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3学年共同体王京专帖(六年级) [复制链接]

31#

《地球的运动》单元参考答案
1.我们的地球模型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从上到下依次为:地壳、地核、地幔     陆地、海洋
2.B
3. B
科学阅读:A、D

2.昼夜交替现象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B    2.A   3.B   4.C   5.B   6.D
科学阅读:C

      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活动记录:



课堂练习:
1.D    2.A   3.D(建议深夜改为夜晚)
科学阅读:略

4.谁先迎来黎明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贴有地名和方位的同学                  地球转动
  围成一圈的同学                         地球
  红色纸片                               太阳
看到红色纸片                            迎来黎明
按某个方向转动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人们
2.B   3.B   4.B   5.C
实践拓展:略


5.影长的四季变化
活动记录:
春——中等  夏——最短  秋——中等  冬——最长
我的发现:  夏  短   冬   长
课堂练习:
1.C    2.D   3.B   4.D   5.D
科学阅读:D


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
活动记录:
地球公转的特点
周期    一年或365天
公转中心     太阳
方向    自西向东或逆时针
公转轨道的形状    椭圆形
公转时地轴的特点    (不作要求)
    
课堂练习:
1.D    2.D   3.A   4.B   5.C  6.C
实践拓展读:略

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活动记录:
1.略
2.








课堂练习:
1.A    2.B   3.D   4.C
科学阅读:A


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C    2.D   3.A   4.D   5.B    6.D   7.B   8.A   9.D  10.C
11.B   12.A  13.B  14.A  15.D   16.D  17.B  18.A  19.B  20.B
二、探究题
21.地球是球体                                  地球在运动
  太阳静止不动                                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
地球静止不动                                太阳每天绕地球一周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22.(1)略 (2)略  (3)B   (4)C
23.(1)B  (2)A   (3)略
24.(1)B夏至   D冬至 (2)B  (3) 赤道  (4)D  (5)B
TOP
32#

一起努力向前。
TOP
33#

区教研活动

区教研活动火热进行中
aa46dc97b3f3bc6ebe28f22534d09cd.jpg (, 下载次数:0)

(2023/9/13 13:55:10 上传)

aa46dc97b3f3bc6ebe28f22534d09cd.jpg

TOP
34#

1.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实验小学 王燕飞
【教材简析】
本课通过回顾“哪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聚焦“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和小苏打”,学生经历“猜测-讨论-验证”,用对比实验来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得出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并使学生初步建立控制实验变量,防止干扰的实验意识。通过实验数据,发现不同物质在等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不一样的。
【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的时候,学生学习过《它们去哪儿了》,知道水能溶解盐、红糖, 不能溶解小石子,判断溶解的现象是颗粒看不见了。这节课,在基于学生对溶解的已有认知上继续探究盐、小苏打这些能溶解的物质,究竟能溶解多少。学生过去在生活中没有关注过这一问题,就会出现不同的预测,实验过程中,现象是比较容易观察到的,但是规范的操作能力是学生欠缺的,需要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感知到“不同物质在相同多的水中溶解的量是不一样的”。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
通过实验观察,知道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认识到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
科学思维目标
通过实验设计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探究实践目标
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的实验和小苏打的质量。
态度责任目标
在观察实验中,愿意分享自己的观点,乐于倾听他人观点,完善和改进探究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不一样。
难点:通过规范操作获取50毫升水中食盐和小苏打溶解的量。

☆课前分组,选组长
准备好尺子、毛巾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好,我是来自实验小学的王老师,今天我们的座位跟教室里有所不同,我们现在以四人为小组,组长确定了吗?现在给大家30s时间选出一名最能干的小组长。小组长请举手,让我来认识一下。同学们在家里有做过菜吗?老师想问问你,在做菜的时候你都用了哪些调味品?。。。。。。看来我们的同学都是生活小能手,你们真棒,相信今天的课堂,你们也一定能成为实验小能手。
一、生活导入
今天我带来了一杯50ml的水,你们说,食盐在这杯水中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回答:会溶解。
二、探究实践
活动一:小苏打的溶解
1.出示小苏打,观察小苏打
2.提问:小苏打能够溶解在水中吗?引发认知冲突。
3.通过小苏打溶解演示实验,达成共识:小苏打能够溶解在水中。
4.提出问题:在50ml水中食盐和小苏打哪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更多?
5.学生预测。
活动二:比较溶解能力
1.设计:教师出示实验材料,小组根据实验材料讨论实验方案。
2.学生汇报实验方案,根据汇报结果开展交流探讨,解决实验设计中三个关键性问题:①水量一样多;②食盐和小苏打要一份一份加入,每一份质量相同;③完全溶解后加入下一份。
3.播放微课,明确实验操作要点,
实验要点:①搅拌的过程中水不能溅出来;②搅拌棒尽量不要碰到烧杯的杯壁和杯底;③实验材料禁止进入嘴巴
4.实验:组长领取材料进行实验。(20min)小组分工合作,实验并记录。

四、汇报交流
一组汇报数据,另一组补充,呈现全班所有小组的数据.
1.分析不同小组数据差异的原因
2.得出结论:①在50ml的水中,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②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不能无限溶解。
五、拓展提升
在我们生活中,除了食盐和小苏打,还有很多可以溶解的物质,他们的溶解能力又怎么样呢?通过今天的课堂学习,你知道怎么比较了吗?

【板书设计】
TOP
35#

新教师王燕飞老师课堂教学中
67a9369983aa345d8e26d4e00d92f34.jpg (, 下载次数:0)

(2023/9/14 8:14:36 上传)

67a9369983aa345d8e26d4e00d92f34.jpg

TOP
36#

王老师借助手机投影展示课堂教学,效果好
f23511ffe616f5a0154b725910c15e7.jpg (, 下载次数:0)

(2023/9/14 8:18:04 上传)

f23511ffe616f5a0154b725910c15e7.jpg

TOP
37#

朱老师做最后总结和新学期工作布置
56f8c3c7fba541509156e84338d43a9.jpg (, 下载次数:0)

(2023/9/14 8:20:16 上传)

56f8c3c7fba541509156e84338d43a9.jpg

TOP
38#

评价方式的展示(优秀方式的展现,值得我们思考)
1135aa96365eb49f9061d696aef65f9.jpg (, 下载次数:0)

(2023/9/14 8:21:27 上传)

1135aa96365eb49f9061d696aef65f9.jpg

TOP
39#

每次上完课进行及时记录反思,会有更大收获,学习了
TOP
40#

回复 34楼王京wj的帖子

课堂记录非常详细,没听到课的也学习到了。
TOP
41#

1.我们的地球模型
【教材简析】
“地球的运动”单元学习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本课作为起始课引入了在这一领域常用的学习工具——模型,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教材分为三个模块:模块一,梳理已知的地球知识,为模型制作做准备;模块二,制作三种地球模型;模块三,展示、对比、评价三种地球模型。
由于宇宙空间观察的条件限制,我们常常通过模型与模拟实验进行宇宙科学领域的学习。而科学家在进行此领域的研究时,也会把已知表达在模型上,并利用模型进行模拟实验,从而得出新知,再通过实践观察验证新知。本课也是通过制作模型帮助学生整理已掌握的知识,并希望学生把自己制作的模型应用在后续的各个主题的研究中,从而获得新知。
本课的重点是动手制作各种类型的地球模型,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为整个单元的学习提供动力,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孩子对地球的形状、结构、运动等有了自己的认识,但还不够全面。在这一课中,学生通过整理知识、制作模型、观察和比较模型,可以更加方便地交流地球相关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用模型表达已有知识的能力和提高学生读懂模型的能力。模型建构的学习方法是贯穿整个单元的,所以我们的模型制作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上,更应该延伸到课堂之外,学会制作、改进、利用模型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制作和观察各种地球模型,识别和了解地球的相关知识(结构、海陆分布、运动),应用模型建构到地球知识的学习当中。
科学思维:运用思维导图梳理已知的地球相关知识并使其结构化;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将一类或多类知识表达在模型上。
探究实践:在思维导图的绘制中,能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已有认知并进行合理分类;在交流讨论中,能完善思维导图并提出可探究的问题;在模型制作的过程中,能利用不同材料把抽象的地球知识准确地表达到实物中。
态度责任:在模型展示、比较、评价之后,感知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能不断改进自己的模型并应用到后续地球主题的研究中,对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内容探究保持好奇心与探究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不同材料,动手制作能表达各类地球知识的地球模型。
难点:能用模型准确表达自己所了解的地球知识。
【教学准备】
教师:1.教学课件;2.菜刀一把、三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红、黄、蓝)、抹油的小刀(防沾刀)、直径12cm的白色泡沫球若干个、地球仪。
学生:1.每组自备水彩笔、橙子、筷子、抹布;2.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书中“橡皮泥地球模型”图片)
1.出示教科书“橡皮泥地球模型”图片
提问:大家觉得这是什么?
追问:怎样判断出来的?(预设:绿色代表陆地、蓝色代表海洋 )
这是一个地球模型,通过它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多少及分布情况。揭示课题:我们的地球模型(板书)。
2.我们还知道哪些关于地球的知识?关于地球你又有哪些疑问?把它们写在记录单内。
【设计意图】聚焦于教科书“海陆分布模型”,引起学生对于已有地球知识的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我知道和感兴趣的地球知识(预设8分钟)
材料准备:记录单
1.明确活动要求
(1)绘制思维导图,注意分类合理。
(2)提出可探究的关于地球的问题。
2.全班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1)选1-2组汇报,全班交流,排除一些明显错误的观点。
(2)整理地球知识,完善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全班讨论,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巩固已经知道的地球知识,为制作模型做好铺垫。
三、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模型(预设22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地球内部结构图、地球海陆分布图、东西半球分界图)、菜刀、三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红、黄、蓝)、抹油的小刀、泡沫球、水彩笔、橙子、勺子、筷子、抹布
1.导语:我们已经掌握了很多关于地球的知识,我们是否也可以根据自己想表达的地球知识制作不同的地球模型呢?
2.观察地球结构模型
我们曾经用三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了地球结构模型,剖开并观察地球结构模型的剖面。(微课视频出示,唤起学生对模型的认知,感受其作用,调动积极性。)
3.制作我们的地球模型
(1)谈话:我们能做什么类型的地球模型?表达地球的什么知识?(学生各抒己见,符合实际情况,言之有理即可。)
(2)微课展示“海陆模型”、“自转模型”制作方法(播放微课,解决制作当中可能存在的难点,方法仅供学生参考:“海陆模型”先用铅笔勾勒海陆边界轮廓,再涂色。“自转模型”制作时,橙子可切可不切。)
(3)谈话:看完微课之后,大家有什么新的想法?
(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而不是按照微课视频做出千篇一律的模型,鼓励为主。)
(4)动手制作模型
提供材料,学生自行领取。组内先做一个模型,时间允许可向老师申请做其他模型。
(5)小组模型展示
①小组上台展示,说明模型类别。
②从这个模型中能得到什么信息?
4.研讨:模型的比较与改进
(1)对比不同的模型,他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不同:模型表达的地球知识不同,制作方法、材料也不同,适用的范围也是不同的;
相同:都能表达某一类的地球知识,都有地球的基本特征,都能用于科学研究。(明白模型的意义)
(2)“我们的模型”还可以如何改进?
思考:怎样可以使模型更加精确地表达地球知识?怎样使模型更美观?怎样可以方便实验?
【设计意图】五年级时,已经用橡皮泥做过“地球结构模型”,所以制作的难点是“海陆分布模型”和“自转模型”,通过微课简洁明了出示制作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四、拓展(预设:4分钟)
材料准备:地球仪
1.观察地球仪。
2.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观察专业的地球仪,学生获得非常多的信息,同时会与自己制作的地球模型进行比较,体会模型改进的意义,了解改进方向。
五、课堂小结(预设1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把已知的知识用模型表达出来。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和科学家一样用自己制作的模型进行实验探究,在不断地改进中研究更多关于地球的知识!
【设计意图】建模的思想贯穿整个单元,第一节课中的模型制作是已有知识内化后的外现,在本单元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到自己制作的模型进行研究,必要时进行改进,感受模型的价值。
TOP
42#

教学思考:课堂内制作地球模型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导致没有时间对模型进行研讨和改进,该怎么办?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一个课时内很难将所有目标落实。本课一共涉及了三种模型,其中“结构模型”五年级的时候学生就已经制作过了,所以“橡皮泥地球结构模型”我们可以让学生课前完成。
“海陆分布模型”是最花时间的,对海陆分界线的“精度”不应要求过高;将平面的海陆分布图绘制到球面上,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教师需要进行一定指导。
“地球自转模型”制作时,橙子内部的果肉可以先不掏出(掏出果肉是为了长久保存,可回家掏)。
模型改进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应贯穿于本单元每一堂课和课后时间,我们也要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材料和更多的工具”在模型的制作中能起到极大帮助,鼓励学生课后利用家中材料和工具制作更加“精良”的地球模型。
TOP
43#

昼夜交替现象
【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2课。本课从认识昼夜交替现象引导学生进入学习,随即用一个问题“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呢?”聚焦到探究主题上来,旨在充分展露学生对昼夜现象的看法,试着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运动关系入手,独立思考并形成自己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基于学生前概念的多样性与现象本身的复杂性,本课希望让学生能自主展示各种解释方案,暴露自己的原有认知,然后对自己的假设进行模拟实验,通过讨论交流、思维碰撞发现问题、修正解释,最终推动学生的认知向前发展。教材主要安排四个有层次的活动,一是学生独立地思考并形成自己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二是像科学家一样研讨、交流我们的解释;三是做模拟实验,初步检验假设是否成立;四是交流实验结果,修正解释或提出进一步的研究问题。
【学情分析】
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天文现象,每天都在上演,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但是,学生熟悉的只是现象的特征,对现象成因的理解却比较模糊。从教材编写来看,引起昼夜交替现象有好几种可能,教材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发挥最大的想象力,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通过模拟实验去验证,重演一次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虽然最后还没有找到正确的解释,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了科学需要通过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产生深刻的科学价值观。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昼夜交替模拟实验,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解释可以有多种。
科学思维:运用比较的方法,能区别昼夜交替现象成因假设中地球和太阳的相对运动关系。
探究实践:能根据已有知识,用口述、画图等方式对昼夜交替现象成因提出有依据的假设。能基于假设,制订可行的探究方案,并通过模拟实验对假设进行验证。
态度责任:对昼夜交替现象成因感兴趣,愿意和同学合作,能与同学分享观点,保持探究昼夜交替现象真正成因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昼夜交替现象成因提出有依据的假设,并用模拟实验验证。
难点:思考并归纳出各种假设的本质区别是地球和太阳运动状态不同。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班级记录大表、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学生:手电筒、地球海陆分布模型、作业本。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
材料准备:同一地点的昼夜照片、昼夜交替动图
1.观察同一地方的白天与黑夜的图片,引出昼夜概念。
2.观察一张昼夜交替的动态图和一个太空视角的地球昼夜交替的动态图,让学生认识这种现象是昼夜交替现象。
3.谈话:昼夜交替现象每天都在上演,是地球上最常见的自然现象,那么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设计意图】出示图片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白昼、黑夜的特征,直观观察昼夜交替现象,为探究昼夜交替现象成因做铺垫。
二、探索和研讨(预设35分钟)
材料准备:手电筒、自转模型、学习单
(一)提出假设(预设8分钟)
1.引导思考:如果没有太阳光的照射,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吗?如果地球是个透明的球体,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吗?太阳和地球都静止不动,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吗? 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都是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必要条件。
2.思考并猜测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请学生把对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假设用简单的示意图记录下来。可以用小圆代表地球,大圆代表太阳,用箭头表示运行的方向。(视频演示假设示意图画法)
3.请学生上台展示介绍, 老师将学生的观点画在黑板上,其他同学补充。
(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3)地球自转
(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也自转
……
4.交流学生提出的假设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设计意图】画想法旨在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交流观点的环节能让学生在与他人观点碰撞中,产生新认知,并产生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假设的动力。
(二)模拟实验,检验假设(预设12分钟)
猜测也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法,到底哪种假设是正确的呢?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进行验证。
1.确定模拟实验的材料,使学生明白寻找具有相似特征的材料来代替地球和太阳,以能保证实验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用地球模型模拟地球,用去掉反光罩的手电筒模拟太阳)
2.出示实验材料,先让学生思考实验操作步骤,然后播放视频简单演示。
3.明确模拟实验要求。
(1)严格按照标准判断昼夜交替现象。
(2)验证提出的假设是否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4.学生分组模拟实验,及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基于假设制定可行的探究方案,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初步判断该假说是否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三)交流研讨,总结发现(预设15分钟)
1.交流:通过模拟实验,哪些可能性是成立的?哪些是不成立的?明确观察到什么现象可以判断出现了昼夜交替。
(一个小组先汇报,用记录单展示,并解说,其他小组再补充与质疑,质疑的过程可以让学生现场演示,来解决问题。)
2.思考: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不同?
(预设:每种假设不同点就是地球与太阳的相对运动状态不同。)
3.谈话:对于“为什么地球上的昼和夜会不断地交替”这种自然现象,虽然有多种可能的解释,但与事实相符的只有一种,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确认哪种假设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展示与交流充分了解每种假设的特点,在对比中发现每种假设的本质不同,进而找到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本质原因。
三、课堂小结(预设:2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昼夜交替现象,,昼夜交替现象每天都在循环往复,是地球上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为了探索地球上昼夜交替的真正原因,我们今天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模拟验证——新的认识。 科学的进步没有捷径可走,人类认识地球和宇宙的过程是漫长而又艰辛的,很多科学家为之付出了努力甚至牺牲,但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并不会因此而停止……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活动引导学生对所学进行回顾与梳理,同时明确科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TOP
44#

教学思考:通过模拟实验发现,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但实际上与事实相符的只有一种,我们应如何进一步确认哪种假设是正确的?
通过对模拟实验现象的总结,发现四种假说都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但事实只能是一种情况。因此进一步确认哪种假设是正确的,首先要对比分析成立的假说有什么不同,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对比分析,各种假说的不同在于地球和太阳的运动关系不同,因此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关键在于确定太阳和地球的运动关系,这是后续将要学习的内容,也可以建议学生利用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现象和经验来辅助判断。
TOP
45#

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第3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人类在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上,有过两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学说,分别是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
本课将在前一课学习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发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关键在于确定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在本课中,学生将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初步体会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艰辛而漫长的历史探索过程,并且能够了解到每一种学说在历史上都有其产生、发展、修正、革新的过程。同时通过对比、分析,获取地球运动的关键信息,并依据正确的信息对第1课中的地球模型进行改进,再利用改进后的地球模型进行模拟实验,最终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正确解释。
【学情分析】
在本课中,学生通过阅读文献资料获取了地球与太阳运动的关键信息后,需要进一步探究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关键在于确定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因此本课需要学生依据正确的地球与太阳运动的信息再次进行模拟实验,最终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正确解释。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资料阅读及模拟实验,知道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同时绕地轴自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科学思维:运用模拟实验、推理论证等方法认识到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
探究实践:在阅读过程中学会使用文献摘要,并能通过阅读文献获取地球运动的相关信息;在模拟实验的过程中能依据正确的地球运动信息改进地球模型,并利用模型认识到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
态度责任:在了解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过程中,体会到所有科学观点都需要众多证据的支持,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要有证据意识,并能勇于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通过阅读资料获得地球与太阳运动的准确信息,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现象。
难点: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1.教学课件;2.整理第2课中几种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假说。
学生:1.每组准备反光效果好的小圆贴片、较硬的金属丝、学生自制的地球模型、手电筒;2.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问题、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上一节课中几种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假说
1.出示上一节课中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几种假说。
提问:这几种假说都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2.教师总结:确定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才能确定哪一个解释与事实相符。
3.揭示课题: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板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每种假说的根本区别是地球和太阳的运动状态不同,从而聚焦到研究地球与太阳的运动状态主题中来。
二、阅读资料,认识地球与太阳的运动(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记录表
1.教师介绍:人类认识地球和太阳的运动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是两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学说。
2.学生阅读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比较他们的观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并记录在记录表(韦恩图)中。
3.组织学生交流“地心说”和“日心说”相同点与不同点,教师以韦恩图的形式进行板书记录。
4.提问:比较两种学说,谁的观点更具说服力,你的依据是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正确的运动形式:地球绕太阳转动,同时绕地轴自转。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初步体会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艰辛而漫长的历史探索过程,并且能够了解到每一种学说在历史上都有其产生、发展、修正、革新的过程,同时通过对比、分析,获取地球与太阳运动的正确信息。
三、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现象(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反光效果好的小圆贴片、较硬的金属丝、第 1 课中学生自己制作的地球模型、手电筒、记录表
1.改进地球模型
教师出示地球模型
提问:这是我们在第一节课中做的地球模型,我们该如何改进模型进行模拟实验?
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2.教师总结改进要点:
(1)根据地球与太阳的运动状态改进原有的地球模型,增加实现自转的“地轴”(地球有自转轴且地轴倾斜作为事实直接告知学生即可,不必过度延伸)。
(2)在地球模型相对的两个面上分别贴上1个反光的小圆片,使两个小圆片刚好分别处于白天和黑夜,为了方便观察和交流给小圆片编号“1”和“2”。
3.通过观看微课进一步了解改进地球模型的方法。
4.出示实验要求:
(1)将“地轴”从地球模型的南极穿入北极穿出。
(2)观察反光贴纸是否能在地球自转一周的过程中产生了一次昼夜交替现象。
(3)把观察到的现象,用画图的形式记录在活动记录表中。
活动记录表:画出小圆片的亮暗情况

5.学生改进地球模型,进行模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6.交流研讨:学生借助活动记录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
7.教师通过微课总结:地球绕地轴自转,使地球上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依据地球运动的关键信息,改进地球模型,再改进后的模型进行模拟实验,最终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正确解释。这样的设计,既体现科学的严谨性,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课堂小结与拓展(预设5分钟)
1.课堂小结
提问:本课进行的昼夜交替模拟实验与前一课中的昼夜交替模拟实验有什么不同?
(预设:引导学生从实验条件、实验结果和自己的感受 三方面去表达。教师可以在学生表达完成后,指导其总结出关键信息。如:当学生谈到增加了地轴,可以总结为“实验条件的不同”,从而引导学生从实验条件方面继续发散思维。)
2.拓展
课后收集更多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活动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与梳理,同时通过拓展活动激发学生继续探究地球自转的兴趣。
TOP
46#

教学思考:改进地球模型时,怎样才能保证“地轴”从地球模型的南极穿到北极而不发生偏移?
在改进地球模型时要保证“地轴”从地球模型的南极穿到北极不发生偏移,
可以借助筷子或比较细的小木棍等合适的、不会弯曲的工具,将模型从南极到北极钻一个孔,再将金属丝沿着孔从模型的南极穿入北极穿出,就不会发生偏移了。
TOP
47#

谁先迎来黎明
【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4课。在前两节课学习的基础上,本课将同第2课、第3课一起解决课程标准里的学段目标——“知道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与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知道地球自转轴及自转的周期、方向等”。此前,通过哥白尼学说,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 那么本课的内容则落在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转周期,以及自转形成了天体的东升西落现象上。
本课通过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地球”,按不同方向模拟“地球”转动,观察谁先迎来黎明。再通过“地球椅”体验活动,结合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事实,推理得出地球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确定了地球自转方向之后,结合“人体地球”的模拟实验,就能知道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即东边比西边先迎来黎明。最后,再利用地球模型进行模拟实验,验证我们推理出来的结论,巩固本课的学习目标。
【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地球绕着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但对于地球自转的方向并不是很清楚。在生活中,学生观察到太阳每天是东升西落的,那么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太阳的运动方向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缺少相关的知识储备。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模拟实验和对生活现象的分析,知道东边的北京比西边的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认识到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东边比西边先迎来黎明。
科学思维:运用模拟实验、推理论证等方式认识到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
科学探究:在模拟实验中能通过手拉手围成一个“地球”的模拟实验来探究“谁先迎来黎明”;通过“地球椅”、地球模型等模拟实验的体验,结合生活实践来理解相对运动的特点。
态度责任:对探寻自然现象,解密自然规律保持好奇心和探究兴趣。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
【教学重难点】
重点:北京和乌鲁木齐哪个城市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
难点:认识相对运动,感受相对运动,并且联系实际,从而分析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班级记录大表、地球仪。
学生:打印好的“北京”“乌鲁木齐”“东”“西”大字、双面胶、红色圆卡纸、可以旋转的办公椅、手电筒、学生制作的地球模型、小圆片贴纸、中国地图、作业本。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聚焦揭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
1.回顾前几节课所学的知识:地球不停地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
2.提问:当天开始亮的时候,我们就迎来了黎明。地球上不同的地区,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一样吗?
3.猜一猜:北京和乌鲁木齐这两个城市,谁先迎来黎明?
【设计意图】把两个城市谁先迎来黎明的生活事实提供给学生,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以此作为研究地球自转的起点。
二、探究谁先迎来黎明(预设30分钟)
材料准备:中国地图、打印好的“北京”“乌鲁木齐”“东”“西”大字、双面胶、红色圆卡纸、可以旋转的办公椅、手电筒、学生制作的地球模型、小圆片贴纸。
(一)模拟实验:谁先迎来黎明(预设12分钟)
1.找一找位置:要想知道北京和乌鲁木齐哪个城市先迎来黎明,我们要在地图上找到这两个城市的位置。
2.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边,乌鲁木齐在北京的西边。
3.出示模拟实验的要求:
(1)每个小组的同学手拉手,面朝外,围成一个圆圈,模拟地球。
(2)其中一个同学身上贴上写有“北京”和“东”的纸片,代表北京;在他右手边的同学身上贴上写有“乌鲁木齐”和“西”的纸片,代表乌鲁木齐。再请一个同学站在圈外举一个红色纸片,代表“太阳”。
(3)大家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慢慢转动,观察谁先看到太阳,也就是谁先迎来黎明;再按照由“东”向“西”的方向慢慢转动,观察谁先看到太阳,也就是谁先迎来黎明。
4.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
5.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得出:地球自转方向不同,北京和乌鲁木齐迎来黎明的先后顺序也不同。
(二)认识相对运动(预设10分钟)
1.过渡:地球到底是自西向东转动,还是自东向西转动呢?我们继续来研究。
2.说说生活经验:我们有过这样的生活体验吗?当你坐在汽车上,汽车往前进时,窗外的树木是怎么运动的?当汽车往后退时,窗外的树木又是怎么运动的?
3.体验相对运动。
(1)老师这里有一把转椅,当你坐在转椅上,向右转动时,你看到的景物会怎样?当你向左转动时,看到的景物会怎样?
(2)学生体验,说自己的发现。(预设:人向右转动时,看到周围的景物在向左转动;人向左转动时,看到周围的景物在向右转动。)
4.你在生活当中还有类似的体验吗?(预设:坐旋转木马、乘观光电梯时看到的景物移动方向和木马转动、电梯运动的方向也是相反的。)
5.小结:像这样,物体移动的方向和看到的景物的移动方向相反,被称为“相对运动”。
6.提问:设想我们坐在地球这个“大转椅”上,而我们每天看到的太阳和其他天体都是东升西落的,由此可以推断出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预设:自西向东的。)
(三)再次模拟谁先迎来黎明(预设8分钟)
1.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我们怎样在地球仪上看到北京先迎来黎明呢?
2.微课展示模拟的方法:在地球上找到北京和乌鲁木齐这两个城市,分别用不同颜色的小圆片贴在上面,打开手电筒(使其照亮半个地球),慢慢地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仔细观察哪个城市先迎来黎明。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研讨:
(1)北京和乌鲁木齐,哪一个城市先迎来黎明?你是如何知道的?(预设:北京,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北京先被太阳照到,所以北京先迎来黎明。)
(2)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预设:实验观察自转一周时,一个地区只有一次黎明,而我们生活的城市每天也只有一次黎明,所以可以推理出自转一周就是一天,即24小时)
【设计意图】从地球视角的观察,到相对运动的理解,再到宇宙视角的研究,引导学生从由浅入深地研究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及形成的天体东升西落现象。
三、课堂小结与拓展(预设8分钟)
材料准备:图片、学生记录单
1.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预设:地球是在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不同的城市迎来黎明的时间也不一样,北京先迎来黎明,乌鲁木齐后迎来黎明。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周围景物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这叫做相对运动。)
2.拓展
出示中国地图,提问:在我国,最早日出和最晚日落的地方,在哪里?请在中国地图中指一指它们的大概位置。
请学生在地图上指一指,说说这样想的理由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阅读作业本上“实践拓展”中的《最晚日落和最早日出的城市》,完成相关的作业。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活动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进行回顾与梳理,通过在中国地图上寻找最早日出和最晚日落地方的拓展活动达到知识的迁移。
TOP
48#

教学思考:“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的两个模拟实验中,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这一事实是判断地球自转方向的依据之一,但“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并不是本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明确地球自西向东转才是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在第一个模拟实验中,关注谁先看到“太阳”,其实是在以地球的视角研究地球自转的方向。在第三个模拟实验中,从“太阳”的位置进行观察,其实是在从宇宙视角研究地球自转的方向,这样能更清晰地明确地球是自西向东转的。此外,在第三个模拟实验中还要弄清楚自转一周的过程中,同一个地区迎来了几次黎明,这样也就弄清了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TOP
49#

5.影长的四季变化
【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的第5课。前面几课中,学生初步了解了地球的基本特征和自转现象,在这样的基础上,通过探究同一物体在不同季节正午时分影子的变化规律,为下一课学习地球绕太阳公转做铺垫。聚焦部分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日影一天长短变化规律,提出问题——日影变化会随着季节有规律地变化吗?探索部分分为四个环节:一是查找资料,了解古人是如何观测日影变化的;二是制作简易圭表;三是用手电筒模拟四季太阳的不同位置,利用制作的圭表测量正午的影子长度变化;四是利用自制圭表,实际观察一年时间。拓展部分让学生观察“北京地区日出日落时间和正午太阳仰角的变化表”,对课堂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延续。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对地球的特征和自转规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地球公转特点的认识还比较欠缺。在生活中,学生经常会看到物体的影子在一天当中不同时段是不一样的,但是没有观察过影子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也存在一定的规律。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在模拟实验中感受影长的四季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阅读资料及模拟实验,知道同一地点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会随着季节改变呈有规律的变化;并了解圭表是中国古代测量正午时刻的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
科学思维:用建构模型的方法,认识同一物体影长的四季变化规律。
探究实践:能利用身边的材料创新性地完成圭表的制作,在模拟实验中能用自制圭表模拟测量同一物体在四季的影长。
态度责任:通过复制古人仪器,感受古人的智慧,体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先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自制圭表,模拟测量四季日影的变化。
难点: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影长的四季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1.教学课件;2班级记录大表。
学生:1.每组提供A3卡纸、A4卡纸、刻度尺、双面胶、铅笔、剪刀、手电筒、“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的标志物;2.观察记录单。
一、聚焦(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
1.回忆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长的变化规律: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长是怎么变化的?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变化?
2.谈话:四季交替,年年循环,日影变化会随着季节有规律地变化吗?
3.板书课题:影长的四季变化。
4.讨论:有怎样的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一天中物体影长的变化规律来引出影长的四季变化规律,有利于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同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二、探索和研讨:(预设30分钟)
材料准备:A3卡纸、A4卡纸、刻度尺、双面胶、铅笔、剪刀、手电筒、“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的标志物、观察记录单
(一)查阅资料:了解古人的方法
1.提问:古人也考虑过这个问题,那么他们是如何观察日影的四季变化规律呢?
2.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古人观察日影变化的方法:中国古代使用名叫圭表的天文仪器观察日影长度,圭表由圭和表组成,圭是有刻度的平面,表是立在圭上面的一根柱子。正午时,表会在圭上投影出暗影,影子长度在四季呈现规律变化,人们还根据影子长短划分了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
3.学生分享: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了什么?
4.教师结合圭表的图,讲解圭表的结构和原理。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资料——分享收获——教师讲解,学生能更好地对古人的观察工具圭表有具体的了解,从中感受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先进。
(二)动手制作圭表
1.过渡:今天,在课堂上我们也来学习下古人,制作一个简易圭表,探究日影的四季变化规律。
2.教师出示材料:A3卡纸、4卡纸、刻度尺、双面胶、铅笔、剪刀。
3.小组讨论:如何利用所给材料制作圭表?
4.交流:分享自己组想到的方法和注意点。
5.出示实验要求:
(1)将表固定在圭上时,表与圭上的“0”刻度对齐,且两者要保持垂直。
(2)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制作简易圭表。
7.讨论:除了卡纸,生活中我们还能利用哪些材料来制作圭表?鼓励学生在课后用更多的身边材料来制作圭表。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勇于在课后用新的方法和新的材料有创意地完成圭表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求每个同学都动手制作圭表,便于在课后利用自制圭表进行进一步观察。
(三)利用自制圭表,模拟影子长度的变化
1.谈话:要知道一年四季正午的日影长度变化规律,我们要先知道同一地点正午时分太阳位置的四季变化。根据生活中的观察,我们知道夏天的太阳比较高,冬天的太阳比较低,而春天、秋天的太阳高度在夏天和冬天之间。
2.微课展示模拟的方法:用手电筒模拟太阳,记录当手电筒处在不同的高度时,表投射在圭上的影子长度。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将所有组的实验数据在电脑上绘制成柱状图,交流研讨:同一地点,一年四季正午时分,影子长度有着怎样的变化规律?
(预设:(1)同一地点,正午影子在夏天最短,冬天最长,春秋在两者之间;(2)同一地方正午影子长度呈有规律的变化,夏至到秋分到冬至逐渐变长,冬至到春分再回到夏至影长又逐渐变短。)
(四)实际测量
在课后把自制圭表放在正午时分太阳可以照射到的窗边,记录一年四季影子的实际长度。
【设计意图】利用微课展示实验过程,一方面可以节省教师讲解时间,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实验注意点。展示所有组的数据,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组的数据,再比较其他组的数据,从而找出日影长度的四季变化规律。
三、课堂小结与拓展(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
1.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拓展
(1)思考:所有地方的正午影子长度都随四季变化而规律地变化吗?不同地点,同一时间影子长短一样吗?
(2)除了日影长度随四季变化,还有哪些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呢?出示《北京地区日出日落时间和正午太阳仰角的变化表》,学生观察后说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活动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与梳理,拓展部分先通过两个问题激发学生课后继续探究的兴趣,同时观察数据,了解还有其他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从而达到知识的迁移。
TOP
50#

教学思考:学生在利用所给材料制作圭表时不会做怎么办?
本节课,制作圭表是重点需要解决的环节,学生在拿到材料后可能会碰到以下疑问:(1)“表”怎么固定在“圭”上?(2)“表”无法与“圭”垂直怎么办?(3)刻度怎么画?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可以让学生在初步尝试制作圭表后提出遇到的问题,再集体讨论解决的办法;其次,如果还有问题的话,可以考虑播放制作微课,让学生学习微课中的制作方法。
TOP
51#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
【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基于课程标准的“地球每年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形成四季等有规律的自然现象”学习目标而设计。前一课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了解了它们的变化规律。本节课则尝试探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并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为后续学习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做铺垫。
本课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推理得出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二是初步尝试探究四季变化的成因。但由于四季变化的成因非常复杂,是由多方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的倾斜角度与方向保持不变,探究难度大,学生理解难度也大。故本课并非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探究活动得出科学、准确的四季变化成因,而是纠正学生常见的一个错误观点。
【学情分析】
通过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自转的特点以及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但对于地球的公转特点不甚了解。许多学生对四季的成因有着较为普遍的错误认识:夏季地球离太阳近,温度高;冬季地球离太阳远,温度低。以学生目前的知识与能力储备难以真正理解四季的成因,通过本课学习不仅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还要在学生心中埋下继续探究的种子。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阅读资料及模拟实验,知道地球是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为一年,认识到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科学思维:运用模型建构、推理论证等方法归纳地球公转的特点及了解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
探究实践:根据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特征,模拟地球在太阳系的运动;通过分析研讨,知道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特征中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变化无关。
态度责任:在模拟实验中,能乐于分享彼此的想法;在交流研讨中,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保持继续探索地球运动及四季成因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特征模拟地球的运动。
难点:根据地球公转的特征推理四季变化的成因。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地球公转的资料、三球仪。
学生:乒乓球、记号笔、圆盘、课堂作业本。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1.出示昼夜交替图片,请学生回忆昼夜交替的成因是地球自转。
教师小结:我们观测到众多自然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太阳公转。
2.出示四季变化图片,提问:四季的变化也与地球的公转有关吗?揭示课题: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板书)。
【设计意图】将常见的自然现象与地球的运动相联系,引发学生思考,直接揭示本课的研究主题。
二、探索地球的运动与四季变化(预设30分钟)
材料准备:乒乓球、记号笔、圆盘、三球仪
(一)了解地球公转
1.过渡:关于地球的公转,你知道哪些?
出示地球公转示意图,提出思考问题: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2)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
(3)地球地轴倾斜的方向会改变吗?
(4)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怎样的?
2.小组阅读。
学生先独立阅读思考,再组内交流学习心得。
3.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汇报地球公转的特点。
4.教师小结: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地轴始终倾斜并且方向不变,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
(二)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过渡:地球公转的特点众多,地球自转的特点也不少,而且地球自转与公转是同时进行的,能不能用一些材料把地球的运动模拟出来帮助我们理解呢?
2.教师出示材料,学生讨论模拟方法。
3.学生交流方法:乒乓球模拟地球,球上画一条线代表赤道,圆盘模拟地球公转的轨道,让小球在圆盘中运动起来,模拟地球的运动。
4.学生领取材料,开展模拟实验。
5.交流研讨:
(1)我们设计的模拟实验体现了地球运动的哪些特征?
(2)通过模拟,你对地球的运动有什么认识或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你们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6.教师出示三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加深学生对地球运动的理解。
(三)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
1.提问:我们现在已经对地球的运动有了充分的认识,那么你认为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有关系吗?你的证据是什么?
(预设: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四季循环一次也是一年;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的,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会发生变化,离太阳近时是夏天,离太阳远时是冬天。)
2.教师出示地球公转轨道距离与时间表,学生阅读,发表观点。
3.教师出示同一时间地球南北半球的季节示意图,学生阅读,发表观点。
4.教师小结:地球距离太阳近时,北半球是冬天,距离远时,北半球是夏天,而且同一时间,地球的南北半球恰好是相反的季节,地球上的四季变化与公转过程中距离太阳的远近无关。
5.延伸思考:你现在认为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吗?
教师播放重难点微课: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倾斜并且方向不变,这就导致一年中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个地区,直射时,温度高,斜射时,温度低。
【设计意图】从资料阅读到实验模拟,学生对地球运动特点的认识逐级加深,在此基础上推测出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系,相关数据的呈现可以帮助学生反思和修正自己原有的错误认知。
三、课堂小结与拓展(预设5分钟)
1.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地球的公转有哪些了解?
2.拓展
提问:我们生活在北半球,如果我们想去南半球海边度假,哪几个月去比较合适?
(预设:12、1、2月份,这几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却是南半球的夏季,气候宜人。)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活动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内容,拓展部分的价值在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以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
TOP
52#

教学思考:模拟实验难以模拟出地球运动的特点,价值何在?
学生在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后,可能只是记住了几条自转和公转特征的抽象信息点,很难把两者关联起来。模拟实验可以把地球自转与公转组合成一个整体,并呈现出动态具象的模型。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观察,对地球运动的特点认识得更为深刻,越是难模拟,学生越会想办法了解并尽可能模拟地球运动的每一个特点。在学生模拟实验后,教师可再次演示三球仪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运动的特征。
TOP
53#

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七课,本节课有两个重要的内容,一是了解地球运动对生物的影响;二是学习使用思维导图总结归纳有关地球运动的知识。教科书提倡以小组为单位,学生通过资料整理和归纳,梳理昼夜变化和四季变化对生物影响的现象,了解地球运动对于生物的影响。教科书的研讨和拓展部分是对第一部分的交流、汇报以及对本单元整体内容进行了一个完整的梳理。
本课内容聚焦在昼夜对生物的影响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上,并让学生在资料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万物之妙、自然之奇,体会自然的力量、生命之坚强,并对自然产生敬畏之心。在拓展环节中,要求学生课后用思维导图进一步总结归纳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同时,鼓励学生使用多种表达方式总结学习成果。
【学情分析】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昼夜和四季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形成的。在二年级下册,学生已初步感知过四季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活中也知道某些动物在夜间活动等现象,但没有明确地球运动和昼夜、四季的变化相联系。本节课中,学生通过查找、记录、归纳等方法整理四季和昼夜变化对生物的影响的例子,学生对这有浓厚的兴趣。但是,学生的记录能力以及对地球运动规律认识的不足,让学生会有分辨不清的情况,需要老师积极引导观察,有时要讲解现象的具体特点。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对生物影响例子的梳理,知道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长与生活,认识到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
科学思维:运用比较和分类的方法,区分受昼夜变化和四季变化影响的典型生物。
探究实践:能用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能用思维导图总结归纳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态度责任: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万物之妙、自然之奇,体会自然的力量、生命之坚强,并对自然产生敬畏之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表达出来。
难点:了解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班级记录大表、小组展览板。
学生:文字资料、视频资料、作业本。
【教学过程】
一、聚焦: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影响(预设3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
1.图片导入:展示地球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图片。
2.提问:昼夜交替对生物有什么影响?四季变化对生物有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自然变化与生物的关联产生探究的兴趣,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以此作为研究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对生物产生影响的起点。
二、探索和研讨(预设25分钟)
材料准备: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学生记录单、班级记录大表
(一)交流我们知道的昼夜变化和四季变化对生物产生的影响
1.写一写:学生个人把知道的“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影响”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写在小纸条上。
2.说一说:小组内交流每个人的想法,形成小组交流的观点。
3.展示成果: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记录单粘贴进行讲解进行班级交流。分“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影响”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两步进行交流,先选择1~2组进行交流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最后形成全班一致的认识。
4.成果梳理:通过班级梳理,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认识到地球上生物的生长、生活受昼夜和四季变化的影响和制约。
(二)分享资料,了解更多案例
1.过渡: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还有很多非常有趣、神奇的现象。老师今天也带来了许多有趣的例子,请选择你感兴趣的进行记录和描述。
2.明确任务要求:
(1)两人小组阅读资料卡片,交流获取到的信息。
(2)把关键信息分类记录到“我获得的新知识”一栏中。
(3)把记录单贴到小组的展览墙上。
(4)限时10分钟完成。
3.展示与分享:学生把“我新获得的知识”粘贴到小组展览墙上。在表前阅读其他同学的信息,在阅读的同时,选出三条最奇妙的信息。
(三)研讨:观察发现
1.学生对认为最奇妙的信息进行展示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
(预设:昼夜变化影响着花的开放和闭合;蝙蝠这样在夜间进行捕食和活动的生物称为夜行性动物;落叶类植物随着四季出现不同的状态;像青蛙这样的动物需要进行冬眠……)
2. 提问:生物为什么会有这些行为呢?(反向思考,如果生物不这样做会怎样?)
引导学生思考行为背后的原因——为了生存。理解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观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设计意图】从已知的知识出发,运用阅读归纳的方式,获取新的知识。引导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了解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体会自然的力量、生命之坚强、生命之美,并对自然产生敬畏之心。
三、小结与拓展(预设12分钟)
1.单元回顾:小组交流,本单元我们学到了哪些有关地球运动的知识?
2.出示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能帮助我们把已知知识进行关联,让零碎的、不成系统的知识关联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小组选择合适的思维导图,制作、梳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3.交流思维导图,进一步明确单元学习内容。









4.说说:你还想知道地球运动的些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活动引导学生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回顾与梳理,同时通过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的习惯和建构知识网络的意识。
TOP
54#

教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现象的发现和相互间信息的交流是比较耗费时间的,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提高课堂中学生交流的效率,增加信息量的沟通?
首先,把环节中的昼夜变化对生物产生的影响和四季变化对生物产生的影响分开,把关键信息复制粘贴在两块展示板上,这样条理更清晰,不容易混淆。其次,像教参上所说用平板或电脑查询资料比较复杂和费时,老师可以在课前先收集学生感兴趣的一些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带来的现象,把这些信息归纳总结成一些阅读卡或者阅读资料板,在课堂上分发给学生。最后,在展示环节中,可以使用大展板和粗记号笔让学生对自己的发现进行张贴和标注,方便同学间信息的交流。
TOP
55#

回复 51楼王京wj的帖子

王老师的教学进度好快,我刚第二单元开始进行。
TOP
56#

教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现象的发现和相互间信息的交流是比较耗费时间的,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提高课堂中学生交流的效率,增加信息量的沟通?
首先,把环节中的昼夜变化对生物产生的影响和四季变化对生物产生的影响分开,把关键信息复制粘贴在两块展示板上,这样条理更清晰,不容易混淆。其次,像教参上所说用平板或电脑查询资料比较复杂和费时,老师可以在课前先收集学生感兴趣的一些昼夜交替和四季
王京wj 发表于 2023/9/28 8:29:39
其次,像教参上所说用平板或电脑查询资料比较复杂和费时,老师可以在课前先收集学生感兴趣的一些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带来的现象,把这些信息归纳总结成一些阅读卡或者阅读资料板。这种以学习卡的方式不仅能锻炼孩子们提取信息的能力,还可以让课堂更加紧凑
TOP
57#

教学进度挺快。
TOP
58#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对放大镜镜片的观察,知道放大镜又叫凸透镜,镜片透明且中央厚、边缘薄,认识到放大镜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
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发现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探究实践:通过观察比较不同镜片的探究活动,了解放大镜的特点,并使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放大镜,加深对放大镜镜片特点的理解。
态度责任:感受到人类对微小世界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人类发明放大镜的动力,形成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和对放大镜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放大镜镜片是透明的,中央厚、边缘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
难点:通过观察比较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镜片的活动发现镜片的特点。
教学预设    二度备课

一、聚焦:放大镜的使用和作用(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放大镜
1.出示放大镜,这是什么?
  揭示课题:放大镜(板书)
2.提问:你知道哪些地方会应用到放大镜?
(预设:珠宝玉石鉴定、学生观察小动物、精密仪器修理、考古文物研究、农林专家研究植物、公安物证检验……)
小结:人们在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中经常用到放大镜。
3.实践:你会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吗?
学生操作演示并介绍使用方法。
(预设:镜动,物不动;物动,镜不动;看到大而清晰的图像为止。)
4.提问:通过观察指纹,你发现放大镜有什么作用呢?
小结:放大镜的作用是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设计意图】明确了本课的研究对象,回顾了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实现了从
使用放大镜到研究放大镜的转变,从关注放大镜作用引起学生观察镜片的兴趣。
二、探索和研讨:放大镜镜片特点(预设25分钟)
材料准备:放大镜镜片、玻璃片、近视眼镜镜片、同直径不同放大倍数的三个放大镜、观察记录单
过渡:放大镜的这种功能与它的镜片有关,那么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一起通过“观察”、“比较”的科学学习方法来找找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特点吧!
(一)观察比较放大镜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镜片
1.指导:通过使用三种镜片观察文字并将观察发现记录在记录单中,可以用简图或文字来表述镜片的特点。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交流:
(1)分别交流放大镜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镜片能否放大物体图像?从侧面观察,这些镜片有什么特点?
(2)可以放大物体图像的镜片和不能放大物体图像的镜片有什么区别?
(3)这三个镜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研讨:放大镜镜片有什么特点?
(预设: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小结:放大镜镜片特点是中央厚、边缘薄,透明,像这样的镜片也叫凸透镜。
(二)观察比较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
过渡:这是三个直径相同,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他们的镜片会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再一起通过“观察”、“比较”的科学学习方法来探寻答案吧,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1.学生分组观察对比三个放大镜镜片。
(建议把三个镜片一起水平放在平整桌面上,从侧面观察,观察发现记录在记录单中。)
2.交流发现。
概念说明:凸透镜镜片中央凸起的程度叫凸度。
3.研讨: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有什么不同?
(预设:凸度不同)
4.学生用三个放大镜镜片分别观察文字,再进行比较。
5.研讨:镜片的放大倍数和什么有关?
小结:放大镜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镜片的观察和比较,让学生建立放大镜镜片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联系,探究层层递进,研讨发现凸度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三、拓展:自制一个放大镜(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圆底烧瓶、水、烧杯
过渡: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中央厚、边缘薄且透明的物体可以把图像放大,显现人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发明制作了放大镜,你想用身边的材料自制一个放大镜吗?
1.用圆底烧瓶“自制一个放大镜”。
(1)在圆底烧瓶里用烧杯加满水,透过圆底烧瓶观察书本上的文字。
(2)学生制作并检验。
(3)提问:为什么加满水的圆底烧瓶也具有放大图像的作用?
2.提问:你还可以选择什么材料,怎样自制一个放大镜?
(预设:圆柱形玻璃杯、保鲜袋或烧杯装满水;冰块磨成中央厚、边缘薄形状、载玻片上滴水滴、在铁丝圈中滴水……)
小结:只要具有放大镜结构特点的物体都具有放大图像的作用,期待你的创新!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活动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放大镜镜片特点的理解,认识到和放大镜镜片一样的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都具有放大功能。
TOP
59#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组合凸透镜观察物体的活动,知道两个凸透镜上下平行组合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且两个放大镜的距离不同会影响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
科学思维:通过类比分析,理解光学显微镜中目镜和物镜的构造以及作用。
探究实践:通过调节两个凸透镜,能制作出一个能清晰呈现物体放大图像的简易显微镜。
态度责任:在自制简易显微镜的过程中,对微小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认识到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它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重点、难点    重点:能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制作成一个简易显微镜,并使用它进行观察记录。
难点:能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制作成一个简易显微镜。
教学预设    二度备课

一、趣味导入、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印有小字的纸片、放大镜
1.分发印有小字的纸片,观察上面写了什么内容。
提问:用肉眼观察,能看清上面的信息吗?用一个放大镜观察,能看清吗?和肉眼观察有什么区别?
2.讲述:用肉眼观察,我们只能勉强辨认纸上写的内容,用一个放大镜观察,我们发现字放大了一些,可看起来还是比较累,有什么办法能把字放得更大?
揭示课题:怎样放得更大(板书)。
3.讨论:两个凸透镜怎么组合?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纸片上微小的字,让学生体会到仅仅用肉眼和放大镜来观察微小的物体是不够的,需要有能让图像放得更大的方法或仪器。】
二、制作组合凸透镜、认识显微镜:(预设30分钟)
材料准备:两个放大镜、A4白纸、剪刀、胶带、餐巾纸、作业本
(一)组合凸透镜
1.初步尝试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
(1)学生两人一组,尝试将两个凸透镜进行组合,轮流观察文字的放大效果。
(2)教师介绍方法(PPT演示),再次轮流观察文字的放大效果。
(3)交流研讨:两个放大镜组合能否让图像放得更大?在观察过程中,为什么要不断调节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提问:我们在保证图像清晰度的前提下,尽量让图像的放大倍数更大,此时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呢?
2.固定两个放大镜的组合
(1)提问:有没有办法固定两个凸透镜,再测量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呢?
(2)制作一个纸筒来固定两个放大镜。
(3)再次观察,并测量出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测量时要注意:由于镜框有厚度,可以测量镜框上边缘和上边缘的距离或者下边缘和下边缘的距离)。
(4)研讨:怎样组合放大镜,才能使图像放得更大?观察时,组合凸透镜的摆放位置不同会对观察到的图像产生什么影响?
(预设:两个放大镜上下平行,且以一定的距离进行组合,才能将图像放得很大。)
3.用简易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1)明确活动要求:用自制的显微镜来观察餐巾纸和一样自己选择的物体,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自制显微镜观察的区别,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作业本上。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并记录下观察所得。
(3)研讨:用肉眼和自制显微镜观察同一个物体的特征有什么不同?
(二)认识实验室显微镜的结构
1.课件出示世界第一架显微镜。
提问:和我们做的简易显微镜进行比较,有什么相似之处?
2.出示光学显微镜,结合PPT介绍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和作用。
3.学生观察比较光学显微镜和自制显微镜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几个主要结构及其功能。(预设:相同之处包括组成镜片数量都是两个,且都是凸透镜,组合方式也相同;不同之处包括光学显微镜增加了许多其他结构。)
4.研讨:我们的组合凸透镜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的哪个部分?(预设:组合凸透镜主要由两个凸透镜组成,其中位于上方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相当于光学显微镜中的目镜,位于下方靠近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则相当于光学显微镜中的物镜。)
【设计意图:通过自制显微镜,感受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有助于对光学显微镜结构的认识和功能的理解。】
三、拓展(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1.资料阅读:
了解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所能观察到的微小物体。
2.研讨:放大倍数的不断提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3.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两个放大镜组合能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使我们发现更多微小物体的特征。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利用光学显微镜来进行观察,发现更多微小物体的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对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以及所能观察到的微小物体的了解,认识到放大倍数的不断提高能使观察内容变得越来越清晰,体会技术的进步给科学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
TOP
60#

进来学习,上课可以用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