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社团第一次活动,每年,我们都会确定一两个主打产品,然后再补种一些植物。
我们制定了本学期的种植计划:
菊花(主打植物)
向日葵
黄秋葵
无花果
紫苏
藿香
迷迭香




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的中草药基地又要开始换发活力了。
之前的植物名牌已经破破烂烂,于是有重新整理了一套。
桑(拉丁名:Morus alba L.)桑科
喜光,耐寒,耐干旱。多年生木本。
桑叶有疏散风热、清肺、明目等功效。
夏枯草(学名:Prunella vulgaris L)唇形科
药性辛、苦、寒。多年生草本。
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等功效。
中华天胡荽(学名:Hydrocotyle chinensis (Dunn) Craib)伞形科
原名铜钱草
,多年生匍匐草本。
有镇痛、清热、利湿等功效。
蒲公英(拉丁学名: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菊科
多年生草本植物,性苦甘、寒。
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等功效。
艾(学名: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菊科
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
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等功效。
芦荟(学名:Aloe vera(Haw.) Berg)阿福花科
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性味苦、寒
有泻火解毒、化瘀、杀虫等功效。
薄荷(拉丁学名Mentha haplocalyx Briq.)唇形科
幼嫩茎尖可作菜食。全草又可入药,性辛凉。
有发汗解热、清心明目等功效。
平车前(学名Plantago depressa Willd.)车前科
俗称车前草。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味甘、性寒。
有利尿、清热、明目、祛痰等功效。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唇形科
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叶梗果均可入药。
紫苏叶有散表寒之功效;苏子降气消痰,止咳平喘等功效。
决明草(Cassia tora Linn.)豆科。
一年生亚灌木状草本。
决明子有清肝明目、利水通便等功效。
射干(学名:Belamcanda chinensis (L.)Redouté)为鸢尾科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药用,味苦、性寒、微毒。
有清热解毒、散结消炎、消肿止痛、止咳化痰等功效。
黄芪(学名:Astragalus
propinquus Schischkin)豆科黄耆属植物。
多年生草本。黄耆根可以入药,味甘,性微温。
有补气固表、利尿止汗等功效。
菘蓝(学名:Isatis indigotica Fortune)十字花科
又名茶蓝、板蓝根等。根部入药。性味苦,性寒。
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止痛等功效,
藿香 (学名:Agastache rugosa )唇形科
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微温。
有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等功效。
麦冬(学名:Ophiopogon japonicus )百合科
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麦冬的小块根是中药,有生津解渴、润肺止咳之效。
黄精(学名:Polygonatum sibiricum)百合科。
具有补脾,润肺生津的作用。
枸杞(Lycium barbarumL.)茄科。
枸杞属植物,果实(中药称枸杞子),性味甘,平,有解热止咳之效用。
枸杞叶:苦、甘;性凉。
佛手(学名:Citrus medica L. var.sarcodactylis Swingle)芸香科。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果实状如手指,故名佛手。
性味辛、苦、甘、温。
百香果(学名:Passiflora edulis Sims)西番莲科。
草质藤本植物,百香果的果汁色、香、味、营养极佳。根、茎、叶均可入药
苦参(学名:Sophora flavescens)豆科。
草本或亚灌木植物,入药有清热利湿,抗菌消炎,健胃驱虫之效。性味苦、寒。
百香果(学名:Passiflora edulis Sims)西番莲科。
草质藤本植物,果可生食或作蔬菜、饲料。
何首乌(学名:Fallopia multiflora (Thunb.) Harald.)蓼科。
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性味苦、涩,微温
凤仙花(学名:Impatiens balsamina L.)凤仙花科。凤仙花属一年生草本花卉,性温、味微苦。
金银花(学名:Lonicera japonica)。又名忍冬,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带叶的茎枝名忍冬藤,供药用,亦作观赏植物。
杭白菊,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具有止痢、消炎、明目、降压、降脂、强身的作用。
以菊汤沐浴,有去痒爽身、护肤美容的功能。
天门冬(学名: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天门冬的块根是常用的中药,有滋阴润燥、清火止咳之效。
芍药(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芍药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是既能药用,又能供观赏的经济植物之一。根药用,能镇痛、镇痉、祛瘀、通经;种子含油量约25%,供制皂和涂料用。
香椿(学名:Toona sinensis (A. Juss.) Roem.)楝科;
椿芽可食用,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
藏红花(学名:Crocus sativus L.)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强大的生理活性,柱头作为药用,有镇静、祛痰、解痉作用。
紫金牛(学名:Ardisia japonica Blume)紫金牛科;老勿大,小灌木或亚灌木植物。紫金牛全株及根供药用,治肺结核、咯血、咳嗽、慢性气管炎效果很好;为中国民间常用的中草药。
益母草(学名Leonurus japonicus Houtt.)唇形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之功效。
牛蒡(学名Arctium lappa)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根具独特的芳香,可加工制作茶饮,也作药用植物栽培,具有清热解毒,疏风利咽之功效。煮软后的牛蒡风味特殊,长期食用有益健康。
向日葵(学名:Helianthus annuus L)菊科;一年生草本。可食用和观赏。向日葵种子叫葵花籽,含油量很高,为半干性油,味香可口,供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