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
海宁市仰山小学 张炳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第4课。在上一课中,学生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光在传播途中遇到透明或半透明的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者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本课延续上一节课的内容,继续研究光的传播特点。
本课包含3个探索活动,意在引导学生利用对比实验来验证光传播过程中传播路线是否会发生变化。第1个探索活动,用激光笔将一束光射入水中,发现光的传播路线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沿直线一直传播下去了。第2个探索活动,将铅笔垂直和倾斜放入水中,对比发现光垂直射向透明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变化,光倾斜射向透明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第3个探索活动是在学生理解了光的折射原理的基础上,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前三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并且知道了光能透过透明或半透明物体继续传播。而本课的内容是光在两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这对学生来说,了解的不多。在生活中,大多数学生见过光的折射现象,例如,筷子放在水中“弯折”了,但是有很多学生无法解释这种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
知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
科学思维目标:
能通过对光的折射现象分析,知道光线的方向变化。
探究实践目标:
知道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光从空气到水中发生的光线变化。
态度责任目标:
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提升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
难点: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规律。
【教学准备】
激光笔、分光器、透明塑料盒、铅笔、可调节固定夹、小木棍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出示“射击”图片,介绍模拟射击游戏。
2.学生分组体验模拟射击游戏。
3.提问:为什么你能够准确命中,有什么诀窍吗?
4.学生介绍“射击”诀窍。
【设计意图】在“射击”模拟体验中,增强学生对光在空气中是直线传播,为后续探究作好铺垫。
二、探索
活动一:照亮水中的图钉
1.过渡: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光线会改变吗?
2.介绍活动内容。
3.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
4.学生汇报交流。
5.提问:光从空气射到水中后,方向都发生改变了吗?
6.提问:你认为光线如果发生了偏折,发生在哪一位置的?
7.小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会在空气和水的交界处方向发生偏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用激光笔照亮水中的图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现象,初步感知光的折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改进,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光的折射”模型。
活动二:观察水中的铅笔
1.提问:如果把铅笔放入水中呢?你看到的笔会发生一些变化吗?
2.介绍活动内容。
3.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
4.学生汇报交流看到的现象。
5.提问:笔直的铅笔斜放入水中为什么会“折断”呢?说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水中的铅笔,增强学生对于光的折射现象的认识。从上一活动光的折射,具象到“水中物体弯折”,为下一个活动奠定认知基础。
活动三:击中水中物
1.提问:水中的铅笔看起来会“折断”。那对我们观察水中的东西会有影响吗?
2.介绍活动内容。
3.学生分组实验。
4.学生汇报击中水中物的正确方法。
5.提问:在叉鱼的时候,你有什么小窍门吗?
6.小结: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设计意图】在这一活动中,引导学生将今天活动中构建的有关光的折射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