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3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2年萧山区小学科学新蕊、骨干、联合发展共同体成员成长帖 [复制链接]

61#

2022年9月29日,我参加了“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首先聆听了王青青老师执教的《怎样放得更大》一课。一是整节课的活动流程非常清晰,每个环节紧扣主题。通过引出“神秘嘉宾”——蚊子,使学生意识到观察需要借助“凸透镜”,以及辅助工具“透明直筒”。当学生利用一个凸透镜观察,发现蚊子变大了,顺势提出本课核心任务:怎样把蚊子放得更大?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可以再增加一个凸透镜。学生利用组合凸透镜进行观察研究,初步感受到工具的进步,可以让我们观察到更多的细节。像这样,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经历科学家的探究历程,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学习。二是板书突出教学重点,指导性强而且很精致。从两个凸透镜的组合方式,低倍镜和高倍镜的放置位置的板书演示,既直观形象,又操作方便。以及“肉眼→一个凸透镜→组合凸透镜→光学显微镜”的展示,让学生经历工具的发展历程,感受人类的伟大。其次是聆听了喻老师的讲座,让我对新课标有了更深的了解。定位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如: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给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机会等。(浦阳镇小高莹燕)
TOP
62#

        有幸参加了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暨特技教师工作站活动,现将活动感受记录于下方。王青青老师执教的《怎样放的更大》一课中自制教具的设计亮点十足,放大镜的灵活调节与螺栓固定、两镜间刻度的设计等,大降低了学生操作的难度,使探究活动充分到位,最终每一组都能清楚的看清放大的物体。喻老师用一个个生动的课例为我们讲解理论的课标内容。喻老师的讲座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教学建议以及新课标阅读和应用的提示。喻老师倡导我们在科学教学中,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教学模式更应跳脱出传统的应试教育,加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多迁徙应用类练习,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次活动可谓收获颇多。(党湾二小  吴彬)
TOP
63#

2022年9月29日,我参加了“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活动开始,王青青老师给我们带来了非常精彩的一节科学课。王老师带领六年级的孩子体验了由放大镜发展到显微镜的过程。王老师精心准备的实验材料是课上的一大亮点:两个凸透镜能刚好扣在圆筒形支柱里,并可以随意调整和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为学生实验探究减少了不少操作难度,让学生能把注意力更加集中于关键问题上 。学生在课上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科学探究,经历科学家的研究历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次活动的重头戏就是喻伯军老师关于新课标的讲座。喻老师结合教学案例,语言浅显易懂,讲解深入浅出,让我们知道了今后科学课的备课方向:素养导向。听了喻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也深知自己还要更加努力学习新课标,就像杨老师说的一样,新课标要要酌字酌句去反复学习,反复琢磨。
TOP
64#

9月29日,有幸参加了在汇宇小学参加了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汇宇小学王青青执教的《怎样放得更大》将我们带入了新教材的学习中。王老师的课从一个看不清的小虫子引入,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在课的开始产生了想看得更清楚的意向。之后固定放大镜的做法不仅让孩子们看得更清楚,也为后面组合放大镜做好了铺垫。组合放大镜的过程给了孩子们充足的探究时间,让孩子们对建议显微镜的组合了解的更深入,两个放大镜的组合方式新奇又实用,为王老师点赞。
喻老师的讲座从课标的修订概况、科学课程标准整体结构、课标的主要变化(新增和变化)、课程标准主要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让我们对新课标有了更好地理解。同时在讲座中喻老师穿插了许多不同阶段的科学课的难度把握,让我们对新课标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有了一定的了解。
最后区教研员杨春晖老师从理论学习、课改方向、评价导向、活动安排等方面做了讲解和说明,让我们对新课标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对本学期的学习工作安排有了具体的了解。
在本次活动中,学到了很多,同时也认识到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期待下一次的学习。
TOP
65#

9月29日上午在汇宇小学聆听了王青青老师执教的《怎样放得更大》一课,王老师板书设计,内容简洁,结构清晰;通过自制教学具,解决了放大镜固定不住的问题,让学生的活动更容易开展,课堂效果很好。整堂课听下来让我受益匪浅,王青青老师的课堂充满探究的魅力。
下午聆听了喻老师的讲座,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多的认识与感悟。整体把握教材,明确进阶路径: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发展水平,教学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螺旋上升的方式进阶设计。这样的设计与安排,要求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着眼于整体,明确知识的来龙去脉,关注知识的前后联系。明确核心素养,把握育人导向:作为一线教师,在科学教学中不能仅限于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更要注重能力和思维的培养,加强学以致用,体现素养导向的教学。加强探究实践,注重综合教学:每个核心概念所包含的内容渗透交织着着“物质与能量、系统与模型、结构与功能和稳定与变化”这四个跨学科概念,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在日常的教学中,作为一线教师要多设计一些项目化学习等综合性实践活动,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学科学,真正地做到知行合一,促进学以致用。紧扣学业标准,采用多元评价:本次课标新增了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要求是指每个学段结束后学生对于某个核心概念需要掌握的程度,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四个维度进行描述。与此同时,课标也倡导采用丰富多元的评价方式,以此更真实、全面地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
 本次研修活动收获满满,也对自己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衙前二小   邹婷)
TOP
66#

2022年9月29日,参加了区里组织的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活动主要分为三个内容,无论是课堂展示,还是课程标准解读,亦或是杨老师的总结,都让我有很多新的想法与方向,总的来说此次培训,受益良多。下面我主要就课堂展示:《怎样放的更大》谈谈自己的想法。
王青青老师的课堂展示:《怎样放的更大》,课堂中很多有点值得我学习。①方便学生操作的自制实验器材。放大镜的镜柄是螺丝与螺丝帽组成的,可以方便学生在制作简易显微镜时随时随处固定。固定两个放大镜的圆筒是透明的,还标有刻度,可以让光线充分进入的同时,方便学生读取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②采用了我们身边熟悉的观察对象:蚊子。蚊子我们是再熟悉不过了,但是我们虽然熟悉,却没有真正观察过它,课堂上自制显微镜观察蚊子,非常新鲜。③学习单左右分格,在学习单上要求先画下原始想法,再画下成功的做法,有先后的对比,更容易让学生明白和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④在课的中后段,展示了肉眼、放大镜、组合放大镜观察到的蚊子的样子,很有代表性,让学生一下就能明白放大倍数越大,我们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与细致。当然本人觉得本节课在研讨环节还可以再做一些文章,梳理核心的逻辑,让研讨更有思维性。
总而言之,听了这节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很有幸能参加此次活动。
TOP
67#

听了赵老师的这堂《怎样放的更大》,让我有了很多想法:
1、    找准切入点,明晰教学理念,赵老师的课可以说是紧紧围绕着新课标的要求,开展了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明确了科学观念(两个放大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的更大)、科学思维(通过一个放大镜体验-两个放大镜实践的主线,使学生的科学思维得到发展)、科学探究(以探究式学习贯穿整个课堂,老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作为课堂的小主人)、态度责任(激发学生研究微小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这四大方面的教学目标。
2、    优秀教学具,搭建教学支架。赵老师课堂上使用的道具让我觉得很惊艳,首先是观察的物体:蚊子。蚊子这种昆虫在我们生活中实在太常见了,可是又有几个人认真观察过呢?可以说几乎没有,充分激发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在怎样放得更大环节,赵老师又拿出了“亚克力水管”,我认为它最棒的地方就是它是透明的,可以让学生清楚的看到自己调整的距离,边观察到随着距离的调整,图像产生的变化。
3、    充分的研讨,促进思维发展。赵老师这堂课的学习单也设计的非常优秀,给予同学们试错的机会,并通过简单的绘画和测量表现出来,简单的记录却让同学们在交流研讨环节能够一目了然的阐述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提高了研讨效率。
赵老师的整个课堂内容环节衔接的非常流畅,带领着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走入了微小世界的大门并能在其中自由翱翔,同时收获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可以说是非常值得学习的一节课。
                                                   萧山区城东小学   孙萌
TOP
68#

      9月29日,萧山区开展了2022学年第一次集体研修活动,活动主要是课堂展示——王青青老师执教《怎样放的更大》,省教研室副主任喻伯军老师做新课标的解读,区教研员杨春晖老师布置工作和小结,活动安排满满当当,让我们科学老师又一次学习了。
       王老师的课设计新颖,从显微镜的发展作为一条主线,以科学家的经历为依托,从观察一只蚊子开始,蚊子是学生身边常见的昆虫,学生平常观察没有这么细致,通过一个放大镜的观察,2个放大镜的组合,这里组合的形式还有探究的空间,学生发现低倍的放大镜在下面呢?还是在上面呢? 怎样放的更大更清楚呢?这些问题的驱动下,学生活动非常积极,从最后的活动呈现看,学生们的发现还是非常不错的,总体上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经历探究的过程,可谓是非常符合科学新课标的导向。
        喻老师的讲座已经听了2遍了,可以上是当下我们最要领会和学习的,新课程标准的推出,从课程目标的设计就是一门很大的学问,这学期我承担了《声音》单元的新教学设计,在写的过程中,对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态度与责任四个维度上重新设计,在写的方式方法上也有了不同,喻老师通过一个一个案列,手把手的教我们撰写素养目标,通过什么 知道什么 等等一些词语的理解也是值得推敲的,喻老师还跟我们讲了省测的一些考题,关注点在哪里,我们今后的教学该指向哪里,让我们受益匪浅。
      最后杨春晖老师给我们新学期吹起了号角,从微信公众号到本学期的具体工作,每位教师都领到了自己的发展任务,让我们带着任务一起抱团成长。
TOP
69#

今天再次学习了喻老师关于关于新课标的解读,感觉听一次就会有新的想法,不同阶段教学同一块内容,用不同的方法就是一节好课,如幼儿园学习物体的沉浮,引导孩子去寻找身边物体的沉浮现象。先通过实验看看自己的西红柿是沉还是浮,再去旁边同学那里看看,他们的额西红柿是沉还是浮?得出结论:原来西红柿在水中是浮。然后再拿出一个大大的苹果,问孩子大苹果是沉还是浮,这时孩子的前概念会认为这么大的苹果肯定是沉的,接着再用实验验证,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去探究物体的沉浮,特别有意思,孩子们在快乐的玩耍中学会了用事实说话的探究习惯,赞!(劲松小学  徐韩红)
TOP
70#

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讨研讨活动暨特级教师工作室活动中,王青青老师执教了《怎样放得更大》一课,从神秘嘉宾引入放大镜,接着让学生尝试将放大镜固定下来进行观察,然后提出一个新的任务:怎样把蚊子图像放得更大且清晰,自然而然过渡到两个组合放大镜的使用,逐渐建构起建议显微镜的模型,再通过介绍詹森父子发现建议显微镜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工具的发展,最后让学生比较简易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之间的相似之处,使学生对显微镜有了初步的认识。喻老师对新课标做了解读,从课程标准的修订背景、科学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以及主要特点、学习建议等方面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加上一个个经典课例的配套解读,让我们深刻的知道以后备课的方向——素养导向。本次课标新增了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要求是指每个学段结束后学生对于某个核心概念需要掌握的程度,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四个维度进行描述。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应核心素养的要求。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设置,为教师把握教学程度提供了标准,同时也为作业设计和试卷命题提供了有效的依据。无论是学业要求还是学业质量都紧紧围绕核心素养展开,使核心素养得以真正地落实。与此同时,课标也倡导采用丰富多元的评价方式,以此更真实、全面地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可以把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笔记、日常作业、观察日记、实践测试、书面测试、小报制作、工程手册等内容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把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教师、学生、家长等更多的主体参与学生的评价,实现多维度、真实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萧山区银河小学  徐暑灵)
TOP
71#

9月29日参加了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暨特级教师工作站活动,也是我今年的第一次教研活动。首先是王青青老师的《怎样放得更大》,整节课的设计思路非常清晰,以观察蚊子作为切入点,肉眼看不清借助工具放大镜,放大镜还不够清晰到组合放大镜做成简易显微镜,整节课设计上环环相扣,再者是王老师的自制教具更是为本节课增色不少。之后听了喻老师关于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喻老师从课程标准的修订背景、科学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以及主要特点、学习建议等方面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加上一个个经典课例的配套解读,让我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一些认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本次课标更加明确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把握立德树人的育人方向以及新增的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为教师把握教学程度提供了标准,同时也为作业设计和试卷命题提供了有效的依据。无论是学业要求还是学业质量都紧紧围绕核心素养展开,使核心素养得以真正地落实。最大的感悟还是喻老师讲了那么多,听得时候再多的兴奋还是需要自己实践,需要自己在平时反复的阅读书籍,推敲斟酌,然后运用于自己在课堂中实践,如此才能真正化为内在。(文博小学   李佳瑜)
TOP
72#

今天在汇宇小学举行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讨活动暨特级教师工作站活动。一天中行程紧凑,干货满满。在《怎样放的更大》一课中,老师利用亚克力圆筒固定凸透镜观察蚊子,该教具可以便捷的调节焦距,构思非常的巧妙。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一个凸透镜下的蚊子放大的倍数是有限的,引导学生操作显微镜,将两个放大镜组合起来。整节课大部分时间都让学生在老师实验记录单的大方向下自主实验、探索、研讨,极大的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起了他们足够的兴趣,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老师带着学生在实验探究下明白科学大道理。
    喻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每一句话都需要我们反复细细品味、斟酌。新时代的科学老师需要改革创新,我们应该借鉴项目化学习要素:任务驱动、真实做事、成果分享、深度反思。《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发挥了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探索通过真实情境的买践任务考查学生的知识理解、技能掌握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跨学科学习。推广听说实践、实验操作、主题演讲、情境测试、项目学评、展示述评、角色扮演等形式的表现性评价,通过公开或协商形成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教师在以前太过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对科学本质、学以致用重视不够,我们要继承优点,改进不足,加强在课内迁移应用,在新情景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同时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候文英
TOP
73#

9月29日,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讨活动暨特级教师工作室活动在汇宇小学举办,听了一节围绕新课标落实的课以及喻伯军老师对新课标的深度解读分析和杨春晖老师的教学指导,受益良多,同时感慨年轻老师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念的理解和创新思想,还有认真坚持的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是王青青老师的展示课《怎样放得更大》。王老师的课前活动很有趣,是2个小游戏,找一找图片中的不同,王老师巧妙地以游戏激发兴趣,学生果然全神贯注。正式上课引入一个微小蚊子照片让孩子们继续猜一猜,在游戏中开始了学习,学生积极性很高。王老师准备了精致的观察实体“蚊子“,引导学生探究放大镜的奥秘。两个放大镜组装的原创装置很有实用性,辅助学生学习探究,值得我们所有一线老师学习借鉴。
学生通过对比、观察、描述、研讨等过程紧跟探究的思路,每个人都参与,每个人都有新的认识结构形成,学生大胆发表观点,据理力争,思维发展可视化,是一堂比较成功而精彩的课,也真正让我们看到的新课标的落实方向。
课后,是喻老师对新课标的深入解读,让我醍醐灌顶。我学到了新的四维目标的制定方法,和新旧课标的具体改变思路。喻老师的讲解运用了大量当下新课标下的新教材案例,真的非常实用,引领我们一线教师渐渐找到了接下来教研的方法,非常感谢喻老师这么长时间的详细分享。
最后是杨老师的活动总结和后续工作安排,感觉新学期依旧会充实而精彩,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学生共同进步成长,朝着专家型教师靠拢。                                                            萧山区宁围小学李梦琼
TOP
74#

    9月29日,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讨活动暨特级教师工作室活动在汇宇小学举办,一天的视听盛宴,让我受益良多,也让明天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首先是由汇宇小学王青青老师为我们带来《怎样放得更大》展示课。王老师的课堂充满活力,她从神秘嘉宾“蚊子”引入,与学生一起一步步经历肉眼观察、一个凸透镜观察、两个凸透镜观察过程,让学生充分且自主探究“怎样放得更大”。同时,王老师给学生的实验器材也花了很多心思,一套好的教学具对于学生科学探究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进行描述,大胆发表观点,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第二项活动是喻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将近3个小时的新课标解读,喻老师从课程标准的修订概况、科学课程标准整体结构、课程标准主要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我学到了新的四维目标的制定方法,同时在讲座中喻老师穿插了许多不同阶段的科学课的难度把握,让我们对新课标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培训让我对新课标有了新的认识。    
    最后是杨老师的活动总结和后续工作安排,让我们对新课标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对本学期的学习工作安排有了具体的了解 。
本次活动收获满满,接下来我也将再接再厉,努力学习新课标,新知识,让自己紧跟时代的步伐。
TOP
75#

上午第一节听了汇宇小学王青青老师的《怎样放得更大》一课,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两个方面,一是设计学习单图文结合,在“怎样把蚊子放得更大且清晰”这一任务中,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从三维的实物转换到二维的图形,能直接用画图的形式呈现自己的探究思路,同时也便于向同伴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而是对细节的研磨和创意独具匠心,实验仪器选用了透明的亚克力制作直筒,既保证了筒的硬度,又便于学生观察,把握两个放大镜的距离。在放大镜上还增加了一个可调节松紧的固定装置,便于将放大镜固定在任意位置却不会轻易滑动,别出心裁。随后听了喻伯军老师的讲座,在新课标中,所有的学科几乎都提到了“跨学科”一词,这意味着学科之间的“大融合”时代来临了。在科学学科上,学生不再单纯研究科学,而是相关的方方面面,具体做法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注重联系、贴近生活、灵活评价、长周期进阶。而新课标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主要是培养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审辩、创新、合作。在新课标中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喻伯军老师用大量的实际案例为我们做了详细的讲解,让我们受益匪浅。劲松小学 邵晨曦
TOP
76#

2022年10月18日,在瓜沥镇联兴小学参加了萧山区小学科学教师课标学习分享会,活动中主要学习了两节课和六个课标学习心得,对自己的学科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在上午的活动中,王倩恒老师执教《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沈华梁老师执教《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这两堂课可以说是相当的精彩。我就第一堂课发表一些自我的想法:①《制作我们的小乐器》融入了项目化学习理念,以班级小乐队制作小乐器为驱动任务,学生在课堂上经历设计与制作,展示与评价,整体流程比较顺利。②评价前置,将评价表在最开始呈现,让学生在活动前清楚评价指向。③在经历了长达20分钟的设计制作之后,开始了最为精彩的展示与汇报,学生在相互述说优缺点的基础上,以分数作为每个小组的评价。④展示方式一组一组轮流展示,在时间效率上有点偏低,可以适当采用画廊走的方式进行。
下午的活动是课标学习分享,六位老师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陈春风老师,陈老师以《电磁铁》一课的教学为例,深度阐述了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证。的确,新课标提到要关注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而推理论证就是科学思维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课堂上需要动手动脑相配合,知行合一,引导学生把所思所想表达出来,使思维外显,保证课堂交流。
TOP
77#

       2022年10月18日,有幸参加了在瓜沥镇联兴小学举办的萧山区小学科学教师课标学习分享会,上午听了2节新课标理念下的课以及杨老师的指导,下午在6位同事们的观点报告中,思想碰撞受益匪浅。
       王倩恒老师执教的《制作我们的小乐器》非常好的展示了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常态化教学,用项目化学习来推动任务的驱动和学生的学习,极大程度地推动了学生的思维发慌。沈华梁老师执教《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也非常的精彩,沈老师风趣的语言带领着学生自觉自主参与到探究工具和技术的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世界认识世界。
下午的活动是课标学习分享,我个人也分享了自已的浅薄观点,更是从其他老师的教学案例中学到了更多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让我更加愿意努力将新课标落实到平时的教学中,真正的师生共成长,朝着专家型教师靠近。
TOP
78#

今天两位老师的课虽然是完全不同的主题内容,但都上得十分精彩,我认为两位老师都可以用非常有勇气来形容。王老师有勇气是因为像她这样一位非常年轻的科学老师,就有勇气去选择一堂项目化学习的主题的课,让我佩服。在《制作我的小乐器》一课中,王老师有很多自己对课的思考以及针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措施改进的做法,让一节项目化学习的课在50分钟时间里能呈现所有的学习过程,很不容易。要是在处理学生交流研讨的环节时能给予学生更为及时,更为有针对性的点评与反馈的话就更好了。
沈老师的课上得非常有勇气是因为沈老师基于课标不同于教材的改课行为。作为一位资历年长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科学老师,他会看到教材的不足和局限性。《紧密联系的工具与技术》一课,探索活动一安排的是用不同的工具去砸核桃,这一活动确实存在成本高,不安全等多种因素,沈老师把活动改成了用不同方式获取圆形纸片,让学生对不同种方式进行评价,发现使用工具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其实在课标的指导下,只要符合教学目标,适当得改动教材也不是不行。钦佩沈老师对自己教学的自信,有底气才敢这样为之。
下午聆听了6位老师的学习新课标分享,也是收获满满。大家从学习新课标为起点,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与实践,谈如何基于新课标制定教学目标,谈如果基于新课标改进教学,谈如何践行新课标理念,给我提供了教学研究的参考方向。课标学习才刚开始,拒绝纸上谈兵,脚踏实地,用起来才是真学习!
TOP
79#

       10月18日联兴小学举办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分享活动”干货满满,获益良多。
       上午联兴小学王倩恒执教的《制作我的小乐器》,以参观“乐器博物馆”为导入,引出4类乐器,提出“制作我们的小乐器”驱动任务,引领学生经历设计、制作、评价、改进等过程,是一节典型的微项目化学习课例。基于核心任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各种能力得到提升。特别是展示评价环节,学生在得到小组、全班同学的肯定时特别高兴。但评价环节的实施,因没有介绍清楚评价规则,学生有点茫然。云石小学沈华梁老师执教的《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从“学校黑板报上需要一些圆形纸”这一情境入手,向学生寻求帮助,用手撕、剪刀剪、刻刀课、镊子撕4种不同的方式得到圆形纸,从中学生对比不同方式的优缺点,感受工具带来的便利。同时沈老师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认识工具和技术之间的联系,同时在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也充分体现了单元起始课的作用,为整个单元的学习埋下了许多伏笔。为两位老师的精心设计、精彩呈现点赞。郭杰老师精准细致的深度点评也发人深省。
       下午的智慧分享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分享的形式是现场抽签,紧张刺激。6位老师就自己对新课标的学习、理解和实践都做了详细的汇报。有阐述自己的学习感受,有基于新课标制定教学目标的实践,有对科学思维培养的实践,有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有整体单元设计的设想,有新课标新课堂新课例的设想……每位老师的阐述都值得学习!
        最后一个环节是教研员杨老师的精彩点评,杨老师细致有针对性又发人深思的点评让我醍醐灌顶,我也进一步明确今后在新课标的践行上的前进方向。
        短短一天,收获满满。而新课标践行和落实,更需要我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的深耕细学、吃准吃透。学习新课标,我一直在路上……(萧山区闻堰小学  裴玲燕)
TOP
80#

        参加了10月18日在联兴小学举行的新课标分享会活动,收获非常的大。首先是王倩恒老师的《制作小乐器》一课,在很多地方都带给我很大的启发,比如说材料的选择上,还有评价表的设置上。如何让学生能够有方向性的进行探究,离不开老师精心选择的材料,这些材料虽然不会说话,但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线索和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纵深发展,除此之外,如何使评价行之有效也一直是我困惑的地方,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打分这一行为大多以学生 的个人喜好为主,不会认真对照量表逐项打分,王老师对评价量表的简化就大大降低了学生打分的难度,提高了学生评价的准确性。
        沈老师《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一课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沈老师在课堂上精心设置了进阶式的问题,从实际体验→类比比较→解决问题→联系实际这一条思路出发,引导学生一步步的进行思考,这其实是教会了学生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下午的学习分享会更是收货颇丰,几位老师以自己的实践做为切入点,分析了新课标的变化,为我们之后的探索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考,不管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还是新理念的践行,这些都是我现在最需要改变和尝试的,在之后的教学中我也会多思考,多实践,让新课标扎实落地。
                             (城东小学孙萌)
TOP
81#

沈华梁老师执教的《紧密联系的工具与技术》,本课的核心概念指向的是“技术与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和“科学、技术、工程相互影响与促进”,取核桃仁的活动是一个发展核心概念的活动载体,本身不承载科学观念的探究,因此沈老师将这个活动内容更换了。沈老师说: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的上核桃基本都是手剥核桃或是薄皮核桃,学生对于教材中那样的取核桃仁活动不太熟悉,并且课堂中用敲、砸等活动,吵闹的环境不利于学生静心的思考。因此,可以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做纸圆活动来代替取核桃仁活动。学生在手工课、美术课的学习和自己生活中,对于剪裁纸张非常熟悉,这是符合学生的行为特点的,并且可以采取手撕、不同工具和专用工具来制作纸圆同样能达到感受到工具和技术的关系的教学目的。教材研讨环节的主要内容是对工具和技术的紧密关系进行梳理。这是本课的核心活动,也是本课学生的思维发展点,沈老师对于这个环节做大、做强、做深,避免了机械的按照教材上进行实践活动,然后抛出这个问题,让学生对工具和技术的关系进行阐述,那么很大程度上会造成课堂上的冷场。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沈老师把这个主要问题进行分解。把探讨工具和技术的关系分解成工具的作用、技术的作用和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样三个分开的问题来进行研讨。具体到了工具和技术的关系,继续分解成工具的使用需要什么技术、技术对工具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和工具和技术能否共同发展改进三个问题。同时为了保障这几个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教师还需要创设一定的情景或预设相关的事例,来帮助学生搭建思维发展的支撑点。【闻堰小学  凌华华】
TOP
82#

       11.1日我们骨干班全体小科人欢聚新街四小,开启一天的教研学习。拱墅区教研员万嵩海老师的讲座干货满满,收益颇多。万老师通过各种例子分析基于学习单的小学科学微项目实践。万老师讲到一个班的30张学习单,就化身为30个老师,可见用好学习单重要性。一、学习单要有实践情境呈现,利用学习单做好前置学习。在《保卫冰淇淋》项目中,借助学习单,观察保温袋的保温结构设计,有无反光隔热层、加盖隔热层、真空隔热层、热的不良导体隔热层。二、明确评价指标。三、活动步骤,要遵循工程实践、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活动记录最佳方式是图文记录,其次是表格记录。图文记录能反映孩子真实的思维过程,直观形象。在研讨环节,双学习单对比分析,能使思维真正向项目化发生。让孩子说特点,不如让孩子说不同,学生会更有话说。万老师的讲座让我们不断思考自己项目化学习存在的问题,感谢专家的引路指导。

回澜小学   周晓芸

TOP
83#

万老师用项目化学习特征与课堂表现里的学习特征1.真实情境2.挑战任务3.超越学科4.专业设计5.合作实施6.成果导向7.评价跟进七个方面对今天的两节课进行了重新审视和点评。这七个标准的作用就是用来检验我们课堂的标准,课上的好不好,目标有没有达成,我们需要这个标准,然后能发现课堂中的问题和薄弱点,从而找到改进方向和提升方向。
另外,万老师跟大家介绍了学习单的特征和设计方法。目标导向:课程标准,评价目标,与项目化学习里的成功标准相对应。
学问逻辑:项目驱动-建构方案-执行方案-评价效果-拓展应用
学评同步:学习过程伴随着评价任务,评价任务指向学习目标
教学合一:导教,导学、导记,导评,多元化学习
多元指导:教师高位指导,个别化具体指导
TOP
84#

听了万老师关于项目化学习的讲座,使我对微项目化学习有了新的认识,设计微项目可以简化为:确定任务、任务实施、成果评估、迭代教学四个部分,在设置任务时,需要提出挑战性的任务,并明确任务达成的标准,使得在学生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有据可循、评价也有相应的指标。另外,在大的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个个子项目进行项目化设计,通过“拼补法”的方式,引导不同的小组进行不同的子项目,共同合作完成一个大项目。另外,在设计学习单的时候,不能光是数据与表格的形式,应该将整个学习过程通过学习单的方式进行,使学习单不仅仅能用于学生的课内学习,也能用于学生的课外学习。
                                                                                        赭山小学    沈菲
TOP
85#

    听了万老师《例析基于学习单的小学科学微项目实践》干货满满的讲座,受益匪浅。项目化学习有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学科项目化学习、长周期项目化学习、短周期项目化学习。从确定项目、铺垫研究、设计方案、践行方案、成果展示等过程给我们对项目化有了一个新的了解,更从实例《保卫冰淇淋》、《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项目中出发给我们细致讲解了基于学习单的小学科学微项目实践:情境聚焦、前置学习、项目描述、实践材料、成功标准、活动步骤、拓展应用,而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万老师对于交流研讨环节的一些自己的想法,可以选择双学习单进行对比,而不是传统式的按照学习单上内容进行汇报式交流,在交流研讨中要碰撞出学生的思维,让思维在此环节中进一步升华。    戴村镇小陈玉海
TOP
86#

今天在新街四小聆听了万嵩海老师关于《例析基于学习单的小学科学微项目实践》的讲座,让我明确了如何通过“真实情境、挑战任务、超越学科、专业设计、合作实施、成果导向、评价跟进”这7个学习特征来判断某个“项目”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项目。万老师通过具体的案例指导我们如何来设计微项目学习单,微项目学习单应当涵盖真实情境、前置学习、项目名称、实践材料、成功标准、活动步骤、拓展应用这几个部分,让学生借助学习单这个学习支架进行自主实践和评价。   ——萧山区湘师实验小学   高春雅
TOP
87#

学习万嵩海老师《例析基于学习单的小学科学微项目实践》讲座心得体会:
1.万老师首先为我们辨析了什么是项目化学习,何为跨学科项目化学习(STEM、STEAM)和学科项目化学习。
2.项目化学习可分为长周期项目化学习和短周期项目化学习,长周期学习项目学习指向复杂任务,课时教学渐进迈向目标,且课时活动展开充分深入,一般经历“确定项目-铺垫探究-设计方案-践行方案-成果展示”过程,短周期项目化学习一般是任务驱动的单课时学习,课时活动解决单一问题,体现项目学习迭代过程,任务过程潜藏学科概念,一般经历“确定任务-任务实施-成果评估”的迭代教学过程。
3.万老师结合今天两节项目式学习的课,分析项目化学习的特征与课堂表现之间的联系,帮助我们理解项目式学习的特征,从课堂表现中项目化学习的实施效果。
4.万老师结合实际课例具体阐述了“微项目实践”,是项目化学习的一种小微形式,具有“项目微型”“标准明确”“学程简明”“环节精准”的特点,适用于单课时课堂教学,举例说明以“学习单”为切入点,如何去引领微项目实践,把学生真正卷入到科学微项目实践中去。
5.作为一线老师,我觉得微项目化学习是一种在平时教学中可实践、可操作、可实现的教学方式,也有助于我对项目化学习的逐步理解,从微项目着手,逐渐向短周期项目、甚至长周期项目迈进。
                                                                                                                                                                                                   所前二小 赵海芳
TOP
88#

今天万老师的讲座非常接地气,以一种让我们老师很容易接受的方式,展现了项目化学习的特点,明确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成果评估,迭代改进的过程,而且 为我们设计了简易的微课程项目化学习,更符合40分钟教学的模式,让我们能够复制教学过程,起到了很好的推广作用。新世纪的记录单也更容易让学生沉浸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当中。当然,对于我们老师来说,万老师的这种方式很好,但也是有一定困难需要提取出核心心问题,并且抓住这个核心问题进行项目化设计,制作项目化的目标。我们以后需要努力的方向。当然,还有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发展为中心,发现可以用微项目化学习实施的课。所前二小,丁灿标
TOP
89#

今天在新街四小聆听了万嵩海老师关于《例析基于学习单的小学科学微项目实践》的讲座,受益匪浅。从万老师的讲座中我知道了项目化学习可以分为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学科项目化学习、长周期项目化学习、短周期项目化学习。还知道了项目化学习的基本特征是真实情境、挑战问题、超越学科、专业设计、合作实施、成果导向、评价跟进。万老师还着重讲解了微项目化学习,因其是可以让学生在短周期内进行的一种学习方式,所以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万老师还强调了学习单在微项目化学习中的重要性,它是支持学生卷入科学微项目实践的教学要素。并例举了许多实例供我们借鉴和学习。总之,万老师的讲座让我非常系统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了项目化学习,在之后的教学中我也会多思考,多实践,将项目化学习带入我的课堂!    朝晖小学  王晓军
TOP
90#

项目化学习新的认识,设计微项目可以简化为:确定任务、任务实施、成果评估、迭代教学四个部分,在设置任务时,需要提出挑战性的任务,并明确任务达成的标准,使得在学生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有据可循、评价也有相应的指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