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夏夜,人们总是纷纷仰望星空,寻找牛郎和织女的踪影。特别是农历七月初七,更是希望牛郎和织女在经过一年的相思与离别之后能够在鹊桥相会。这个神话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这只是中国古代美丽的神话传说。下面从天文学角度简要来介绍一下牛郎星和织女星。
牛郎星和织女星是两颗象太阳那样能够自己发光发热的恒星:牛郎星正式的中国名称是河鼓二,即天鹰座α星,英文名“Altair”,属于天鹰星,是夏夜星空著名的亮星,呈银白色,距离地球16.7光年,视星等0.77等,绝对星等2.19等,其半径为太阳半径的1.68倍,质量为太阳质量的1.6倍,表面温度约为7000℃,所辐射出的能量相当于太阳辐射能的10.5倍,是一颗快速自转的恒星;织女星正式的中国名称是织女一,即天琴座α星,英文名“Vega”,属于天琴座,它是北半天球亮度仅次于大角的明星,也是北半天球最亮的早型星,呈青白色,距离地球26.3光年,视星等0.03等,绝对星等0.5等,其半径为太阳的3倍,质量为太阳质量的2.4倍,表面温度8900℃,所辐射出的能量高达太阳的60倍,由于地轴的进动,1.3万年前曾是当时的“北极星”,而再过1.2万年又将从回“北极星”的宝座。
在夏秋夜,牛郎星和织女星是非常容易寻找的。此时,当你抬头仰望星空,便会在头顶看到一个巨大的等腰三角形,这就是著名的夏夜星空的标志“夏季大三角”。在这个大三角中,最亮的那颗便是织女星,隔着银河,在她的东南方向的那颗亮星就是牛郎星(实际牛郎星在银河以内),而大三角中的另一颗亮星便是天津四(属于天鹅座)。但这两颗星实际相距16.3光年,就是打个电话你想听到对方的回答也要等上33年,当然想要相会是不可能的(如果相会那便是科幻片中星球相撞的大灾难了,呵呵)。
每年的七月初七,月相属于上弦月,月亮正漂在银河附近,明亮的月光使得我们无法看见银河,古人便以为是银河消失了,牛郎与织女可以相见了。说实话,在七夕的晚上,上半夜只能观测月球,观测条件并不理想。今年的七夕(今天),没有大的天象。月升约中午12点,月落约晚上22点。另外,还可以观测几大行星:金星,现为晨星,又称启明星,凌晨3点半升起,凌晨东方特别明亮的那颗便是(现阶段视星等-4.0等),通过望远镜更可以看到弯弯的金星相;火星,0点半左右升起,后半夜可观测,现阶段视星等1.0等;木星的观测条件最佳,整夜可见,现阶段视星等为-2.8等,上半夜东南方的那颗亮星便是,通过望远镜更可以观测到四颗伽利略卫星,与木星形成一串糖葫芦,非常的漂亮。如果想在今晚观测,建议等到后半夜,那时的星空将非常的绚丽。
虽然七夕的上半夜的观测条件极不理想,但在美丽的神话下,和爱人一起坐在葡萄架下,仰望着星空,寻找着牛郎和织女,还是非常浪漫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26 12:46:4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