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节选连载】《从小亲近科学与人文》(八) [复制链接]

1#

【节选连载】《从小亲近科学与人文》(八)

 


当今,我国正处在基础教育改革阶段,蓬勃兴起的课程改革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本次课程改革提出了六大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小学科学课就是在此背景上应运而生的。已经颁布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把科学课的性质定为: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与原来的自然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为小学科学课是继承自然课的优秀传统基础上产生的,是自然课的改造和发展,试比较自然课与科学课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两者都强调科学启蒙。科学课由自然课发展而来,具有传承关系。没有二十年的自然教学改革经验的积累,也不会有现今那么多人欢迎科学课的诞生。实质上,自然课的教学,已经向科学课跨出了一大步。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来分析,自然课承担着小学科学教学的大部分任务,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科学课程,其实已经具备了科学课的雏形,一些优秀的自然教师将很快成为优秀的科学教师。


主要区别:


自然课                                       科学课


科学启蒙教育重要基础学科            培养科学素养的科学启蒙课程              


唯物辩证法为指导                       唯物辩证法和建构主义


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情感           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灌输与引导相结合                       探究是主要方式


探究是手段                               探究既是目标,又是学习方式


追求知识体系完备                       生动活泼、追求个性、生活


科学课程的设置激发了教师参与科学教学的热情,促使教师投身科学教学改革的大潮之中,相当于八十年代初自然课改革开始一样,满腔热情化为实践行动。


但从国内师生科学素养的调查来分析,形势仍不容乐观。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科学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深化.


从学生对待自然课的态度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喜欢自然课并不是由于一些外部的客观原因,而是自然课本身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因为自然课本身符合学生探究外部世界的愿望,能够解答他们心中的疑问,给他们足够的想像空间,教给他们探索世界的方法。而学生不喜欢自然课则大多数是归结于单纯教授的上课方式。当课堂采用的教学方式是由教师主讲,学生只需要听、记就可以时,原本生动活泼,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充满有趣实验的课程被一张嘴、一支笔所代替,学生当然无法接受。

分享 转发
TOP
2#

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科学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深化。的确是这样,科学课的评价如何体现科学课的特点,需要探索和实践,跨出这一步,前进一大步。
TOP
3#

感谢喻老师的持续介绍,这对我们把握新课标,理解教材很有帮助。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