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
衢州市柯城区鹿鸣小学 郑美宏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二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第三课。在前两课“磁铁能吸引什么”“磁铁怎样吸引物体”的学习基础上,了解到磁铁具有一种看不见的磁力,但并不清楚磁铁不同部位磁力的大小。本节课,试图通过分步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自己动脑,自主发现,寻求更多的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发现磁铁各部分磁力大小分布。
【学情分析】
儿童是天生的探索者,探索是他们的天性。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的低年级儿童,探究磁极这一抽象概念,应以兴趣为前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大胆思考,借助材料和思维支架,在充分体验和不断实践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磁铁各部分磁力大小不一,两端大中间小,主动建构磁铁有两个磁极的概念。
【学习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知道条形磁铁的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
2.科学思维:通过比较观察到的具体现象,分析磁铁不同部位磁力大小不同。
3.探究实践:能用多种方法探索磁铁不同部分的磁力。能够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检验假设。
4.态度责任:能体会认真实验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在探究磁铁的两极的过程中,能保持兴趣、如实记录,并愿意同他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多种方法检验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发现磁铁的两极。
难点:用多种实验获得有效的证据,进行分析、概括,自主建构磁极概念。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条形磁铁、回形针、小钢珠、实验记录单、蹄形磁铁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条形磁铁、铁粉盒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提出问题,引发猜测,激发兴趣。
1.出示条形磁铁,问:这是一根条形磁铁,它有什么本领?
2.提问:这根条形磁铁各部分的磁力大小一样吗?学生大胆猜测,教师板贴学生的想法。
3.指向板贴,问:到底谁的猜测是正确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探索:亲历多样实验,探索条形磁铁各部分磁力大小
(一)借助少量材料,初步感知
1.出示一枚回形针和一根条形磁铁,问:怎样借助一枚回形针感受磁铁不同部位磁力大小。
2.学生分组体验,教师指导。
3.学生汇报发现。
(二)借助多种材料,思考方法
1.提供多枚回形针、一颗钢珠和条形磁铁,问:能不能借助这些材料,想出更多的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测?
2.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引导说出多种方法。
3.出示记录单,提示学生边实践边把发现画在记录单上。
(三)合作实验探究,收集证据
1.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交流汇报:
“这是我们组的记录,我们观察到……我们发现……”来交流。
3. 汇报小结: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下,刚才大家在汇报中,哪些发现是相同的?哪些又是不相同的呢?
4. 产生新的问题:大家都发现条形磁铁各部分磁力大小不一样,两端磁力大,但是条形磁铁中间是否有磁力,大家意见不一致。磁铁中间到底有没有磁力?
(四)借助铁粉,寻求更多证据
1.吸不起回形针就代表这里没有磁力吗?还可能是什么情况?那我们找一找比回形针更轻小的物体来试试看,介绍铁粉盒使用注意事项
2.为学生提供铁粉盒和放大镜,寻求中间有磁力的证据。
3.汇报交流实验发现。
4.回顾课前猜测:课上到这里,你能用自己的话来修正自己的猜测吗?
5.小结:通过今天这么多实验我们发现条形磁铁各部分磁力大小是不一样的,中间磁力小,往两端去越来越大,两端磁力最大。科学家把磁铁磁力最大的部分叫作磁铁的磁极,条形磁铁有几个磁极?这节课我们研究的就是磁铁的两极。
三、拓展:寻找其他形状磁铁的磁极,拓展延伸
1.出示蹄形,条形磁铁有两极,其他形状在磁铁有没有磁极?请你用今天的方法,去测试一下他们的磁极在哪里?
2.提供的器材:回形针,小钢珠。找一找磁极在哪里。
3.开始实验,及时记录。
4.学生汇报并演示找磁极的过程,并说明理由。
5.演示橡皮泥条形磁铁变形为蹄形磁铁。
6.总结:我们用实验来证明,用证据来说话,成功找到了磁极。磁铁的形状还有很多,它们的磁极又在哪里?同学们课后继续探究。
【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