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实验配合的积极性?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实验配合的积极性?


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分组实验需要小组成员配合进行,老师会说“请组长分工,一个拿什么,一个看什么,一个写什么”等,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的实验小组完成起来都是比较好的。

但也有一些“意外”,老师没有预估到这个实验过程中的情况,比如实验的支架不够稳定,比如一个同学做不好其中一个环节,比如实验结束的桌面脏兮兮……其他学生会安安静静做个“旁观者”,这时候老师会很着急,没有被分配要的事需不需要做?不会做还是不想做还是不愿意做?

猜测原因如下:

1. 真的不会做。比如用绳子固定在铁架台,学生不会打结。

2. 不知道要不要帮忙。有的组长很能干,习惯了包揽所有的事情。

3. 不愿意帮忙。去做分工以外的事,会觉得这不是自己应该做的事。

4. 想做,但怕做错。这样的学生应该也不在少数,自己说服不了自己。

可以尝试这样做:

1. 肯定第一时间来参与的

以《温度与水的变化》为例,烧杯加水放在三脚架上的石棉网上,酒精灯在三脚架下燃烧时,会发现酒精灯的外焰触碰不到石棉网,在没有点燃酒精灯的时候学生没办法很精准地估计酒精灯与三脚架的距离。

怎么办呢?办法想出了,熄灭酒精灯,在酒精灯下垫高一点,用比较完整的透明胶,这样酒精灯不会摇晃。

再次点燃酒精灯,外焰刚好可以给烧杯加热。


(酒精灯下面垫上透明胶)

2. 鼓励想做的,一边夸一边帮

以《热在水中的传递》为例,试管加水需要固定在铁架台的夹子上,但因为试管的角度有要求,所以固定试管的夹子需要通过两个旋钮来调节:一个是固定夹子与铁杆的旋钮,另一个是调整试管角度的夹子的旋钮。

实验过程中会发现,点燃酒精灯之前感觉都已经调整好了,但是一点燃酒精灯整个位置又不对了,试管底部与酒精灯之间的距离是不合理的。有学生去摆动试管,可想而知试管不会轻易被转动,试管转动了也只是把试管的角度调整了。

只有多个小组成员一起努力,才有可能把这个角度真正调整好,试管的高度、角度是分管不同的旋钮的。






3. 明确组长不要包干,激励组员给自己打帮手

以《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为例,试管中加入冷水,然后试管放入加了热水的烧杯里,同时,试管里和烧杯里分别需要一根温度计,这个实验的操作非常考验小组的合作。几个学生显得手忙脚乱,最后学生想出了给它们装个支架。

用泡沫装个烧杯盖,再给试管也装个盖,温度计轻轻插入泡沫。只有小组成员群策群力,才能真正把实验做得更完善。





4. 及时再分工,慢慢养成习惯

以《做个保温杯》为例,主要针对给普通杯子“加盖”、“外包毛巾”、“加盖、外包毛巾”、“嵌入泡沫塑料”等5种保温方式的尝试。本打算学生家里找杯子做实验,但考虑到一个学生带多个杯子不方便,如果本来有盖子的杯子呢又没有办法插入温度计,最后决定就用烧杯来做普通杯子。

这个实验中最难的一部分是“加盖”和“嵌入泡沫塑料”两种。老师事先准备好泡沫塑料,让小组成员尝试做盖子,尝试把烧杯嵌入泡沫塑料当中。惊喜的是,学生先根据烧杯底部大小,在泡沫上画个圈,抠除圈内泡沫,然后烧杯由下往上把烧杯嵌入。最底下的泡沫不镂空,上面几个都镂空,烧杯完美嵌入泡沫,实验效果非常好。




反思:

1. 合作的意识。这些做法可能也不会让所有的学生都变得积极主动,但至少让学生有一个意识。

2. 自我的肯定。现在的学生是在夸赞中长大,习惯了在夸赞中做事,并再次得到肯定。

3. 主动的动力。很多的“意外”需要及时的挺身而出,我能行,我能助一臂之力。


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对自己完成这件事充满信心,可以激发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老师们还有什么密招也可以教教我

分享 转发
TOP
2#

是的,在小组合作中,有些孩子的实验主动性缺乏,我通常是能让孩子每个人轮一遍实验尽量让孩子都试一次。
TOP
3#

如果实验器材充足的话,2人一组挺好的,学生实验积极性会提高很多
TOP
4#

这几个实验对于三年级孩子,本身也有点难度!
TOP
5#

这些方法都不错。
TOP
6#

除了分工更要谈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方法很好
TOP
7#

小组长不能包揽,而且要组织好组员,人人参与。
TOP
8#

让小组成员人人带着任务去实验。
TOP
9#

这几个实验都特别考验小组合作!
TOP
10#

小组合作不是一天两天几节课能养成的习惯,老师要有耐心坚持在每节课落实
TOP
11#

课堂中经常发现小组里有些同学没事情做,参与度很低,分工合作非常重要,做到人人实验。
TOP
12#

小组合作,体现的是合作,人人参与,现在课堂的确都是能力强的孩子主导了实验
TOP
13#

这些课很考验教师和组长的组织能力!
TOP
14#

小组合作要分工合理,但往往实际落实效果不太行
TOP
15#

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方法很好
TOP
16#

在每节课的课堂中进行落实与培养,慢慢的就可以培养出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TOP
17#

一套好的奖励机制有时候就能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TOP
18#

教师适时地鼓励会激发学生更多的参与,班级有一个女生刚开始的时候不声不响,发言只有一个表情,但是在不断地鼓励下她能开始参与到实验中来,虽然失败还是居多,但不肯否定的是在不断进步。
TOP
19#

这些方法都很实用,应该效果会很不错。
TOP
20#

低年级的小组活动习惯培养好,到了高年级学生更能高效参与!
TOP
21#

最后一图反应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错。
TOP
22#

如此细致的方法,学习了!
TOP
23#

有时候的分组实验往往在进行实验操作的就是那几个同学
TOP
24#

多角度分析解决方案,注重学生合作学习
TOP
25#

三年级小霸王的现象也比较多,喜欢的实验抢着做。
TOP
26#

蔡老师的方法很不错。现在的学生有的太爱做,包揽一切,有的不会做,做个旁观者,有的游离在课堂之外。我想实验材料有的多,可以尽可能给学生展示的机会。
TOP
27#

课堂上做这些实验有些难,是否可以多次探究
TOP
28#

好方法,其实有兴趣的孩子自然也是参与度极高的
TOP
29#

在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中, 学生应该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对学生实验探究活 动的评测,要在把握实验标准的前提下,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保护他们的 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尊重他们的经验差异和学习特点,为他们设置合 适的学习途径和评测方法, 引导他们主动地探究。
TOP
30#

小组合作是多次实验会形成一定的默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