知道:有多种方法来证明空气虽然很轻,但是确实是有质量的。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一课关于“一袋空气到底有多重,与什么物体差不多重”这个问题在很多资料或信息中的答案各不相同,我们最终是否要统一答案?还是说更重视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解决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的能力培养?
TOP
5#

一顿操作下来,我们能让孩子知道:有多种方法来证明空气虽然很轻,但是确实是有质量的。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一课关于“一袋空气到底有多重,与什么物体差不多重”这个问题在很多资料或信息中的答案各不相同,我们最终是否要统一答案?还是说更重视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解决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的能力培养?
施晓露 发表于 2023/11/1 13:12:39

一袋空气到底有多重,与什么物体差不多重?这个答案肯定是无法统一的,关键是要知道空气有质量,以及称出质量的方法。
TOP
6#

过程体验更加重要,最后能对空气有质量达成一致
TOP
7#

这个实验材料爱牛提供的确实不太好用
TOP
8#

一顿操作下来,我们能让孩子知道:有多种方法来证明空气虽然很轻,但是确实是有质量的。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一课关于“一袋空气到底有多重,与什么物体差不多重”这个问题在很多资料或信息中的答案各不相同,我们最终是否要统一答案?还是说更重视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解决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的能力培养?
施晓露 发表于 2023/11/1 13:12:39
首先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空气尽管很轻,但还是有质量的;一袋空气的质量有多重,可以视为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精确测出来更好。
TOP
9#

其实只要学生建立一个概念,空气虽然很轻,但是它是有质量的,之前上三年级的时候学生们也会得出不一样的现象,但是步步引导思考下还是能认识到事实“空气有质量”。
TOP
10#

打气筒可以避免嘴吹有水的问题
扔块砖头,换点玉
TOP
11#

不必纠结于20筒,我当时就让学生打了好几十筒,但你这个气球会漏气那确实不行,刚刚打满的气球是秤不出变化的,气体倍压缩后,才能秤出重量
TOP
12#

空气有质量,但很轻,所以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体验过程得知空气有质量比精确测得更有意义
TOP
13#

我是用电动充气泵充气足球,然后用电子秤称重,前后对比,让学生知道空气有质量。目前的教具局限很大
TOP
14#

这个实验操作难度挺大,对实验设备要求也高。
TOP
15#

这个天平灵敏度是有问题,主要也是空气太轻了
TOP
16#

让学生经历一个科学实证的过程
TOP
17#

自己验证的过程也很有意义,不断地解决问题!
TOP
18#

回复 17楼周涵潇的帖子

对,但是最后到底空气有多重还不清楚
TOP
19#

回复 16楼盛国荣的帖子

对,能够体验不断改进的过程
TOP
20#

回复 15楼周王庙师的帖子

对,就尝试实验室里能做天平的器材,都不够灵敏
TOP
21#

回复 14楼恋泉的帖子

对啊,教材能不能改一改,出一些实际可行的实验
TOP
22#

回复 13楼朱斌的帖子

是的,但是教材在策划的时候,实验能不能接地气一点,我们一线老师很头痛啊
TOP
23#

回复 12楼凉拌的帖子

同意,小学阶段只要感知空气是有质量的,并且能够用实验证明即可,具体有多重,等后面初中高中再解决多好
TOP
24#

回复 11楼傅蒋的帖子

皮球漏气,气球倒是不漏气。气球里面的空气难道没有被压缩吗?
TOP
25#

回复 9楼高珠怡的帖子

空气有质量是肯定可以做到,就是有多重有点难
TOP
26#

回复 8楼喻伯军的帖子

就是我们的教材编写是想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试着去解决问题,并且能够生成足够多的 数据支撑我们的观点。但是教材的实验能不能接地气一点,在编教材的时候自己试一试,至少是现有的器材能够实现的。新教材里的一些实验的设计让我觉得很生硬。
TOP
27#

回复 7楼馨梦李志鹏的帖子

对,但是用上天平也不好用,实验本身的设计有缺陷啊
TOP
28#

回复 6楼王子殿夏的帖子

对,这点能做到
TOP
29#

回复 5楼罗伟军的帖子

问题是不同的方法做出来的差距比较大,就担心有练习问到这样的问题
TOP
30#

这个实验真的不好做,而且还会出现打了气比没打气还轻的现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