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前沿资料整理 [复制链接]

1#


2017版本

2022版本


容(要点)

念(要点)

一、物质科学领域

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

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

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

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

力作用于物体,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通过物质传播。

太阳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光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热可以改变物质的状态,以不同方式传递,热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能量表现形式。

电可以在特定物质中流动,电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 种能源。

磁铁有磁性,可对某些物体产生作用。

磁铁总是同时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磁极,相同的磁极相斥,不同的磁极相吸。

自然界有多种表现形式的能量转换。

二、生命可科学领域

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

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

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

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四、技术与工程领域

人们为了使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创 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

技术的核心是发明,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

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 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能的转化与能最守恒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的延续与进化。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系统。

人类活动与环境。

技术、 工程与社会。

工程设计与物化
最后编辑罗海军 最后编辑于 2022-05-25 16:27:45
分享 转发
TOP
2#

“让核心素养落地”,是本次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修订的工作重点。核心素养导向,既是课标研制工作的主线,也是课标文本的主旋律。


一、用核心素养来表述课程目标,让课程“目中有人”



课程目标是对学生学习及发展结果的期待,是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活动设计、学业质量确立的基本方向和依据。此次课标修订,力求使课程目标自觉体现本课程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基本贡献,结合本课程的性质、理念及课程的基本内容,从核心素养视角对课程总目标及学段目标进行表述。课程目标的素养导向,有利于转变那种将知识、技能的获得等同于学生发展的目标取向,引领教学实践及教学评价从核心素养视角来促进和观察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以课程内容结构化来引领教学实践变革,让学生在主动活动中生成素养



本次课标修订的一项重要变革,是以结构化的方式(如主题、项目、任务等)来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结构化,意在改变知识、技能的简单线性排列方式,强化知识间的内在关联,凸显学科的本质、思想方法以及内在逻辑。课程内容结构化,既强调学科知识结构,还强调在这样的结构中所隐含着的学生的活动及活动方式的结构化,为课程内容的活化、动态化,教学活动的综合性、实践性提供内容基础。结构化的内容组织方式,凸显出不同的知识技能在学科知识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所承载的不同教育价值,提示着教学实践以整体有序、多样综合的方式来挖掘知识的育人价值。课程内容结构化,有利于克服教学中知识点的逐点解析、技能的单项训练等弊端,引导教师主动变革教学实践,从关注知识技能的“点状”“传输”自觉变革为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主动学习和思考,关注教学的关联性、整体性,关注学生在主动活动中所形成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态度、品格、境界的综合效应,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TOP
3#

需要指出的是,内容结构化,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或无视知识点,而是要在知识结构中去重新认识和定位知识点的意义与价值,要在学生的主动活动中实现知识点的教育价值。在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一章,有“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缺一不可、内在关联。“内容要求”指向“学什么”——强调在结构中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防止知识虚化;“学业要求”指向“学得怎样”——结合教学内容要求,提出素养发展目标;“教学提示”指向“怎么学”——即:学习这样的内容、达到这样的要求,学生必须经历哪些基本的、典型的活动,让课程“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进入课程,让课程内容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动。


三、依素养发展水平来描述学业质量,让学生素养具体化、鲜明化



学生素养发展,贯穿课标全文本,隐含在课程内容及教学实践中,体现在课程学习结果的具体描述中。例如:数学学科提出应培养学生具有如下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那么,如何才算具有了数学的“眼光”“思维”“语言”,有什么样的表现才能判定学生是“会用”了,能够观察、思考、表达现实世界中的什么样的问题,才算是“会”了?这就既需要有课程目标的总体指向,需要内容的选择、组织,还需要在各部分内容的“学业要求”及最终的“学业质量”部分中,做具体的描述,使核心素养,不再是空洞的语词口号而变成学生真实的能力、品格和价值观。


此次课标修订,希望让课程标准真正成为教科书编写的依据、教学活动开展的依据、教学评价的依据,让课标使用者感到课标能用、管用、好用,真正引领、推动教学实践的深度变革,提高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让核心素养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TOP
4#

近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公布。就课程方案而言,这是2001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执行20年来的首次系统修订;就课程标准而言,这是2011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执行10年来的一次系统修订。新的方案和标准将在今年秋季开始执行。
课程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生学、质量评价的直接依据。有理由相信,新课标的颁布,将开启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新的方案和标准传递了哪些育人信号?对中小学校而言,教学该怎样跟着变?
TOP
5#

保证育人方向
以落实核心素养为关键抓手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新修订课程方案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素养导向”,素养导向贯穿于课程编制、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从根本上保证了育人方向。

强调素养导向,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遴选课程内容,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推进考试评价改革,是新课标释放的一大重要信号。

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各门课程都要思考,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有什么独特的贡献。通过修订,明确本课程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如数学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得怎么样,语文老师不仅要关注语文学得怎么样,还要关注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这就是核心素养的要求。
TOP
6#

权威解读——

申继亮

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

这次修订就是要落实核心素养,引导教师进一步转变育人观念、育人理念,推动育人方式的改革。

比如,道德与法治,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明确强调要着力培养学生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这些素养在教育教学中如何落实?课程标准提出了三条要求——

第一,确定的教学目标政治立场鲜明。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立场,对错误的社会思潮旗帜鲜明地加以批判。

第二,价值导向清晰。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符合人类共同价值。

第三,知行要求明确。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不同学段特点进行科学设计,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知行合一。

对教学目标提出这三点要求,就是为了把核心素养融到教学中。

再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四个方面的素养如何落实在育人方式改革上?

这次修订还突出强调了语文实践活动,把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作为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没有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的核心素养就无从形成。
TOP
7#

图片

以学科实践为依托
构建实践型育人方式

此次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以深化教学改革为突破,强化学科实践,推进育人方式变革。

传统育人方式的典型特征是“坐而论道”,它以听讲、记忆、理解、练习、考试为主要活动形态,可以称其为书本型或认识型的育人方式。实践育人,则是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学习,加强知行合一,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在真实丰富的情境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为此各课标在教学建议和教学提示中大量增加了实践活动的要求,如观察、考察、实验、调研、操作、设计、策划、制作、观赏、阅读、创作、创造等。从这个角度说,落实课标就要把这些实践性活动真正落在实处。
TOP
8#

学科实践超越了传统知识授受的学习方式和探究学习,代表学习方式变革的新方向。学科实践既注重学科性,也注重实践性,因此强调学科实践并不是抛弃“知识”,而是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



学科实践更强调通过实践获取、理解与运用知识,倡导学生在实践中建构、巩固、创新自己的学科知识,学科实践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强烈的自主性,而且强调真实的社会性。探究学习的本意是模拟学科专家进行科研的过程,虽然不要求学生通过探究获得全新创见,但希望能够通过探究的过程使得学生理解、运用和应用知识,感受知识创生、验证、传播与分享的过程。从这个意义来说,探究学习本质上也是一种实践形式。



但作为一种普适性的学习模式,探究学习的学科性不强,没有很好地与学科融合,也就是说没有“学科味”,成了解决学习方式问题的“万灵药”。正因为探究学习没有很好地与学科结合起来,而且呈现给教师的探究学习大都以“探究五步法”“科学探究七要素或程序”的形式出现,因此教师在实施探究学习时关注更多的是上述的步骤与程式有没有完成,而不是探究本身的目的与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学科实践并非是对探究学习的否定和取代,而是体现了人们对学科教育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呼唤“源于实践、在实践中、为了实践”的真正的学科探究。
TOP
9#

以课程结构化引领教学实践变革



课程内容是课程标准修订最为实质的问题。课程内容不变,核心素养理念很难落地。本次课标修订的一项重要变革,是跳出了学科逻辑和知识点罗列的窠臼,以结构化的方式(如主题、项目、任务等)来组织课程内容,反映了课程内容改革的新动向。

这种复合型的课程内容观,更利于从学科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本位,突出习得知识的学习方式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价值,打破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知识技能训练魔咒,克服高分、低能、价值观缺失等乱象。学生可以在主题活动中,通过完成学习任务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亲历实践、探究、体验、反思、合作、交流等深度学习过程,逐步发展核心素养。

本次课程修订引入大观念、大任务或大主题驱动的问题式学习、项目学习、主题学习、任务学习等综合教学形式,重构课程内容,优化呈现方式,使各部分内容彼此间建立有机联系,实现“少而精”,做到“纲举目张”。
TOP
10#

课程内容结构化,意在改变知识、技能的简单线性排列方式,强化知识间的内在关联,凸显学科的本质、思想方法以及内在逻辑。

课程内容结构化,既强调学科知识结构,还强调在这样的结构中所隐含着的学生的活动及活动方式的结构化,为课程内容的活化、动态化,教学活动的综合性、实践性提供内容基础。结构化的内容组织方式,凸显出不同的知识技能在学科知识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所承载的不同教育价值,提示着教学实践以整体有序、多样综合的方式来挖掘知识的育人价值。

课程内容结构化,有利于克服教学中知识点的逐点解析、技能的单项训练等弊端,引导教师主动变革教学实践,从关注知识技能的“点状”“传输”自觉变革为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主动学习和思考,关注教学的关联性、整体性,关注学生在主动活动中所形成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态度、品格、境界的综合效应,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需要指出的是,内容结构化,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或无视知识点,而是要在知识结构中去重新认识和定位知识点的意义与价值,要在学生的主动活动中实现知识点的教育价值。在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一章,有“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缺一不可、内在关联。“内容要求”指向“学什么”——强调在结构中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防止知识虚化;“学业要求”指向“学得怎样”——结合教学内容要求,提出素养发展目标;“教学提示”指向“怎么学”——即:学习这样的内容、达到这样的要求,学生必须经历哪些基本的、典型的活动,让课程“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进入课程,让课程内容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