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舟山市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教学联盟专题研讨活动在舟山绿城育华学校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省特级教师陈彤、省特级教师袁优红、省特级教师周燕娜、绍兴市名师楼和东、宁波市名师孙风雷、市教育学院小学科学教研员陈增仕老师、县区小学科学教研员,以及全市科学教师8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聚焦科学素养课堂的课题研究,带动和促进引领教师们钻研落实新课程标准。
活动由沈梦薇、郑跃老师主持,通过课题主旨介绍、课例展示、专家评课,落实新课标的新方法、新理念,合力推进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实践。
首先,浙江省特级教师袁优红进行《指向核心素养导向教学评一体化小学科学课题》课题主旨介绍。袁特阐述了新课标素养导向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通过“教”的行为诱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发生,从素养目标根源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表现进行观察与评估,让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体活动。
【上午精彩课堂】
时龙老师执教的《蚕长大了》一课,学生通过观察蚕的外形特征、完善蚕的实物模型,以及观察蚕运动、进食、蜕皮等有趣行为,寻找蚕长大了的证据,激发学生对研究蚕生长变化的兴趣。
滕静兵老师执教的《让资源再生》一课以主题实践活动的真实情景引入,聚焦资源再生的价值,学生以废纸再生为例,亲历体验,评价比较资源再生对环境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更加珍惜资源。
童红幸老师执教《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一课,从皮影戏这一传统艺术引入,引出相关概念。学生通过体验皮影戏活动探究光照射到不同物体会遇到阻碍的现象与规律,并用课堂所学解释月食、日食天文现象,深化学生对规律的理解。
课后,宁波市名师孙风雷和绍兴市名师楼和东对上午三节课进行专业点评。他们充分肯定三位教师出色的教学能力,并从教学设计、评价反馈等方面提出教学建议。教师要明确孩子的起点,根据学生的学做出相应的改变,让评价始终贯穿在课堂中。
【下午精彩课堂】
下午,浙江省特级教师周燕娜带来了《科普阅读进课堂提升学生科学素养》课题主旨介绍。周特介绍了工作室十多年以来一直专注的科普阅读课例,通过阅读、实验建构、分析现象,促进科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提升探究能力、滋生人文情怀,同时给老师们推荐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科普书。
周涵谦老师执教的《认识星座》,从电影《流浪地球》开始宇宙之旅,引导学生先初步了解星座,再通过科普阅读、借助模型认识星座。模型的建构,帮助学生在地球视角和宇宙视角之间进行切换,使得学生对宇宙空间产生新的认识。
方芳老师执教《船的历史》,方老师带领学生认识各种船只,通过阅读资料和比较认识船的发展史,并让学生动手实验、亲自感受独木舟的特点。
在展示课后,浙江省特级教师陈彤带来了《基于素养进阶的小学科学课》讲座。陈特从科学思维、思维方法、思维进阶、展现思维的方式等方面展开细致的解析,倡导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紧抓科学思维这条主线促进科学素养发展。同时,陈特以自己独到的见解、深厚的理论对课堂进行了专业、细致的点评。
在活动总结时,市教研员陈增仕老师表示:教研学习是实践的传授,是思想的传承,更是精神的传递,用科学精神去影响下一代,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去认识身边的事与物。
本次活动,与会教师在专家前沿报告的指引下,在特级教师的精准点评中,在五位老师的课堂演绎里,共赴了一场科学的盛会。我市科学教师纷纷表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落实新课标,践行新理念,赋能新课堂,不断实践、不断探索,让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在我们的课堂中得到真实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