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学年第二学期个人工作总结
莲都区大洋路学校 陈建秋
为什么要写个人工作总结?因为学校有要求,年度考核要填表——不过这是以前的理由。现如今,我终于明白了,回顾一学期走过的历程,秀秀自己搏取的成绩,反思不经意间的遗憾,把思绪整理成文字,再坦然去面对新的起点。
一、在校园里,我忙碌并快乐:
1、二月——五月,参与创新大赛。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项传统赛事,内容包括技创新项目、科技实践活动和少儿科学幻想绘画等,经区—市—省逐级选拔,就有机会参与全国比赛,以往我最好的成绩是科技实践活动拿了个省二等奖。在今年公布的《丽水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录取工作意见》中,省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的考生可加5分,省二等奖获得者可加10分,省一等奖获得者可加15分。正因此,每年的创新大赛竞争十分激烈,甚至有广告创意公司和专业科技人员都参与其中。
2月18日,各班抽派的3-5名科技骨干集中在多媒体教室,我作了题为《小小发明家,你我都能当》的小发明指导讲座,详细讲解了小发明技法和本次比赛要求。只是小发明是需要长期指导和灵感,本次比赛中我们的小发明作品都不够理想,没有获奖。
之后,我把校园植物名片大赛的相关资料整理了一下,编写了一份15面的《我给校园植物做名片》的科技实践活动成果,参加区评比。对这个内容我是抱了很大的希望,一是我们的活动从头到尾都做得很实实在在,二是我们的活动很有一定的推广意义,并先后在《丽水日报》、《处州晚报》、《丽水电视台》等媒体和《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上宣传。后被告知送市参评,谁知在5月份公布的文件上看到只获得了区二等奖,很是郁闷。
2、三月,校园植物名片活动告一段落。
2008年11月—2009年2月期间,我们学校举办了“我给校园植物做名片”活动,让同学们从认识校园的花草树木入手,了解它们的形状、分布、习性、用途,经过调查、收集、制牌、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大家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同学们的校园环保意识,逐渐形成校园绿色文化。本次活动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大力支持,收到同学们制作的植物名片约500多件,在此基本上我们评出二等奖作品271件,一等奖作品166件,目前我们已把荣获一等奖的植物名片在对应的校园植物上分批悬挂展示。
2月25日,丽水电视台专门到我校进行了采访,录制的节目在3月8日晚上7点20分丽水二台播放。3月7日,《处州晚报》“校园新闻”对此作了报道。3月26日,《丽水日报》“教育新闻”对本活动作了大篇幅的宣传。《少年发明与创造》小学版2009年第6期也将对此活动进行宣传。
3、三月,成立科学小记者俱乐部。
3月10日,我们举行科学小记者俱乐部筹备会议,确定4楼多媒体教室作为主要活动场地,俱乐部的活动时间安排在星期二下午第三节活动课,两周活动一次,活动内容包括有科学小论文写作辅导,趣味小实验和科学小制作,家庭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科普知识学习和小发明技巧辅导等。我自己担任科学小记者俱乐部主席,俱乐部成员由五年级各班科技骨干共18人组成。
至今,我们已举行过好几次活动,学生很是喜欢,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是有时候活动场地和学校的其他活动冲突,活动时间和班主任的教学活动亦有冲突,每次的活动内容总是让我费神,而一些活动材料都是我自掏腰包。
本活动我已作为市级课题立项,课题名为《科学小记者俱乐部的实践与研究》。所以这个活动下个学期肯定要继续做下去,但以上的问题还不知该怎样去解决。
4、四月,举办优秀手工作品展览。
借学校艺术节东风,我组织了手工作品评比活动。4月28日,举办了优秀手工作品展览,共有十字锈、布艺贴画、雕刻、编织等手工作品约七十余件亮相,这些作品有的色彩斑斓,有的独具匠心,有的构思巧妙,凝聚着制作者的智慧和汗水,吸引了许多师生在展区驻留、欣赏……本次展览活动,为同学们的想象创造、情感表达提供了展现的平台,也激发了同学们动脑、动手的创作热情,更培养了同学们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用双手创造生活的良好品德。
5、五月,举办日食专题讲座。
今年7月22日,一场壮观的日全食将上演,全食带横扫我国中部长江流域。为帮助广大师生了解日食这一特殊天象,把握契机推进天文知识普及,我在5月22日和5月27日举办了2次日食专题讲座,全校约二百多名天文爱好者前来聆听。
我通过幻灯片讲解和模拟视频的形式,直观形象地介绍了日食的成因、日食的种类、日食的过程、日食的规律与周期以及日食发生时的影响和现象。还对7月22日我市见食情况作了详细介绍:我市与这次绚丽壮观的日全食擦肩而过,但可以看到约0.96食分的日偏食,其中初亏发生在8时20分,9时36分食甚,10时59分复圆,整个过程约两个多小时。本次讲座深深吸引了同学们,满是兴奋的同学们纷纷表现出对本次讲座的极度喜爱。
二、在网络中,我执着并充实:
目前,我是《科学新视野》网刊双月主编,科学教师之家常委副秘书长,科学教师之家论坛管理员,浙江小学科学论坛管理员,ABC教育网资源站长和论坛版主,人教论坛小学科学论坛版主。其实这些基本上都是虚名,除了作事之外没有什么实利。但我一直很执着地做这些事,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009年1月—2月,我和朋友一起举办科学教师之家新春游戏大赛,丰富大家的寒假生活,增进全国各地科学教师之间的友谊。
2月7日,我和朋友一起组织教科版第四次集体备课活动,继承“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精神,充分利用网络科学的团队力量,帮助广大一线教师做好教学工作并促进其专业成长。只是,至今还有个别年级的备课内容没人负责,很是让我心寒。
2月,推出《科学新视野》网刊2009年2月版(总第24期),我撰写了《编辑手记:不要轻易改变目标》一文。
2月—5月,在朋友的帮助下,我在网络上发布了几个视频资料,计有:陈建秋四上《人体的呼吸》课堂实录,陈建秋课堂教学录象《框架结构》,自拍视频《铜铝铁传热实验》,自拍视频《铜铝铁的膨胀比赛》,视频《我给学校植物做名片》,《科学教师之家暑期科学考察活动动员令》。
4月,推出《科学新视野》网刊2009年4月版(总第26期),我撰写了《编辑手记:梦想和追求》一文。
5月,组织浙江小学科学论坛2009年上半年积极会员评选活动,目的是为了提高会员的积极性,增强论坛人气,创设良好的研讨氛围。
5月,收集和整理小学科学3-6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发布在网络共享。
5月,协助组织8月1日—5日在深圳举行的全国小学科学与网络研讨会暨科学教师之家考察活动的报名工作。
在这些事中,我花时间最多的是浙江小学科学论坛,不仅保证每天的几次巡视,还绞尽脑汁在管理上做文章。目前,我可以毫不谦虚的说,目前浙江小学科学论坛已成为全国最好的小学科学论坛。
三、付出总有收获——成绩篇:
有做才有为,这是我最信奉的真理。这一学期我的收获不是那么醒目,但起码还可以抚慰自己:
1、2008年12月,《新浪博客:不睡觉的兔》在探索杯全国科学教师第二届博客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2、2008年12月,《“有结构材料的选择与组织”主题教研活动案例》在全国小学科学教师论文竞赛中获一等奖。
3、2008年12月,《怎样出好科学试卷》在全国小学科学教师论文竞赛中获三等奖。
4、2009年1月,被评为浙江小学科学论坛2008年度优秀版主。
5、2009年1月,被评为2008年下半年ABC教育社区优秀站长。
6、2009年1月,拿到《教育学专业》大学本科证书。
7、2009年2月,被评为莲都区2008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远程非学历培训优秀学员。
8、2009年3月,《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发表在3月份《科学课》杂志的“网上沙龙”上。
9、2009年2月25日,丽水电视台专门到我校进行了采访“我给校园植物做名片”活动,录制的节目在3月8日晚上7点20分丽水二台播放。
10、2009年3月18日—20日,与省教研员喻老师一起到江苏苏州参加小学科学教学学术交流活动。
11、2009年3月26日,我写的报道《大洋路学校开展“我给校园植物做名片”活动》在《丽水日报》“教育新闻”发表。
12、2009年4月,拿到小学高级教师的聘任证书。
13、《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记大洋路学校“我给校园植物做名片”活动》一文发表在2009年第6期《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上。
四、反思才会进步——遗憾篇:
回首往事,有些事没有做,有些事没做好,记之:
1、最大的遗憾当然是与2009年浙江省优质课观摩活动(宁波)擦肩而过,作为一个普通教师有时候就是这样的无奈。
2、课堂教学工作不够扎实,有不少课应付了事,也没有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3、动手太少,许多关于教学上的想法都随风而逝,论文评比一块欠缺。
4、小学科学教研组工作一人挑大梁的现象没有任何改变。
5、科学兼职数学的情况延续至今,科学专职之愿望仍没实现。
6、每日操场慢跑没有坚持,身体严重透支。
2009年6月7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7 12:39:0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