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诸暨教研活动后的案例、反思汇总帖 [复制链接]

1#

诸暨教研活动后的案例、反思汇总帖

 

高瞻远瞩,引领科学教学改革


   ———   一次别开生面的科学教研活动


 


                                                                                                                     诸暨市海亮外国语学校    李冰清


 


 


【缘  起】


2008年3月28日,来自全市46位小学科学专、兼职教师汇聚实验小学城东校区,参加教研室组织的一年一度新教材培训暨备课学习活动。跟以往培训活动不同的是,本次活动分三块内容:示范课、自制教具展示、个别科学实验指导培训。活动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师生参与、别开生面。这次别开生面的科学教研活动使我有所收获、有所感、有所思。



内容一、示范课:《铁生锈了》


片段一:


1、老师了解学生课前调查铁制品情况后,出示一组生锈的铁制品图片。师:物质的变化有哪两种?你认为铁生锈是一种什么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


生: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师: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铁生锈是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生:观察;实验。


2、老师给学生提供铁和铁锈,学生进行铁和铁锈的对比观察并记录


































    内容


名称


颜色


声音


硬度


气味


光滑度


光泽


 


 



 


 


 


 


 


 


 


 


铁锈


 


 


 


 


 


 


 


 


生汇报:(略)


生作出结论:根据观察铁和铁锈是不同物质,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3、师:仅通过观察是否能充分证明铁和铁锈是不同物质?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来搜集更多的证据来证明我们的想法?


生讨论后汇报:用实验的方法,比较它们的导电性;用显微镜观察,比较它们的结构;用火烧;用磁铁吸,磁铁能吸住铁灯。


学生选择导电性和用磁铁吸的方法进行比较。


学生汇报:(略)


学生作出结论: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证明了铁和铁锈是不同物质,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片段二:


1、师:你认为铁生锈与什么有关?


生:空气。


生:潮湿。


生:时间。


生:地方,脏的地方。


生:阳光。比如抽屉里容易生锈。


生:不管放在哪里都与空气有关,应该与空气隔绝。


2、学生根据推测小组设计实验方案。


3、展示评价各小组实验方案(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哪些条件一样,哪个条件不一样)。


 


【收  获】


科学课将科学探究活动作为核心内容,倡导“像科学家那样搞科学”。探究“铁锈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这一问题。首先让学生在上节课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理解的基础上对铁生锈进行推测,再引导学生围绕“铁锈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这一问题通过系列观察、实验活动寻求证据,在学生汇报时老师不断的问学生“证据呢?”,在教学中不停地渗透证据意识,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证据意识是实证意识的重要方面。从现在开始,对学生进行实证意识的训练,那么学生的科学素养将会不断得到加强,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研究“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问题,学生对于铁生锈的原因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的生活经验,老师引导学生把它分解为以下几个小问题:猜测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与这些因素分别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小组设计实验方案。继而对实验方案进行修正评价,引导学生在试验方案中如何设计变量与定量?准备怎样观察记录?经过这样有策略的引导,就能让学生沿着清晰的目标,进行有意义、有价值的系列科学探究,从而顺利地到达认知和探究的彼岸,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也领会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与乐趣。


理性的猜测,严格的实证。在这种教育的影响和熏陶下,孩子的心智自然会打开,孩童的科学素养自然会潜移默化地形成;在这种教育的影响和熏陶下,孩童自然会真正地“像科学家那样搞科学”,并且在经过若干年的磨练之后,有可能成为真正的科学家。



内容二、自制教具展示:“水钟”、“一分钟计时器”


片段一:


1、葛老师演示介绍自制教具“水钟”:“水钟”由木制四个阶梯组成,每个阶梯上都有一个圆柱体水瓶,水瓶腰部打一小孔,小孔水流注入下一水瓶内,最下一级水瓶内有一浮标,浮标上有指针,瓶侧刻上时间刻度。随着水位的上升,浮标也随之上升,指针指在时间刻度上的读数就是大概的时间。尽管比较粗糙,但误差比较小。这个“水钟”制作花费了很多时间,请木工做阶梯,寻找合适的水瓶,给水瓶打孔,考虑到水孔的大小与水流及时间刻度的关系,导水管试用多种口径导管都不行,最后找到注射器针孔。


2、教师提出修改意见:


a、要保证水量充足,上一级水流量必须要比下一级水流量大。


b、上一级水流量比下一级水流量大,但水位会影响到水流速度,注入浮标瓶内的水要始终保持匀速,所以第二级注水瓶一定要做一个导流管才能保证水流匀速。


3、教师讨论:


   这个装置对学生有什么意义?(略)


片段二:


1、  孙老师介绍自制教具“一分钟计时器”:我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制作这个“一分钟计时器”,首先我要对教材进行悉心阅读理解,再画图设计模型,寻找材料并请木工按图纸制作底座、支架、齿轮、支轴以及齿轮操纵器等,最后把这些配件有效组合起来,但钟摆还不能摆起来,是一件不成功的教具。


2、  老师纷纷提出修改意见,包括钟摆的动力、齿轮数、齿轮的角度。有的老师甚至上黑板画示意图,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感 想】


教研活动中首次安排教具展示,其意图是什么?尽管这次展示的两件教具都比较粗糙,甚至有一件还有明显不完善之处,但已经明显在激励我们小学科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积极自制教具,彰显科学教师的实践智慧,为科学老师今后科学教学中自制教具指引了方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我们正处在科学课程改革实验阶段,许多科学教具还来不及开发、制作,以及经费不足,实验器材缺乏,在品种、数量和供求关系上都与实验教学的需要不相称。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呢?最现实的办法就是鼓励教师自己动手,创造条件,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自制科学教具。


自制教具并不仅仅弥补经费不足及解决供求不称的矛盾,它对于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具有深远意义。


1、教具制作过程就是对教材更深层次理解的过程。


在教具制作过程中,老师必须考虑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是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必须依据教学目标,把复杂的科学道理简明化、具体化,使客观事物的属性直接诉诸于学生的眼耳鼻舌手等各种感官,有利于学生加快感性和理解的进程。必须有充分的科学理论根据,实验现象都能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必须具有系统性,切忌散乱,或即用即丢,心须做到收集、制作、使用、保管齐重视。以上这些都要求教师对教材做系统性的研读和更深层次的理解。


2、教具制作过程就是一项创造性劳动过程。


教具制作过程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从设计、试制、改进到定型,都要付出一系列的脑力和体力,要有知识,还要有时间。例如“一分钟计时器”,既要设计画图,搜集材料等,还要加工制作,最后要安装调试,如果不成功又要改装,没有几天时间是很难完成的,更不要说那些技术上要求更复杂一些的教具制作了。


3、教具制作过程就是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过程。


细读教科版《科学》,里面有着大量的学生动手制作的活动类型,如“造一艘小船”、“制作小乐器”、“制作气球小车”、“制作一个保温杯”、“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等等。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它承载着科学教育中科学与技术的任务和功能。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完成带有技术目标的任务的亲身经历,提高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和技术设计的能力,增强对科学和技术的理解。如制作“水钟”,师生共同参与研究制作,将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学生将经历设计方案——试验制作——检验成果——寻找原因——改进成果的科学探究过程,过程中必将考虑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制作,运用到“滴漏”的知识,考虑到怎样控制水流速度与水位调节,如何标出刻度等。如果“产品”不成功或不满意,必然会对“产品”进行不断的修正和完善。这样必然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发展创造能力,训练学生的技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具制作过程就是对科学教育情感的提升过程。


教具制作所需的材料包罗万象,如:精工、木工、电工、日常生活用品等等。要搜集这些材料不仅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还要做一个“有心的科学老师”。经过十几年的积累,我的科学实验室成了一个材料储存室,有用钱买来的电珠、电线、螺钉、气球等;有从学校闲置的劳技室里“支援”来的钳子、锉刀、剪刀、电烙铁、锯、刨子、凿子等;有从自己家里,别人家里,垃圾堆里,废品仓库里捡来的可乐瓶、易拉罐、陶瓷片、塑料条等;有从医院“借”来的注射器、输液管、小苏打、橡皮胶管等。无论到哪里我随时关注身边哪些东西在科学课上能用得到。为了养蚕用的桑叶,我利用礼拜天到几公里外的山上挖了两棵栽在校园里,现在已经根深叶茂、两尺树围;为了带回一块浮石标本,我和岳父在黑龙江原始森林里步行60多公里才找到。只要有我认为对制作科学教具可能有用的东西,我都要想方设法把它带到我的科学储存室里。就在材料的搜集,教具的制作过程中,我逐渐爱上了科学教学。如果没有对科学教育深深的情感,如果没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就可能就望而生畏,怯而止步。



内容三、教师参与式实验:《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


片 段:


1、丁老师介绍试验器材和试验要求。


实验器材:三烧瓶硫酸铜溶液(饱和、半饱和、与铁钉发生反应过的)、铁钉、试管、镊子、一次性杯子、餐巾纸。


实验要求:组长自由选择硫酸铜溶液,将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过一会儿,取出铁钉,观察到什么现象?


2、46位老师自由组合11个实验小组,临时推荐组长,由组长上台自由领取试验器材,实验结束进行试验观察描述。


3、老师进行“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试验。


4、各实验小组上台汇报试验现象:


  第一小组:我们小组选用的是饱和硫酸铜溶液,溶液颜色变浅了,铁钉上有一层深红色的物质。


第二小组:我们小组选用的是不饱和硫酸铜溶液,溶液颜色变浅了,铁钉上出现一层浅红色。


第三小组:我们小组选用的是反应过的硫酸铜溶液,我们用镊子把半枚铁钉浸入溶液中,溶液颜色变浅了,铁钉上出现了一层浅褐色。


第四小组:我们小组选用的是饱和硫酸铜溶液,我们用镊子把半枚铁钉浸入溶液中,溶液颜色由蓝色变成了浅绿色,铁钉上出现了一层深褐色。


第五小组:我们小组选用的是饱和硫酸铜溶液,我们用镊子把半枚铁钉浸入溶液中约一分钟,再将铁钉的四分之一继续浸入溶液中,溶液颜色变浅了,铁钉上出现了一层深褐色和一层浅红色。


第八小组:我们小组选用的是饱和硫酸铜溶液,我们把饱和溶液预留了一部分做反应后的颜色对比。再用镊子把半枚铁钉浸入溶液中约10秒钟,发现铁钉一放入溶液中就镀上一层浅红色,再将铁钉的四分之一继续浸入溶液中10秒钟,铁钉上出现了一层褐色,溶液颜色由深蓝色变成了浅绿色。铁钉拿出溶液暴露在空气中,铁钉上的颜色浅红色、褐色渐渐变成了黑褐色。


第十小组:我们小组选用的是三种硫酸铜溶液进行对比试验,我们把半枚铁钉同时浸入三种溶液中,半分钟后同时取出,发现三种溶液颜色均不同程度变浅,浸入饱和溶液中的铁钉附上的颜色呈深红色,浸入反应过的和不饱和溶液中的铁钉附上的颜色呈浅紫红色。


(第六、七、九、十一小组汇报内容和第四小组基本相同)


5、丁老师对这次试验进行点评:


(1)、十一个小组只有一个小组进行了铁钉在三种溶液中的反应的对比试验,也只有一个小组观察比较仔细,汇报比较全面。


(2)、没有那个小组对取多少溶液的量进行考虑。


(3)、大多数小组没有对铁钉浸入溶液中多长时间进行计划和计时,只是大概的估计。(4)、各位老师在试验操作过程中比较规范:能用镊子夹住铁钉,因为是化学反应,没有小组选择塑料杯,实验结束都能够将铁钉放在草纸上等。


(5)、引起思考的几个问题:


l         如何解读实验内容及目标


1、这是一个分组实验。


2、这是一个需要老师事先准备好实验材料的实验。


3、这是一个需要由学生亲身体验、仔细观察、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的实验。


4、这是一个化学实验。


l         如何解读实验材料


1、硫酸铜是化学药品,应该选择怎样的装置?


2、硫酸铜溶液如何配制?化学实验教师事先要考虑什么?


3、铁钉怎么处理?


4、反应后铁钉上的铜有什么变化?怎么处理新生成的内容?


5、实验后溶液的变色证据怎么处理?


l         如何解读实验细节关注


1、实验前的关注点:学生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怎样告知学生?


2、实验目标的具体化细节:实验的目标是收集证据,所以实验前后应该有一个变化过程,如何更好地进行对比观察?


3、对教材中实验图示的细节关注:溶液的量多少适宜?实验到底需要多长时间?


4、实验后的注意点:汇报前,如何处理实验材料?下课后,怎样处理实验材料?


l         如何解读实验内容?


1、实验是为了让学生有一个体验过程。


2、实验是为了帮助学生搜集数据、素材。


3、实验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反思、整理思路……


4、实验是为了更好地建构科学概念。


l         教材中材料的安排的意图是什么?会不会误导?


如:生活用玻璃杯能用来做有化学反应的实验吗?镊子能夹住铁钉吗?如果铁钉滑下去怎么办?杯中装半杯硫酸铜溶液,每组实验需要这么多量吗?


【反 思】


教师的高度决定了学生的高度,教师的科学素养左右着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无法想象一个缺乏科学素养的老师能培养出一群具有科学素养的学生。一个“简单的硫酸铜实验”暴露出了那么多的问题,丁老师的点评时时鞭策着我们在座的全体老师:我们是科学老师,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方法提高自身科学素养。


只有不断去经历、思考、积累才能提高科学老师自身的科学素养。一次有效的有目的的教研活动对每位科学老师都是一次触动。过去的培训,以请专家开讲座、名师评课居多。虽然效果较好,但最大的问题是教师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不能真正参与,问题很难暴露出来。培训者总是想方设法“给老师讲点什么”,“让教师学会点什么”。教师“听听感动,想想激动、回去一动也不动”,教学实践依然故我。天长日久,教师难以养成反思与分析的习惯,只会照抄照搬,不会创造性地运用,一旦在“拿来”过程中遇到阻力,后续研究往往就自动终止。而这次教研活动让老师参与实验,让我觉得“又重新找回了做学生的感觉,重新体验了孩子们的学习过程”。让我们身临其境进行角色转换,才发现“学生”也不是好当的,才能够暴露自身的不足,才能找到与“科学老师”的差距,才有了心灵的触动和前进的目标。对于那些不太熟悉实验操作过程的老师,应该是提高动手能力、增强严谨科学意识的好机会。


我们要敢于走进教材,更要走出教材。科学改革已经8年,教材也经历了3次大修订。教材还不成熟,编者把许多好的想法都放进去,老师“消化”不了,有的内容深一点,浅一点,次序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等,正处在不断的调整中,教材一下就想完善,是不可能的。我们的教材必须经历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需要老师们的意见,需要大批可以进行研究的老师出现。教材是具体化了的课标,要深入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抓住教学重难点,找准活动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先“走进教材” 吃透教材,然后才能“走出教材”。“走进教材”是 “走出教材”的基础。我们一直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教材观。“教教材”是把教材当圣经、当标本,当作扔不掉的拐杖,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它的最高境界只能是“走进教材”。“用教材教”是以教材为依托,把教材当作指导教学的蓝本,创造性地使用、改造教材,最终突破教材,它的最高境界就是“走出教材”。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课程的使用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不仅要有教书育人的能力,而且还要具有研究能力和创新课程的能力,从“教书型”教师转向“科研型”的专家,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广大致力于小学科学教育研究的科学教师不仅要敢于想,而且要敢于做,要做“想当将军的士兵”,只要你敢想,就有可能实现。因此,做为科学教师,一是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要善于捕捉最佳的教育时机和教育事件,及时引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二是要站得高,要关注课程改革,注重平时的学习和总结,把推进科学课程改革作为自己的一项义不容辞的使命,努力使自己成为课程改革的参与者,新课程的创生者。


尽管这次教研活动只有短短的半天时间,但却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收获和深深的反思。感谢这次活动的组织者教研室俞老师、科学大组组长丁晓霖老师、示范课引领者袁革霞老师、教具制作者葛高峰、孙燕老师。正因为有了你们这些科学教育的热心人,科学教育改革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分享 转发
TOP
2#

 

精细的材料源于实践的探索


                 ——一次教研活动给我的感悟


 


     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荷花小学                                  杨云霞


                                  


 


 


 


一、背景或缘起:


从2006年下半年到2007年的上半年,科学教材进行了改版,改版后的教材比原先的教材更具科学性、操作性、实践性。并且改版后的教材更注重科学理念,而对科学来说,每一个科学理念都是从实验中得出的,所以实验的要求就变得更为精确,而一个成功的实验,必然离不开好的材料。08年3月28日,市教研员特地在城东小学组织的教研活动就在这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示范。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


1、示范课《铁生锈了》


师:你看到过哪些生锈的铁制品?


生:剪刀


生:厨房里的菜刀、锅


生:玩具


生:游乐场里的机器


这时教师出示了一些图片,是教师亲手拍摄的校园内的生锈图。


2、成功的教具:水钟


“水钟”木制四个阶梯组成,每个阶梯上都有一个圆柱体水瓶,水瓶腰部打一个小孔,小孔水流入下一水瓶内,最下一级水瓶内有一浮标,浮标上有指针,瓶侧有刻度。随着水位的上升,浮标也随之上升,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时间。


3、失败的教具:摆钟


《摆钟》这一课已成为过很多老师的公开课,但又由多少老师亲手去制作过钟摆。孙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比较“帅气”的钟摆,可惜孙老师说这钟摆不准,并且都不太能摆,虽然经过了很多次的修改完善,可还是失败了。


4、教师“参与式”实验


实验器材:三瓶CuSO4溶液(饱和、半饱和、与铁钉发生过反应的)、铁钉、试管、镊子、一次性杯、餐巾纸


实验要求:组长自由选择CuSO4溶液,将铁钉浸入CuSO4溶液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过一会,取出铁钉,观察到什么现象?


第一小组:我们选取的是饱和CuSO4溶液,溶液颜色变浅了,铁钉上有一层深红色的物质。


第二小组:我们小组选取的是不饱和CuSO4溶液,溶液颜色变浅了,铁钉上出现一曾浅红色物质。


第三小组:我们小组选择的是反应过的CuSO4溶液,我们把半枚铁钉浸入溶液中时,溶液颜色变浅,铁钉上出现浅褐色物质。


……(其他答案大致相同)


一直以为“参与式”教学只用于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想到丁老师也把它用到了老师与老师之间。“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从事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进行价值判断,从而领悟知识,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虽然在座的都是老师,但每位都虚心好学,认真“执行”丁老师安排的每个实验,因为在大学时专业是化学,所以对于很多实验现象已见怪不怪,但通过这次体验却让我重新找到了乐趣,我现在还清晰得记得当我看到现象时自己是怎样的欢呼雀跃,就如我的学生一般。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任何技能的获得,都离不开亲身体验,老师也一样,都是经过体验习得的。筷子要拿在手上,才知道怎么用;人必须跳入水中,才可能学会游泳;自行车要骑上,才能学会怎么骑。只有参与体验,才能学会。当然,任何技能的获得,都需要有一定的材料。


而丁老师就为我们这些“学生”精心准备了有结构的材料:


(一)不同浓度的CuSO4溶液。正因为有了这三种不同浓度的CuSO4溶液,才使得后面产生了三种不同的现象,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矛盾,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不同的盛液体的仪器:有小试管、一次性杯、烧杯。每位“学生”都


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选取仪器,其实每种仪器都有优点。如小试管,因其直径较小,所以溶液装的量也少,这样可以节约不少的CuSO4溶液。如一次性杯,虽然口大,但装溶液时可只装一个角落,并且摇晃的稍微重点也不用担心杯子会破。


(三)实验操作中的科学性:镊子、餐巾纸。很多化学药品都带有腐蚀性,


所以我们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这也是实验中科学性的体现。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位教师在课堂上直接用手拿钉子,那他的学生又会怎么做?丁老师充分注意到了这点,她不仅为我们准备了镊子,还有餐巾纸,真是细致到位。


给我的提示


(1)材料的恰倒好处:示范课中,教师恰倒好处的出示的生锈图,可能学生也看到过,但并未去注意或者了解过,袁老师用身边的材料为本课开了一个好头,从而也激发学生产生寻找铁生锈的原因的兴趣。


(2)材料的精确性:葛老师的动手能力,一直是我所钦佩的,这次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古代的水钟(模拟)。看上去很简单,三个大油桶,几个洞,几根管子。但我想可能很少有老师会亲手去制作一个这样的水钟,并且做到象他那样的水钟:几个小时只相差十几分钟,更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我们可以想象他所花的精力和时间。从他的讲解及制作过程中,让我领悟到做一个科学老师,在你提供给学生有结构的材料前,必须先做到自己心中有数。


(3)材料的可完善性:虽然孙老师的教具最终没能完成,但下面的老师纷纷提出修改意见,包括钟摆的动力、齿轮数、齿轮的角度。有的老师甚至在黑板上画示意图,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相信在这么多老师的建议下,孙老师还会继续修改她的摆钟,当然,对其他老师来说,也打开了思路,为我们做相同的教具节约了很多时间,累积了更多宝贵的经验。


现在的学生的知识面已经越来越广,作为他们的科学教师,我感觉很有压力。所以每次做实验前,我都会问自己:我该为学生准备怎样的材料,这些材料能否用其他材料取代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用这些材料是否能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知识?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芦苇,却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人全部的尊严在于思想上。一切研讨和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认识和思考,从而促进行为的跟进和改善。所以我喜欢参加这样的教研活动,有效的教研活动的开展需要建设进取、合作、创新的教师文化;有效的教研活动的开展需要培养教师直面问题的勇气,对自己的问题保持接纳和拥抱的态度;有效的教研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对课例的主动思考:思考授课教师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和教育追求;思考"假如我来教,我该怎样处理?"思考“假如我来做教学工具,我会怎样做?”;思考研讨时交流什么和怎么交流。


让我们做一个有思想的人。不断地去地摸索、修改、反思每一堂课的科学材料。准确的材料的选取,对于整堂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每位科学老师都知道,我们科学课最难的就是准备材料,平时上家常课还好解决,但如果碰到上公开课就惨了,每次都要绞尽脑汁。每一样材料都得细细比对。小学科学探究的对象是物质世界和生命现象,而探究材料成了科学课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科学探究材料,科学课的教学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有了科学探究材料还要经过精心设计,选取有着种种关系和规律的典型教学材料,形成一种富有内在联系性的组合,使得探究材料成为有结构性的材料。


就拿《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这一课来说,课一上完,就有老师来问我岩石是从哪取来的,在这里我想讲一下我对于那次材料的选择。


1、到底哪种岩石才是最好的?


在实验“冷热能改变岩石的模样”中,我充分注意到了岩石的选择对实验的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理想的实验岩石应该:加热时不会炸裂,加热时间只要半分钟左右就行,一放入水中,遇到水就会有肉眼可以观察到的小碎石掉下来。


我在为学生准备实验岩石时,发现根本就不存在这样“完美”的岩石!我反复实验了很多的岩石,都没有找到理想的。有同事向我介绍说用页岩可能效果比较明显,但因为这种岩石是一层一层组成的,加热时,外面的岩石升温膨胀的速度快,一下子就向四面八方炸裂。虽然这种岩石的实验效果很明显,可其中的危险不言而喻,显然不能提供给学生做实验。


经过我多个地方的考察,最终从水库边取得了理想的岩石,因为这些岩石本来就是经过风化的,而且较薄,只要加热大概一分钟左右,再放入水中,就会有明显的现象。


2、多大的岩石才是最合适做实验的?


通过对比实验,我发现,比酒精灯火焰大的岩石不容易在短时间内加热,而像绿豆一般的又太小,不容易观察。经过实验我发现,选择体积为0.6——1立方厘米的岩石比较合适。


3、用哪一个瓶子效果最好?


在备课时,为了做“流水对岩石的影响”这个实验。我完全按照课文提供的方法和材料进行了实验,结果发现这么几个问题:①玻璃瓶子在盖紧盖子用力摇晃后,盖子很容易打不开;②并且学生在摇晃时很担心玻璃瓶子会摇破,因此就不会用力摇,也就体会不到岩石在自然界中受到的剧烈碰撞;③罐头瓶子因为是金属做的,所以不用担心摇破,但因为罐头瓶子基本上都是不透明的,学生个容易观察实验现象。因此也被我剔除在外。经过多次对比实验,我对教材进行了改动:选择 “娃哈哈”矿泉水瓶,因为娃哈哈牌子的矿泉水比一般的口稍微要大点,如果有“农夫果园”的瓶子就更好了。由于瓶子大小合适,用双手很容易握紧,瓶口也较大,放石头也较容易。因此在实验中可以放心地摇,效果也很明显,真正体会到了岩石因流水而受到的作用。


至今依然清晰记得自己跟一个朋友,顶着酷暑,拿着酒精灯、打火机、烧杯、镊子,四处寻找小石快,一一做实验,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我在水库边找到了这种理想的岩石。当然,我的工夫没有白费,整堂课中学生的表现都非常好,因为我提供的材料不会让他们产生疑问,学生的目标达成度也相当地高。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应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样的理念与传统的“传授式”的理念相比,使老师有更多的改动教材的意识与权利。因此,精细的材料,不是来自照搬书本的示范,而是来自实践的探索,通过探索,才能设计出比书本更适合的实验。


 


《科学课程标准》里指出:对课堂教学中的材料来说,也需要针对不同情况适当地进行调整,特别是要尽量跟着学生的思路走,适时增减材料,适时调整材料的发放顺序,也让科学材料的使用更具灵活性,以真正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从而实现因材施教之目的。所以探究材料的结构性如何,势必直接影响到学生发现、探究科学问题的成效。真正有结构的材料,不仅使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少生出很多枝节,同时也帮助学生建构一个更好的科学理念。


三、反思与讨论: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参加过很多次教研活动,有自己学校的、教研组的、市里的、浙江省的,每次活动总能让我或多或少的在观摩讨论分析中提出理解与质疑,修矫与丰盈自己的课堂教学理念和行为。但使我收获最大、最难忘的的却是这一次教研活动。因为我觉得它


1、实在


作为一线老师,如何研究和学习诸多名家的教学艺术,如何将研习为己所用,可能是基层老师最需要的学习能力。纵观整个教研活动,没有空话,有的只是切实的感受与真切的交流。


2、新颖


这次教研活动是以一种新的形式开展,不单单只是授课、评课,还有教师教教师如何制作一种实验工具,更有体验式的教法,让老师也做一回学生,从讲台重新退回座位,但正是这一退回才给我们奠定了基础,为站上更高的讲台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3、自然。


这次教研活动的交流讨论环节一改有些活动存在的一人一台戏或无人发言的现象,讨论环境宽松自然,老师们发言很踊跃,讨论也比较热烈,因为这是关系到每位教师的上课,所以每位教师都有话可说。没有一套套的理论,要的是结合实际的经验交流探讨;没有一味的赞美,要的是质疑与解惑。虽然很多老师大家相互不认识,但交流讨论问题却丝毫不感觉陌生。


 


作为一名教师,教研活动就如水的源泉,能让我从中吸取不少经验: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一个好的环境,而我们市里有一个成长的团队,团队里有专业的老师给予新教师以无私的、专业的指导,他们的帮助和智慧的引领,让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当然,我们也需要不断努力进取,充分利用每次教研活动的资源,为自己不断加油!


 


 


 


 


 


 

TOP
3#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主题研讨”活动小结


  


诸暨市浣江小学:楼迪波


 


2008年10月24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近5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期间,我开了《我们周围的空气》一课。两个多月的反磨课试教,让我逐步明白了一些东西,一堂好课,是需要不断改进的,但却永远不能达到极至。


以下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


1、备课需要充分准备。这包括系统地阅读教材教参,对这堂课总体的把握,了解它在新课标中的地位如何,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如何,也包括与该课相关的案例、评论、资料的阅读和内化,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自身实际,在教学风格,板书,多媒体运用等方面的情况,做好第一步的准备。


2、课堂前测。由于本次活动的主题关系,这次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本课的科学概念教学目标,当然情态目标和技能目标也渗透其中。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了课堂前测题,并分析前测结果,再一次修改教案。让我最有感触的是对学生的前测这个环节,首先是前测题目的确定,我用的是问卷的形式,但题目的确立着实下了一番功夫。我逐条针对教学目标,合理猜想学生有可能的前概念水平,最后确定了8道前测题。接着是对孩子们进行前测,我也考虑到前测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上课情况,还记得读大学时心理学老师总喜欢出几道心理测试题考考我们,事后,总是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警觉,这样的测试绝对是有影响的,所以选择上课前2天测试,测试结果也让我吃惊。我认真地分析了结果,对我原先的设计进行了一次大幅度的修改,修改后我感到一种无比的踏实感,这种感觉是我从来没有过的,对自己后天的教学也特别有信心,因为这是为我的孩子量身订做的。是的,没有做过的事是绝对不会相信的。前测过了,我才知道我脱离学生的设计是多么专制,自作多情。有些设计是那么单薄,如让学生认识空气在我周围,原以为仅用塑料袋装空气这个动作就能让孩子明白空气的是无处不在的,前测过了我才明白,学生对“周围”的认识仅仅在于宏观的,大的地方,没考虑到小缝之类的地方。事实上只要有缝隙,就有空气存在;而有些设计又是那么多余,学生明明知道空气是存在的,我都用大量的时间来说明;有些设计太浅,或太深。我自己是真正体会到了前测的优势,相信以后每次上公开课,我都不会忘记做这一步,平时也会用作业本之类进行前测,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因为只有这样,才是适合学生的,不是你认为好那就是好的,一个再爱学生的老师,如果忽视学生的需要,也不能算是真爱。


3、初步确定教学预案。有了前面大量的工作以后,这是才讲到初步定案,只是“初步”。因为这个教学设计需要学生实际的检验,即试教过的。由于没有操作经验,故而最初的设计肯定会有不足或浅陋,就像我的设计:让学生检验   木板,干泥土,石头里是否有空气。由于没有仔细考虑实验注意点,虽然自己也反复试过,准备好最有结构的材料,但孩子和成人的思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试教下来,还是出现一半的小组不能发现石头里有少量空气的情况,木板中也有1/4孩子没发现有空气。所以再一次的改进十分有必要的。


4、不断反思积累。今天的课堂,在今天以前我认为最完美的设计,我考虑过学生的前认知水平,也实际试教过改进了设计,加精了不少,可是教下来还是出现各种问题:学生没有表现绝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我自问熟悉教学设计里的每一个环节,可以灵活运用,收放自如,但是也许是自身专业知识溃乏,所以不能很好地处理课堂生成问题,也不能站在理论的高度分析自身的得失。如当我提问时,学生出现了冷场。我不能适时地提出相应的新问题或方法,只是把记住的东西“落实下去”。所以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多看理论书籍是非常必要的。这样的反思,可以是每次活动后必完成的功课,写下来,以后就成了自身宝贵的财富。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我认为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我上完课后,全体老师又针对本课作了研讨,我感觉最受用的非我莫属,因为对本课的结构已了然于心,故尔每位老师的发言都在不断地充实到到我的“前概念”中,我能接收到每个老师的意见,适度地取舍,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以下是我对会务内容的一点粗浅的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


上完课后,丁老师立刻进行了后测,并叫了四个孩子现在问答:


1、空气是一种物质吗?孩子们都说不是,让我汗颜,一开始琢磨多天的设计:用一袋空气与一个苹果来说明空气和苹果一样,是一种物质,结果以失败告终。后面又有针该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说影响该科学概念的建构有很多因素;有的说学生心里根深蒂固的前概念——空气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实心的才是物质,这是很难改变的;还有的说“物质”本身概念学生不清楚的缘故。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他们明白物质就是东西,他们就比较容易接受。对于这一点,我也有自己的思考:我个人觉得让孩子建立这个概念应该是长期的。如果要学生暂时了解或是不久后就会遗忘,不如直接告诉他们空气是一种物质。但是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思考中……


2、水里有空气吗?酱油中有吗?一个孩子还是模模糊糊不确定酱油中有空气,他们只相信看到的东西,这里,我又失败在哪里?难道每一样液体我都要想办法在课堂上展示其中有空气吗?那显然不可能,该怎么办呢?我将继续思考。


3、光滑的鹅卵石里有吗?添上油漆的木块里面有吗?捏得很紧的泥土团里有吗?又有一个孩子说没有,似乎还没有建构科学概念——只要有空隙,就有空气存在,周围无处不在。是不是建构不够牢固的原因呢,还需要不断强化。


     店口一小的老师也作了精彩发言,我的收获有:1、教师要不断学习,自己不清楚的东西,一定不能教学生,必须自己先懂。2、出前测题目,不能误导性的词汇,这样会让孩子引起读题误会,前测结果不准确3、一个概念的形成是长期的,了解孩子前概念重要,但了解前概念形成原因更重要。


接下来,赵伟秀老师对如何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概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她思路清晰,并运用了很多实例说明,让我受益非浅。我的整理是:前概念是一种原始概念,它是没经过正规教育前形成的。前测很重要,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前概念,一般在心中根深蒂固,一般是对事物错误,表面或片面的理解。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了解学生前概念。如调查问卷,个别交流,有根据的猜想。前概念有三类,转变他们都各有方法:对表面模糊的但是正确的前概念,易转变,转变方法是用大量事实证明;对头脑中有的错误的科学概念,转变很难,且学生会拒绝接受系统的正确的科学概念,转变方法是充分了解学生遵循概念形成规律来建构,分两步走,一是提供大量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发现与前概念相矛盾的事实来初步转变思想,二是进一步展开丰满化,最后建构科学概念;对抽象的不能通过实验得到的,也可用模拟实验或阅读资料法构建科学概念。


俞老师说,我们教学要与研究相结合,就像本次主题式研究一样,不一定要立项,自己研究也能不断提高。他还引用了恩格斯的话来启发我们:科学是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的材料。而这正是我们教师应该做的。


他也留给我们很多值得深思的东西:1、今天讨论的前测的测试题目的设计,依据是什么?首先要与教学目标关联,文字表达要清楚,它是针对小学生的,所以形式要多样,难度要适宜。2、要合理分析前测内容,该如何理解学生的前测结果,有时学生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是不一致的,知道而不会表达对小学生来说是常事。这里就需要老师更多地思考3、针对前测制定相应策略,怎样针对性的多渠道地运用教学策略解决问题。4、多积累,把收集的材料积累起来,成为对自己或他人有用的东西。


这样的反思或记录也许零碎,可是这是我自己的东西,我还在逐步消化。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4 17:23:56编辑过]

TOP
4#

 

对“科学课有效达成科学概念”主题式研讨活动后的综述与思考


 


 


——诸暨市教研室:俞陆海



 


    这次主题式研讨活动,可以说是一次展示团队智慧和力量的活动,无论是策划,还是实施都是在团结、合作中进行。特别是楼迪波老师,为了开好这节研讨课,两个多月来几易其稿,付出的精力是可想而知的。而团队指导教师的表率作用,可以说也表现得淋漓尽至。丁晓霖老师的前测分析。赵伟秀老师经验介绍,和其他多位指导老师对学生课后的检测和对学生的访谈,以及对教学中反映的问题作出的中肯的分析与评价,都是在紧张而有序的进展中完成。同时,这次活动我们还惊喜地看到市学科大组成员店口一小的周林老师和东白湖镇小的蔡炬锋老师也积极参与发言讨论。


通过全体发言老师的分析与评价,使大家形成了一些共识,但更为重要的是,引发了与会老师更多的思考。


    它的意义在于,改变了“一言堂”的传统习惯。改变了每次活动少数几个人参与准备,少数几个人参与评价的现象。从而提高了大多数老师的参与积极性。


    它的意义还在于,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学科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他们的学习方式,并且运用一些具体的方法进行实践探究。从而逐步地摒弃了以往那些仅凭个人的经验与认知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是一种课改理念的体现,也说明了学科的课程意识正在深入到我们教师的心中。


它的意义更在于,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前后的科学概念的检测与分析,是一种教学研究的手段,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活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实践探索活动。


    当然,这次活动更多地是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思考一:如何使检测的方式对研究主题的影响更大化。可以看出检测直接影响本堂课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大,也不可能非常明显的展示在我们的眼前,它的作用在于影响着我们今后的教学活动。


    从留下座谈的4个孩子对“空气是物质”持否定态度可以看出,本节课孩子们对这一科学概念的建立还是不理想的。而他们否定空气不是物质的依据,仅仅是因为“空气不是实心的”,则大大地出乎我们的意料。那么,影响这一概念的建立,到底在哪里呢?是对“物质”这一抽象的概念的理解,还是在于我们的教学?还是另有他因?大家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看法。但是,从中至少可以说明,孩子们的认知是有自己特有的标准的;科学概念的建立,不可能仅凭一个或者若干个探究活动就能建立;要改变孩子们头脑中固有的错误的概念是艰难的。


    思考二:从丁晓霖老师介绍自己的课前检测结果、分析原因、提出策略和介绍的一些常用的检测方法,以及提出的三点思考,是开始进入一个更深层次思考的表现。特别是三点思考,给我们以更多的启发。比如说“思考一 科学地设计前测内容”,我们毕竟要想,怎么样的前测内容与方式会更科学一些?我想,第一,作为前测内容至少是应该与我们的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而且难度如何与教学目标中的科学概念相适应。当然,前测的内容应该大多是本节课学习新科学概念的准备知识,有时也可以提前检测一下新的科学概念,以便更多地了解学生;第二,用文字对学生进行前测,文字表述应该是适宜于儿童年龄段的,内容应该尽可能地贴近他们生活与经验;第三,问题的指向应该是明白无误的,尽可能避免产生歧义。第四,书面前测的题型可以是多元的,并且应该能使他们作出简单的回答。


    再说“思考二合理地分析前测内容”,我认为,这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也是一个难点。孩子们的答案出来了,各种汇总数据也出来了,但我们是否完全能够通过这些答案和数据。来评价或者说明我们的教学效果?我想,应该不是绝对的,对于这些答案与数据的分析,难就难在怎样去发现,隐藏在这些答案背后,孩子们当时的真实想法。人们不是常说言不达意或者方不由衷吗?言不达意是表达能力的问题,而言不由衷则是环境压迫使之然。我想孩子们应该存在言不达意的障碍。当然,影响孩子们的前科学概念的水平,应该是多方面的。因为,我们知道,孩子们的前科学概念的建立途径是多渠道的。因此,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的、家庭的)、孩子自己的心理因素、我们教师的教学因素等等,都会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前科学概念的建立与理解程度。另外,因为分析是需要理性的思考来支撑的,所以,加强教师自身的教学教育理论学习是何等的重要。


    总上所述,我们不得不去进一步的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去进行“合理的分析”。只有当我们真正做到合理地、科学地去分析孩子们的真实想法,准确地掌握了大多数孩子们的前科学概念水平,那么,对于“思考三相应的教学策略”就能有的放矢,或者说使我们今后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于教学策略问题,简言之,就是应该“对症下药”。


    思考三,如何使我们的教学研讨活动的效益最大化。对一个主题的研讨,一次活动结束了,也暂时搞了一个段落,但我们不应该把它理解为结束了。实际上,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发现了更多的问题,发现有更多的事需要我们去做。因为,在整个活动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素材是很多的,我们应该学会从这些素材中选取一个或者几个作为自己今后研究的题材。或许在若干年以后,你就会有更多的收获,认识上也就有了更大的提高。


思考四,我们必须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暂且引用一下卢如燕老师在温州听课后的教学随笔中引用的恩格斯的原句。恩格斯说“科学就是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的材料。”读了这句话,对我感触是很大的。每次活动,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大量的感性的材料。对于这些材料,包括正面的、反面的,需要选择哪些“理性的方法”,才能“整理”出准确的结果。   


实际上,丁晓霖老师对自己前测的结果的分析和提出的策略中,已经非常明显地在运用“理性的方法”整理着这些来源于孩子们心中的“感性材料”。她从答案与数据中分析,孩子们对动的物体观察得很仔细,而对静止的物体则不太关注或完全不关注,这实际上涉及到儿童认知特点方面的问题。当我们的分析与整理是正确合理时,那么,我们的教学策略的改进也就简便而会有效的了。


     以上分析,只是个人的观点,希望能引发更多的讨论。


TOP
5#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主题研讨”活动感想


——潘昀


 10月24日,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主题研讨活动在浣江小学召开,我沐浴在小学科学教学的春风里,突然心里有了一丝温暖,虽是秋天,但心里暖烘烘的,因为我领略了科学教学的魅力,看到了科学教师的伟大,听到了孩子们最纯真的声音,那才是知识,才是力量。
 科学概念——这是我听到的最多的声音 查了一些资料,主要是几篇理论性的文章才明白,科学概念并不等同于科学知识;那么在楼迪波老师的《我们周围的空气》一课中,科学概念体现在哪儿呢?
 1、楼老师的课中,能让学生用一定的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如让学生说说空气在哪儿?你能让同桌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吗?
 2、比较水和空气。
上节课咱们已经了解了水。空气和水比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边说边拿出一杯水和一袋空气)谁来说说,说充分。
看似简单的过程,但是充分表露了教师在课中无时不在渗透着科学概念。郁波老师在“怎样帮助学生发展科学概念”时提到“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经验一步一步地拓展他们的观念,而不要跑到他们经验的前面,是很重要的。”正是这样一步步地拓展,大部分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空气的科学概念。
前科学概念——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的首先,我收到了一张“前测”卷,从内容看是针对学生以往的了解和经验给出答案。我初步设想,这就是前科学概念吧,是学生以往的存在意识里的一种对现象的最初的认识和体会。
在一些专家的论述中,先看论述吧!
*学生在学习科学概念之前,他们对这些概念大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这种已有的认识和了解即为科学学习中的前概念。
*前概念在学生的科学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它的前概念基础之上。当科学概念和前概念比较一致时,学生就容易理解;反之,他们就会觉得很难。
不难发现,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对我们的教学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本次研讨活动中,我看到了这样的前测——即对学生前科学概念的了解。但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是否需要出卷子这样的形式?原因是每次科学课前是否得这样绞尽脑汁去想题?我们一般上大班,这样一来,印刷可成为问题了?能否有更节约,更合理的方式?
看到刘忠学的文章,他对学生前科学概念的调查是通过访谈法和提问法,另外在访谈中有的还用到了绘图和实验操作等手段。看来主要还是科学教师能主动去了解,以便对自己的科学课有一定的改进。


TOP
6#

 

我们需要站得更高


 


诸暨浣江小学:楼迪波


 


2008年12月14日的浣纱之行,领略了章老师对小学科学的思考,我被深深地触动了。因为无法很好地消化章老师的思想和言论,也不能一下子接受对小学科学,对学习主体如此深刻的剖析,只是感到自己大脑中对小学科学理解的需要作一次新的整合。于是,我又重新细细地对章老师的报告进行了体会,品味他思想的妙处。


与我原来对小学科学的理解相比,章老师想地确实很长远,他立足于现在,更长远地期望着小学科学教育的未来。重温他的报告,我摘录了几个关键词:发展、未来、孩子、效率、改革,往前走,是具有时代性的。活动结束了,引发了我更多地思考。


以下是我对章老师报告粗浅的理解以及自己现在对小学科学教育的认知水平,希望和大家交流。


现在小学科学研究确实是活跃的,从我们诸暨小学科学活动的频繁程度中就可以体会地到。而小学科学的主阵地是在课堂,怎么样的课堂才是好的呢?就现今研讨的角度看,用章老师的话就是:有发展前景的课,能触及到发展前沿的问题,能引发研讨,发人深思的课。现在的科学课在目前科学发展水平来看已经很好了,但是发展是必须的。发展的依据是什么呢?是我们的孩子,他们以后要做什么?遇到什么?那么我们的科学课就要相应地给他们什么。综合分析,孩子需要是提高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思想,情感,价值观。这就是我们的科学课需要给他们的。可是科学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所以,还存在着一个效率的问题,我们教师投入的时间、精力、财力和物力应与产出成正比,这也是科学本身所提倡的。


明确了学生的需要,那么如何来提高效率呢?最重要的是对“教学活动目标”进行良好地设置。虽然只是六个字,可是却是最需要我们思考的。因为他的确立需要认真研究认识科学素养学习主体——学生的发展,都是需要在课前完成的。


经过分析,可以把现在的备课方式分为三种类型,而章老师最提倡的却只有一种——至始至终围绕着学生。如我这次开的研究课《磁铁有磁性》。被章老师“称赞”为现今科学发展态势下的完美课堂,无可挑剔。可是在他的报告中,至多成为他所归纳的第一类课型——按照教科书上课的反面例子,开始我还不能理解,有些不服气,可是对比与他所重新设计的课堂,我服气了。他是在研究了学生与磁铁的关系后,重新确立“教学活动目标”为:学生能在观察磁铁的过程中,及与其他小组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认识磁铁的磁性与磁极。用“任务法”确定活动:有一堆回形针、铁制品和条形磁铁,研究条形磁铁六个面上的磁性,画出条形磁铁磁性分布图。半节课后全班介绍观察结果,自己的示意图,共同评析、讨论、整理观察结果,最后形成共识。而我认为“共同评析、讨论、整理观察结果”的过程是最能发展孩子的科学素养,体现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在下面我还会具体阐述。


我们需要思考的:


一个活动以及它的价值意义;研究学生自主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他们需要什么帮助;研究老师对学生探究后动的指导方法。而所有这一切都应该以学生为研究主体:他们知道的是什么?他们没有问题了吗?他们的问题是什么?他们需要怎么样的指导和帮助?我们的对学生的课堂前测和章老师的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探究活动有相似之处。运用我们的课堂前测,多与孩子交流,多学习,多积累,多实践,细心观察课堂,这是不错的解决途径。


“探究活动”是核心,设计它的基础是:研究学生的参与程度活动本身的价值和意义研究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活动过程中需要的帮助和指导研究老师对学生探究活动中的指导方法。其中,学生自主参与程度是核心,不是学生自主参与的就绝对不是探究活动。如我们研究已久的“我们的小缆车”一课:很多地方都符合章老师的理念:经过细心研究,落实两大“有价值的探究活动”:1.装一辆小缆车用最少的垫圈让小车从起点运动到终点。2.用一些垫圈,秒表和小缆车研究拉力与速度的关系。用这两个活动来达成教学目标。这两个活动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的。符合章老师的教学理论,尤其是“交流汇报”这一过程。像对错误数据的分析,让孩子明白实验是有误差的;像学生“让车从起点运动到终点”遇到的“麻烦”的解决过程,培养了孩子对实验过程的不断省事改进的素养等等,但是期间章老师却看到了更多的教育契机:如追问用4,5,6,7个垫圈产生误差的原因解析,孩子觉得是垫圈增多,速度加快了,实验结果轻松得出,可是张老师不这样认为,他觉得4个5个垫圈拉动小车的时间只差0.01秒,有可能是误差造成的,从而让学生意识到挂的垫圈的个数差距要拉开,还有值得发展的地方等等。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是锐利的,发现了我们没有注意到的可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地方。为什么我们不能很好地发展这些“美丽的契机”呢?我想,并不一定是我们缺少发现的眼睛,而是说明我们的科学教师还是需要不断学习,积累,实践,交流,需要更细心,让“发现”逐渐成为一种习惯,最后达到运用自如的状态,随时随地能发展孩子的科学素养。我想,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已迫在眉捷了。


TOP
7#

感受章鼎儿老师的科学魅力


 


诸暨滨江小学:孟敬德



周日,怀着期待的心情,聆听了三堂科学课,可谓收获不小,看到自己的师弟、妹们的成长之快,真是“后生可畏呀!”同时也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我们团队的成长。细品了章鼎儿老师的点评与报告,让我有所感悟:
感受一:章老师那塌实做“科学”的人格魅力
我们所从事的是小学科学的教育工作,但是却时常发生着教“科学”不“科学”的现象。不科学的表述,不科学的概念,不科学的方法,不科学的结论……在我的日常课堂上时有发生。这就是所谓的打着“科学”的旗帜,做伪科学。而章老师对三堂课的点评,无不透露出了其对“科学”一词的诠释。在他的点评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科学”的真谛!那不仅仅是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不仅仅是有一个学生自由探究的过程,也不仅仅是一个学生亲自实验得出的数据。他的“科学”观隐含着的是对任何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一个结论、一种方法的彻头彻尾的科学。例如:葛老师的《我们的小缆车》整堂课的设计可谓是尽善尽美,但章老师却对“是不是一个垫圈真能拉动小缆车,提出了质疑。”“是不是还有桌子平不平的原因?”“是不是拉动小缆车的力除了小垫圈,还有小钩子(回形针)产生的重力?”“是不是在小车启动的时候,有同学推了推?”这些小的不能在小的问题却无时不向我们散发着其巨大的“科学”魅力。向我们昭示着:科学容不得半点忽视,更容不得含糊。而科学课的真谛也在于课堂中的一切活动应该是科学的,绝对没有权威,有的只是证据与事实。
感受二:目前的科学课是不是追求太完美了
可能是自己不能上出好的科学课,所以以此来自我安慰。曾记得几年前在杭州听章老师的报告和今天听其报告,章老师透露出了同一种信息:我们目前的科学课是不是要求拔的太高了,在今天的点评中,章老师说:“三节课都是好课,实际的教学目标都是高于教材的目标。”同时又介绍说:“听海峡两岸交流活动的课时,台湾老师的课都比较普通,那是因为听的都是为后面学习打基础的课,(大概是这个意思!原话记不下来)。我有种感觉:似乎章老师觉得我们目前的科学课堂对教学的目标拔的太高了,而忽视了一些最基本的东西!(我觉得可能是一些科学学习最基本体验、尝试等等这方面的。)对于整个中国科学教育的引领者,章老师是不是觉得我们钻进了科学教材的死胡同,而应该让科学教学更生活化,更简单化。自己也曾通过听课活动,看到过一些国外的孩子如何自在悠闲的学习他们的科学课,我想他们的科学课绝对不会有我们这么高的效率,40分钟有着如此高与多的教学目标。
汗颜,咋们的孩子学科学是不是太累了,咱们的科学老师教科学是不是太辛苦了!

TOP
8#

 

浣纱“百家论坛”教学研讨会反思


 


 


天马        杨新萍


 


   2008年12月14日,诸暨市第二届小学“百家论坛”教学研讨会暨“西施故里”第十届特级教师教学艺术观摩会在浣纱小学举行。从中,我观摩了三位优秀教师的课堂。他们分别是浣纱小学葛高峰老师执教的《我们的小缆车》;实验小学应翼老师执教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浣江小学楼迪波执教的《磁铁有磁性》。另外,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章鼎儿老师也参加了本次活动,并对三堂课采取了精彩独到的点评,收益很大。


可以说,这三堂课,设计新颖,师生交流默契,课堂氛围和谐有序,不愧为当前小学科学课发展态势下的好课。特别是葛高峰老师执教的《我们的小缆车》,更是一堂探究前沿的课。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葛老师先用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发学生思考时间差产生的原因。接着用幻灯片介绍小缆车,并出示相关材料引发学生讨论制作小缆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接着葛老师再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组装小缆车,并随机让学生来谈谈制作小缆车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并随机渗透重力的科学概念。在探究垫圈拉力与缆车速度的关系时,葛老师先让学生猜测两者之间的关系,再分发材料,让学生通过实验,利用实验数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在交流中,葛老师有重点地选取三个小组的记录表进行重点分析,并引发学生思考误差产生的原因,如何来改进实验方案。


《我们的小缆车》是一堂引发我们研讨、发人深思的课。这堂课教学理念新颖,教师自制了跑道,教学材料非常有结构,很有创意。教师在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探究活动的过程,重视活动过程的研究,重视对实验过程的改进和反思过程。正如章老师所说的,这堂课有很多值得说的出色的地方。在我们看来,这是一堂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提升学生素养的高效的课。


但章老师也提出了这堂课中一些需要发展的细节:一个小垫圈是否真能拉动小缆车?拉动小缆车有没有其他原因,如桌子倾斜或风?在探究垫圈拉力与缆车速度关系时,学生提供了3个、5个、6个垫圈小车的运动速度,这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不是3个、5个、7个,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师要善于质疑,学生也要对自己的实验所得进行质疑。我们要对问题进行不断的质疑中引发学生去讨论、去思考、去发现。


这些小小的问题引发了在场科学老师深刻的反思,我们不得不佩服章老师那深邃的思想,独到的见解,高瞻远瞩的思考。所谓站得高,才能看得更远。从章老师的一词一句中,让我们感受到了科学思想的魅力所在。科学既尊重已有的知识,同时也注重理性的质疑。这就是科学的真谛。看来作为科学老师的我,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总结来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才能有发展与提高!


                                                 



 

TOP
9#


 


作为诸暨一名科学老师,真为这样的帖子而自豪!晓霖,谢谢你,带给我们诸暨科学老师的这种自豪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