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用沉的材料造船》和《岩石与土壤的故事》对比着听课有感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用沉的材料造船》和《岩石与土壤的故事》对比着听课有感


   22日,参加了区里的教研组长会议,观摩了四节课例,听了一个讲座,感觉收获满满。每节课都有很多亮点,值得听课的老师好好借鉴,感觉将不同的课对比着听,听着还挺有味道的。

   这两节课分别是《用沉的材料造船》和《岩石与土壤的故事》。

  听了这两节课,发现有以下几个共同的亮点。

一、相似的课堂结构

  用沉的材料造船》一课,先研究用橡皮泥造船,测试载重量。在此基础上,再用铝箔纸造船,测试载重量。最后联系到实际中的用钢铁造船,比如渡船、双体帆船等。

  《岩石与土壤的故事》一课,先观察记录岩石的特点,讲讲岩石的故事。积累的经验后再观察记录土壤的特点,讲讲土壤的故事,最后联系到生活,了解岩石和土壤对人类的作用。

  两节课的结构都是:先研究一个物体积累经验(基础-------用经验自主研究另一个物体(进阶------研究成果对人类的作用(价值)。这样的结构很符合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平时扎实推进,效果会不断呈现。

二、吸睛的奖励方式

  奖励方式是教师调节课堂纪律的有效手段,这两节课上都有各自的方式,牢牢地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睛。

用沉的材料造船》一课中,执教老师使用了“造船工程师”奖章。这个奖章的吸引力就像是我们老师的职称,那是荣誉和实力的象征,自然很喜欢。

岩石与土壤的故事》一课,执教老师自制了精美的岩石书签作为奖励,自制的书签显示出老师的用心,书签很实用又很有品味,孩子们特别喜欢。

三、有味的课外拓展

  一节好课总会留给孩子们一点悬念,或者一个切实可行又有吸引力的课外探究活动,让科学探究从课堂走向课外,以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用沉的材料造船》一课的结尾处,老师留给大家一道思考题:沉入水中的橡皮泥受到浮力了吗?如果有,能不能用一个小实验证明。这个拓展活动孩子在家里完全可以尝试着做一做,若自己发现了沉入水中的橡皮泥也受到浮力,那这个惊喜是令人难忘的。

  《岩石与土壤的故事》一课,老师先展示自制的岩石盒,简单介绍制作方法后号召大家行动起来,一起做一做岩石盒和土壤盒。这两个活动难度都不大,在制作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新的发现,这就是收获。

  两节课的两点还有很多,比如立体板书的设计,孩子课堂上带给老师的惊喜等。

当然,每堂课都会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用沉的材料造船》一课,许多学生对船载重量变大的原因还不是很清楚,显然是“对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所以载重量也就越大”这个情况没有理解,老师自己虽然一直都在强调这个原理,但效果并不明显。岩石与土壤的故事》一课在汇报交流的环节,都是学生在简单地介绍,如果用投影将岩石呈现出来,相信效果会更好,下面孩子们也会看得更清楚。

   上一堂公开课不易,上一堂好课更不易,让我们一起努力!

最后编辑欣然 最后编辑于 2023-02-26 20:07:47
分享 转发
TOP
2#

用对比的方式解读课型,就在寻找好课的规律,学习了
TOP
3#

傅老师的《用沉的材料造船》一课,板书特别精美,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值得学习。
TOP
4#

蔡老师的手绘书签太精美了
TOP
5#

有效的激励让学生喜欢上科学课,虽下课仍意犹未尽。
TOP
6#

傅老师上课很精彩,学生回答也很出彩
TOP
7#

把不同的课例联系起来作横向比较,思考不同课例的异同点,也是一种很好的观课体会。
TOP
8#

傅老师和蔡老师的设计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TOP
9#

傅老师的《用沉的材料造船》一课,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值得学习。
TOP
10#

对比实验,对比听课,对比解读,对比反思
TOP
11#

将不同的好课横向对比,寻找好课的共同点,同时也有自己对于该课的反思和建议。希望自己以后听课也能学着做一做
TOP
12#

希望自己以后也可以坚持做听课感想记录
TOP
13#

一堂好的科学课背后,施老师无数的心血啊
TOP
14#

横向对比,积极总结,促进教学
TOP
15#

通过不同课例对比,吸取众长,不断提升自己。
TOP
16#

看来学生对体积,面积,与直观感受到的大小,相互之间的关联还是比较模糊的,
TOP
17#

用心听课,有所思有所悟。
TOP
18#

对比体现了新课标的科学思维
TOP
19#

陈老师的听课反思深入,用对比提升
TOP
20#

对比找相同点和不同点,不仅可以用于学生研究科学,还可以用于我们研究教学,学习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