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对《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一课的思考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关于对《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一课的思考

义乌市状元里小学 王斌

18358940905

本人是一名一线的科学教师,在带领六年级的学生学习六上《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这一课的过程中产生比较多的疑问,包括对本课教科版教科书的编写顺序、知识内容等方面的呈现产生一些疑问,希望得到大家的答疑解惑。

一、背景与目标

1.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前一课《影长的四季变化》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四季变化这一自然现象与公转是否有关而展开的研究。

2. 本课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不是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探究活动得出科学、准确的四季变化成因,因为四季变化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按照学习进阶的理论,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纠正一个连成人都认识错误的观点——夏季温度高,说明地球离太阳近;冬季温度低,说明地球离太阳远的观点就够了。

二、前辈研究的基础

这套教材实施已经第三年了,在这几年的实施过程中,笔者没有看到有很多专家和一线教师对这节课开展过很深入的研究,包括公开课、讲座等内容,可以想象本课的教学难度比较大。所以本人所拥有的资料也是有限的,最主要的关于这节课的研究材料就是教科版教材培训会上深圳的杜伟老师对这节课的教材解读。杜伟老师解释到:本节课的目标不是去解释四季变化的成因,而是通过四季变化的现象来论证地球运动模型的合理性。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实施呢?该采取哪些教学策略?这值得我们一线教师的思考。



三、疑问

1. 本课《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和前一课《影长的四季变化》都是研究地球的公转内容,研究内容相同。作为一线教师,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影长的四季变化》是古人也就是地球人在地球上的视角进行观测和研究;《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是现代人也就是太空人在太空里的视角进行观测和研究。

2. 在前一课《影长的四季变化》的研究中,古人也就是地球人在地球上的视角进行观测和研究已经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四季中影长的规律性变化、白天和黑夜长短的规律性变化都是由于正午太阳仰角的规律性变化引起的。那在本课《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的聚焦环节是否可以这样设计:正午太阳仰角的规律性变化与地球的公转的运动有关吗?而不是直接出示: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有关系吗?这样有明显的“诱导性”问题。

3. 本课《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的探究环节分为三部分:1.了解地球公转2.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3.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这样的内容编排是否合理?第一部分:了解地球的公转,这部分的内容是通过读图的方式让学生站在太空人的视角,间接“感受”地球公转,感受结束后是否直接先讲解第三部分: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的距离与温度的问题,再来做第二部分: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模拟实验。

4. 第二部分: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这个看似没办法很好模拟的模拟实验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有效性如何?

5. 教学目标的转变,删除了老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地球公转的过程中热与光的实验。但是在作业本中还出现太阳直射的问题。至少对于浙江地区的孩子这样的知识衔接是否恰当。

6. 作为结构型教材,对于光和热中,太阳光倾斜照射和太阳光垂直照射这两种情况地球上的受热情况是不同的这一知识没有落实导致学生思维比较混乱。

四、教材编写(教学设计)

1. 聚焦

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影长的四季变化》发现了这样的一个规律:同一物体在正午产生的影子,夏季比较短;冬季比较长。这是因为正午太阳仰角夏季比较高,冬季比较低。所以夏季的气温比较高,冬季气温比较低。

2. 探索

这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的直观感受,我们来到天空,这是我们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发现地球的公转有哪些特点?并通过这个模拟实验再来试一试影长在一年中是不是这样变化的?(参考苏教版教材:在地球仪的表面——浙江地区粘一根牙签,桌子上点亮一个灯泡代表太阳,让地球仪绕灯泡一圈,观察牙签影长情况。)






发现,从太空观察的视角和我们从地球上观察的视角,看到的影长变化情况是一样的,从而肯定地球公转的过程,明白四季交替与地球公转有关。但真的像人们说的这样: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季,地球距离太阳远时师冬季。这个观点正确吗?


观察数据,开展“两小儿辩日”的活动,发现:七月份(夏季)地球距离太阳远,应该是冬季;一月份(冬季)地球距离太阳近,应该是夏季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形成四季的原因——热量与太阳的照射角度的关系。(参考苏教版教材:研究直射、斜射对温度的影响实验,本实验在老版教科版教材热单元有研究。而作为结构型教材的新教科版教材对于光和热之间的关系这部分内容已经删除,所以造成学生认知上的断层。)



3。拓展

同一时间地球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从资料和模拟实验中,找到支持或者反对观点的事实或数据,还没有得出科学的合理解释,关于四季的成因,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研究。(依据学习进阶理论,对于四季变化与地球的公转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在小学阶段就这样停止了。)



五、其他

    这是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对教科版教材六上《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一课实施三年来的思考、困惑和改进建议。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请同行们给与意见和建议,一同进步。

最后编辑代玳 最后编辑于 2023-10-16 08:47:54
分享 转发
TOP
2#

受我校科学老师王斌委托,这是他在周末学习后思考的成果。
TOP
3#

七月份(夏季)地球距离太阳远,应该是冬季;一月份(冬季)地球距离太阳近,应该是夏季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形成四季的原因——热量与太阳的照射角度的关系;帖子里有一个老师制作的教具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TOP
4#

如果每个老师,每周反思一次,是不是我们的教学就会有超级大的进步
TOP
5#

努力学习,课后反思
TOP
6#

本课学习难度不低
TOP
7#

课的难度是由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决定的,学到什么程度,教到什么程度,都可以在课前设计好。
TOP
8#

我们的教参就是高速我们教到怎样的程度,需要教哪些的。
TOP
9#

我们现在很多的课,实际上都有点超过教学参考书中需要我们教的范围。
TOP
10#

主要是科学应试评价拔高难度,或者达到初中程度,小学科学教学为了应试就会提高难度。

课标改了,应试评价机制没有跟上。

反过来看,小学科学教材呈现的简单,叫出试卷的人怎么出,会不会穷尽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