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年级下《地球的形状》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地球的形状》教学反思


    很幸运在四月中旬的时候听了临海市哲商小学4位老师关于《地球的形状》这节课的同课异构。四位老师的精彩演绎,也让我对这节课充满了期待,前段时间经过自己的实践之后整理了以下的几点反思。

    一、让小船更立体

    材料箱中提供的小船是扁平的,而且超级小,不仅不利于操作,而且现象也不够明显。在四位老师的启发下,改进了“小船”,用橡皮帆船。材料易得,制作简单。


  
    二、让记录更简便
    四位老师有些采用的是作业本中的“留白式”记录单。但是教学中发现,仅用一幅空白图让学生用文字或者画图的形式来描述看到的实验现象。记录难度过大,学生无从下手,不仅耗时长,甚至记录的内容与实际观察到的现象并不相符,致使研讨困难重重。也有老师采用了“表格打勾式”记录单,学生的记录难度就大大降低了,但是从研讨过程来看的话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无法很形象地呈现看到的现象。所以针对以上的问题,旁边一起听课的章晓仁老师就建议能否改成“图文结合式”的记录单。让学生直接圈出自己看到的现象。回来之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记录单,实践中也发现,孩子们基本能呈现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出错率比较低,并且比较形象,学生一下子能回忆起自己实验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



    三、让证据更充分
    关于“月食现象”的模拟实验中,学生对月食现象的成因是知之甚少的,所以这个模拟实验虽然操作难度小,但是现象与结果的对应性是有点不够的。听课时,章老师提到这个实验的证据不够充分。孩子们也只是蜻蜓点水一般地完成实验。然后自然而然得出方形地球是不会形成圆弧形的影子,所以地球是球形的。受到启发之后,我改了一下教学顺序,先呈现“方形地球”、“球形地球”形成的影子,然后反问:“是不是方形地球真的不管怎么摆弄都不会形成圆弧形的影子呢?”显然学生的回答没有那么确定了,他们也开始怀疑是不是有个角度,方形地球也可以形成圆弧形的影子。所以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上来之后再开始实验,实验效率更高,和记录结果也更加丰富了。














最后编辑夏薏 最后编辑于 2022-05-26 16:45:27
分享 转发
TOP
2#

橡皮泥做的小帆船很方便。
TOP
3#

小船很逼真,玩得更尽兴。
TOP
4#

记录单留白是难度太大,适当给学生一个台阶有利于记录
TOP
5#

这个记录单设计适合三年级孩子的记录水平,get了,感谢分享
TOP
6#

记录单有特色,在图画上圈出来的记录非常简便,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TOP
7#

制作方便,效果也挺好
TOP
8#

这是常规课的天花板了~学生的体验感十足,实验材料小船很直观,记录单设计得也方便!
TOP
9#

橡皮船帆船、图文记录单和投影环节设计很好,材料易得,提供支架,给人较深印象。
TOP
10#

这个记录单真的好,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