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低段学生科学习惯培养(一)------培养共享的物权意识 [复制链接]

1#
    一年级学生的物权意识还不是很清晰,举例来说:我捡到的了是我的;老师发给我们的材料我拿到手里了那就是我的;老师发的材料我感兴趣的是我的。而科学课上几乎每节课都有材料,所以每次课上光解决材料的归属问题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老师也就没有精力去关注他们的其他习惯问题了。所以我需要培养他们的共享意识,即材料是大家共同拥有的,每个同学都有使用权,我不能独自拥有。     依据不同课上材料的多寡,我会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材料数量多的课如《观察叶》和《发现物体的特征》,安排数量比小组人数多1个的材料,这样可以方便学生在更换材料时有选择的余地。但不能过多,防止出现有同学拿两个的情况(如果出现,物权意识清晰地同学会有较大反应)。总结秘诀为不患寡而患不均。在材料数量不足小组人数的时候,要公平安排他们拿取材料的顺序。有一些课如《做一个测量纸带》,虽然他们可以独立每人做一个,但是我还是会为他们安排合作的小任务。不管是哪种材料课,开始前要和大家确认材料是大家的,观察好及时放回,方便其他同学。
     一年级的学生处于规则意识建立的阶段,老师定好的规则大家都会遵守,但他们不能和高年级一样让自己分配,要有具体分配方法。坚持一个学期后,大部分学生已经不需要强调材料的归属问题。
分享 转发
TOP
2#

合作、共享、交流等都是低年级要逐渐培养和建立的,赞
TOP
3#

低年级是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
TOP
4#

特别赞同。一年级小朋友刚开始发到材料,就觉得这个是他的,也不会合作,这些习惯都需要我们慢慢培养。
TOP
5#

在有规则性的、材料的分配恰当的氛围中,加上一年级小朋友满满的好奇心、求知欲,他们会越来越喜欢科学课的
TOP
6#

我们这里每个小朋友一个实验盒,没人一份不用共享了
TOP
7#

良好的习惯就是这样从低段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
TOP
8#

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需要老师不断地有意识的渗透、要求,逐渐孩子们形成习惯意识和共识。
TOP
9#

良好的实验习惯从小抓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