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定海区洪松2022年网络研修专帖 [复制链接]

31#


TOP
32#


TOP
33#


TOP
34#

科学复习确实需要些方法。
TOP
35#

6.15 每月研修



每月研修《项目学习2.0走向3.0版本:育人模式的实践新样态》培训有感。



项目化学习指向概念性知识的高阶认知策略。同时也包含与之相关的系列基础知识的认知加工。目化学习中有多样的认知策略。如问题解决、创建、决策、实验、调研和系统分析。在项目化学习中,低阶学习和高阶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学生经历项目化学习将适时性。和程序性知识,升华认知为概念性知识。在学习过程,如果都是低阶认知策略,学生就无法产生思维的碰撞和高层次的思考。项目化学习就失去了价值。如果都是高阶认知策略,没有大量背景知识和相关技能作为支撑。项目化学习就无法深入。从驱动性问到整个项目化学习过程的设计都要非常注阶认知策略和低阶认知策略的搭配。

TOP
36#

心得:科学素养的理论架构和测评。
7.15日。今天的每月研修我们进行了名为科学素养的理论架构和测评的培训。科学素养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分为: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这也是科学新教材的新四维教学目标。素养是品格和能力。而核心素养,就是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通过曹老师的讲解,我们获得了对素养的更深刻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非常重要。曹老师,讲解了品格和能力的定义,其中他说能力只能在任务环境下才能获得这句话,其实给我们的平时教学提供了很明确的指导方向。能力只有学习者自主操作活动才能获得能力,只能在任务环境下才能有效评测出来,这两句话也是意蕴深远、言简意赅的指出了教学设计和教学评测中的关键。在科学素养的测试中,主要采用pisa测试即在真实的任务环境下进行测试。
TOP
37#

8月15号今天我们进行了名为青少年科学教育中的思想方法和实践能力的培训。光听这个名字就比较吸引人。从培养科学家的角度去对待青少年的科学教育。对于青少年科学家的培养方向,是要确定一爱国主义为前提的培养方向。将科学精神内化成自我的价值观,其实就包含了这一部分爱国主义情感。具有科学家潜质的学生所具备的一项必要特征,就是具有溯源意识和举证意识。这和我们新课标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同一个意思。在近几年的教学设计改革当中,我们一直在强调突出学生的政局意识,如果从今天讲座的思想角度去看我们以后也可以突出设计培养学生的溯源意识。还有一个必要特征是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我觉得这也是作为科学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重要目标。一个人不应该被教育,丧失自己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这一切都是从国家到每一个教师工作需要达成的目标。从教孩子学知识到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从要求孩子认真听课,到培养孩子观察自然的兴趣。从教孩子认真完成作业到孩子自主要求进行实验实践的兴趣。

TOP
38#

暑假里学习的很充实呀。
TOP
39#

回复 37楼洪松老师的帖子

充实的假期,又即将迎来新的学期。
TOP
40#



洪松老师 发表于 2022/6/13 9:38:44
感谢分享,板书很有用
TOP
41#

每月研修,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
TOP
42#

加油,每月进步一点点!
TOP
43#

学无止境,老师要保持一颗终生学习的心!
TOP
44#

回复 43楼大江东杨明艳的帖子

终生学习!
TOP
45#

回复 42楼大江东杨明艳的帖子

加油学习!
TOP
46#
TOP
47#

        素养导向的科学课例实践培训。今天学习的课例是身体的总指挥。活动一:回忆总结脑的功能。活动二:两个记忆游戏大比拼。通过记忆文字和图片,抽样统计全班同学的记忆个数。引导学生比较文字记忆和图形记忆大脑上的区别。引导学生对大脑产生好奇和疑问。通过课前调查的形式总结学生的问题。
        为后续教学环节的开展做好铺垫。把探究活动做成参观博物馆的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地丰富材料学生在这样的参观活动中充分的调动学习积极性。这种小组学习新方式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脑博物馆的探究式学习设计,是教师精心设计的优秀成果,值得我们学习。在参观活动中学生可以自己制作简单的模型,强化对脑结构的认知。通过贴纸的形式,强化学生的学习反馈。同时在博物馆中还设置问答区。学生通过贴纸来回答问题。


       教师在研讨的第一个环节,统一全班问答区的答案。在引领学生认识脑的各个部分时,选择上台展示模型的方式。在学生展示错误的模型方式时,教师不是一味地否定,而是采用统计的方式统计同意的学生和不同意的学生,从而自然地引导出正确的方式。最后引导学生说出健康生活,健康用脑。
       本节课的亮点在于课前做丰富的调查为课堂环节,做好铺垫。博物馆式的探究活动,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主动学习最后的研讨过程就顺理成章非常自然
TOP
48#

回复 47楼洪松老师的帖子

创设有趣的场景,学生会更加有代入感
TOP
49#

今天的每月研修我们学习了史军老师的讲座什么是植物。这看似普通的问题,实则有深奥的学问。时老师列举了很多特殊的植物,让我们明白了植物种类的多种多样。我们惊叹:大自然的奇妙构造。生命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像海蛞蝓,他到底是动物还是植物呢刚看到这段介绍的时候我都惊呆了。其实动物植物是人为划分的边界,自然界的生命是非常复杂的。通过史军老师的介绍我们对自然界对植物对生命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的学习激发了我们的思考,激励着我们继续努力提高自己。

TOP
50#

   10月28日,我们在城西小学进行了新课标的培训。在这次培训中,我们听了三节课在听课之后对上节课进行了研讨就我个人角度而言,我对听课的记录内容做了较大的改变,以前总是记录上课的环节老师的活动等具体内容。最近这段时间我发现对自己提高比较大的是看优秀课例。从教师的公开课或者示范课中去研究他们所展现的理念以及实施理念的具体方式,记录他们对教学活动思维进阶上的深刻认识。在这次的听课之前,我自己先对这三节课进行了认真研读教材之后的思想备课。在用水计量时间这一课中,我分析教学活动之间的思维递进关系、操作方式的递进关系,从研讨的问题上发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在明白这些的基础上确定所要展现的教学理念。

    我开始比较一些同类型课的相同点,我觉得用水计量时间这一课和电磁铁这一课比较相似,都是很典型的科学探究课程。在这类课的上课过程中都有很相似的环节设计,以及很相似的教学理念。在研讨的过程中,好像大家都忽略了用水计量时间这一课中课本开头的一句话:你看懂古人的水中为什么要这么设计了吗?仔细研读这句话你就会发现一个新的上这节课的角度。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贯彻很多先进的上课理念。上课前先出是古人的水钟的图片,让学生提出问题:你看懂古人的设计了吗?古人为什么要这么设计这个水中可以做到均匀的计量时间吗?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用后面几个探索活动进行贯穿。这样就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兴趣。
     比如在风的成因这一课中,这一课的驱动问题是自然界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这节课的重点在于对自然界风成因的研讨。所以应该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研讨上面。在课本中这个模拟实验,仅仅只是为了让学生后续的研讨做准备。可以让学生从模拟实验中提出猜想,再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辩论。教师在研讨的过程中,应该要准备大量的资料,结合模拟实验的现象,让学生进行争论研讨,最后教师引导出风成因的概念。

     做出有深度的教学设计的基础,是分析教材的方法。仔细研读教材找到教学的重点。分析活动和活动之间的递进关系。这个递进关系有学生思维上的递进、学生操作方法上的递进、学生设计实验能力上的递进,等等。还有更多的递进关系,值得我们教师去发现。
TOP
51#

       在11月1号南海小学举行的舟山市科学年会上,我们听了汪家慧老师的《身体的“总指挥”》一课,汪老师的这堂课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促进生生交流、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理念。利用参观、交流、提建议等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理念。整堂课,学生学的有兴趣,学习有增量,效果良好。
TOP
52#

今天的每月研修我们听了陈滔老师的一节《金钱豹去哪了》,这堂课以寻找从动物园出逃的金钱豹为驱动问题,引领孩子们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通过任务1通过资料找两种动植物,把它们和金钱豹的食物用箭头表示出来,和任务2模拟演绎草、野兔、金钱豹之间的食物关系。通过对任务的精心设计,教师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认识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在交流展示环节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展示。研讨问题设计得也很有层次:1哪种表达方式能表示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2对于食物关系,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在一次次的角色扮演中,学生明白了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教师做到了有教而无痕。
TOP
53#

今天我们在舟嵊小学举行了,新课标学习交流,心得分享体会。主题是用旧教材上出新课标的理念。每年总会经历很多次培训,每次培训讲的知识都非常的有收获。我结合我的个人学习体会,我觉得对我自己来讲,最重要的是理清做教学设计的知识体系。对于这一点,其实有很多问题可以提第一个问题小学科学12本书中有多少种类型的课?第二个问题课标对教学设计的作用到底是怎样的?第三个问题课程标准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第四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做出教学设计的思维过程,到底是怎样的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其实解决了第四个问题也就解决了教学设计的知识体系问题。
        通过这次培训,我明白了,在课程标准中最重要的是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这个目的出发,我们就知道了解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的目的。了解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这四个科学核心素养又分成几个小点。在这些核心素养内容当中到底哪些是适合本节课培养的。由此我们需要反思如何找对这节课的重点。这个问题又是一个非常独立、突出、重要的问题。在前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以致在自己做教学设计时总是漏洞百出。在林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和我自己的反思琢磨之下,对于教学设计的思维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接下来的这段日子当中,我已经可以做到把学习到的先进课例,安放到自己教学设计思维的知识框架当中。做到了这一点我就可以更加主动、有效、积极的吸收教学理论知识。面对那些错综复杂的培训,五花八门的知识,各种各样的课例,我知道这些不同的知识应该在什么地方去用,应该作用于教学设计的哪些方面。
TOP
54#

培训非常有意义,对自己今后的教学也有很大帮助!

今天我们在舟嵊小学举行了,新课标学习交流,心得分享体会。主题是用旧教材上出新课标的理念。每年总会经历很多次培训,每次培训讲的知识都非常的有收获。我结合我的个人学习体会,我觉得对我自己来讲,最重要的是理清做教学设计的知识体系。对于这一点,其实有很多问题可以提第一个问题小学科学12本书中有多少种类型的课?第二个问题课标对教学设计的作用到底是怎样的?第三个问题课程标准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第四个问题也是最重
洪松老师 发表于 2022/11/27 17:04:42
TOP
55#

希望以后能多一些这样的机会,学习
TOP
56#

立足新课标,用好老教材,这是当前要研究的课题。
TOP
57#

    今天我们在沥港中心小学进行了。小学科学青年教师项目化学习课例研讨活动。
   我们一起听了三节课分别是《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让资源再生》《动物的繁殖》。
项目化学习的定义是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学科或跨学科有关的驱动性问题进行深入持续的探索,在调动所有知识、能力、品质等创造性的解决新问题,形成公开成果中,形成对核心知识和学习历程的深刻理解能够在新情境中进行迁移。
洪松老师 发表于 2022/5/9 15:43:28
借用洪老师的感悟,作为摘记记录。
TOP
58#

本月的每月研修,我们学习了关于全球变暖的讲座。全球变暖本身就是我个人非常关心的问题。唐老师首先列举了各种各样的数据来证实全球变暖是人类的行为,造成的并不是本身地球的发展规律。其实得到这样的证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全球各地的科学家收集了几亿年的数据再近一百年间才慢慢得到了共识。面对这样的事实,每个国家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让我惊讶地发现,原来我们中国是当今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碳排放,主要来自于燃煤发电。我觉得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要渗透环境保护的概念。
TOP
59#

今天我们进行了复习课主题的线上直播课培训。复习课的上课形式是最多样化的,复习课是最可以发挥教师教学设计的创造力。在本次培训中。沈老师采用项目化的形式组织教学。通过以项目化的形式串联了天气单元的各种知识点学生学的非常投入,这是一种值得学习的复习课上课方式。鲁老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作为复习课的线索。以此贯彻了健康生活单元中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中体现出较强的逻辑性,值得我们效仿。
TOP
60#

2023年2月每月研修心得
深度学习的前提是要对真实的问题进行准确的判断,并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案。这需要教师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相应能力,但更需要教师能够借助一些有效手段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时产生“深度学习”。《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根据学习目标,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索和思考问题的情境,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这就是说要让学生有自主探索、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并存。其实,这里说到的各种学习方式都是为了解决真实问题而创设出来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