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研修:体现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科学课堂 学习记录与体会
课例学习: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地球的结构》——舟山市定海区舟嵊小学 屠琴
一、导入
1.目的导向:学校展览馆缺少一个地球结构模型,请同学们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
2.让同学们分享关于地球结构的知识的前概念
3.提出要求:要尽量接近事实。
二、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1.自主参观学习(8分钟)
(1)给学生分发记录单,让学生自主参观学习,记录提取有用信息
(2)教师组织将全班同学搜集到的信息进行交流补充
2.制作地球结构模型(6分钟)
分发材料(三种颜色的超清粘土,亚克力板制作的模型框架)
3.展示和评价地球结构模型
(1)每组作品按编号陈列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评价(自评和互评)
(2)将各小组的模型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地球结构模型
讲座学习:《体现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科学课堂》——舟山绿城育华学校 袁优红
1.科学核心素养是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科学素养的四个维度是课堂的评价标准:
(1)科学观念与应用,是基础;
(2)科学探究与交流,是科学实践,做中学
(3)科学思维与创新,是核心;
(4)科学态度与责任,水到渠成。
3.对屠老师课堂的点评:两个建议
(1)让项目化的学习更加彻底一些
在学生明确任务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想为了完成任务,需要搜集哪些资料信息?在制作模型的时候需要思考哪些东西?
(2)让孩子的科学思维来得更猛烈些
在提供的模型上可以更加多样化,在多样的地球模型中,呈现出地球结构的普遍特点,使学生理解地球结构的概念更加到位,活动更加具有挑战性和多元性,具有创新性。
学习体会:
听了屠老师这堂《地球的结构》示范课,我深受启发,屠老师让我看到了她对这堂课的重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屠老师为了上好这堂课,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
(1)大概念的目标导向,在上这堂课之前,屠老师对教材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剖析,最后,将本课的核心素养目标进行了精准的定位;
(2)参观的展板,在确定学生本课应该掌握的科学观念目标之后,屠老师利用参观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提炼本课所需的知识,展板内容的呈现相信前期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3)制作材料和模具的选择,屠老师的模具选择非常地有技巧,她用亚克力板做了一个四分之一的地球框架,并且在这个框架上细心地安上了刻度条,对学生之后的动手操作搭建了脚手架,让学生的制作更加明确和高效,最后,这个模具还很巧妙地能和其他组的模型进行拼接,从中,让我感受到了屠老师教学的智慧。
袁教授的讲座以及评课更加让我耳目一新,她从科学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出发,深入浅出地向我们介绍了要上好一节科学课应该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同时,她对屠老师课堂的点评,又让我对项目化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其实科学的课堂不用拘泥于它的40分钟,不妨大胆点,把步子迈得更大一点,把步子放得更缓一些,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去探究,让学生学得更加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