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了毛宇茜老师的教案,稍做了修改,并开展了试教:
导入环节:原本是直接切入主题,提问学生在哪里见过岩石和土壤,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并提出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寻找岩石和土壤背后的故事。这样设计可以直接聚焦课题,但学生表现出的学习兴趣一般。今天展示课上把原本的导入环节换到了探索环节一之后,用于衔接探索环节一和环节二。导入环节改成了出示2022年浙江金华“天降陨石”的新闻视频,相比较普通的岩石和土壤,铁陨石的出现,学生好奇心能够被积极地调动起来。
探究一:原本设计是先出示铁陨石图片,请同学根据图片观察、描述,接着教师出示铁陨石故事记录单,将同学刚才描述的信息用不同颜色的便利贴贴在相对应的位置,再出示铁陨石的介绍资料,让学生阅读、进一步补充整理铁陨石故事记录单。整理好信息之后,利用一个铁陨石讲述自己故事的视频来演示如何利用故事会的形式来展示观察和信息整理的结果。这样设计的设计意图是:用一块铁陨石告诉学生:岩石与土壤背后有很多故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教师进行示范,如何利用记录单来研究岩石与土壤以及如何完整地介绍它们的故事。试教后发现:资料中文字太多,学生来不及阅读,不能准确获取到关键信息。铁陨石的介绍视频时间太长,最后界面停留时间太短,学生并不清楚自己后面要模仿视频介绍其它的岩石和土壤。导致学生后期模仿有困难。
调整后:用真实的陨铁石代替图片,让学生对于神秘的铁陨石的研究学习不仅限于看视频和图片,将真正的铁陨石带到了课堂上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优化了记录单,简化了记录部分,新增了岩石与矿物故事会的分享脚本模版。为学生们后期的展示汇报提供了支架,降低学生汇报的难度,提升了汇报的有效性。
探索二:观察标本, 自主探究
原先试教时,利用一个视频来告诉学生要做什么,并为每个小组提供一种岩石或土壤标本和相对应资料,让学生观察和阅读后像老师一样制作故事单,结束后请小组同学上台分享岩石和土壤的故事。但由于试教过程中用的是老版本的记录单,内容和要求比较多,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所有有效信息的获取和整理。今天展示课上将视频中要求直接出示在PPT上节省了时间,并用新的记录单进行记录,呈现出了较简洁有效的记录结果。在这个环节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岩石和土壤,花岗岩和鱼化石记录了地球形成和演化的历史。土壤和银矿石是是地球的重要资源。有选择性的观察材料可以保证活动的有效性、助力学生建构知识。
讲述故事,思考意义环节:
原先试教时是直接将记录单粘贴在黑板上,学生们因为对汇报形式和汇报内容不熟悉,所以会面朝着黑板念资料,不像在分享故事。今天展示课上,借用了美术组的画架,并提前在记录单上设计好了分享脚本,让四人小组有了明确的角色分工,所以学生的汇报不再是念一个个的关键词,而是变成了用有组织的语言汇报,相对来说汇报效果精彩了很多。
思考意义环节:原先试教时,设计的问题是:研究岩石和土壤的原因?学生的回答未能上升到总结岩石和土壤的作用和意义。今天展示课上换成用地质学家李四光探索地球的奥秘的视频告诉学生刚才的研究也是在研究地球的奥秘,并提问: 你还知道哪些岩石和土壤的故事, 以及它们各有哪些作用?提问明确,加之前面活动的有效开展、知识建构得较充分,学生才能在这个环节有依据地补充其他岩石与土壤的作用,明白要研究岩石和土壤的意义,开启探索的源动力。
拓展环节,由于时间关系,只是进行了简单总结,没有进行知识拓展,稍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