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秦爱军
这是1973年美国天空实验室拍摄的太阳照片,照片中有一个难得一见的巨大日饵。这张太阳的圆面照片摄于H-alpha波段。波段是一个狭窄的红色光波段。这是太阳在紫外线波段的照片。摄于1996年。太阳极紫外辐射图像
日珥_1979年12月19日nasa拍,它跨越太阳表面588,000千米 一架喷气客机从巨大的太阳背景中飞过饀蒚hierry Lagault摄于法国巴黎近郊。1994年发生的日全食,照片摄于智利。图中可见因月球表面折射产生的贝丽珠。发生于1999年日全食。该照片摄于英国,当时天空中有阴云。2000年圣诞节当天发生的日食。由一位美国天文摄影爱好者拍摄。 水星距太阳五千八百万公里,是太阳系中和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没有卫星,它的体积在太阳系中列倒数第二位,仅比冥王星大。因为水星与太阳非常接近,所以它的白昼地表温度可高达摄氏四百二十七度;而到晚上又骤降至摄氏零下一百七十三度。美国水手10号探测器发回的近距离水星图片。这是水星的一个半球,上北下南。水星照片(彩色)
水星照片-侧面图
水星照近太阳 金星分别在早晨和黄昏出现在天空,古代占星家一直认为存在着两颗这样的行星,于是分别将它们称为「晨星」和「昏星」。在英语中,金星--「维纳斯」是古罗马的女神,像征着爱情与美丽。而一直以来,金星都被卷曲的云层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中。这是美国宇航局水手10号探测器1974年拍摄的金星照片,显示金星被浓厚的云层包围。这是经计算器拼合而成的金星全球地表图,使用了麦哲伦探测器1991年拍摄的多张金星雷达照片。金星紫外照片
金星上最大的陨石坑 地球(我们的家园) 地球这颗有着广阔天空和蓝色海洋的行星始终给人以坚实巨大的感觉。而在宇宙中,地球给人的印象却并非如此:这个在一层薄薄而脆弱的大气笼罩下的星球并不见得有多大。在太空中,地球的特征是明显的:漆黑的太空、蓝色海洋、棕绿色的大块陆地和白色的云层。地球是太阳的从里往外数第三颗行星,距太阳大约有150000000公里。地球每365.256天绕太阳运行一圈,每23.9345 小时自转一圈。它的直径为 12756 公里,只比金星大了一百多公里。人们梦想能在太空中旅行,能欣赏宇宙的奇观。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太空旅行者。我们的宇宙飞船是地球,飞行速度是每小时108000 公里。这是伽利略木星探测器在1990年12月11日距地球150万英里时发回的地球照片。图中可见印度次大陆和澳洲。太空看地球拍攝的照片,這張真彩照片顯示從上空35000公里處看到的地球,陸地為南美洲與北美洲,圖片由兩個人造衛星的數據合成。
這是由伽利略探測器在前往木星的途中於1992年拍攝的地球與月球的合影。(這是在美國國家宇航局EarthKAM(中學生瞭解地球知識--讓中學生們能夠通過安裝在航天飛機上的照相機對地球進行拍攝,然後再對傳輸回的照片進行分析研究)計劃「航天飛機雷達地形測量任務」中拍攝的地球照片,照片完成拍攝後僅幾小時,便通過互聯網傳送到美國各個中學教室 這是伽利略探測器1992年再次飛掠地球前往木星進行探測的途中,在距地球620萬公里時將鏡頭調轉拍攝的地球與月球的合影。
這是由伽利略探測器在前往木星的途中於1992年拍攝的地球與月球的合影。月球的偽彩色照片,由伽利略探測器提供 這是地球南極洲的照片,是由多張由伽利略探測器拍攝的照片拼合而成的。這是地球內部結構示意圖。從裡到外分別是地核、地幔和地殼。每一層又可繼續分為多個小層。 航天飛機拍攝的中國香港雷達圖片。
航天飛機拍攝的中國長城雷達圖片。
天飛機拍攝的中國礦物資源雷達圖片。颶風眼的3D圖,使用紅藍眼鏡觀看可獲得立體效果。火星是地球的近鄰。它與地球有許多相同的特徵。它們都有衛星,都有移動的沙丘、大風揚起的沙塵暴,南北兩極都有白色的冰冠,只不過火星的冰冠是由乾冰組成的。火星每24小時37分自轉一周,它的自轉軸傾角是25度,與地球相差無幾。 2003年8月27,火星與地球僅相距5576萬公里,是兩者6萬年來距離最近的一次。世界各地天文愛好者爭相目睹「火星大沖」這一奇異天象,「火星熱」迅速在全球升溫。圖為哈勃太空望遠鏡在火星離地球3460萬英里時所拍攝到的圖片。 在太陽系中,火星上的奧林匹斯山是毫無爭議的火山之王,它高達24公里,基部周長550公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4 7:24:27编辑过]
王琦峰
终于看完这些图片了,这些照片很罕见!收藏^^^^^^^^^谢谢楼主!
MISS WANG
金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