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暑期好时光,开卷有益 [复制链接]

31#

坚持有收获!
TOP
32#

有计划,有记录,赞一个
TOP
33#

学习这种上进的精神
TOP
34#

暑假充电好时光,论坛记录学习,督促学习
TOP
35#

回复 33楼戴娜的帖子

行动起来不?
TOP
36#

暑期休闲,开卷有益。
TOP
37#

阅读专业书籍最考验计划和执行力,屠老师优秀!学习!
TOP
38#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阅读第4周学习分享与反思

  本周的暑期阅读与杭州90学时的培训时间是交织在一起。在培训中,因为有专家的讲座引领和课例分析,也让我对《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有了更多的经验体会。为避免自己淡忘,迫不及待地在培训第一天来记录自己的阅读体会。

  阅读第4周(P50-P91),关键词“大概念”,章节内容为第三章“明确目标”。在本书中,我们主要是为了解决在教学设计中反复出现的两个问题或两个误区:无目的的灌输以及孤立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学习者来说顶多是有趣而已)。这些教学的设计或实施与学生头脑中的智力目标是割裂开来的。为此,在第三章“明确目标”里,作者多次提出一个观点——强调对大概念的深入理解。换言之,就是通过大概念将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并以核心任务来为理解教学而努力。

  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大概念呢?

  通常情况下,我们各个主题所包含的内容都比我们正常教学所学所需的内容要多,我们就必须对教学内容作出慎重的选择,明确教学重点。通过划分重点学习内容,大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大概念作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发挥着“概念魔术贴”的作用,它们有助于知识和技能的整合,并使之在大脑中得以巩固。大概念是学科的“核心”,它们需要被深入揭示、深入探究,直到抓住这个核心。

  2022年新版科学课程标准中就指出,13个学科核心概念就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掌握的科学课程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学科核心概念的学习,理解4个跨学科概念。这里有两点要说明:一,我认为本书中提到的大概念与新课标中的学科核心概念在知识的属性和特质上无本质区别,因为书中P73-74页也多次以“学科的核心大概念”来等同“大概念”;二,新课标里也是强调要在学科核心概念的基础上“理解”跨学科概念,我认为这里的“理解”也可以像本书提到的“理解”一样,它被看作是学生要通过探索、表现和反思来弄清楚所学内容,这是一个正式的、长期的、一致的、连贯的……教学目标,而不可能仅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事实,这也是忽视了学科中的大概念的一种体现。

  基于对本书的学习,再结合今天杨君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讲座《“经验-情境-实践”小学科学课堂的实验支持》,我对大概念又有自己的一些反思体会。

  今天的讲座仅仅围绕来文老师此次培训的主题——经验-情境-实践。杨老师从培训主题出发,与参训的50多位老师一起探讨“素养导向的科学课堂”,又从“课标”出发与老师们分享他对10余节课例的“改课”思路,他指出很多老师在平时的上课中太重视科学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反观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也正因为没有深入理解大概念,没有培养学生完成核心表现任务所需的能力,而仅仅是陷入成千上万的零散知识和技能培养中。所以,上课时学生的表现就如同“服从老师的指令”一般,这样的课堂看似有趣,实则没有灵魂——缺少核心概念的引领。比如,《神奇的纸》教材中,对纸进行叠一叠,比一比,按一按,放一放,摸一摸……等活动,如果教师通过指令性任务来组织教学,虽然二年级的学生在这些动手体验的活动中也能够认识到纸变成瓦楞纸可以隔热,也可以承受重物,但是学生没有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如何来改进这样的课呢?

  结合我对本书的阅读、理解,大概念是教学设计的核心,“指令性任务”显然没有关注大概念。我们需要关注新课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大概念,并使用它们架构教学与评估,然后将我们的目标和内容标准转换成问题。问题的提出就是为了强调大概念,问题的深入揭示就是大概念教学的重要体现。

  结合10余节的课例,杨老师花了一下午时间从三点揭示了大概念教学的有效途径,分别是:经验,重视学生的前概念,基于前概念来进行课堂设计;情境,情境要串联整节课,在整节课中起到关键作用;素养,通过探究实践,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经验-情境-素养,简单的三个词,它们所涵盖的内容不仅是追究理解的教学设计,更是新课标所期望“看到的风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上是自己这周的阅读分享,结合今天的培训,所思所悟。

IMG_7211.jpeg.JPG (, 下载次数:0)

(2023/7/26 22:33:01 上传)

IMG_7211.jpeg.JPG

最后编辑屠琴 最后编辑于 2023-07-26 22:33:01
TOP
39#

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TOP
40#

       聪明人说的话总能让我记得很牢。有位聪明人说得好:“教育涵盖了许多方面,但是他本身不教你任何一面。”
       我换一种说法:“书籍涵盖了许多方面,但是他本身不会叫你来读书。”
       如果你不采取行动,世界上最实用、最美丽、最可行的哲学也无法行得通。
TOP
41#

专业书籍的阅读需要毅力
TOP
42#

暑假一起充电一起进步
TOP
43#

暑假是充电的好时机,加油。
TOP
44#

一起学习
TOP
45#

阅读之后有反思
TOP
46#

向您学习,多阅读,提升自我
TOP
47#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阅读第5周学习分享与反思

  阅读第5周(P91-P118),关键词“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人”、“自知”,这6个关键词就是第四章“理解的六侧面”的主要内容。

  本书的阅读,我始终带着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怎样的设计才能让学生理解教师所教的内容?”根据本书的编写顺序,本章讲到了其中一个要素——理解六侧面。

  能解释:通过归纳或推理系统合理地解释现象、事实和数据;洞察事物间的联系并提供例证。

  能阐明:叙述有深度的故事;提供合适的转化;从历史角度或个人角度揭示观点和事件的含义;通过图片、趣闻、类比和模型等方式达到理解的目的。

  能应用:在各种不同的真实情境中有效地使用和调整我们学到的知识。

  能洞察:批判性地看待、聆听观点;观其大局。

  能神入:能从他人认为古怪的、奇特的或难以置信的事物中发现价值;在先前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敏锐的感知。

  能自知:显示元认知意识;察觉如个人风格、偏见、心理投射和思维习惯等促成或阻碍理解的因素;意识到我们不理解的内容;反思学习和经验的意义。

  (以上6点摘自本书P94-P95页)

  书中指出的“理解六侧面”,以及它具体所指的内容,我对照“新版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目标(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发现两者是存在关联的。前者用“动词”来指导我们对“理解”的界定,而新课标从不同的维度指导我们促成学生的“理解”的不同方面。虽有不同,但我认为有三点是想通的,它们都对基于理解的教学设计有同等重要的指导性;它们在评估理解的表现时,都非常关注学生在学习之后的迁移能力;它们都非常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反思。

  为让读者理解“理解的六个侧面”,作者从定义、典型问题以及正向的例子和反向的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其中的内涵,并达到能应用的目的。横向对比六个侧面,每个指标既是独立的、复杂的,但也是有联系的。

以“解释”和“阐明”为例,从中文意思来将,它们是极易被我混淆的。在这本书里,作者是如何区分它们的呢?“解释”更多的理解是一种“科学解释”,也可能是一个“理论”,它需要相对正确的;而“阐明”它不仅是可以接受的理论、科学解释,也有可能对同一内容会有不同的理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指“阐明”的多元性。对于学生,理论是普遍适用的,必须正确的,而阐明要依托具体的情境,只要具备真实性。比较两者的不同也给我一定启发,联系到我们的教学,如果以“说教”的方式阐明某事将会限定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认识不到事物的更多方面,甚至会误导我们的学生。更好的方法则是,让他们在一定的情境中,自己通过解决问题来理解相关内容,这也是一种兴趣的激发形式。

  再举例“洞察”和“神入”,洞察:批判性、富有洞见的观点;神入:感受到别人的情感和世界观的能力。换一种角度,神入也是洞察的一种形式。但是其中微妙的不同在于:洞察是批判性、客观性地看到周围事物,神入要我们从当事人的立场,换位思考;洞察是冷酷的,旁观者的角度解析事物,神入是将心比心,让人温暖的。受学生年龄特征,“神入”更加适合我们小学生的课堂,但是往往教师都无法“自知”,也就无法针对性的设计教学。

  理解六侧面的最后一点——能自知,什么是自知?书本原话“知道自己无知的智慧”,这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通过自知,理解哪些是我们不理解的。确实要理解这个世界,我们必须首先理解我们自己。对于小学段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是不成熟的,这里的不成熟不仅表现为无知无能,还表现为不知反思(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成人)。在小学阶段不乏看见聪明博学的学生,看到这样的学生老师都是非常欣赏和认同的。但是阅读这本书之后,我认为老师所能作的应该是,帮助学生“理解我的局限是什么”、“我的盲区是什么”、“由于偏见、习惯或风格,我容易对什么产生误解”……

  补充一点:对于小学生,他们无法自知的另一个表现在,“非此即彼”的思维习惯,杜威将此称为一种“祸害”。学生常以二分法方式来思考,“他很酷”、“他是一个混蛋”;“老师喜欢我”、“讨厌你”……这些想法都是非常带有偏见的,这也促使了学生无法自知。对于学生,认识到并能公开自己的偏见才有可能活动深度理解的关键所在。书中还有一句话非常有意思“认为偏见总是错误或有害的本身也是一种偏见。”所以人类的偏见和人类的理解是不可分开的。

  作为教育工作者,明确了这些,也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和学生的问题,我们更应该把理解六侧面渗透到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TOP
48#

回复 47楼屠琴的帖子

此刻刚刚想到的——所谓“精读”不只是读一遍、两遍,更重要的是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会有自己的反思体会,这中体会可能是作者传达给我的,也可能是自己在实践层面得出的,也可能是反思自己的过程中想到的……这也正是理解的六侧面。“理解”——我也能做到。
最后编辑屠琴 最后编辑于 2023-08-07 14:50:29
TOP
49#

下一章内容——"通向理解之门”。对后面的内容越来越有期待了。
TOP
50#

阅读让暑假更加充实
TOP
51#

开卷有益,汲取能量
TOP
52#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阅读第6周学习分享与反思

  阅读第6周(P119-P142),关键词“基本问题”,它是Ubd模板中的其中一个要素,作者也将它称为“通向理解之门”关键途径。在第五章的引言部分,作者又一次引用杰罗姆.布鲁纳在《教育过程》(1960 p40)的一句话来引出“基本问题”在教学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书里的原话是:“对于特定主题或特定概念,我们很容易问一些无价值的问题……也很容易问一些无法回答的苦难问题。关键要找到一些可以解答的、启发性的起到媒介作用的问题。”在这里我初步解读到“基本问题”的两个非常重要特征——启发性和媒介作用。联系我们的教学又何尝不是通过一系列的问题链促进研讨、承接活动的呢。所以阅读这一章,我的教学体会与作者的论述有了多次碰撞,其中有几条建议是在教学设计中比较受用的,分别是以下几点。

  1.基本问题的六个指标

  (1)真正引起对大概念和核心内容的相关探究。(促进探究)

  (2)激发对更多问题的深度思考、热烈讨论、持续探究和新的理解。(深度理解)

  (3)要求学生考虑其他不同观点,权衡证据,论证自己的想法和回答。(收集证据)

  (4)激励学生对大概念、假设和过程的经验教训进行必要的、持续的反思。(经验反思)

  (5)激发与先前所学知识和个人经历的有意联系。(建立联系)

  (6)自然重现,为迁移到其他情境和学科创造机会。(迁移创造)

  以上6点,括号内是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所做的总结,感觉跟新课标的教学建议也是想通的。

  2.专题性和综合性的基本问题

  在介绍专题性基本问题和综合性基本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作者为什么要在“问题”前面加上“基本”两字呢?对于“基本”,作者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它的内涵:内涵一,我们的一生中会重复出现的重要问题(永恒、有争议的问题,比如“科学和宗教可以相容吗”);某一学科的核心思想和探究(比如我们科学学科里,“什么是健康饮食”);学习核心内容所需的东西(比如,在学习宇宙科学时,我们可以如何来建构太阳系模型);能最大程度地吸引特定的、各种各样的学习者(比如“食物在身体里是怎样旅行的”)。

  明确了“基本”的四个内涵,再来认识“专题性”和“综合性”基本问题,以及它们和“引导性”问题之间的区别。

  (1)专题性基本问题

  专题性基本问题是比较具体的问题。比如上面提到的“如何来建构太阳系模型”,它的指向性就非常明确。

  (2)综合性基本问题

  综合性基本问题是更综合的问题。它是围绕真正的大概念了设计的有重要价值的问题,所以它可以作为概念支柱,比如上面提到的“什么是健康生活?”要想充分地、有效地解决综合性基本问题,离不开一系列的专题探究——专题性基本问题。

  (3)引导性问题

  注意,这里的引导性问题不属于基本问题,它指的是对答案有引导性的问题,比如我们在聚焦环节经常会问一些关注事实和回忆的问题,我们的本意不是要让学生开始探究活动,而是通过这一问题引出真正探究的问题。引导性问题不能称为基本问题最大的原因是,它对促进学生思考或探究的意图并不强烈,也缺乏持续的探究和论证,但是它在我们的教学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明确了这三个问题,教学中如何去把我这三个问题呢?我的理解是它们三者需要关注教学的阶段性和节奏感。教学中,只提与大概念相关的综合性基本问题,会让学生学习很无助,没有立脚点;只提专题性基本问题,学生很难寻求广泛的联系和再思考;不提引导性问题,学习的节奏很难带动起来。促进理解的教学艺术,需要开放的和指导的、专题性和综合性探究的巧妙结合。(这是书本原话P133,非常欣赏这句话)通过恰当的平衡,我们会发现脑力激荡和创造与专家的深刻见解相伴而生。

  3.使用基本问题的技巧

  说技巧之前,作者出示了一份问题模板,它是基于理解六侧面的问题模板,这份模板将第四章内容和第五章内容联系在一起了。这样的模板如果生搬硬套在我们教学中,是蛮痛苦的。如果在教学设计遇到瓶颈的时候,翻翻看,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


  下面是一些实用性的技巧,可以收为己用。

(1)围绕这些问题来组织项目、课程、学习单元和课堂。使“内容”成为问题的答案。

(2)选择或设计与问题明确相关的评估任务。

(3)每个单元使用合理的问题数量(2-5个)。少即是多。划分内容的优先顺序以便使学生明确地专注于几个关键问题。

(4)用儿童语言设计问题,以便使问题更容易被理解。

(5)确保每个孩子都理解问题并看到问题的价值。必要时,进行一次调查或非正式调查来验证这一点。

(6)为每个问题设计具体的探究活动。

(7)对问题进行排序,以便是它们自然地从一个过渡到另一个。

(8)课堂上提出基本问题,鼓励学生围绕问题整理笔记。

(9)帮助学生使问题个性化。比如让他们分享案例、手抄报、故事和直接感受,这样使问题更加生动有趣。

(10)为解决问题分配足够的时间。用问题和概念图表示问题的关联性。

(11)与其他同事分享你的问题,使教学计划更可能具有跨学科的连贯性。

  以上就是自己对第五章《基本问题——通向理解之门》的阅读感悟。相比前面几章,这一章的阅读效率更高了,可能书里所讲的理论与我平时教学经验感悟有较大的共鸣吧。

  最后,借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来总结此刻最大的感悟,“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理解了“通向理解之门的基本问题”,就能让这句话发挥它本该有的魔力。将这句话送给我的学生,更送给我自己。

最后编辑屠琴 最后编辑于 2023-08-11 23:55:24
TOP
53#


感谢屠老师的分享!(4)用儿童语言设计问题,以便使问题更容易被理解。(5)确保每个孩子都理解问题并看到问题的价值。必要时,进行一次调查或非正式调查来验证这一点。   这样的对象立场可以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6)为每个问题设计具体的探究活动。(7)对问题进行排序,以便是它们自然地从一个过渡到另一个。在课堂教学中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TOP
54#

回复 53楼西湖吴晓的帖子

感谢吴老师的关注,希望有所裨益。
TOP
55#

一起学习 一起进步
TOP
56#

回复 55楼何洁的帖子

与人分享,与人交流,进步更快,一起加油。
TOP
57#

不错的书籍,开卷有益。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教育思想、教学思路、教材解读、个性设计与文稿撰写于一体的作品,且具备以下五个特性:科学性、实用性、简洁性、创新性和原创性。
TOP
58#

贵在坚持,

2023年“小学科学教学论坛开设假期生活专帖”之——专贴一:暑期好时光,开卷有益。
        阅读书目一:《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作者【美】格兰特 威金斯 【美】杰伊 麦克泰格。
        本书是袁老师开学初在名师工作室活动中推荐的阅读书目。上班时一直不能真正静下心阅读,而且本书内容偏重理论,因此有点晦涩难懂。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设计和教
屠琴 发表于 2023/7/4 16:20:34
TOP
59#

阅读是的好习惯
TOP
60#

一起学习

       有了暑期阅读计划和论坛任务之后,暑期疗休养后立马想到了要看这本书。       独自阅读之后,想在论坛中与大家一起讨论学习,相信与我也会大有裨益。
       本周分享书中看到的两个教学常态,仿佛也看到了自己教学的误区。
      【教学常态一】
       一道针对八年级学生的考题:“每辆公共汽车能装36名士兵,运送1128名士兵需要多少辆公共汽车?”要
屠琴 发表于 2023/7/9 14:06:3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