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萧山区小学科学第六期“骨干教师成长共同体”专帖 [复制链接]

61#

研修路漫漫,贵在常坚持

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在高桥小学南江校区举行。从上午南江校区钱星星老师的《空气占据空间吗》展示课到新蕊、骨干、联合体的现场秀,下午的陈梅娟老师《“科学味”和“儿童味”并重的小学科学教学实践》讲座以及最后杨老师给我们的专业指引,感觉一天干货很多,自己收获也很多,下面主要是对钱星星老师执教的《空气占据空间吗》发表下自己的想法。
1、问题有层次性
通过三个问题层层推进,把整堂课的重难点给轻松展现。①把半个塑料瓶子压到水槽底部时,瓶子里的水面有变化吗?现在瓶子里装的是什么?②空气占据了瓶子的空间,所以水进不去,你有办法让水进到瓶子里吗?③你能想办法让空气再回到瓶子中去吗?
2、体现学以致用
最后又有一个拓展的活动,三个瓶子用吸管贯穿,往一个瓶子里注水,观察现象,这个拓展活动设计的很好,将这节课的知识学以致用,让学生通过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3、材料有创新性
通过把可乐瓶子减半来代替杯子,有以下巧妙之处。首先瓶盖拧开即可做第二个实验,其次把瓶盖换成连有打气筒的瓶盖,就可以完成第三个实验,这两个巧妙之处既节省了实验时间,也非常实用。
可见,优秀实验器材改进、自制的优秀教具来源于一些简单的东西,稍改变下就可以成为非常实用的科学教具了,我又进一步体会到了萧山小科团体的强大,我想我平时还是缺乏思考,没有把一些非常普通的东西拿来细细研究,其实科学无处不在,研修路漫漫,贵在坚持与发现!(陈玉海 楼塔镇小)
TOP
62#

听滕俊玲老师“科学阅读:助力科学学习”有感
又到了每月十五的研修活动,今天的老师是浙江省教坛新秀,金华市名师滕俊玲老师,滕老师今天给我们带来的是科学阅读,助力科学学习。其实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阅读,那么阅读哪些书,怎样阅读,如果有一个名师给我们指点,那么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将会事半功倍。
滕老师从三方面来讲述科学阅读,一是缘起:为什么读;’二是内容:读什么;三是方法:怎么读。
为什么要读呢,首先是来自家长的问询,因为总有家长会来不停地询问,究竟应该给孩子读哪些科学类的书籍,另外也是可以作为班级书架的藏书,只有自己懂了,无论是答疑解惑还是班级布置,才能够做到游刃有余。第一类是科学史类的书籍,比如《科学的历程》、《发现》《技术的历程》、《半小时漫画科学史》等,第二类书籍是教材配套类读物,可以是《亲近科学》、《科学拓展阅读》,第三类是博物类,比如是《带孩子认家门口的花花草草》、《自然观察》等,认识了解自己身边的一些植物和动物,也可以是《星座趣谈》和《教你认星星》,我们的学生其实对天文学是很感兴趣的,如果从小就可以在学生心目中播种一颗科学的种子,那么对学生的一生成长都会有着巨大的好处。第四类是杂志类,包括《少年发明与创造》、《小爱迪生奇趣大百科》《科学大众》等。
那么科学阅读怎么读呢,第一阶段是凭感觉读,凭兴趣读,第二阶段则是有意识的去读,有针对性的去读,慢慢的去细细的读,第三阶段则是用研究的态度去做,包括调查和实践,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发现和感触,也算是一种启示。在阅读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阅读的方式:求解式、比较式、质疑式……
最后,在阅读之后我们还可以开展读书交流会,在交流的过程中彼此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心得,让我们的阅读能够持续长久的坚持下去。
听完滕老师的课,我也是很有感触,其实工作之后,虽然一直在给学生讲知识,但自己好像静下心来读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这也是我自己值得反思的,好的事情一定是需要坚持去做,坚持下去的,希望听了今天的研修活动之后,自己在接下去的工作生涯中,能够和学生一起读书,一起分享读书的感受。(施林建  衙前农小)
TOP
63#

10.15每月研修有感
金秋的十月,收获的季节,我们又迎来了每月研修。这次滕特带来了一个内容丰富的讲座——《科学阅读:助力科学学习》。
滕特从三部分讲解了她与科学阅读的缘分。因为滕特第一次带低段,低段的家长和孩子刚开始学习科学,所以会格外紧张新学科的学习。在家长的询问和孩子之间的对话,滕特发现:学生的学习具有高起点性,即学生无须经历漫长曲折的试错摸索,就能直接面对人类认识成果,导致学生无法体会循序渐进的科学探索之路和得到科学知识的来之不易。
滕特介绍了四类科学书籍,包括杂志、博物、科学史类,种类之繁多、内容之丰富。非常感谢滕特能够整理出这么宝贵的资料,能让孩子们增长更多的见识,丰富更多的科学知识。
滕特并不是随意推荐孩子们阅读的,她特别心细的结合实际情况来分配阅读内容。比如结合教材内容每个学期重点推荐一本科学书籍,比如根据每个单元的核心概念引导孩子们进行相关阅读,比如推荐孩子们关于实验的书籍来选择实验动手操作。
虽然看起来推荐一些科学阅读很简单,但是其实困难重重。学生在科学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也很多,比如书籍推荐的少、训练方法缺少、阅读时间较少。科学阅读和语文阅读差别很大,语文阅读通常为鉴赏类型的,而科学阅读应该带着问题、兴趣和任务去读。所以如何指导孩子科学阅读的道路还任重而道远。(孙诗雨   衙前农小)
TOP
64#

捡起被忽视的科学阅读
10月每月研修,有幸聆听了滕特的讲座,了解到了一直被我忽视的科学阅读原来可以做的这么好!
滕特从三方面讲述自己是如何在做科学阅读的,从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讲述自己的历程。一开始滕特和我们一样,只是有人来问就推荐一下,没有怎么主要科学阅读也是一项对孩子们比较重要的事,后来慢慢的深入研究,通过问卷的形式去了解孩子们心目中的科学阅读,以及平时在看的书,想看哪些书,了解孩子们心中所想,才能更好的开展科学阅读,再是通过课堂上让孩子们演说,让孩子们讲讲在自己阅读过程中你觉得比较不错的环节有哪些,孩子们在分享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学习,孩子们可以学到更多的内容。而长此以往下来,学生获得的知识不仅仅只是课本上的这么一点,还可以了解到延伸出的知识点。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读自己爱看的书,讲自己所学的,将课本上的知识与课外的联系起来,更好的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对于学生来讲远比我们讲效果来得好。
在滕特的讲座中,我发现我似乎把这事忽视了,没怎么重视这方面的开展,其实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所看的书涉及科学的还比较少,有些内容更多的涉及文学类,其实可以平时的时候也往这个方向发展一下,开展一些课前的小活动,或者在长假期中一同阅读一本书,一同来推荐这本书,捡起曾经被忽视的科学阅读,让我们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屠慧渭 高桥小学)
TOP
65#

10月每月研修,有幸聆听了滕俊玲特级教师分享的《科学阅读,助力科学学习》,滕特从“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展开细致讲解,科学阅读研究的基本框架:推荐书籍课外阅读、阅读指导课、围绕主题课内阅读。滕特深入浅出,举例讲解如何开展课内阅读:课内阅读重指导,阅读选择时机,阅读成果展示,如何有效科学阅读,对老师、对学生都意义重大,回头想想,发现自己在阅读这件事上逐渐忽视,真的非常惭愧,捡起一本书,细细阅读,慢慢品读,让我们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王冬丽  闻堰小学)
TOP
66#

科学阅读:助力科学学习
2023年10月15日的每月研修金华的滕特带来了《科学阅读:助力科学学习》,为我们介绍她在科学阅读上的所思、所做、所得。滕特从缘起:为什么读、内容:读什么、方法:怎么读三个方面来讲。
01 缘起:为什么读
来自家长的问询、班级书架的藏书,更重要是因为学生间的一次对话。
学生的学习具有高起点性,即学生无须经历漫长曲折的试错摸索,就能直接面对人类认识成果。也就是说,学生并不是依循人类知识发现发明的过程,并不会由低到高、由错误到正确、由片面到全面重新经历而是直接学习某一内容的最高成就,从人类认识的“终点”开始。
通过学生的科学阅读可以让学生对科学有更好的认识。
02 内容:读什么
谢特整理了四类书,每一类都推荐了一些书,以后我也可以推荐给学生:
第一类书籍:科学史类
《科学的历程》、《发现  数理化通俗演义》、《科学史上的今天》、《给孩子的科技史》、《半小时漫画科学史》
第二类书籍:教材配套读物
《亲近科学》、《科学拓展阅读》
第三类书籍:博物类
《带孩子认家门口的花花草草》、《自然观察  我的第一本观鸟日记》、《地图》、《星座趣谈》、《教你认星星》、《自然笔记 解码身边植物》、《小牛顿科学馆》
第四类书籍:杂志类
《少年发明与创造》、《小爱迪生 奇趣大百科》、《科学大众》、《天文爱好者》
03 方法:怎么读
滕特介绍了她经历的三个阶段,可以上我们借鉴。
第一阶段:凭感觉做
1.推荐科学书籍:DK百科全书系列、《博物》《小爱迪生》《少年发明与创造》等杂志
2.科学朗读者:利用《科学拓展阅读》选择一个内容在课前进行闵读,每节课两位同学
3.科学演说家:根据自己阅读的书籍,选择相关的内容制作成PPT进行演说,介绍给同学。
    第二阶段:有意识地做
1.有针对性推荐课外书籍
结合教材的内容,每个学期重点推荐一本科学书籍进行阅读
2.根据教材内容科学演说
根据每个単元的核心概念引导学生进行相关阅读,在班级进行介绍
3.增加趣味实验加强实践
推荐关于实验的书籍,让学生选择实验动手操作,并在班級进行介绍
第三阶段:用研究的态度做——申报课题开展研宄
01先调查    了解学生的科学阅读情况
02 后实践    根据调查情况确定研究的策略
科学阅读就是通过阅读科学文本以促进儿童的科学学习。科学文本通常包括科学教林、科学普及读物、科学文章、科学童话和科学故事及相关的绘本等。科学文本是科学思想、科学观念和科学知识的载体,它具有指导学生如何 “做”科学、解释科学现象、科学性地组织信息以及挑战科学的功能。
科学的阅读是带着问题、兴趣、任务去读,阅读的方式是非连续文本的阅读,一般会选择性地进行阅读,不要求一字不落地进行阅读。科学阅读不仅仅是读文字还要包括对图、表、数据的阅读和解读。积极的科学阅读应该是目的明确、有教师协助、小组合作分享的方式进行。(闻堰小学 孔燕)
TOP
67#

科学阅读:助力科学课堂
文明的传播需要阅读,知识的普及需要阅读,真理的追求更需要阅读。在科学教育中,阅读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知识的宝库,为学生的能力形成提供充足的营养。本文所论述的科学阅读主要是指像科学研究中的文献研究那样阅读。一方面获取与主题相关的事实性和概念性知识,另一方而从中获取关于科学探究方法、分享方法等方面的程序性知识。
    小学科学课程中有不少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既不能通过观察来得到,又不能通过实验来获得,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有关的科学信息并结合生活与学习中的经验和体验,把知识进行重组来获取新的知识,这时就需要教师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满足学生阅读需要。
    比如:在教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能量与太阳》这一课时,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对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并不知道这些能源是如何形成的,教学中又无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它们的形成过程。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书上的内容“煤带给我们的信息”,使学生通过阅读知道:煤可能是由植物变成的;煤也有可能是在泥沙沉积过程中形成的。这时的学生不会仅仅满足于以上的了解,他们会对煤的形成过程充满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这时候教师抓住学生的心理,及时出示煤形成过程示意图和文字说明。学生阅读后教师简单讲解,根据证据知道,石油、天然气也与煤相似,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进而组织学生讨论煤、石油、天然气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与太阳能有什么关系。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认识到煤、石油、天然气的能量实际上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可见,科学阅读对科学课堂的助力。(银河实验小学  邸靖晏)
TOP
68#

2023年10月15日每月研修反思
在科学教育中,科学阅读与科学探究都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在教学实践中,大部分科学教师重视科学探究,却忽视了科学阅读。将科学阅读融入科学教育之中,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
科学阅读是指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组织和引领孩子阅读科学类文字材料和影视资料,培养学生科学兴趣、提高科学素养的教学活动。在阅读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认识,比如针对学生身边的现象,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综合呈现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整合零散的知识,科学阅读相当于一根线,能帮助学生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体系;还能帮助学生跳出教材来学习科学,从更广阔的空间加深对科学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对科学概念的把握和科学本质观的形成。在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科学阅读的兴趣;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阅读的方法;搭建学生科学阅读的平台。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科普阅读。定期开展一些学生喜欢的科普阅读活动,能让学生保持阅读的热情。每一次的科普阅读活动要确定主题。活动中,教师设计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如科普阅读知识竞赛、科普小报展评、科普阅读交流会、科学家故事演讲比赛、科普知识对对碰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郝晶晶 高桥金帆学校)
TOP
69#

今天有幸聆听了腾特的讲座《科学阅读:助力科学学习》。腾特从三个方面给我们分享了她自己在科学阅读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不管是学生的需求角度,还是家长的需求,还是科学课程的需要,科学阅读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我自己在开展科学教学的过程中,也比较注重科学阅读,鼓励学学生去看一些科学相关的书籍,但是一直没有像腾特这样开展过深入的研究。
今天听了讲座,对我来说很受启发。首先她给我们介绍了几类可以推荐给学生的阅读书目,那么下次如果学生来问我,我也可以推荐给他们了。其实孩子们都还是很喜欢看科普类的书籍的,之前我也碰到过一个学生,他的科学阅读量是很大的,面也是很广的,但是也碰到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目前对文本的认知还没有达到能完全理解的程度,所以就会出现对阅读获得的一些知识的一个混淆,甚至出现一些较为错误的认知。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要如何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正向的科学阅读呢?我想推荐适合他们年龄段看得书就是非常重要的。
腾特还提到了一点一线老师在做课题研究的时候,不能将课题研究的内容与自己日常的教学脱节,这样会给教师增加负担,我非常赞同这一点。腾特提到的一句,心甘情愿的为学生的成长付出时间和精力。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也确实如腾特所说,阅读本身是一件快乐的放松的事情,近两年我也阅读了比较多的书,挑选的大多是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的书,那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样的,当他对某些类型的书感兴趣的时候,他一定会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但是如果强加给他一些他不感兴趣的书的话,那我想对于学生来说它就会是一种负担。因此老师在给学生推荐书单的时候要自己下水阅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喜好来进行推荐,科普类的杂志就是非常好的选择。想要知道阅读的效果如何,不是说通过考试,就能了解科学阅读对于学生的作用,但是我想科学阅读这件事情,如果能一直坚持做下去,日积月累,定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胡璐佳 金惠小学)
TOP
70#

听《科学阅读:助力科学学习》有感
科学阅读就是通过阅读科学文本以促进儿童的科学学习。科学文本是科学思想、科学观念和科学知识的载体,它具有指导学生如何“做”科学解释科学现象、科学性地组织信息以及挑战科学的功能。
科学阅读有别于其他学科,科学阅读需要带着问题、兴趣、任务去读,不仅仅是读文字还要包括对图、表、数据的阅读和解读。积极的科学阅读应该是目的明确、有教师协助、小组合作分享的方式进行。
在科学课堂中,实验说明中的实验材料、操作步骤、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包含的文字、图片、表格都需要学生真正的学会阅读并理解。例如:在三年级的上册《水到哪里去了》这一课中的实验操作,书本上有详细的文字和图片指导学生如何准备两杯水位高度一样的水,如何在杯子上做标记,如何记录水位的变化,但是对于第一次需要自己在家完成并记录实验结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难度不可谓不大。所以在教学设计时,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中间和课堂之后,增加学生对实验操作方法的阅读和理解。
每一节科学课堂都是由各类的探究、验证等活动组成的,而这些活动的完成都必须以科学文本作为基础。全面发展的学生,除了具有科学知识之外,还需要具备阅读、写作及传达信息。课内课外,抓住一切机会,开展阅读指导课,阅朗读家、阅读演说家等活动,培养学生阅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黄芳芳 劲松小学)
TOP
71#

每月研修之《科学阅读:助力科学学习》
10月15日晚参与了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活动,聆听了滕俊玲特级教师的讲座《科学阅读:助力科学学习》。说到科学,更多的会让我们想到探究、活动,而阅读往往是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也是最难在教学活动中开展的。
滕特的讲座非常接地气,从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给我们一线科学老师很多实践经验和参考方法。特别是滕特给我们推荐了很多阅读的书籍,第一类书籍是科学史类,如《科学的历程》、《科学史上的今天》、《技术的历程》等;第二类书籍是教材配套读物,有《亲近科学》、《科学拓展阅读》等;第三类书籍是博物类,有《带孩子认家门口的花花草草》、《自然观察》、《教你认星星》等;第四类书籍是杂志类,如《少年发明与创造》、《小爱迪生》、《天文爱好者》等。如此多的书籍类别,让我对于后续给学生推荐书籍有了更多的参考和方向。
那么有了这些书籍,该怎么用起来,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有效阅读呢?滕特又给我们分享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凡是开头难,滕特一开始也是摸索着前行,从推荐书籍到培养科学朗读者再到科学演说家,一步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有了成功的经验后,然后再带有目的性地进行指导,提高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最后再用研究的态度去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并把科学阅读度变成课题来做,让研究发挥其最大价值。
关于“科学阅读”这件事,我曾经在我的课堂中尝试课前3分钟让学生进行阅读的分享,但是会发现认真的学生会分享得很精彩,不认真的学生只是应付了事,让我只坚持了一个学期,就没再继续坚持了。今天听了滕特的讲座,我们决定重新开启学生的“科学阅读”之行,采用更加多样的展示方式,附加多元的评价手段,让学生爱上阅读,把阅读变成科学学习的一种习惯。(李翠 崇文世纪城实验学校)
TOP
72#

科学阅读,“撬动”世界观

10月15日晚,每月研修如期而至,我们有幸聆听了腾君玲老师关于《科学阅读:助力科学学习》的讲座。滕老师从缘起——为什么读、内容——读什么、策略——怎么读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每一个环节都给予了充分的案例佐证。
一、科学阅读读什么
滕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阅读经验,为我们推荐了适合高中低学段的科学阅读书籍,并且将书籍进行分类。
第一类书籍:科学史类    第二类书籍:教材配套读物    第三类书籍:博物类    第四类书籍:杂志类
《科学的历程》    《亲近科学》    《带孩子认家门口的花花草草》    《少年发明与创作》
《发现 数理化通俗演义》    《科学 拓展阅读》    《自然观察 我的第一本观鸟日记》    《小爱迪生 奇趣大百科》
《科学史上的今天》(中段)        《地图》(手绘版)    《科学大众》
《给孩子的科技史》        《教你认星星 探索星空的奥秘》    《天文爱好者》
《技术的历程》        《星座趣谈》    
《半小时漫画科学史》            

二、科学阅读怎么读
滕老师说到自己做研究的历程:从“凭感觉做”到“有意识地做”两种科学阅读模式:凭感觉做:推荐科学书籍——科学朗读者——科学演说家;有意识地做:有针对性推荐课外书——根据教材内容科学演说——增加趣味实验加强实践。最后,滕老师认准研究反向,采用研究的态度开始做科学阅读的研究。
在讲座中,滕老师展示了科学阅读的框架、阅读的方式、课内外的差异性阅读、阅读的展示等多方面介绍了她是如何开展科学阅读的课题研究的。从她身上,我感受到阅读的魅力,相信她的学生也从科学阅读中获得了非常多的知识,提升了科学科学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科学阅读研究的基本框架

科学阅读方式

课外阅读重推荐

课内阅读重文本指导(凌启煜 赭山小学)
TOP
73#

让科学阅读成为“必修课”
又到十五日每月研修日,今天滕俊玲老师做了《科学阅读--助力科学学习》的讲座。滕老师介绍了她带领孩子们进行科学阅读的经验。正如滕特所说,现在的学生直接站在人类认识的“终点”开始学习,并不会依循人类知识发现发明的过程,也不会由低到高,由错误到正确,由片面到全面重新经历一次,而是直接学习某一内容的最高成就,正是因为这个特点,所以学生非常有必要阅读科学史等相关阅读书籍,开拓眼界和思维。回想我的教学,我会推荐孩子们注意阅读《作业本》《预学与导学》中的阅读资料,并要求孩子们有阅读痕迹;也会推荐孩子们去购买书本配套阅读资料《拓展阅读》或《悦读科学》想借此来扩充孩子们的知识量,但却没有研究科学阅读,没有对孩子们的科学阅读开展指导,也没有让孩子进行主题阅读的交流分享。其实从课堂学生的疑问来看,学生对于课外的知识很渴望,常常有很多的问题想问老师,不妨可以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推荐相关书籍给孩子阅读,再给他们机会来分享,我想对于孩子们来说一定是非常的有意义的。今后,我会借鉴腾特的书单和她对阅读研究的发现,如是能将科学阅读融入教学的课做写尝试,推荐给孩子的课外书籍先自己阅读也努力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适时给与学生指导,适时提供学生机会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
(湘湖小学 马和萍)
TOP
74#

2023.10.15每月研修
科学阅读:助力科学学习    金师附小 滕俊玲
01缘起:为什么读
02:读什么
03:怎么读
滕老师从三方面为我们解读如何通过科学阅读来帮助孩子们学习
缘起是因为家长们的问询,后来逐渐发现重文学轻科普(对科学的忽视)
滕老师为我们推荐了四类书籍
第一类,科学史类
《科学的历程》《发现数理化通俗演义》《科学史上的今天》《给孩子的科技世史》《技术的历程》《半小时漫画科学史》
第二类,教材配套读物
《亲近科学》《科学拓展阅读》
第三类:博物类
《带孩子认家门口的花花草草》
《自然观察~我的第一本观鸟日记》《地图》等
第四类书籍:杂志类
《科学大众》《天文爱好者》
02科学阅读怎么读
刚开始滕老师第一阶段也是凭感觉做的,他首先推荐一些科学书籍DK百科全书系列,博物小爱迪生少年发明与创造等杂志。接下来滕老师利用课前的时间,将每一个小朋友都塑造成科学朗读者,再后来陈老师将朗读变成了演说,让学生根据自己阅读的书籍选择相关的内容,制成PPT进行演说介绍给同学。
第二阶段有意识的做当滕老师有一定的经验之后,他将有针对性的推荐课外书籍给学生,结合教材的内容,每个学期重点推荐一本科学书籍进行阅读。此外滕老师还增加了趣味实验,加强实践,推荐一些关于实验的书籍,让学生选择实验动手操作,并在班级进行介绍。
第三阶段用研究的态度做。滕老师申报了课题,开展研究,他首先做了调查,然后再实践。滕老师用她的亲身经历来引导我们如何用科学阅读帮助孩子们成长,听完滕老师的讲座,真的收获了很多,下次我大概知道如果再有家长问起我该如何给学生推荐科学书籍的时候,我一定是信心满满,底气十足。(潘盈超 萧山区瓜沥镇党山小学)
TOP
75#

10.15每月研修小结
10月15日每月研修聆听了特级教师滕俊玲老师的讲座《科学阅读:助力科学教学》。滕老师指出为什么要读科学类书籍,一方面来自于家长的询问,另一方面班级藏书角以文学类书籍为主,丰富的科学阅读也能让学生的学习具有更高的起点,这样的疑问确实也深藏在我们一线教师心中,每次家长询问有什么推荐书籍,我们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往往只能无助地甩出一篇公众号连接。那到底应该读什么呢?滕老师推荐了四类建议阅读的科学书籍包括科学史类书籍、教材配套读物还有博物类书籍和杂志类书籍,针对每一类书籍,滕老师还结合低、中、高段不同年龄推荐了相应的读物。有了书籍,该怎么读呢?滕老师提出了3个不同阶段的阅读策略:阶段一是凭感觉做,只顾推荐,不知道学生做的怎么样,这种阶段下可以进行科学朗读者活动或者科学演说家活动;阶段二是能够针对性地推荐课外书籍,这是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科学演说或者增加趣味实验,加强实践;第三阶段是用研究的态度做,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学生的阅读特点,还可以研究科学阅读存在的问题。滕老师还指出学生在实验操作说明书阅读、图片阅读、表格阅读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教师进行指导。教师也要对阅读时机进行选择,同时通过进行阅读探究的教学设计,开展主题阅读分享交流(阅读卡、手抄报、读后感、阅读推荐)等进行阅读指导。(邵荧荧 信息港小学)
TOP
76#

每一次学习都有自己的感悟和反思,都是一次收获
TOP
77#

今天听了滕老师的《科学阅读·助力科学学习》,其实科学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刚接触科学的孩子来说,对科学充满好奇心,家长也越来越多的重视科学,我们有必须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科学阅读的书籍。我们可以推荐一些科学史类的书籍,推荐一些教材配套读物,博物类的书籍,杂志类的书籍。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每个学期有针对性的推荐一本书让学生去精读。根据每个单元的核心概念引导学生进行相关阅读,并在班级里进行介绍。推荐关于实验的书籍,一些趣味实验,学生也会比较感兴趣。让学生选择实验动手操作,并在班级进行展示。科学阅读是科学思想、科学观念和科学知识的载体,它时具有指导学生如何做“科学”、解释科学现象、科学性地组织信息以及挑战科学的功能。科学阅读如此重要但是通过滕老师对科学阅读的调查,可以发现虽然科学阅读在学生课外的科学阅读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学生的科学阅读是缺乏老师指导的,而学生也十分期待老师的指导。所以需要科学老师不仅要推荐好的科学阅读的书籍,更是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科学阅读的方式,可以时求解式的阅读方式、比较式的阅读方式、质疑式的阅读方式、创新式的阅读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进行探索,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张琴琴 江寺小学)
TOP
78#

学 习 体 会
活动主题:每月研修《科学阅读:助力科学学习》滕俊玲
活动时间:2023.10.15
活动地点:线上
活动收获和反思:
滕老师的讲座非常地朴实,把自己如何开始研究科学阅读、怎样研究、为什么研究的过程向我们道来。滕老师机缘巧合之下开启了科学阅读的大门,从学生实践到课题研究,都值得我们学习。
科学阅读读什么?滕老师为我们梳理了四大类,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第一类,科学史,例如《科学的历程》《发现:数理化通俗演义》《科学史上的今天》《给孩子的科学史》。第二类,教材配套读物,《亲近科学》《科学拓展阅读》。第三类,博物类,《带孩子认识家门口的花花草草》《我的第一本观鸟日记》《地图》《星座趣谈》《教你认星星》《小牛顿科学馆》《自然笔记,解码身边植物》。第四类,杂志类,《少年发明与创造》(有趣,孩子发表有稿费),《小爱迪生,奇趣大百科》,《科学大众》(科技活动,投稿有稿费),《天文爱好者》。
科学阅读怎么读?第一阶段:实践做起来。推荐读-科学朗读者(课前2人读,每人2分钟)-科学演说家(ppt,演讲)。第二阶段,有意识地做。有针对性地推荐-根据教材内容选择科学演说-增加趣味实验加强实践。第三阶段,课题深入研究。滕老师的三个阶段,为我们一线老师展示了教学研究的过程。当我们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时,就是一个教学研究的好题材,接着实践做起来去解决这个问题,再根据实践情况有意识地去针对性地研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对这项教学研究地思考一定是越来越深刻,那么就可以进行系统地、多维度的研究,作为课题去继续研究,总结撰写案例、论文。
(萧山区所前镇第二小学 赵海芳)
TOP
79#

以上为10月15日每月研修观后骨干学员老师们的体会和思考,供大家学习!
TOP
80#

学习了。
TOP
81#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评课
1、充分预设是生成精彩的前提
课堂的精彩生成会青睐有准备的课堂。首先我觉得虞老师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的把握也比较准确。比如课堂上对于“牙齿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这一科学理念的渗透,虞老师做了许多相关的课前准备,我们觉得在学生相互观察并结合牙模标出门齿、犬齿、白齿时,虞老师的指导是比较好的:"怎么来观察牙齿?”这有助于学生进行有序科学的观察方法。
2、借助道具,观察牙齿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是舌头、牙齿和唾液共同的作用的结果,那么牙齿的作用是什么呢? 先别急着回答。学生一下子又把学习的注意力放到借助牙模来认真观察了,孩子们看得特认真。我想虞老师想要的课堂效果达到了。最后学生的发现很多,有形状啊,大小,颜色多方面的发现。最后虞老师让学生给牙齿分分类。
3、有趣模型,保护牙齿。
虞老师课堂上通过模型让原来平面的知识点,一下子立体的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课的最后,进行了总结,知道了口腔中在牙齿、舌、唾液的作用下经过了初步的消化,这些消化有利于后面肠胃等消化器官的进一步消化,也知道了我们天天都要用到的牙齿有哪些类型和各自的作用还知道了怎样保护牙齿。最后,还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探究。
虞老师通过在课堂中注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设计了这一系列环节,学生也在“经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感受知识带来的快乐。(董晨晖 党湾二小)
TOP
82#

浙江省小学科学教学活动观课体会
10月29日,通过线上好课分享观看了浙江省小学科学教学活动评比一等奖的课堂教学四年级《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一课,由温州瓯海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虞芒老师执教。观看了虞老师的课,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一节好的科学课是怎样的。
1.整节课设计思维相当清晰、环节紧密有层次,注重学生思维发展和探究能力培养。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课堂非常精彩。
2.这节课基于学生真实情境,吃东西噎住,这是很多学生都有的生活体验。教师从这个作为导入,能够唤起学生自我体会,把问题马上聚焦起来,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探究活动有2个,一个是“饼干变变变”,还有一个是“专家组研究”。  
“饼干变变变”探究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吃饼干,通过镜子反光观察自己嚼的过程,观察饼干在口腔中的变化。学生观察自己,边吃边观察,会更加专注。同时,老师设计的学习单图文结合,非常切合学生兴趣,填写也很直观。探究活动效果非常好。
   “专家组研究”这个探究活动是这节课的亮点,分为两个部分:每个小组每位成员都成为“专家”,先去不同专家组进行学习,学习后再去自己小组向小组成员进行专业讲解。这种形式非常好,每位成员都有任务,并进行讲解,注重学生能力提升。最后,通过模型以小组团队形式展示,每位学生都进行了表述,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提升。
  4.板书设计非常精美,图文结合。探究活动的布置、有纸质的、有通过电子产品学习,准备很充分,给学生探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特别是教师的课堂语言,很精练同时问题指向非常精准,使得整堂课非常高效。(萧山区渔浦小学  方春波)
TOP
83#

以生为本,长时探究,充分研讨
   今天学习了温州虞芒老师的课《事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这节课,刚好近期自己也要上,虞老师的课给了我不同的视角,收获颇多,很大学习的地方。
   虞老师从噎住的生活场景导入,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噎住,随后引出事物需要在口腔处理。通过观察、描述食物在口腔内的变化,推测牙齿、舌头与唾液的功能,在本环节中,学习单的设计中有一处我觉得很值得我自己学习,在学生记录饼干变化过程后,让学生小组讨论“饼干变成了什么样子?是什么让它变成了这样?”。
探索环节二探索牙齿、舌头、唾液,在学生的体验活动后,虞老师让学生以专家的方式进行学习、深入研究口腔里各个部分的结构、功能,随后进行小组内的轮流分享,让学生团队合作的方式开展,同时在探究交流研讨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口腔内牙齿、舌头、唾液的分工与配合的系统思想。这个环节特别吸引我,专家身份学习特别新颖,让学生以主人翁方式开展研究,让原本的四人小组组成新的项目组研究不同的结构,在研究后以小专家身份回到自己组向同伴分享,因为需要学习后返回小组做分享,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认真了。牙齿、舌头、唾液,老师制作了不同的行动指南,也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板贴非常形象,用了大大的口腔,牙齿用了不同的形状;拓展的作业,自选作业也充分体现了学生为本的理念,这都是需要我学习的地方。
(靖江二小 高霞)
TOP
84#

2023年10月24日,在浙江省小学科学学科关键问题解决暨科学新课标标准专题活动中,有幸听到了二节有趣又充满思维含量的科学课。第一节,是许老师执教的《弹簧测力计》一课,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测量钩码重量”的环节中,创设了试错的机会,学生第一次测量后发现结果不同,通过观察不同小组的测量过程后找到原因:测量前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不同,导致测量结果不同。至此,许老师出示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注意事项,学生有了试错的体验,对规范使用弹簧测力计有了深刻的认识。第二节,是《磁铁的两极》一课,课堂中学生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给足了探索的时间。交流活动中老师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支架,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进阶。下午的讲座再次提醒了我,鲜活的课堂是教师的阵地,应充分挖掘课堂中的闪光点、疑惑点,积极思考,总结提炼,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加精进!(童佳丽 夹灶小学)
TOP
85#

就《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一课,教学导入简洁,以谈话创设情境进入主题,教学主体环节“饼干在口腔里的变化“观察牙齿”、“保护牙齿”紧扣教材中的三个部分。由观察饼干在口腔里的变化到对口腔里的消化工具的作用的认识,然后重点研究牙齿。
1、从教学环节上说,让学生进行了体验探究、绘画记录、观察模型、交流互动等多种学习方式,教学内容与形式显得丰富多彩。
2、指导内容指向明确,方法指导得当。本节课有两次指导讲解的非常细致。一是指导学生怎样观察饼干在口腔里的变化和牙齿的形状? 二是指导学生怎样填写表格。操作前给予时间充分运用讨论、追问式的方法指导学生该怎样去观察、记录,遵循了《浙江省小学科学教学建议》的要求,感觉这几个环节的教学效果和效率较高。
3、给予了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在要求学生对饼干在口腔里的变化观察和牙齿形状、作用等进行分析交流时,不急于马上要求学生汇报结果,而是要求学生先想一想,回忆自己吃食物时的情景再汇报,我认为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尽可能的让全体学生参与,做到有话可说,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4、在研讨的时候,采用了先学生陈述再教师追问,先学生演示再学生评价,然后老师纠正的形式,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辩驳时间,对学生交流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行了培养。    5、教学环节和流程很流畅,条理也很清楚,板块之间的连接也很自然。
6、板书简洁,抓住了关键词,一目了然,而且对学生具有指导性。(吴彬 党湾二小)
TOP
86#

聆听了温州市瓯海区实验小学的虞芒老师执教的《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一课后,我认为他本课的亮点有以下几点:
1.利用专家式学习方法
学生各自选取专家身份,先打乱分组去学习牙齿、舌头、唾液的相关知识,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学习后再返回小组,将自己所学到的内容分享给小组成员,人人分享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梳理和学习,最后汇总到整理单上,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小组分享时,每个组汇报都是以创新的形式进行的,学生认为这样的活动非常有趣,能让他们在趣味中学习。
2.借助平板、模型、资料卡片学习
在专家式学习过程中,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平板、模型、资料卡片,学生可以通过平板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可以通过资料卡片获取一些科学基础知识,可以借助模型将获得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学习,这样的设计帮助学生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合作交流的能力。
3.自选作业的设计
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老师设计了自选作业,通过扫一扫了解怎样保护口腔或想一想食物在口腔里经过初步消化之后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两个活动,引发学生思考在平时的生活中有哪些做法是正确的,也为下一课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奠定了基础。(袁能 益农二小)
TOP
87#

认真聆听了王司闫老师的《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一课教学,收获很大,学习到了很多。王老师先暴露学生对于消化器官的前认知,让学生说一说从食物变成便便过程中需要经过哪些消化器官,并把消化器官贴在人体展板上,把前概念直观得展现出来。再根据所获得的新知,产生认知冲突,并进而让学生在人体展板上纠正前概念。以学生熟知的器官口腔为切入口,回顾口腔的结构和功能。口腔中牙齿、舌头的结构具有对应的功能。然后让学生观察真实的食道、胃、小肠、大肠,并有切开的,学生既可以观察外面形态也能观察内部特点,根据发现的特点,根据结构推测其作用。记录单非常详细,观察方法详细说明,特点和作用的记录也采用勾选的方式,这样可以降低难度而且指向性更加明确。在分享过过程,王老师更关注学生获得的观点的依据是什么,无时无刻都在关注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科学观点的得出必须有真实的证据。整节课不仅科学性很强,趣味性也非常强,胃的韧性通过最后还通过两个学生“拔河”的方式,小肠的研究采用了让学生拉老师的“小肠”。特别是小肠绒毛的作用的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得印象,平时课堂我都是通过小资料的形式进行介绍,而王老师通过光滑、粗糙的布对油的吸收的对比实验,很直观得说明了小肠有绒毛更容易吸收。最后得课堂练习,让学生把所学得知识运用于生活中的问题。(江寺小学 张琴琴)
TOP
88#

因10.25周三钱江片有教研活动,所以周二变得课特别多,周三也无法观看直播。原本想着看回放,可是......只能看了2021年王老师浙江省一等奖的《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之前在徐春建老师的讲座中听到过,没有看过完整的视频,正好趁此机会好好学习观摩。

《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学习心得
王老师的课不愧是浙江省一等奖的课,值得我们好好的学习研究。我对这节课进行了课堂实录(见后面的听课笔记),对其中几个有感触的地方总结如下:
1.对教材的处理
我们现在所用的教材,有几节内容我们老师在上的时候总有一些迷茫,需要我们老师对教材进行再处理。王老师将教材的两个模拟实验进行了弱化处理,而是将真实的消化器官(猪的食道、胃、小肠、大肠)引入课堂,组织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科学观察,在观察中发现这些消化器官的特点,思考其作用。随着生命科学领域教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发现: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学应立足于科学观察,而不应去做那些似是而非的模拟实验。这个做法是大胆而且有高度的,向王老师学习。
2.证据意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渗透
王老师整节课都在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建立起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王老师在学生给出一个观点时,都会追问一句“你的依据是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同时也引导学生规范的语言把特点与作用之间的关系建立的更牢固:比如在讲胃的时候,学生说强韧,作用是碾碎食物,王老师,边慢慢的说,边指着板贴,胃强韧的特点可以帮助它起到碾碎食物的作用。(一边说一边一个个词指过去,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学生后面就能更加规范的回答问题,这种小细节更能看出老师的教学能力)
3.实验材料的丰富性
王老师的这节课材料实在是太丰富了,从身体模型展板、消化器官贴纸、再到塑料袋揉米饭,再到重头戏——猪的食道、胃、小肠、大肠,还细心的准备了湿巾,透明橡胶管、褶皱管,绳子“小肠、大肠”、真正的猪小肠,2块不一样的布、酱油等等。让原本身体里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以更加直观地方式呈现在孩子们面前。
4.把时间留给学生
    本节课的重点实验,学生实验时间是10分钟,然后后面的研讨环节学生不断的在进行观点汇报,找更多证据,中间王老师也做了一些小实验,更直观地让学生明白,这一些特点和作用,比如:两个人拉胃,扯“小肠”等等,让学生研讨的同时增加许多的趣味性,让课堂充满欢笑,也让学生重新提起兴趣来进一步研究学习。(闻堰小学 孔燕)
TOP
89#

《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人体消化器官的特点与其作用是有联系的。
在课前,王老师以上节课《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导入,我们通过观察一块面包在自己口腔中从刚进入口腔到吞咽之前的状态,引发学生思考,食物最后从口腔去了哪里呢?学生大部分能说出一些完整的消化器官,但是对于具体的路线,大多数同学比较模糊,对于各器官的作用也是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学生猜想以及初步交流之后,随后学生在人体器官图中进行贴纸,接着学生给出正确的旅行图,让学生观察对比,找出和正确旅行图不一样的地方,让学生进行修正,摆出正确的消化器官位置。同时产生新的探究问题:这些消化器官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对食物产生作用?王老师以口腔为例,讲述了口腔里牙齿、舌头的特点及功能,拿出塑料袋里装米饭来模拟胃的消化过程,接着出示学习单和一些动物消化器官,学生在学习单的帮助下来进行对消化器官特点的观察,从而根据特点推断出该消化器官的作用,小组上台分享观点可以看出学生们很会思考:胃真的很强韧吗?王老师用一个拉扯实验很好的证实了胃的这个特点。最后让学生拉一下小肠(绳子)到真正小肠的展示,学生对小肠的特征有了真正的了解。
本节课的学生实验分别是消化器官贴贴图、塑料袋模拟胃的演示实验、动物消化器官的观察、小肠的模拟实验及观察,对于做实验学生非常感兴趣,王老师设计的这一系列实验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消化器官的特点与其作用是有联系的这一教学重点作用很大。(陈玉海 楼塔镇小)
TOP
90#

《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学习体会
听了浙江省小学科学学科关键问题解决暨科学新课程标准专题研训活动,收益匪浅,尤其是杭州市胜利实验学校王老师的《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这一节,王老师从课前谈话品尝面包开始,让小朋友们一起感受面包被消化分解的过程,通过这么一个过程,来初步认识我们自己的消化器官。通过出示器官的图片,表达交流消化的先后顺序,最后通过简单的研讨分析,帮助我们修正前概念中存在的偏差和小错误。之后再立足科学观察,来进一步探究消化器官,从演示实验用塑料袋模拟我们真实的胃,蠕动碾压食物,同时我们也可以思考,真实的胃是不是像我们的塑料袋这么薄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其实也可以学习到我们不要给胃增加太多负担,一定要先在口腔里细嚼慢咽,不然胃的压力会比较的大。到科学探究,让学生们能够观察真实的动物的食道、胃、小肠、大肠等结构特点,通过阅读资料,来分析结构特点和作用。最后,让各个小组来进行汇总分析各个小组的探究结果,初步建立消化器官的特点和作用之间的联系。
另外,王老师的板书也非常值得我们学校,清晰整齐,左边是一幅人体图,右边是器官、特点、作用,都留在了黑板上,学生看了之后印象非常的深刻。(施林建 衙前农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