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3学年共同体王丽琴专帖(三、六年级) [复制链接]

1#

座右铭
1.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2.做好本职工作,对学生负责
二、学年发展目标
1.建设自己的专贴,争取每周完成发帖目标一学期能做出1-2个精华帖,学年末能有一定积累;

2.上好每一堂科学课,增加自己的教学技能。把学生上课时的过程、成果以照片或视频的形式记录保存,回看实验设计和操作是否需要改进创新。

3.走好从体育到科学的转型之路,希望花2-3年时间先打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争取每年级的内容都接触一遍(目前已教过五年级,本学年三、六年级)。在此基础上再在现有的平台上展示自己的能力。

三.主要行动措施
1.加强学习积累:坚持每周发帖和每月研修,及时记录,常思常记!
2.实施过程管理:落实定期活动和阶段小结,优化过程,常抓常实!
3.尝试成果展示展示平时的教学积累成果提高理论,常常优!

本主题由 进化管理员 罗海军 于 2023/11/25 11:08:40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上虞区2023学年共同体王丽琴专业发展研修自评得分XX分

一、研修活动共得X分
1.1现场教研得X分(详见3#)
1.2网络教研得X分(本项分数由团队统计)
1.3论坛研修得X分(本项分数由团队统计)
二、研修成果共得X分
2.1师德荣誉得X分(详见4#)
2.2辅导成果得X分(详见5#)
2.3撰写文章得X分(详见6#)
2.4上课讲座得X分(详见7#)
2.5技能竞赛得X分(详见8#)
2.6课题研究得X分(详见9#)
2.7课程建设得X分(详见10#)
三、研修组织共得X分
3.1出谋划策得X分(详见11#)
3.2活动组织得X分(详见12#)
3.3项目管理得X分(详见13#)
TOP
3#

1.1现场教研得X分
得分标准:参加各级各类现场教研活动1次得5分,现场主动参与交流互动再得5分,网络互动10次以上再得3分。有视频录像的活动后及时补看得2分,以有活动听课记录或心得、照片等为准。
得分内容:
TOP
4#

2.1师德荣誉得X分
得分标准: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事业心强,服从组织分配,工作量饱和,团结协作,关心学生,为人师表。荣获镇校级优秀先进荣誉得20分,区级优秀先进荣誉得40分,市级优秀先进荣誉得60分,省级优秀先进荣誉得80分。

得分内容:
TOP
5#

2.2辅导成果得X分
得分标准:辅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等各级各类比赛,辅导学生在校级获奖每人次得5分,区级获奖每人次得10分,市级获奖每人次得20分,省级获奖每人次得30分,同一项目获奖3人次及以上按团体获奖积分(相应级别个人奖获奖积分的3倍计算),非教育行政部门举办最高按区级获奖计(包括模型比赛和非现场比赛项目等);辅导学生发表每篇文章得10分,同期3篇以上算专版,得30分。
得分内容:
TOP
6#

2.3撰写文章得X分
得分标准:主动思考,积极撰写,心得体会、报道撰写得10分,撰写案例、论文得20分。经区级媒体以上推送得20分,区级获奖得30分,市级获奖得40分,省级获奖得50分,发表得40分(同一篇文章不累计得分)。
得分内容:
TOP
7#

2.4上课讲座得X分
得分标准:承担开课、讲座等任务乡镇校级得10分,区级得20分,市级得30分,省级得40分。
得分内容:
TOP
8#

2.5技能竞赛得X分
得分标准:在各级各类赛课评比、自制教具、科技创新、专项技能比赛、项目建设等活动,参与得20分,获奖区级得30分,市级得40分,省级得50分(同一次比赛不累计得分)。
得分内容:
TOP
9#

2.6课题研究得X分
得分标准: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主持或者执笔的课题立项区级得30分,市级得40分,省级得50分;课题结题区级得40分,市级得50分,省级得60分;课题获奖区级得50分,市级得60分,省级得70分(同一个课题结题和获奖不累计得分),参与者以主持执笔的三分之一分数记入(四舍五入)。
得分内容:
TOP
10#

2.7课程建设得X分
得分标准:为主参与拓展课程开发,每学年汇报进程,争取3学年有1个课程。有课程意向,提出课程体系目录得20分,完成三分之一初稿以上得40分,有完整课程稿得50分,区级获奖得60分,市级获奖得70分,省级获奖得80分。(同一课程不累计得分,在一个课程开发完成前不计其他课程思路)。
得分内容:
TOP
11#

3.1出谋划策得X分
得分标准:思考提出小学科学教学教研建议意见被采纳得10分。
得分内容:
TOP
12#

3.2活动组织得X分
得分标准:承担小学科学教研活动组织工作1次得10分,协助参与项目活动得5分。
得分内容:
TOP
13#

3.3项目管理得X分
得分标准:承担共同体团队项目建设和省市区相关学科平台建设运行维护工作视工作量酌情得分。
得分内容:
TOP
14#

有目标 有行动
TOP
15#

1.加强学习积累:坚持每周发帖和每月研修,及时记录,常思常记!点赞!
TOP
16#

好好实践,积极反思!
TOP
17#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放大镜》教学反思

一、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知道放大镜(凸透镜)的作用、特点。

2. 学习难点:根据放大镜的特点自制放大镜。

二、教学思路

(一)聚焦:生活生产中我们哪里要用到放大镜?放大镜有什么特点?

(二)探索

1. 比较放大镜、玻璃片、近视眼镜三种镜片,记录特点、放大效果等结果。(比较观察法)

2. 得出结论: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凸透镜)能放大图像。

3. 不同放大倍数的凸透镜有什么不同?(比较观察法)

4. 得出结论: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5. 什么是凸度?(凸出的程度,也就是圆弧的弯曲程度)用图像对比。

(三)研讨

1. 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

2. 不同放大倍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凸度不同)镜片的放大倍数和什么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3. 自制放大镜。自制不同倍数的放大镜。(利用有圆弧的玻璃瓶、保鲜袋等,展示、比较)

三、亮点

1. 通过对比观察,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

2. 利用放大镜的特点和身边的材料自制放大镜,在课堂中展示比较并有效评价。

四、不足

1. 观察、记录、发现的过程学生自己操作还不是很顺利,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相互讨论交谈、讲空话,影响效率。

2. 凸度和厚度的概念容易搞混,还需要再区分。

TOP
18#

自制放大镜

自制放大镜:
保鲜袋(放大效果差,不稳定、不清晰)


玻璃瓶(不稳定,放大效果差)


水滴(不稳定、放大效果差、容易蒸发)
塑料袋.JPG (, 下载次数:0)

(2023/9/7 14:05:25 上传)

塑料袋.JPG

TOP
19#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水到哪里去了》教学反思

一、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液态的水蒸发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比较水和水蒸气的异同点。

2. 学习难点:通过实验说明水会蒸发变成水蒸气。

二、教学思路

(一)聚焦:我们经常看到水是一种液体,它还有其他形态吗?

(二)探索

1. 把水擦在黑板上、手背上,过一会儿水消失了,他们去哪里了呢?(水蒸发了)

2. 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水蒸发的现象?(水洼变干、煮食物时水变少、湿衣服晾干……)

3. 用实验证明水蒸发成水蒸气。(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中放入同样多少的水,一个包上保鲜膜一个不包,两天后观察现象。现象:两个杯子水都变少了,有盖子的杯子内壁出现小水珠,说明水蒸发了。)

4. 比较水和水蒸气的异同。


(三)研讨

1. 两个杯子中有什么现象?(两个杯子中的水变少了,有保鲜膜的杯子内有小水珠,说明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遇冷又凝结成了小水珠)

2. 水蒸气怎么会变成小水珠(凝结)?

三、亮点

1. 通过实验说明水会蒸发变成水蒸气。

2. 根据实际记忆比较水蒸气和水的异同。

四、不足

1. 实验证明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效果要两三天后观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还有哪些快速的方法。

2. 强调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衣服晾干了我们看不到蒸发的过程、水烧开出现的“热气”是小水滴而不是水蒸气。。。

3. 课件与内容要在课前有机整合,有时候照着教案走会和课件不匹配。

TOP
20#

学生对于第一课放大镜很感兴趣,发现生活中存在很多放大镜
TOP
21#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怎样放得更大》教学反思


一、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怎样将2个凸透镜组合,把图像放得更大。

2. 学习难点:调整两个凸透镜的距离并固定,用来观察物体(简易显微镜)。

二、教学思路

(一)聚焦: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如何将物体放得更大呢?

(二)探索:

1. 用一个放大镜观察书上的文字,能放多大?

2. 用两个放大镜组合。(说一说怎么组合?)

3. 组合后不断调整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做到放大倍数最大且图像清晰(注意观察的角度)。

4. 应用:用制作的简易显微镜观察纸张的截面、指甲,与肉眼观察的对比。

(三)研讨

1. 怎样组合凸透镜,才使图像放得更大?

2. 实验室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我们的凸透镜组合相当于哪一部分结构)

3. 显微镜的历史。

三、亮点

1. 探索步骤之间层层递进,有思考、有改进、有应用。

2. 从制作简易显微镜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兴趣更加深刻和浓厚。

3. 学具箱里的放大镜调整盒改成简单的卡纸,调整距离更简便、采光更好。

四、不足

1. 随机发的放大镜有些组是两个凸度最大的,导致图像反而不清晰,应该凸度大小搭配一下。

2. 放大镜几个班级用下来以后已经很模糊了,导致观察效果不太好。

3. 注意卡片打孔时小刀使用安全,保护课桌保护手指。

TOP
22#



放大镜调节筒的改造:把盒子简化成卡片,采光改善、距离调节方便、材料省。




简易显微镜(经过调整距离后)




用自制简易显微镜观察书本目录前一页的《反射面面板》,观察到了肉眼看不见的面板上的小孔。
TOP
23#

学生认为蒸发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认为白汽就是水蒸气等等,这节课要学生自己探索正确的概念有点难度
TOP
24#

六上第一单元第3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教学反思

一、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知道怎么使用光学显微镜,用手持简易显微镜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比较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不同,并知道物体放大倍数与视野大小的关系。

2. 学习难点:用简易显微镜观察花粉、树叶、灰尘,并记录。

二、教学思路

(一)聚焦:身边的微小物体用肉眼看不清楚,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他们怎么样的?

(二)探索

1.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①安放②对光③上片④调焦⑤观察(结合课堂作业本的科学阅读)

2. 手持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 用手持显微镜观察花粉、昆虫足、棉布纤维,并画图记录。(课堂作业本活动记录改)

名称

肉眼观察

放大镜观察

手持显微镜观察

花粉




昆虫足




棉布纤维




我的发现




(三)研讨

1. 在上述观察中我们发现了什么?最让你惊奇的是什么?

(显微镜能看到肉眼和放大镜观察不到的细节。生物有很多有利于它们生存的特殊结构,人类可以模仿利用)

2. 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图像的大小和视野有什么关系?

(图像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

(四)拓展:受昆虫启发的发明创造有哪些?

三、亮点

1. 课堂作业本中的活动记录改成三种微小物体的观察,蝴蝶的结构观察作为自主阅读学习。

2. 重点放在用肉眼、放大镜、手持显微镜对比观察花粉、昆虫足、棉布纤维,说出我的发现。

3. 观察物体的选择:在材料箱里找,晶体(食盐硫酸铜高锰酸钾等)有些已经融化或干了,有些昆虫整个的效果不好,选择了以上三种。

4. 显微镜的选择:仪器室有塑料的光学显微镜,但是效果很差;还有一种A字型的显微镜,打光的装置没有;选用直筒式的显微镜效果好易操作。

四、不足

1. 花的时间太长,每个人都观察过来的话要两节课连在一起上。7班连起来上了效果好很多。

2. 有些学生找不到物体,先将显微镜物镜的中间对着物体,然后再稍微移动寻找,尽量每一部分都观察一下。


TOP
25#

手持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花粉、昆虫足、棉布纤维)



疑问:要求透明罩不贴着物体而是靠近物体,这样容易抖动,聚焦不清。如果是有载玻片保护的标本是不是可以贴着观察??
TOP
26#

下手持显微镜下的微小物体:
飞蛾的翅膀


花粉(蓝色为底色更清楚)


昆虫足1


昆虫足2


棉布纤维
TOP
27#

手持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记录(作业本改)
TOP
28#

回复 22楼王丽琴的帖子

这个方法不错,学生很感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观察能力
TOP
29#

回复 26楼王丽琴的帖子

微观世界也很美
TOP
30#

论坛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