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分享]湘版科学3-6年级上、下册全部教案 [复制链接]

1#

[分享]湘版科学3-6年级上、下册全部教案

3年级上册湘版教案.rar (, 下载次数:107)


3年级下册湘版教案.rar (, 下载次数:113)


4年级上册湘版教案.rar (, 下载次数:106)

4年级下册湘版教案.rar (, 下载次数:105)

5年级上册湘版教案.rar (, 下载次数:106)

5年级下册湘版教案.rar (, 下载次数:92)

6年级上册湘版教案.rar (, 下载次数:111)

6年级下册科学教案.rar (, 下载次数:10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 16:02:27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湘版教材目录
三年级上册
目 录: 
  

第1单元  走进科学

1    校园寻“宝”

2    观察“宝贝”

3    整理“百宝箱”

第2单元  身边的动植物

1    身边的植物

2    常见的动物

第3单元  土壤

1    本地的土壤

2    土壤的种类

3    土壤的保护

第4单元  奇妙的水

1    认识水

2    流动的水

3    溶解

4    浮与沉

5    地球上的水

第5单元  空气

1    周围的空气

2    流动的空气

3    压缩空气

4    空气中的灰尘

第6单元  各种各样的材料

1    形形色色的材料

2    我们的衣服

3    纸

4    材料的应用

第7单元  我学习了观察

1    我学习了观察

2    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TOP
3#

三年级下册
第1单元  冷与热

1    知冷知热

2    热胀冷缩

3    热的传递

4    谁的传热本领强

第2单元  变化的天气

1    多姿多彩的天气

2    测量气温

3    观测风

4    雨下得有多大

5    怎样预报天气

第3单元  我们来养蚕

1    蚕宝宝出生了

2    蚕宝宝在长大

3    蚕宝宝大变样

4    昆虫

第4单元  磁铁的奥秘

1    神奇的磁力

2    司南的启示

3    磁铁游乐场

第5单元  多彩的光

1    光与影

2    光照在镜子上

3    透过玻璃的光

4    与水有关的光现象

5    光线与视觉

第6单元  我爱做实验

1    我们怎样做实验

2    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TOP
4#


四年级上册
第1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1    植物的身体

2    根与茎的奥秘

3    神奇的叶片

第1单元  多种多样的动物

1    动物的特性

2    水族的公民

3    吃奶长大的动物

4    飞翔的精灵

5    珍稀动物的保护

第1单元  声音

1    辨听声音

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4    控制声音

第4单元  信息的传递

1    信息

2    书信和标志牌

3    电报与电话

4    信息时代

第5单元  水的变化

1    不翼而飞的水

2    飞回来的小水珠

3    结冰了

4    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第5单元  搜集信息,让我大开眼界

1    我们这样搜集信息

2    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TOP
5#


四年级下册
目 录: 
  

第1单元  植物的一生

1    播撒种子

2    小苗快快长

3    开花结果

第2单元  生生不息

1    花开花落为哪般

2    无心插柳柳成荫

3    翩翩雌与雄

4    科技发展话克隆

第3单元  位置与运动

1    它在哪里

2    谁在运动

3    谁运动得更快

4    它是怎样运动的

第4单元  力与运动

1    无处不在的力

2    弹簧和橡皮筋

3    苹果落地的秘密

4    巧推棋子

第5单元  物质的变化

1    “变”来“变”去的盐

2    失去光泽的铜镜

3    燃烧的蜡烛

第6单元  整理信息,让我们发现更多

1    我们怎样整理信息

2    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TOP
6#

五年级上册
第1单元 认识我们自己

1 我们在呼吸

2心脏和血管

3 我们的大脑

4和谐同一的身体

第2单元 简单机械

1 生活中的“好帮手”

2 他能撬动地球吗

3 轮轴

4 滑轮兄弟

5 在斜坡上

6 有趣的传动

第3单元 我们的家园——地球

1 地球的故事

2 风光无限的地貌

3 地球的内部

4 地球仪

5 地图

6 漂移的大陆

第4单元 电与我们的生活

1 电池

2 怎样控制电路

3 设计电路

4 导体与绝缘体

5 电与我们的生活

6 安全用电

第5单元 大胆地猜想,合理地假设

1 猜想与假设

2 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TOP
7#

五年级下册

第1单元 听话的电磁铁

1 制作电磁铁

2电磁铁的磁力

3 电磁铁的磁极

4生活中的电磁铁

第2单元 地球的运动

1 太阳与影子

2 昼夜交替

3 昼夜交替是怎样形成的

4 一年四季

5 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第3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1 解开生物体结构的秘密

2 无处不在的微生物

3 微生物怎样生活

4 微生物的功与过

第4单元 遗传与变异

1 从种瓜得瓜说起

2 找遗传规律 育良种

3 神奇的基因工程

第5单元 青春活力

1 我们在成长

2 我们的成长曲线

3男孩与女孩

第6单元 我们怎样做计划

1制定计划

2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TOP
8#

六年级上册
第1单元  生物与环境

1    一棵“顽强”的小树

2    从“南橘北枳”说起

3    走进池塘

4    假如大树都倒下

第2单元  营养与健康

1    食物中的营养

2    消化与吸收

3    饮食与健康

第3单元  地表变化的奥秘

1    地表在变化

2    地震

3    火山

4    岩石也变化

5    走近矿产

6    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第4单元  能量

1    能量家族

2    热能变、变、变

3    电表转呀转

4    太阳能的利用

5    打开能源宝库

第5单元  月球

1    探索月球的秘密

2    月有阴晴圆缺

第6单元  我们怎样做判断

1    我们怎样做判断

2    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TOP
9#

六年级下册
第1单元  生物的进化

1    生命的历程

2    物竞天择

3    人类的起源

4    动物的驯化

第2单元  水环境污染与保护

1    小河的“哭诉”

2    污染来自哪里

3    清洁剂的“威力”

4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河

第3单元  宇宙探索

1    太阳和太阳系

2    浩瀚宇宙

3    灿烂星空

4    宇宙畅想曲

第4单元  我们学习了科学探究

1    我们的科学学习历程

2    确定我们研究的主题

3    启动我们的探究之龙

4分享我的研究果实


科学的历程






TOP
10#

湘版小学《科学》教材特点介绍
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和湖南少儿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教材,是依据国家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编写的,共分8册,各册教材经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订委员会初审,均一次性通过。本套教材适合全国各个地区小学3---6年级学生使用。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以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学生知识背景与认知发展为依据,以学生能亲历的探究活动为基础,充分挖掘和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史的教育功能,突出探究在科技发展历程中的意义和价值,强调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发挥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珍爱生命进而热爱科学的态度。

二、教材编写的体系结构

各册教材采用“主题单元→课题→活动→评价”的组织形式。

基本准则是围绕培养科学素养的宗旨,按照小学生知识背景和认知发展规律编排内容和设计活动。以“主题单元”和“探究能力训练”为明线,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隐性渗透的暗线来组织教材,用科技史来促进这两条线的完善。建立册与册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活动与活动之间的逻辑和认知发展顺序关联。

主题单元的设计思路: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与现象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展开活动,学习有关的科学知识与技能,最后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包括社会、环境)相联系并加以运用,同时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提升。落实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理念。

本套教材在每册设立了一个综合单元(如“我学习了观察”、“我爱做实验”、“搜集信息,让我大开眼界”、“整理信息,让我们发现更多”、“大胆的猜想、合理地假设”、“我们怎样做判断”等),引导学生梳理、总结、提升全册的探究能力训练重点,最后让学生完成一个相对开放的综合探究活动,以便作一次综合性的形成性训练和评价。

三、教材的主要特色

1.挖掘史实,凸显特色     

儿童探究自然的思维发展过程与人类探索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具有一致性,研究表明,儿童智力的发育在一定程度上重演了人类智力进化过程。为了充分发挥科技史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作用,本套教材将科技史分为科学原理、科学方法、科学技术三大类,统整全套书的科技史教育内涵,从三个维度去挖掘科技史在方法指导、技能学习、过程引领、结果鉴定、情感熏陶、了解科学家科学发现的过程、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活动任务等方面的价值,采用即时贴、连环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有机地渗透和融合了与《课程标准》中内容相关且体现《课程标准》精神的科技史内容,并力求以此为重要线索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强烈欲望。

为了充分体现科技史的教育内涵,本套教材根据我国古代指南车原型设计了一个卡通人,让指南车卡通人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引领(引导、要求、提醒、提问、质疑、激励、提供秘诀)学生去追寻科学的足迹,探索无穷的科学奥秘,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为了更好地给学生提供拓展性的科技史资料,教材还设置了指南车信箱,在教材的呈现上,与指南车卡通人相得益彰,使科技史的内容与教材融为一体。

教材还在六年级下册有意识地设计了“科学历程”。通过对科技史上一些重大的科学事件和代表人物的简单回顾,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明白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初步感受技术的滥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较好的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紧密联系的思想。

对科技史资料中深难文字材料,教材不是用大段文字的形式呈现科技史,而是灵活地采用多种方式,用富有童趣的语言作了简明和通俗化处理,使学生易于接受,将科技史渗透于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比如,在单元页上将与本单元有关的科学技术以图形方式按时间顺序呈现出来,使得学生能一目了然地理解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中的不断发展及其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进步;有的在探究活动结束时补充介绍历史上一些科学家的做法,让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有更具体的认识,也培养其从事科学研究的信心和勇气;有的以资料形式在探究活动前呈现古人对某些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进而提出问题,作为活动的引入,以激发探究的兴趣;还有的在相关内容中插入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的生平和故事,使学生从科学家们的不懈奋斗中受到情感熏陶。呈现形式的多样性保证了科技史在科学教育中的真正渗透。

2.强化提升,加强科学价值观和对儿童思想道德的教育

本套科学教材力图在突出科技史的教育功能的基础上,结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把重点之一放在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精神与方法、科学态度与情感以及科学的伦理道德上,注重培育学生尊重事实、尊重科学、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培养科学探索的热情,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全面科学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在全套书的卷首语中,先给小学生介绍一些美丽的大自然的景象,再开展一个关于自然和科学的讨论,强化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乐于探究的特点,让学生领悟到科学是神奇和充满奥秘的,进而演化到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在单元页上,用富有童趣和感染力的短文,对尊重证据、不迷信权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科学价值观作了升华性目标提示,并在相应的单元内作了呼应式渗透。还有目的地设计了“我爱做实验”、“科学自已做,我也能成功”、“土壤的保护”、“珍稀动物的保护”等活动与内容。

3.技能方法,分册落实

教材总体合理规划了技能方法的训练,注意把握好教、扶、放的时机,按照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在教材的安排上先让学生经历一些简单的或模仿性较强的探究活动,随着能力的提高,再慢慢将学生的探究引向深入,使探究活动的水平循序渐进地提高。针对探究的技能方法的训练,注意分阶段有针对性地把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分册侧重落实(各册依次为:观察——比较分类、实验——描述过程、搜集信息——制作资料卡片、整理信息——制作图表、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分析推理、综合探究。),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探究能力培养体系。

4.情景引入,贴近生活           

教材在单元、课题和活动的内容安排上,注意从儿童原有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从生活中来,即按学生对事物的接触及熟悉程度,从身边的事物与现象入手,创设问题情境,展开活动,最后又发展性地迁移到生活中。在每一单元、每一课题的内容安排上,也力求从学生常见的科学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开展探究。

如三年级上册的主题单元的设置:从“走进科学——让我们从校园开始”,针对校园中的生命体、非生命体的外部特征展开探究活动,引领学生去观察、研究“身边常见动植物”,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水”、“空气”、“本地的土壤”以及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材料”形成了一个符合认知规律和学生思维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的有机整体。在每一单元、每一课题的内容安排上,也力求从学生常见的科学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开展探究。如:“物质的变化”单元以盐的溶解与提取、蜡烛的燃烧等学生身边的事物为研究对象展开活动。活动的材料选择也尽可能采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如制作小天平时选择细木条、硬纸片、绳子等材料。再如“力与运动”单元,先让学生用身边的物体直接感知力的作用,接着巧妙地运用“控制”一词,通过巧推棋子活动让学生体验推力的大小、方向对棋子运动的影响以及摩擦力对棋子的阻碍作用,再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四、教材在活动设计方面的特点

1.适应性。为方便学生进行实时观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活动、便于教与学的组织与实施,教材将有关植物、动物、土壤、气候、星空、物候等探究活动按教材的体系结构安排到合适的年级,并按最有利的观察时间段在教材中呈现。考虑我国学生在生活环境、经验背景和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教材的活动设计注意充分体现弹性,在活动方式、探究方法、活动材料、学习内容、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为体现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科学课程中都得到不同的发展,很多活动给不同的学生留有较大的探究空间,教师对不同的学生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对《课程标准》并没有规定的某些知识点,教材还安排了一些拓展活动,着眼于学生的参与过程的体验,同时这些活动具有选择性。

2.主体性。如教材中提出 “自己的分类标准”、“选择一种合适的动物”、“自己设计的方法”、“自己选择材料”、“选择一个合适的问题研究”等活动任务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3.多样性。教材依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目标,灵活的选用不同的活动类型和探究学习方式。活动的类型有采集、观察、制作、分类、实验、调查、查找资料等方式。探究学习方式包括发现式探究和接受式探究。如三年级教材中以学习观察实验方法为载体的活动,一般采用发现式探究学习方式;四年级教材中以学习学习搜集、整理、使用信息为载体的活动,一般采用接受式探究学习方式。

4.整合性。注意从学生亲历的事物中和生活中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出发,围绕某一科学内容来选择与设计活动,用活动来整合落实三维目标,让学生动手动脑,引领学生通过感知、体验、观察、调查、研究身边的环境和事物,一步一步走进科学,动手去“做科学”,让学生在手脑并用中去获取科学知识与技能,主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增进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5.探究性。学生学习中的探究活动,大多数不同于实际生活及科学研究中的探究,其本质区别在于前者的结论是书籍已知的,后者的结论是未知的。从事这两种不同的探究时,心理活动不完全一样,体验也就有很大的差别,为了缩小这种差别,教材中很多地方没有给出科学结论、探究材料甚至探究方案,即使教材中给出,也在文字处理上淡化结论和探究过程的直接联系,(例如不出现“通过以上探究我们可以得到……”等字样),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一方面留给教师对教材处理的弹性,另一方面缩小学生学习中的探究活动与真实的科学研究的差距,再则可以训练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6.开放性。学生活动的场地、时间、方法、活动材料的选用等具有开放性,一些活动结果也具有开放性。
TOP
11#













湘版教材科学标准
科学课程标准(3-6)

第一部分 前 言

  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大了科学课程改革的力度,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这些都为科学课程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了可以借鉴和参照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一、 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二、 基本理念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应选择贴近儿童生 活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和有利于为他们的人生建造知识大厦永久基础最必需的内容。这些内容需加强科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强调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 他们学习的过程。评价指标应该是多元的,要包括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评价方法应该是多样的;评价主体则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

三、 设计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叙述科学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叙述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和三个分目标: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以及各部分目标的相互关系。第三部分为科学课程的内容标准,描述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五个方面的内容标准及活动建议。第四部分为实施建议,由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编写建议、教师队伍建设建议、关于科学教学设备和教室的配置等六个部分组成。第五部分为附录,含具体目标中行为动词的定义、教学活动的类型与设计、案例三个部分。
  内容标准是《标准》的核心部分,它是总目标和分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本《标准》把三个 领域(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内容分成五个方面(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展开。每一方面开头用一段文字说明该部分教学内容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实施要点,然后用框图给出各层次教学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具体内容标准展开的逻辑线索,便于读者从总体上认识与把握。
  本《标准》将3~6年级的科学课程作为整个基础教育科学课程的一个相对完整的阶段,具体内容标准所表述的是6年级结束时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的程度,不再划分年级或年段,这样可以给教材编写者和教师以更大的创造空间。
  考虑到科学探究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达成需要较长的时间,并应伴随着科学知识的 学习过程,因此在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中,对它们作了有机的结合。
  每一条具体内容标准不一定代表一个课题,也不一定占用一个课时。一个好的教学活动可以同时达到多个目标,如学生在以"土壤"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中,可以同时习得有关土壤的性质、土壤和动植物生长、生活的关系等知识以及相关的探究方法,形成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标准》中的"活动建议"仅仅作为理解具体内容标准、设计教材和教案时的参考,并不是硬性规定。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或重新设计。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 总目标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二、分目标

  (一) 科学探究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 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 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 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 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三) 科学知识

  1.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
  4.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惟一家园的道理。

  三、各部分目标的相互关系

  上述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目标,勾画了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大致轮廓。为了使总目标能够落实到科学课程的教学组织、教材编写、教师培训及课程资源配置之中, 《标准》将总目标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个领域进行分解,提出了分目标,但这绝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好的教学活动,往往能达到多个教学目标。因此,在实践中,各分目标必须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加以把握。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
  科学探究不仅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还涉及到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如科学探究的特征。
  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 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涉及科学探究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也可以是全过程。


  (一)科学探究内容标准框图

  1认识科学探究

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1 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比较探究月相变化规律和解暗箱过程中使用的不同方法。

1.2 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1.3 知道为什么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1.4 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1.5 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1.6 知道对其他探究结果提出质疑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了解合理怀疑是科学进步的动力。

1.7 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1.8 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现象、新方法、新技术。


  2.提出问题

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2.1 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进行比较时,找出多数学生感兴趣的、有条件可研究的、有价值的问题。

2.2 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2.3 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 在教学活动起始阶段,安排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
 


  3.猜想与假设

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3.1 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见附录三:关于科学探究的案例1.1。

·在动手实验之前,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假设和预测。如在做物体的沉浮实验之前,先 让学生假设物体的沉浮与什么有关,然后对给出的几种物体的沉浮做出预测。

3.2 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4.制定计划

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4.1 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4.2 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
 


  5.观察、实验、制作

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5.1 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 。
·对动物、植物、水、空气、岩石等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与描述。

5.2 能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显微镜等)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 文字表达。
·对花的构造、细胞等进行观察,并能画图和用文字说明。

5.3 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尺、测力计、天平、量筒、温度计、秒表等)对物 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测量物体长度、重量、温度等,并用计量单位作记录。

5.4 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杠杆平衡实验、斜面省力实验、种子萌发条件对比实验等。

5.5 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
·探究小车运动速度与载重量的关系;探究电磁铁磁性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

5.6 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制作岩石标本,昆虫模型,火山、地层模型等。
·探究小车运动速度与载重量的关系;探究电磁铁磁性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

5.7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起重机模型、生态瓶能量转换装置等。
·探究小车运动速度与载重量的关系;探究电磁铁磁性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


  6.搜集整理信息

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6.1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见附录三:关于科学探究的案例1.1。

6.2 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