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讨论]这样操作是否可取? [复制链接]

1#

[讨论]这样操作是否可取?

100毫升水能够溶解多少食盐?越到后面溶解越慢,因为要溶解完了才能够加入第2份,这样操作下来,时间非常浪费。是不是可以用透明的有盖子的小瓶子装100毫升水,放入食盐后,盖紧盖子,用力摇晃。这样溶解就快多了。


 


你们说,这样操作可取吗?

分享 转发
秦爱军  杭州建德市 QQ:403962363
我的淘宝   http://yumifeifei.taobao.com/
TOP
2#

不符合科学实验操作,如果我们市教研室实验抽测肯定不能过关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3#

可以先估计大概会溶解多少,先溶解30克,再慢慢加,这样可以吗?
TOP
4#

以下是引用小羽在2008-10-30 12:40:00的发言:
可以先估计大概会溶解多少,先溶解30克,再慢慢加,这样可以吗?

支持!


先加多一点,再慢慢减少食盐的量。

TOP
5#

我们也遇到这样的情况,前面几克在学50ML时都已经知道能溶解了,再做着就没必要了,开始时还想按部就班按流程做下去,结果学生搅到后来连手都抬不起来,兴趣也失去了不少,所以我也支持楼上的做法.
让一切归于平淡
TOP
6#

可以先估计大概会溶解多少,先溶解30克,再慢慢加,这样可以吗?
TOP
7#

估测也是科学素养的一环
TOP
8#

实验准确性方面
1.无法精准计量:通过摇晃加速溶解时,难以保证每次加入食盐的量是准确计量的。正常测定溶解度需精确控制溶质加入量,而摇晃过程中加入食盐的量不好把控,会使实验数据不准确,无法得到可靠的溶解度数值 。
2.干扰溶解判断:摇晃会让溶液处于不稳定状态,难以准确判断食盐是否真正溶解。可能看似溶解了,但实际是因摇晃造成的暂时分散,并非真正溶解,从而影响对溶解情况的判断 。

实验安全性方面
1. 存在破损风险:用有盖子的小瓶子摇晃,若用力不当,可能导致瓶子破裂,造成溶液溅出,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可能会伤到实验者皮肤、眼睛等 。
2.气体积聚隐患:若实验体系有气体产生(比如某些特殊反应体系 ,虽然此处食盐溶解一般无气体,但存在假设情况),密闭摇晃可能使瓶内压力增大,引发瓶子爆裂等危险 。

实验规范性方面
1. 不符合标准流程:科学实验有规范操作流程,测定溶解度一般是在敞口容器中,采用搅拌等规范方式加速溶解,同时逐份精确加入溶质。这种摇晃操作不符合常规实验规范,不利于培养科学、严谨的实验习惯 。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