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记载最全面的植物志图书
我国近百年来第一部最全面、最系统、共计126卷册的全国植物志———《中国植物志》于2005年3月全部出版完成。
《中国植物志》是关于中国维管束植物(包括蕨类植物与种子植物)的全面、系统、科学的总结,它记载了中国3万多种植物(301科3408属31142种),共5000多万字,9000多幅图。
维管束植物是植物资源宝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日常生活接触到的水稻、小麦、棉花、果蔬、木材、牧草和药材等绝大多数都属于维管束植物。
第一个最大样本量的帕金森流行病学研究
2005年12月,由北京协和医院承担,北京、上海、西安三地神经内科专家参与的拥有世界最大样本量、同类研究时间中历时最长、方法最新,且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大型帕金森病流行病学研究完成,论文发表于《柳叶刀》杂志上。
报告显示65岁以上的中国人帕金森患病率男性为1.7%,女性为1.6%。而以美国2000年人口标准换算进行国际间比较,这一患病率则达到2.1%。
该研究表明,中国人帕金森患病率并不低,该研究对沿用20多年的中国人帕金森病率进行了修正。
第一次环球大洋科考
淡淡海雾中,彩旗装饰的“大洋一号”科考船缓缓地浮现出它洁白的身影。它乘风破浪,载着科考人员远赴三大洋,一起探寻那些我们未知的海底秘密……
2008年5月22日10时30分。
广州长洲码头汽笛长鸣,我国5600吨的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缓缓起航,执行中国第20航次的大洋科考任务。
“这是继2005年至2006年中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之后,‘大洋一号’船又一次踏上探索大洋的征程。”中国第一次环球大洋科考前半程首席科学家王春生说。
这次航行“大洋一号”船携带了我国大洋科考以来最精良的装备———3500米的深海观测和取样型无人遥控潜水器,计划时间250天,航程约3.4万海里,预计2009年1月26日返回青岛。
远赴重洋600年后我们再出发
时间定格在2005年4月2日,青岛的团岛码头风平浪静,“大洋一号”卧在万顷碧波之上,做着出发前最后的准备。这艘5600吨级的“大块儿头”刚刚被粉刷一新,“大洋一号”4个黑色大字印在雪白的船身上,在暖暖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11时30分,“大洋一号”缓缓启动,开始了中国第一次环球大洋科考之旅。船上42位科学工作者和30位船员向前来送别的人们挥手致意。
这一年,恰逢郑和下西洋600周年。600年前,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开辟了人类航海史上的新纪元。这次“大洋一号”远赴重洋,具有同样深远的意义。
“同时进军三大洋,也是我国老一代海洋工作者几十年前就提出的奋斗目标。”王春生说。
占地球表面积49%的国际海底区域,蕴藏着丰富的战略资源,其中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物和深海生物及其基因资源,具有巨大的研发价值。
2004年5月,国际海底管理局法律技术委员会提交了《“区域”内多金属硫化物和富钴结壳资源勘探规章(草案)》。这意味着规范“区域”内新的资源勘察与勘探的法律程序即将启动。
“而那时,我国还未对国际海底的热液硫化物开展系统的调查和研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所以,必须尽快开展以三大洋中脊热液活动区为主要内容的环球调查。”王春生介绍。
这就有了中国的首次环球大洋科考。
岛国“遇险”蔬菜补给陷入困境
按照预定计划,首次环球大洋科考,需要在密克罗尼西亚的首府波纳佩停靠两次,补充各种补给,但当5月初“大洋一号”第一次停靠波纳佩时,王春生和船长才发现,最“繁华”的地段不过是一条普通街道,只有几个小超市。
当地,绝大多数人的经济生活以村落为单位,没有种植业,粮食、蔬菜及生活日用品均靠进口。
“当地的饮食习惯很少食用蔬菜,即使将波纳佩所有超市的蔬菜买来,也只不过能供科考队员和船员们吃两天。”王春生说。
波纳佩是不能按原计划二次停靠了,否则就意味着有90多天“大洋一号”都没有新鲜蔬菜供应,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
王春生和船长商议后,提出了调整靠港计划的建议,并及时将情况向“家”里汇报。最后确定临时更改科考路线,不再折返波纳佩,而是直接驶向夏威夷,在那里进行蔬菜等生活物资的补给。
但这段航程也长达58天,远远高于一般一个航段30多天的惯例。“基本上每个人都开始嘴角溃烂,牙龈出血。”王春生说。
400℃“黑烟囱”惊现鱼虾身影
在中印度洋脊,“大洋一号”进行了一次重要的电视抓斗采样,科考人员第一次从电脑屏幕上看到以前从未见过的神奇景象。
那是个活的热液喷口,调查船以最低的速度缓缓向前移动。从电视屏幕上首先看到了星星点点白色的海葵,随着船的向前移动,海葵越来越多,并且看到了喷口上团团“黑烟”。这正是科考人员千方百计要找的地方。当即,电视抓斗迅速下放,一触到海底,密密麻麻的虾像炸了窝似的沸腾了,场面非常壮观。
抓斗提到甲板上时,打开一看,好大一个烟囱体。大家都很兴奋,忙着拍照,采集样品。抓到的硫化物烟囱体比较完整,称了一下,48公斤!但遗憾的是没有抓到一只完整的虾,仅在抓斗缝隙中发现了一个虾头和几只仍然活着的螃蟹。
考察中发现,这些热液喷口附近温度高达400℃左右,不仅有虾生存,还有鱼、蟹、海葵等生物。
专家说,生活在海底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耐高温、高压,有很强的耐毒性,是宝贵的研究样本,从它们的体内提取基因,有助我们研制生产抗癌以及一些对人类有益的特殊药品。
这次,在深海中发现了生物,为我们发掘更多的基因资源和进一步探索生命的起源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大洋一号”在深海热液喷口处获得大量硫化物矿石样品,对我国海洋矿物资源的开发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深海技术我们开始崭露头角
深海大洋考察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事业,被喻为海洋科技的奥林匹克赛场,是世界各国国力和科技较量的舞台。
随着世界深海高新技术的发展,这一领域正在形成高技术群,有望与航天技术、核能利用技术等相并列,而且辐射并带动相关技术产业的发展。
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过去20多年来,我国在持续开展大洋勘察工作的同时,深海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深海勘察,深海多金属结核矿物开采、运载和冶炼等高技术平台,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储备。在历次大洋考察中,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高新技术装备得到了实际运用,已开始走向成熟阶段。
记者了解到,“十五”以来,在国家863项目和国家大洋专项支持下,深海探测技术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由我国自行研制的深海浅地层岩芯取样钻机、电视抓斗和深海彩色数字摄像系统等技术装备,在富钴结壳和热液硫化物资源调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已将海洋技术列为前沿技术。“十一五”规划已将海洋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立项,设置了海洋安全环境监测保障技术、海底资源的开发技术、海洋生物技术三大板块。
而这次中国第20航次的大洋科考,载着光学深拖探测系统、生物取样器、可视箱式取样器等先进仪器,直挂云帆济沧海,将使我国的大洋科考事业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延伸阅读
大洋一号海底捞出“宝贝”
今年8月23日和24日,在东太平洋执行中国大洋第20航次科考任务的“大洋一号”船,在东太平洋海隆赤道共发现两处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这是我国于2007年初在西南印度洋首次发现新海底热液活动区之后的第二次新发现,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在东太平洋海隆赤道附近发现海底热液活动区。
海底热液活动普遍发育于大洋中活动板块边界及板内火山活动中心,被科学家们形容为人类认识地球深处活动过程的窗口。而在不断向外喷出热液的过程中,积累成烟囱状金属硫化物不断堆积,形成重要的矿藏,含有铜、锌、金等多种元素。
据中国大洋第20航次首席科学家陶春辉博士介绍,科考人员取得多金属硫化物烟囱样品和生物样品总重约168公斤。在该火山以南洋中脊上的第二个海底热液活动区,科考人员拍摄到大量小型“烟囱”和大量的热液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