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耕耘
发布微课程后,怎样带动学生参与学习并完成结课,就是眼下的重中之重,这个阶段更多的需要投入巧力,努力达成最优的学习效果。
1.立足学校高段学生
作为小学科学专职教师,常年执教小学高段班级,而本课程的服务对象就是小学高段学生。这学年我执教601-4班,每班学籍人数40人左右,还有两个平行班,这次课程对象还要五年级学生。本着立足学校的原则,怎样招收学校学员成为头等要事。为此,钻研之江汇同步课程的报名流程,整理出图文并茂便捷有效的操作方法,结合学校教导处引导学校学生广泛报名。同时联系电脑老师,一起进行网课的报名,总体来看同步课程的报名率还是较好的。
2.广泛招收网络学员
在充分召集学校学生外,还有就是要广泛吸收校外,甚至是区外省内学生的报名。为此,利用各之江汇大群,广泛推广,截止21年6月,课程报名人数915名学生,总体尚好。
3.建互联网学生班级
经过近两个月的互联网学生报名后,该确定互联网班级了。在兼顾学校和校外区外报名的同时,对相关学生进行互联网学生升级,并新建了互联网班级,互联网人数是200名。
4.引导学生课程学习
自己所教班级学生,因为内容和教材很多地方都是相匹配的,因此在科学教学的同时,在需要的时候就通过作业布置的方式布置学生进行视频观看。考虑到学生的作业负担,一般一次就布置学生看一至两课,经过半学期的引导,大多数学生完成了微视频的观看。既完成了全员拓展,又夯实了教材要求,可谓是熊掌鱼翅兼得。
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网络同步拓展课程在点击量和视频播放时间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同时也吸引了更多其他学校学生的报名参与。
至于,同步课程中的作业和讨论发布后,为了便于学生的参与,为此亲自尝试把学生的作业和讨论的路径进行图文说明,作为自己学校的之江汇管理员,还对参与班级学生账号密码进行重置。利用短信、通知的方式落实到学生,利用班级科学群积极引导,及时解疑,积极推进。
作业和讨论的批改和标注,利用业余时间利用手机APP,及时更新,及时反馈,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相关课后的任务,努力做到有始有终。
5.引导学生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学生课程学习的必做项目,通过课程评价,学生将经历一个回顾、总结和梳理的过程,对于课程来说更是同步课程建设的晴雨表。
学生的评价方式,同样利用详实图文介绍,引导学生更快捷的完成评课,截止21年6月2日已有170人次完成课程评价。














网课教学不是单向的,而是利用之江汇教育广场为载体,既有学生在线学习、作业、讨论和评价,也有教师在引导学生更快捷的学习,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唯有互学互进,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