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听《液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有感 [复制链接]

1#

听《液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有感

一、重点环节做得很厚实。


本课教学流程为: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聚焦问题,优化设计——选择方案,实验探究——解决问题,课外延伸。


在这个教学流程中,不是平均使用力气,着重突出第二个环节,聚焦问题,优化设计。


教师首先出示一个装满水的大试管,并且用气球皮包住试管口,明确试管内没有空气,提出问题:把气球皮包口的装满水的大试管放进热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然后教师利用视频展示台把这个过程放大,演示给大家看,看了一些时间,学生发现气球皮包口的装满水的大试管放进热水中虽然气球皮鼓起来了,但效果并不明显。于是教师聚焦问题:怎样设计一个实验让观察到的现象更明显?学生的回答很有逻辑。


生:试管放在酒精灯上烧,能看到热胀冷缩。


师:假如用酒精灯加热现象还不明显,怎么办?


生:插一根管子,最好细一点的。


师:细的管子插哪里?


生:插在试管里,而且要用软木塞塞住,里面不能有空气。


师:能否把你的想法画在或写在作业本上第一题的方框内。


课后感悟:在活动之前,教师启发学生运用画图、文字描述等方式设计方案,因为,经历实验前的动脑设计规划的思维价值要远远高于实验之中动手操作的思维价值,实验前合理规划,是做实验的灵魂,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要更加关注什么?不是做,而是思考,会做规划,就会做实验,因为剩下的仅仅是操作层面的事情了!


学生画完或写完后,教师呈现了4位学生的设计图(在小组巡视时就确定好展示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设计图,并设计好展示次序)


教师在师生交流过程中渗透了方案设计“最优化”的理念。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时,不仅关注方案的多样性,还要关注方案的实效性、准确性和易操作性。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四位学生的设计图,学生提出了“为什么要选用底座表面积大的烧瓶,以及为什么要在瓶口插上一根细管子,而且要用橡胶塞堵住,里面不能有缝隙,水为什么染成红色?”这些经典的问题,然后师生开展研讨,知道了主要目的是增强实验现象的可见度。同时,为了清楚地观察到水在受热和受冷时,水柱高度的变化,教师在细管子上扎了两条细线,方便学生操作。


这个环节时间得到保证,学生思维主线明朗,师生互动精彩,成就了本课的亮点,课后,大家针对这个环节,评价甚高。


二、体现公开课的常态化思想


最近大家在关注常态课,常态课,即原生态、非特殊状态下的课,它包括教师常态、学生常态、内容常态、过程常态、方法常态、材料常态、结果常态等等。它的主要特点是原生态,也就是非特殊状态。常态课不是随随便便的课,它有一个底线,是有教学规范的,与一些奢华的公开课相比,在目标达成度高的情况下,更加追求朴素的扎实的做法。


本课对于作业本的使用是个亮点。我们理想中的状态,平时的常态课与公开课反差不要太大。作业本、教材上的实验记录内容,如果和你的教学预设基本吻合的,就尽量利用好,而且最好在课内完成。除非你的实验设计内容与作业本、教材的思路完全不一样。本课的实验记录,全部记录在作业本上,学生作业完成质量高。记得在本次杭州西湖之春特级教师大讲坛上,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说过:“我很想看到在大规模的公开课中,执教老师能很好地使用作业本,希望在以后的课中能看到。”试想,你的科学课没有用好作业本,学生的作业本何时做?课外——加重学生负担且效率低。理想的做法当然是当堂完成!


三、追求概念建构过程的科学性


学生的概念建构过程,我们会很重视前科学概念,这是教学的起点,在学生的描述中,我们曾经很多次听到学生说起“热胀冷缩”,其实,这样的科学术语在学生头脑中是很多的,但是能说出不一定代表他是真正理解了,教师在与学生的“理答”过程中,不紧不慢,透过现象得出结论,强调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据此你的推测是什么?从观察到水受热后水柱上升,受冷后水柱下降的现象,学生推测是水的体积会膨胀、缩小,得出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再拓展到其他液体的研究,得出很多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个过程体现了科学思维的严谨性,学生多经历这样的活动,他们的科学素质会得到不断发展。

分享 转发
TOP
2#

上一节课,写下一个感受,做一个反思,这样对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很有帮助。
TOP
3#

期待大江南北后续。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